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群众观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论成果,理论上升到一定高度,在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很难被充分执行应用。邓小平群众观的确立,更好的为政府确立了服务目标和工作任务。但是,理论成果往往是一段时间的产物,在特殊时代背景下,邓小平群众观对社会发展能够起到充实作用。但是,立足社会实践,邓小平群众观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理论成果难以转化
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属于文字内容,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规范和操作问题。邓小平群众观点中强调一切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工作目标,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实现。首先,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较大,人民群众参与实践的能力和意識不断提高。但是,群众观点中部分理论观点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切实起到相应的服务价值。特别是关于“共同富裕”观点的论述,与现实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的矛盾冲突,不能很好地解读群众的需求。邓小平群众观适应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基本国情,随着社会现状的变化,邓小平群众观的理论在转化实践过程中存在执行困难,且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邓小平群众观要求党政政府需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群众所需、所想,但是在实践中,很少有官员坚持群路线要求,没有真正深入基层,从而无法及时获取群众信息,在总结汇报中无法体现群众所需所想,进而为政府制定工作计划造成局限。因此,邓小平群众路线的部分理论思想是好的,但是在落实过程中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成为“纸上谈兵”,不仅不能实现应用价值,甚至会影响严重的社会不满,从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和转化。
(二)思想高度存在模糊
思想高度是为了更好的落实行动,当思想仅仅是思想的时候,则意味着理论不具备执行价值。邓小平群众强调人民群众是受益者,党和政府是人民公仆,但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邓小平群众观讲人民群众作为最高受益者,是党和政府的服务对象。新时期,关于利益的划分本身就存在问题,追根究底是少数人的利益服从多数,还是多数人利益服从少数;此外,邓小平群众观强调民生问题,关心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现实社会中部分通过不正当或不法手段一夜暴富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妥善处理利益冲突,面临着巨大挑战[7]。坐视不管,人民群众会产生民愤,严肃处理,又会造成经济动荡。邓小平强调:社会发展不是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贫穷,这样的富裕会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不是社会发展的理想化表现。但是,现实情况中贫富差距日益增大,意味着群众观无法等到落实。所以,邓小平群众观和群众路线,从某种角度来说,依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新时期,人民利益的实现存在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很多人认为邓小平群众观中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认识是错误的。先富和后富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现实和历史告诉我们,先富的人只会带动一小部分人群后富,而大多数人依然停留在原点,甚至是倒退。所以,邓小平群众观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部分思想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从而无法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
三、邓小平群众观的应用策略分析
邓小平群众观与群众路线的应用困境,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时期,人们的细想观念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并且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和物质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所以,邓小平群众观作为开革开放时期的产物,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物质需求。因此,面对日此现状,党和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满足不同时期的群众要求,才能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以邓小平群众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群众观
邓小平群众观是一段时期的社会现状,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照搬照抄。邓小平群众观点的内容非常细化,涉及面非常广,其中很多内容具有实践价值,也存在部分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所以,要想高效率、高质量的实现邓小平群众观点的应用价值,首先要以邓小平群众观为指导,根据社会实践及社会发展要求,树立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正确的群众观。同时要突出重点,加强政府官员提高群众意识,多参与基层管理,多进行基层走访,实事求是的体查民情,进一步将群众观落实。其次,政府要多倾听、多采纳基层干部的心声,群众观必须要深入群众,才能为人民解忧。因此,矛盾冲突越多的地方,越需要进行调节。目前,立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局限,就业与再就业、养老与社会福利、医疗服务与保险等内容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群众问题。为了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党和政府需要迎难而上,发挥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精神,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才能真正树立党和政府社会形象。
(二)批评整顿党纪党风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单位。党风党纪的整顿是优化政府职能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重要措施。开革开放以来,经历四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社会发展呈现繁荣景象。但是,由于相关政策及法规的执行不到位,依然存在一系列社会矛盾。邓小平理论强调:“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因此,首先要净化党内空气,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高觉悟、高思想的党组织队伍,才能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任何时候,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有人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才有国”。国与家是人民群众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当国家真正维护群众的利益时,才能实现其价值,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肯定。所以,对于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现象要给予严肃处理,同时,对于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了解群众现状的领导干部,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严禁并杜绝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存在。对于脱离群众路线的人群要给予打击,并进行批评教育,严格维护并遵守群众观点的基本要求。
(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工作
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跨越千山万水,不仅要克服思想层面的障碍,还要适应社会发展现状。邓小平群众观之所以转化困难,主要与没有对接社会现状存在一定关系。社会在不同时期内的发展方法和策略各不相同,例如:改革开放时期,注重经济发展,现如今注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关于群众观的落实与转化,分为两方面内容。首先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只有将其作为一项工作计划和任务,才能真正意义上进行落实;其次,必须要迎合社会发展现状,只有充分了解社会现状,掌握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并提供相应服务,才能妥善的处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例如:国家主席和总理等重要领导人,会不定期进行基层考察,目的就是听取群众心声,了解民情。因此,要想高效实现政府工作效率,必须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例如: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实践,政府部门多关心并听取群众心声,建立互惠互通的社会关系,广泛向人民群众学习,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有利于提升并巩固群众与领导干部的关系,进而建立信任机制。总的来说,理论需要灵活应用,才能实现价值。
邓小平群众观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受社会环境、思想意识、社会现状等因素影响,依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其思想也越累越进步。邓小平群众观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因此,面对社会发展现状,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政府部门才能竭尽全力提供相应的服务。总的来说,不同时期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只有因难而上,不怕吃苦、积极奉献、敢为人先,才能充分展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立足社會现状,党和政府要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团队带领下,以邓小平群众观为指导,树立并制定适合现在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的群众观,并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不断强化和落实群众路线的规划,进一步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基础[1]。
参考文献:
[1]吴湘韩.略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系[J].毛泽东思想论坛. 1994(02)
(一)理论成果难以转化
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属于文字内容,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规范和操作问题。邓小平群众观点中强调一切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工作目标,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实现。首先,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较大,人民群众参与实践的能力和意識不断提高。但是,群众观点中部分理论观点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切实起到相应的服务价值。特别是关于“共同富裕”观点的论述,与现实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的矛盾冲突,不能很好地解读群众的需求。邓小平群众观适应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基本国情,随着社会现状的变化,邓小平群众观的理论在转化实践过程中存在执行困难,且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邓小平群众观要求党政政府需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群众所需、所想,但是在实践中,很少有官员坚持群路线要求,没有真正深入基层,从而无法及时获取群众信息,在总结汇报中无法体现群众所需所想,进而为政府制定工作计划造成局限。因此,邓小平群众路线的部分理论思想是好的,但是在落实过程中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成为“纸上谈兵”,不仅不能实现应用价值,甚至会影响严重的社会不满,从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和转化。
(二)思想高度存在模糊
思想高度是为了更好的落实行动,当思想仅仅是思想的时候,则意味着理论不具备执行价值。邓小平群众强调人民群众是受益者,党和政府是人民公仆,但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邓小平群众观讲人民群众作为最高受益者,是党和政府的服务对象。新时期,关于利益的划分本身就存在问题,追根究底是少数人的利益服从多数,还是多数人利益服从少数;此外,邓小平群众观强调民生问题,关心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现实社会中部分通过不正当或不法手段一夜暴富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妥善处理利益冲突,面临着巨大挑战[7]。坐视不管,人民群众会产生民愤,严肃处理,又会造成经济动荡。邓小平强调:社会发展不是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贫穷,这样的富裕会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不是社会发展的理想化表现。但是,现实情况中贫富差距日益增大,意味着群众观无法等到落实。所以,邓小平群众观和群众路线,从某种角度来说,依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新时期,人民利益的实现存在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很多人认为邓小平群众观中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认识是错误的。先富和后富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现实和历史告诉我们,先富的人只会带动一小部分人群后富,而大多数人依然停留在原点,甚至是倒退。所以,邓小平群众观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部分思想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从而无法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
三、邓小平群众观的应用策略分析
邓小平群众观与群众路线的应用困境,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时期,人们的细想观念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并且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和物质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所以,邓小平群众观作为开革开放时期的产物,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物质需求。因此,面对日此现状,党和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满足不同时期的群众要求,才能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以邓小平群众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群众观
邓小平群众观是一段时期的社会现状,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照搬照抄。邓小平群众观点的内容非常细化,涉及面非常广,其中很多内容具有实践价值,也存在部分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所以,要想高效率、高质量的实现邓小平群众观点的应用价值,首先要以邓小平群众观为指导,根据社会实践及社会发展要求,树立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正确的群众观。同时要突出重点,加强政府官员提高群众意识,多参与基层管理,多进行基层走访,实事求是的体查民情,进一步将群众观落实。其次,政府要多倾听、多采纳基层干部的心声,群众观必须要深入群众,才能为人民解忧。因此,矛盾冲突越多的地方,越需要进行调节。目前,立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局限,就业与再就业、养老与社会福利、医疗服务与保险等内容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群众问题。为了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党和政府需要迎难而上,发挥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精神,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才能真正树立党和政府社会形象。
(二)批评整顿党纪党风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单位。党风党纪的整顿是优化政府职能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重要措施。开革开放以来,经历四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社会发展呈现繁荣景象。但是,由于相关政策及法规的执行不到位,依然存在一系列社会矛盾。邓小平理论强调:“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因此,首先要净化党内空气,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高觉悟、高思想的党组织队伍,才能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任何时候,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有人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才有国”。国与家是人民群众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当国家真正维护群众的利益时,才能实现其价值,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肯定。所以,对于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现象要给予严肃处理,同时,对于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了解群众现状的领导干部,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严禁并杜绝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存在。对于脱离群众路线的人群要给予打击,并进行批评教育,严格维护并遵守群众观点的基本要求。
(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工作
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跨越千山万水,不仅要克服思想层面的障碍,还要适应社会发展现状。邓小平群众观之所以转化困难,主要与没有对接社会现状存在一定关系。社会在不同时期内的发展方法和策略各不相同,例如:改革开放时期,注重经济发展,现如今注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关于群众观的落实与转化,分为两方面内容。首先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只有将其作为一项工作计划和任务,才能真正意义上进行落实;其次,必须要迎合社会发展现状,只有充分了解社会现状,掌握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并提供相应服务,才能妥善的处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例如:国家主席和总理等重要领导人,会不定期进行基层考察,目的就是听取群众心声,了解民情。因此,要想高效实现政府工作效率,必须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例如: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实践,政府部门多关心并听取群众心声,建立互惠互通的社会关系,广泛向人民群众学习,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有利于提升并巩固群众与领导干部的关系,进而建立信任机制。总的来说,理论需要灵活应用,才能实现价值。
邓小平群众观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受社会环境、思想意识、社会现状等因素影响,依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其思想也越累越进步。邓小平群众观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因此,面对社会发展现状,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政府部门才能竭尽全力提供相应的服务。总的来说,不同时期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只有因难而上,不怕吃苦、积极奉献、敢为人先,才能充分展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立足社會现状,党和政府要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团队带领下,以邓小平群众观为指导,树立并制定适合现在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的群众观,并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不断强化和落实群众路线的规划,进一步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基础[1]。
参考文献:
[1]吴湘韩.略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系[J].毛泽东思想论坛. 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