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中药研发和出口的大国,每年向国外出口的中药药材数量不计其数,并且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中药所具有的养身治病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本篇文章主要就药物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作相关论述。
关键词:药物因素;中药药理作用;品种;炮制;配伍;影响
中药药理,实际就是指中药的药效。在中药药理学中,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一般有三类,即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药物因素对其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种、采收季节、炮制、贮藏、制剂煎煮以及配伍禁忌等多个方面。由此来看,在中药药材的使用过程中,想要获得更加高效的中药药效,就必须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有所掌握,并对其加以控制,做好中药药材的采收、炮制、贮藏以及配伍等工作,科学、合理的配制和使用药材。
一、中药品种的影响
据统计目前中药品种约8000多种,品种多、品种之间又容易混淆,它们之间中的药理作用也有这很大差异。
1同一品种化学成分不同其药理作用不同;
例如在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Ⅰ、丹参酮Ⅱ、隐丹参酮、原儿茶醛、丹参素中它们的提取工艺不同,它们的化学成分相差很大,在复方丹参片中的脂溶性成分含量相差很大,药理作用也不同。
2同一品种产地不同其药理作用不同;
我们地大物博,许多药材的生长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对药用动、植物的生长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土壤成分对中药内在成分的质和量影响更大。同一种药物,由于产地不同,质量就有差异,就形成了“道地药材”的说法,即某一地区所产的某种药材,质量高,疗效好。例如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河南的地黄等。
3此外品种之间容易混淆,药理作用差异大。
例如唐古特正品大黄和天山次品大黄中的有效成分都是蒽酮,而前者有着明显的泻下作用,后者则无此作用。
二、季节性的影响
众所周知,大部分中药药材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上山摘采,而药材的采收季节和采收时间将影响并决定着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高低。比如青蒿的最佳采收时期一般在7—8月份,也就是青蒿的花前叶盛期,在这个时间段内所采收的青蒿的青蒿素含量较高,且最高时可达到6%;又比如麻黄的采收,春季采收的麻黄内所含有的麻黄碱成分较少,而在夏季的8—9月,麻黄植物内所含有的麻黄碱含量却很高,其平喘发汗的药物疗效也更高。从以上所例举的两个例子来看,掌握好中药药材的采收季节,并根据药材品种的不同以及采收部位的不同,合理变化采收的季节和方法,将大大提高中药药材内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为中药的药理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三、炮制的影響
炮制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都有影响。首先,一些原药材常常混有一些杂质或者非药用部分,如果一起用药会影响它的药理作用严重时会引起医疗事故。例如八角茴香中混入莽草,黄芪中混入狼毒,这些异物不取出会影响它们的药效同时还会使人中毒;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炮制方法来增加药效、降低药物毒性。例如药物所含的活性物质,通过炮制处理,可以提高溶出率,使溶出物容易吸收,从而增强疗效。款冬花经过蜜炙后,就会增强它的润肺止咳作用。又如草乌可以用浸、蒸、煮等方法来降低它的毒性。[3]
四、制剂因素的影响
1剂型的影响
我国中药药材的种类繁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草本植物的根系、叶子、果实,以及动物的犄角、皮毛等等,每一种药材都有自己独特的药理作用。因此,不同的药材,其药理作用不同是肯定的。然而,有时候即使是同一种药材,如果它的剂型不一样,那么其最后的药理作用也同样存在着差异。而所谓剂型,它指的是药物经过一系列制作工艺之后所获得的最终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药剂。药剂不同,药物的药效也会不同。比如:用青皮制作而成的口服型的药剂,它的作用是补充胃实和胃肠集体营养,增强肠胃的消化与吸收能力;而用青皮制作成的注射型药剂的主要作用则是升高血压,它并不具备恢复人体肠胃消化系统的药效。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药物剂型的不同,使得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导致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浓度也不同,从而影响和改变了药物的药理作用。
2制剂方法的影响
目前我们最常用的制剂方法就是煎煮法。在煎煮过程中的火力的大小、煎煮时间的长短、加水量的多少都会影响到它的药效。比如用小白鼠对生荆芥水煎剂、荆芥炭水煎剂、生荆芥提油后水煎剂、荆芥炭混悬液、生荆芥挥发油乳剂、荆芥炭挥发油乳剂进行止血研究,发现荆芥炭混悬液和荆芥炭挥发油乳剂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其他的剂型都没有止血作用,荆芥炭混悬液和荆芥炭挥发油乳剂的止血作用和煎煮过程的剂量有关。又如生首乌具有泻下作用,经蒸制后,其泻下作用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当蒸到50小时后就会看不到泻下作用,另外在蒸制时还要注意火候,若时间太短则达不到炮制目的;若蒸的太久,就会影响药效。这是因为制剂方法不同,对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会带来影响,因此我们应按照不同的药物成分的化学物理性质来进行分析,来对不同药物的制剂方法进行选择。
五、配伍的影响
我们知道单一用药有的时候并不能使药物的药效发挥的最好,甚至有些药物单独使用不能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因此我们常常把几种药物放在一起使用,形成一定的配伍关系,增强药效,但是如果配伍不当则会使药效降低,严重时还会产生不良作用。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即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例如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白虎能降血糖加入人参会削弱药效。所以我们应按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来选择正确的配伍关系,达到增强药物的疗效的目的。
六、结束语
药物的安全使用是保证人体健康的中药前提,同时也是保证药物药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中药途径。实验证明,在中药药理学中,药物因素对药物药理的影响是多面、复杂的,因此,相关药剂师或者中药医学研究人员在对患者用药时,一定要掌握好药物因素对药材药理作用的影响,科学、合理、正确的用药,注意用药禁忌,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安全用药,别让药物对人体产生反噬,从救人变成了害人,这是所有医学人员都应该重视与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魏璐雪.中药制剂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王选.有毒中药药性药理及临床研究应用实用手册[M],2004
[5]侯家玉.中药药理学 [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关键词:药物因素;中药药理作用;品种;炮制;配伍;影响
中药药理,实际就是指中药的药效。在中药药理学中,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一般有三类,即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药物因素对其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种、采收季节、炮制、贮藏、制剂煎煮以及配伍禁忌等多个方面。由此来看,在中药药材的使用过程中,想要获得更加高效的中药药效,就必须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有所掌握,并对其加以控制,做好中药药材的采收、炮制、贮藏以及配伍等工作,科学、合理的配制和使用药材。
一、中药品种的影响
据统计目前中药品种约8000多种,品种多、品种之间又容易混淆,它们之间中的药理作用也有这很大差异。
1同一品种化学成分不同其药理作用不同;
例如在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Ⅰ、丹参酮Ⅱ、隐丹参酮、原儿茶醛、丹参素中它们的提取工艺不同,它们的化学成分相差很大,在复方丹参片中的脂溶性成分含量相差很大,药理作用也不同。
2同一品种产地不同其药理作用不同;
我们地大物博,许多药材的生长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对药用动、植物的生长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土壤成分对中药内在成分的质和量影响更大。同一种药物,由于产地不同,质量就有差异,就形成了“道地药材”的说法,即某一地区所产的某种药材,质量高,疗效好。例如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河南的地黄等。
3此外品种之间容易混淆,药理作用差异大。
例如唐古特正品大黄和天山次品大黄中的有效成分都是蒽酮,而前者有着明显的泻下作用,后者则无此作用。
二、季节性的影响
众所周知,大部分中药药材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上山摘采,而药材的采收季节和采收时间将影响并决定着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高低。比如青蒿的最佳采收时期一般在7—8月份,也就是青蒿的花前叶盛期,在这个时间段内所采收的青蒿的青蒿素含量较高,且最高时可达到6%;又比如麻黄的采收,春季采收的麻黄内所含有的麻黄碱成分较少,而在夏季的8—9月,麻黄植物内所含有的麻黄碱含量却很高,其平喘发汗的药物疗效也更高。从以上所例举的两个例子来看,掌握好中药药材的采收季节,并根据药材品种的不同以及采收部位的不同,合理变化采收的季节和方法,将大大提高中药药材内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为中药的药理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三、炮制的影響
炮制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都有影响。首先,一些原药材常常混有一些杂质或者非药用部分,如果一起用药会影响它的药理作用严重时会引起医疗事故。例如八角茴香中混入莽草,黄芪中混入狼毒,这些异物不取出会影响它们的药效同时还会使人中毒;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炮制方法来增加药效、降低药物毒性。例如药物所含的活性物质,通过炮制处理,可以提高溶出率,使溶出物容易吸收,从而增强疗效。款冬花经过蜜炙后,就会增强它的润肺止咳作用。又如草乌可以用浸、蒸、煮等方法来降低它的毒性。[3]
四、制剂因素的影响
1剂型的影响
我国中药药材的种类繁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草本植物的根系、叶子、果实,以及动物的犄角、皮毛等等,每一种药材都有自己独特的药理作用。因此,不同的药材,其药理作用不同是肯定的。然而,有时候即使是同一种药材,如果它的剂型不一样,那么其最后的药理作用也同样存在着差异。而所谓剂型,它指的是药物经过一系列制作工艺之后所获得的最终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药剂。药剂不同,药物的药效也会不同。比如:用青皮制作而成的口服型的药剂,它的作用是补充胃实和胃肠集体营养,增强肠胃的消化与吸收能力;而用青皮制作成的注射型药剂的主要作用则是升高血压,它并不具备恢复人体肠胃消化系统的药效。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药物剂型的不同,使得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程度也不同,导致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浓度也不同,从而影响和改变了药物的药理作用。
2制剂方法的影响
目前我们最常用的制剂方法就是煎煮法。在煎煮过程中的火力的大小、煎煮时间的长短、加水量的多少都会影响到它的药效。比如用小白鼠对生荆芥水煎剂、荆芥炭水煎剂、生荆芥提油后水煎剂、荆芥炭混悬液、生荆芥挥发油乳剂、荆芥炭挥发油乳剂进行止血研究,发现荆芥炭混悬液和荆芥炭挥发油乳剂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其他的剂型都没有止血作用,荆芥炭混悬液和荆芥炭挥发油乳剂的止血作用和煎煮过程的剂量有关。又如生首乌具有泻下作用,经蒸制后,其泻下作用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当蒸到50小时后就会看不到泻下作用,另外在蒸制时还要注意火候,若时间太短则达不到炮制目的;若蒸的太久,就会影响药效。这是因为制剂方法不同,对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会带来影响,因此我们应按照不同的药物成分的化学物理性质来进行分析,来对不同药物的制剂方法进行选择。
五、配伍的影响
我们知道单一用药有的时候并不能使药物的药效发挥的最好,甚至有些药物单独使用不能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因此我们常常把几种药物放在一起使用,形成一定的配伍关系,增强药效,但是如果配伍不当则会使药效降低,严重时还会产生不良作用。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即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例如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白虎能降血糖加入人参会削弱药效。所以我们应按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来选择正确的配伍关系,达到增强药物的疗效的目的。
六、结束语
药物的安全使用是保证人体健康的中药前提,同时也是保证药物药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中药途径。实验证明,在中药药理学中,药物因素对药物药理的影响是多面、复杂的,因此,相关药剂师或者中药医学研究人员在对患者用药时,一定要掌握好药物因素对药材药理作用的影响,科学、合理、正确的用药,注意用药禁忌,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安全用药,别让药物对人体产生反噬,从救人变成了害人,这是所有医学人员都应该重视与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魏璐雪.中药制剂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王选.有毒中药药性药理及临床研究应用实用手册[M],2004
[5]侯家玉.中药药理学 [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