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要善于应用科学有效的激励评价方式去发展学生。要注意观察学生品德的闪光点,哪怕是孩子心灵迸溅的一颗闪亮火花,一个微不足道的进步亮点,都不要忘掉及时给予弘扬与光大。这是老师的心血滋润的花朵,是老师的汗水孕育的果实,应当冷静反思和加倍珍惜。无论是聋哑孩子们的知识探求,还是美好夙愿的憧憬以及健康心灵的养成,都应用一颗爱心来激励、来鼓舞,让聋哑儿童也能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关键词:特殊儿童 爱心 激励 立德树人
一、用爱心激励特殊儿童的求知欲望
作为特教工作者,应用爱来滋润特殊儿童的心田,用情来维护特殊儿童的尊严,用心来温暖特殊儿童的情感。在育人实践中为他们增添奔向未来的羽翼,探求丰富适时的生活知识,掌握改造命运的生存本领,为未来生活创造生存智慧和条件。
聋哑儿童由于先天的缺陷,致使他们学习成长颇有很大的自主障碍,尤其听障更是探求知识的一大困难。在课堂教学中要用爱心来激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激励求知渴望的成功和喜悦,激励面对现实的感恩和幸福。在生活中还要关注良好性格的养成与发展,克服孤僻、怪癖、自私、自卑等性格心理。引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诱导钻研、探究的学习兴趣,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兴趣养成为动力,以爱心活动为抓手,把性格养成实践体验,把知识探求融入游戏,把关爱春霖滋润心田。还要通过德育课例和例会活动等载体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力,使其求知欲和立新人之培养,互为表里,互为统一。同时还要健全科学有效评价机制,激励踊跃投入丰富健康的智育和德育活动,鼓舞积极自觉参加校内外生活技能学习实践活动,并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评价档案袋,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这样,经过勤奋努力与自主实践,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在心灵上亦充满了老师和社会的关爱,让他们从内心里感受到跟所有孩子一样,享受社会的美好与幸福。使这些特殊儿童更加充满了生活的乐趣,更加充实了奋进的信心,更加充盈了学习的欲望。
特殊教育的师德要求,还要提高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度。师生的亲和力度,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有效反应,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喜爱某位教师,进而对其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同理学生所喜爱的老师,该老师与其进行思想交流、生活交际以及情感交往等,就能产生良好效果。比如师生的特殊语言交流,虽然教师已掌握了一定的基本交流手语,但学生手语中的许多方言和土语却很难理解准确。就须积极深入学生当中,感知学生的“语言”,感悟学生的“心意”,感受学生的“苦衷”。为取得学生的信任,创造交流条件,奠定感情基础,最终实现特殊教育的成功。师生亲和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效益的提高、学习欲望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增强了信心。
二、用爱心激励特殊儿童的美好夙愿
耳聋学生是属于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听觉障碍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困难,教育他们成人成才,需要教师付出常人难以体会和理解的艰辛。作为特教工作者,应用全身心的爱,去弥补学生先天的缺陷。世界上最美好的,但并一定是最完美的。聽障孩子由于听力的残疾,造成了疑心重、自卑感强、自我封闭、偏狭固执等心理障碍。我们深知,这不是学生的错,而是他们太缺乏对世界的理解,缺乏与社会的交流,缺乏更多的关爱。作为特教工作者就要用自己无私的爱来弥补他们人生的缺憾,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让他们体验到做人的尊严,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需要培养,更需要呵护。有的听障孩子由于与外界交流的障碍,导致性格上的偏执、孤僻,同学们都不愿意接触她。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给她一颗温暖的爱心,教导大家主动与她交朋友,经常和她亲近。同学们看到老师那么关心这位学生,也能积极热情和她交往。从此她的性格变的开朗了,学习也变得主动了。
爱心、耐心、细心和真心乃是特殊儿童班主任工作尽责的标尺。我们要勤于思考与探索,在特殊教育长期实践中闯出一条走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每位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每位学生都有他的特长处,特殊儿童也不例外。要善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想、性格,让每位学生都会得到爱护和关怀,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鼓舞和帮助,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快乐和希望。
三、用爱心激励特殊儿童的健康心灵
特殊儿童优良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个德育辛劳过程中,作为一个特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用热心、爱心、信心、恒心付诸实践,让特殊儿童能够同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地成长,享受童年的快乐,享受生活的阳光,享受关爱的温暖。为此,在性格养成育人工作中应时刻用自己爱的行动去感染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爱的师表引领每一位学生。以学生身边的立德典型作为学生效仿的范式,以自主体验实践感受作为学生良好性格养成的标准。教师在自主体验的实践中也是学生学习的表率,不仅用心引导体验感悟,而且细心诱导自主实践。特教老师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学生固有美好的心灵,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能够收到良好效果。特殊儿童的是非观念本来就很淡薄,老师若不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就不能成为学生的立德树人之表率,相反倒产生了负面影响之作用。看来,培养特殊儿童健康心灵,老师有其双重的引导作用。一是关爱的引导作用,二是表率的引导作用。关爱的引导,变性格孤僻、自卑为相容、自尊;表率的引导,变夙愿失望、失意为理想、抱负。但还要清醒认识到,特殊儿童良好性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发展和长期实践。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主体验还是有一定局限的,客观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往往还会波浪式地反复发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充足的信心和耐心。既要真诚地珍惜肯定聋哑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又要冷静地分析和应对他们在自主发展中的反复与无常。做到关心体贴,而不溺爱,严格要求,而不轻视。
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植根于爱的。基础教育离不开爱,学前教育离不开爱,特殊儿童的教育更离不开爱。聋哑儿童的快乐成长需要用爱心来呵护,用汗水来浇灌。无论是聋哑孩子们的知识探求,还是美好夙愿的憧憬以及健康心灵的养成,都应用一颗爱心来激励、来鼓舞,让聋哑儿童也能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梅,用炽热爱心抚慰儿童的心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旬刊.2012(4):93-04
关键词:特殊儿童 爱心 激励 立德树人
一、用爱心激励特殊儿童的求知欲望
作为特教工作者,应用爱来滋润特殊儿童的心田,用情来维护特殊儿童的尊严,用心来温暖特殊儿童的情感。在育人实践中为他们增添奔向未来的羽翼,探求丰富适时的生活知识,掌握改造命运的生存本领,为未来生活创造生存智慧和条件。
聋哑儿童由于先天的缺陷,致使他们学习成长颇有很大的自主障碍,尤其听障更是探求知识的一大困难。在课堂教学中要用爱心来激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激励求知渴望的成功和喜悦,激励面对现实的感恩和幸福。在生活中还要关注良好性格的养成与发展,克服孤僻、怪癖、自私、自卑等性格心理。引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诱导钻研、探究的学习兴趣,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兴趣养成为动力,以爱心活动为抓手,把性格养成实践体验,把知识探求融入游戏,把关爱春霖滋润心田。还要通过德育课例和例会活动等载体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力,使其求知欲和立新人之培养,互为表里,互为统一。同时还要健全科学有效评价机制,激励踊跃投入丰富健康的智育和德育活动,鼓舞积极自觉参加校内外生活技能学习实践活动,并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评价档案袋,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这样,经过勤奋努力与自主实践,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在心灵上亦充满了老师和社会的关爱,让他们从内心里感受到跟所有孩子一样,享受社会的美好与幸福。使这些特殊儿童更加充满了生活的乐趣,更加充实了奋进的信心,更加充盈了学习的欲望。
特殊教育的师德要求,还要提高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度。师生的亲和力度,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有效反应,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喜爱某位教师,进而对其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同理学生所喜爱的老师,该老师与其进行思想交流、生活交际以及情感交往等,就能产生良好效果。比如师生的特殊语言交流,虽然教师已掌握了一定的基本交流手语,但学生手语中的许多方言和土语却很难理解准确。就须积极深入学生当中,感知学生的“语言”,感悟学生的“心意”,感受学生的“苦衷”。为取得学生的信任,创造交流条件,奠定感情基础,最终实现特殊教育的成功。师生亲和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效益的提高、学习欲望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增强了信心。
二、用爱心激励特殊儿童的美好夙愿
耳聋学生是属于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听觉障碍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困难,教育他们成人成才,需要教师付出常人难以体会和理解的艰辛。作为特教工作者,应用全身心的爱,去弥补学生先天的缺陷。世界上最美好的,但并一定是最完美的。聽障孩子由于听力的残疾,造成了疑心重、自卑感强、自我封闭、偏狭固执等心理障碍。我们深知,这不是学生的错,而是他们太缺乏对世界的理解,缺乏与社会的交流,缺乏更多的关爱。作为特教工作者就要用自己无私的爱来弥补他们人生的缺憾,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让他们体验到做人的尊严,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需要培养,更需要呵护。有的听障孩子由于与外界交流的障碍,导致性格上的偏执、孤僻,同学们都不愿意接触她。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给她一颗温暖的爱心,教导大家主动与她交朋友,经常和她亲近。同学们看到老师那么关心这位学生,也能积极热情和她交往。从此她的性格变的开朗了,学习也变得主动了。
爱心、耐心、细心和真心乃是特殊儿童班主任工作尽责的标尺。我们要勤于思考与探索,在特殊教育长期实践中闯出一条走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每位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每位学生都有他的特长处,特殊儿童也不例外。要善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想、性格,让每位学生都会得到爱护和关怀,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鼓舞和帮助,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快乐和希望。
三、用爱心激励特殊儿童的健康心灵
特殊儿童优良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个德育辛劳过程中,作为一个特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用热心、爱心、信心、恒心付诸实践,让特殊儿童能够同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地成长,享受童年的快乐,享受生活的阳光,享受关爱的温暖。为此,在性格养成育人工作中应时刻用自己爱的行动去感染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爱的师表引领每一位学生。以学生身边的立德典型作为学生效仿的范式,以自主体验实践感受作为学生良好性格养成的标准。教师在自主体验的实践中也是学生学习的表率,不仅用心引导体验感悟,而且细心诱导自主实践。特教老师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学生固有美好的心灵,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能够收到良好效果。特殊儿童的是非观念本来就很淡薄,老师若不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就不能成为学生的立德树人之表率,相反倒产生了负面影响之作用。看来,培养特殊儿童健康心灵,老师有其双重的引导作用。一是关爱的引导作用,二是表率的引导作用。关爱的引导,变性格孤僻、自卑为相容、自尊;表率的引导,变夙愿失望、失意为理想、抱负。但还要清醒认识到,特殊儿童良好性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发展和长期实践。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主体验还是有一定局限的,客观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往往还会波浪式地反复发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充足的信心和耐心。既要真诚地珍惜肯定聋哑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又要冷静地分析和应对他们在自主发展中的反复与无常。做到关心体贴,而不溺爱,严格要求,而不轻视。
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植根于爱的。基础教育离不开爱,学前教育离不开爱,特殊儿童的教育更离不开爱。聋哑儿童的快乐成长需要用爱心来呵护,用汗水来浇灌。无论是聋哑孩子们的知识探求,还是美好夙愿的憧憬以及健康心灵的养成,都应用一颗爱心来激励、来鼓舞,让聋哑儿童也能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梅,用炽热爱心抚慰儿童的心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旬刊.2012(4):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