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进程加快,旧城改造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其运作过程中, 出现很多了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旧城改造;现状;建议
城市的发展战略是以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而旧城改造就是通过改造旧城区中那些落后的、不利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结构,重新构建城市发展的合理化空间布局,恢复旧城区在城市发展中的固有活力,发挥其应有作用,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振兴城市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研究旧城改造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旧城改造界定
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根本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既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又表示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状况。旧城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二、旧城改造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旧城改造政策是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刚性供给造成的供需矛盾的有力手段,同时也为城市人口集聚、资金筹措、改变农城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城人居环境提供了契机。
城市化已进入发展期,城市化发展模式亟需提升转型;而另一方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农城居民生活居住条件没得到明显改善,无法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文明成果。这就迫切要求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城的新机制。
不管是宏观政策的调整,或是新一轮规划的实施,还是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都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安排来贯彻和落实。旧城改造政策的推行,可以达到较好的政策预期。一是可打破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瓶颈,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有了用地指标也同步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二是改善农城居民生活环境,能使配套公共服务带来的便捷惠及更多的农民。三是引导农城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实现建设县域中心城镇发展目标。四是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三、旧城改造现状
1、居住环境差。小区住宅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住户多为油田退休职工和在职老职工及家属。目前,这部分住宅小区存在诸多问题,如房屋达不到目前执行的抗震标准和建筑节能标准,供排水、供电、供热等系统设施老化,小区道路狭窄、缺少停车位,文体、休闲活动场所缺乏,绿化功能单一,违章建筑比较普遍,部分重要街区、城市干道临街房屋陈旧、外立面破损等。这些建筑要么消防设施缺乏,要么安装不够规范;同时消防水源不足,且巷小并纵横交错,不少街道消防车难以通行;近些年来县城古建筑多处发生火灾,扑救极其困难。此外,老祠堂等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木结构房屋,历史年代比较久,梁柱白蚁侵害严重,雨雪天容易造成倒塌。
2、拆迁难度大。权属和建筑类型复杂,如何对待国产、私产、国有土地、集体土地是一个棘手问题。房屋类型多样也为补偿标准的制定增加了难度,容易引发各房屋所有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和拆迁过程的矛盾纠纷。另外,群众对拆迁补偿的期望值比较高,如何采取措施,让群众回归理性补偿诉求也是亟待处理的问题。
3、资金遇瓶颈。旧城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尤其是在产权置换方面,如果产权置换比例确定比较小,旧城居民会因获利较少而反对改造;如果产权置换比例确定比较大,所建房屋大部分或全部给了居民,甚至要在别的地方建筑房屋用于产权置换,投入会比较大。此次调研问卷中,82%的人认为改造补偿价款应是市场价的1.5倍或者更多,54%的人希望选择的补偿方式是货币补偿。
4、综合协调难。旧城改造是一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社会系统工程,但是我市一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机构进行综合协调,造成责权利难以统一。在旧城改造中的政策措施、规划审批、土地拍卖出让及收益权均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控制,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旧城区危旧房的管理维修和安全责任则落在区里,区里权力有限,有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而市、区有关部门由于各自职能不同、侧重点不一,在旧城改造中往往表现为各自为政,工作上有利则争、无利则推,仅仅靠一、两个部门主动往往难以推动,必然滞后整个旧城改造的工作进展。
四、旧城改造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作有进度,有重点。二是尊重民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高标准做好规划工作,并经县人代会通过,作为县城市发展的指导纲要。三是制定土地房屋征收办法,并成立政府征收机构。根据国家、省上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办法》,结合当地的整体情况制定出台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办法。初步设想房屋以1:1到1:1.5之间给予补偿,贫困群体结合保障房政策给予优惠等,院落(即未建房部分地块)按基准地价给予适当补偿(若采用房屋置换,也可考虑不予补偿)。
2、成立专门机构。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市、区两级职能部门的事权。鉴于旧城改造工作是一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建议市、区两级成立由政府领导挂帅的旧城改造领导小组,成员由规划、土地、房管、城建、工商、税务、城市执法、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旧城改造的优惠政策、计划及项目审批,加大对旧城改造的综合协调力度,研究协调解决旧城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在工作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对重要的改造和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领导负责制,成立专门机构,赋予部分政府职权,并从各部门抽调干部参与。
3、注重建设规划。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地块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注重规划,突出各自特色。对成片地块进行系统性改造。要在对成片地块进行项目包装、整体招商的同时,由政府投资实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改造旧城区的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一批公共绿地和休闲广场,使道路沿线及周边旧城地块升值,有针对性地改造道路两边的危旧房,高起点地打造几条商业特色街区。
4、创新改造方式。建立“政府补贴、有偿改造、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按照“循序渐进,由外向里,先宜后难,总体设计,分块实施,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各类企业参与旧城开发,盘活存量,拓展空间。
5、法律法规作支撑。改造工作必将举步维艰难以顺利进行,有关部门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关键要在法律允许的大框架内实施,且不可为了单一的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就去随意实施旧城改造,或者搜肠刮肚打“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令旧城改造蒙上“唯利是图”的阴影,让广大市民对旧城改造大失所望。
6、广泛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予需要搬迁群众较为满意的补偿,严防在群众对旧城改造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下强加民意,以强硬的手段对旧城进行改造。要知道,只要有关部门提前将宣传解释工作做到位,大多数身居旧城区的居民都会对旧城改造工作大力支持,在合理的补偿和安置下,没有几个人愿意总是蜗居在旧城。
总之,旧城改造需要的“一锤定音”不是武断的“一言堂”,而是综合城市反战的多方因素,并考虑多方利益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旧城改造达到预期目的而敲响的和谐、健康发展之锤,只要这样的“定音之锤”切实敲好,旧城改造工作就能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许多看似挺难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旧城改造;现状;建议
城市的发展战略是以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而旧城改造就是通过改造旧城区中那些落后的、不利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结构,重新构建城市发展的合理化空间布局,恢复旧城区在城市发展中的固有活力,发挥其应有作用,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振兴城市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研究旧城改造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旧城改造界定
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根本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既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又表示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状况。旧城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二、旧城改造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旧城改造政策是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刚性供给造成的供需矛盾的有力手段,同时也为城市人口集聚、资金筹措、改变农城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城人居环境提供了契机。
城市化已进入发展期,城市化发展模式亟需提升转型;而另一方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农城居民生活居住条件没得到明显改善,无法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文明成果。这就迫切要求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城的新机制。
不管是宏观政策的调整,或是新一轮规划的实施,还是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都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安排来贯彻和落实。旧城改造政策的推行,可以达到较好的政策预期。一是可打破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瓶颈,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有了用地指标也同步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二是改善农城居民生活环境,能使配套公共服务带来的便捷惠及更多的农民。三是引导农城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实现建设县域中心城镇发展目标。四是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三、旧城改造现状
1、居住环境差。小区住宅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住户多为油田退休职工和在职老职工及家属。目前,这部分住宅小区存在诸多问题,如房屋达不到目前执行的抗震标准和建筑节能标准,供排水、供电、供热等系统设施老化,小区道路狭窄、缺少停车位,文体、休闲活动场所缺乏,绿化功能单一,违章建筑比较普遍,部分重要街区、城市干道临街房屋陈旧、外立面破损等。这些建筑要么消防设施缺乏,要么安装不够规范;同时消防水源不足,且巷小并纵横交错,不少街道消防车难以通行;近些年来县城古建筑多处发生火灾,扑救极其困难。此外,老祠堂等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木结构房屋,历史年代比较久,梁柱白蚁侵害严重,雨雪天容易造成倒塌。
2、拆迁难度大。权属和建筑类型复杂,如何对待国产、私产、国有土地、集体土地是一个棘手问题。房屋类型多样也为补偿标准的制定增加了难度,容易引发各房屋所有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和拆迁过程的矛盾纠纷。另外,群众对拆迁补偿的期望值比较高,如何采取措施,让群众回归理性补偿诉求也是亟待处理的问题。
3、资金遇瓶颈。旧城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尤其是在产权置换方面,如果产权置换比例确定比较小,旧城居民会因获利较少而反对改造;如果产权置换比例确定比较大,所建房屋大部分或全部给了居民,甚至要在别的地方建筑房屋用于产权置换,投入会比较大。此次调研问卷中,82%的人认为改造补偿价款应是市场价的1.5倍或者更多,54%的人希望选择的补偿方式是货币补偿。
4、综合协调难。旧城改造是一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社会系统工程,但是我市一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机构进行综合协调,造成责权利难以统一。在旧城改造中的政策措施、规划审批、土地拍卖出让及收益权均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控制,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旧城区危旧房的管理维修和安全责任则落在区里,区里权力有限,有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而市、区有关部门由于各自职能不同、侧重点不一,在旧城改造中往往表现为各自为政,工作上有利则争、无利则推,仅仅靠一、两个部门主动往往难以推动,必然滞后整个旧城改造的工作进展。
四、旧城改造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作有进度,有重点。二是尊重民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高标准做好规划工作,并经县人代会通过,作为县城市发展的指导纲要。三是制定土地房屋征收办法,并成立政府征收机构。根据国家、省上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办法》,结合当地的整体情况制定出台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办法。初步设想房屋以1:1到1:1.5之间给予补偿,贫困群体结合保障房政策给予优惠等,院落(即未建房部分地块)按基准地价给予适当补偿(若采用房屋置换,也可考虑不予补偿)。
2、成立专门机构。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市、区两级职能部门的事权。鉴于旧城改造工作是一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建议市、区两级成立由政府领导挂帅的旧城改造领导小组,成员由规划、土地、房管、城建、工商、税务、城市执法、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旧城改造的优惠政策、计划及项目审批,加大对旧城改造的综合协调力度,研究协调解决旧城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在工作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对重要的改造和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领导负责制,成立专门机构,赋予部分政府职权,并从各部门抽调干部参与。
3、注重建设规划。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地块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注重规划,突出各自特色。对成片地块进行系统性改造。要在对成片地块进行项目包装、整体招商的同时,由政府投资实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改造旧城区的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一批公共绿地和休闲广场,使道路沿线及周边旧城地块升值,有针对性地改造道路两边的危旧房,高起点地打造几条商业特色街区。
4、创新改造方式。建立“政府补贴、有偿改造、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按照“循序渐进,由外向里,先宜后难,总体设计,分块实施,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各类企业参与旧城开发,盘活存量,拓展空间。
5、法律法规作支撑。改造工作必将举步维艰难以顺利进行,有关部门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关键要在法律允许的大框架内实施,且不可为了单一的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就去随意实施旧城改造,或者搜肠刮肚打“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令旧城改造蒙上“唯利是图”的阴影,让广大市民对旧城改造大失所望。
6、广泛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予需要搬迁群众较为满意的补偿,严防在群众对旧城改造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下强加民意,以强硬的手段对旧城进行改造。要知道,只要有关部门提前将宣传解释工作做到位,大多数身居旧城区的居民都会对旧城改造工作大力支持,在合理的补偿和安置下,没有几个人愿意总是蜗居在旧城。
总之,旧城改造需要的“一锤定音”不是武断的“一言堂”,而是综合城市反战的多方因素,并考虑多方利益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旧城改造达到预期目的而敲响的和谐、健康发展之锤,只要这样的“定音之锤”切实敲好,旧城改造工作就能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许多看似挺难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