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更是让教师们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鉴于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从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需要的五种意识谈起,希望教师和学生能在正确的意识的指导下慢慢了解新材料作文、接受新材料作文并掌握新材料作文。希望笔者的观点能给大家的教学带来些许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 五种意识
新材料作文也称任务型作文,它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它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相应的任务指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新材料作文,就应该让学生从树立正确的意识开始,只有有了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作文行为。
一、指向现实的意识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作文呈现出一大特点,即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以往的高考中,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但从2015年高考结束后,作文的类型又多了一种——新材料作文(任务型作文),这类作文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有开放性和思辨性。其中“现实与生活”是作文的核心。所以,在高中新材料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际。
比如,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的作文试题:以“老陈违规开车遭女儿举报引议论”为材料写一封信。这个作文的选材就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但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不一定关注这些细小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并要训练学生写作此类文章。
二、基于材料的意识
既然是材料作文,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必须以材料为依据,这样才能贴题、入题、析题。基于材料的作文就要从以下几方面运用材料。
首先,重视材料的作用。张楠在《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在构建文章时的作用》中所说:“材料作文命题中的原材料在写作时‘一定要用’,而且‘非用不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作文时,学生不仅要使用材料,还要选择恰当的材料来写作。
其次,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在平时的新材料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因为作文的材料不会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材料和理论做依据的。其实,在新材料作文中,题目往往明确了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所以说,学生在确定观点时一定要有正确、全面地理解材料,这样才能得出可靠的、经得起推敲的作文观点。
最后,作文论述结合材料。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材料为作文提供了多个角度,广阔的空间,也为写作划定了边界,超出这个边界就可能导致断章取义,审题偏颇,走向大而化之的空谈,而抛开材料,或轻视材料则会重新滑向话题作文的泥潭。
三、“去伪存真”的意识
综观2015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新材料作文题目,发现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现象类作文。既然是现象类材料作文,如果学生只是根据表面的现象进行写作,作文就会陷入纷杂的乱象而无法自拔。这类作文还会出现一个瓶颈,那就是写不出高度,毫无高度的作文,在高考中是失败的。
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新材料作文时,先让学生树立“去伪存真”的意识。当学生拿到一篇作文材料时,先帮助学生找到“个”,当分析完这一个例时,再让学生自己找到“类”。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才能学会用“去伪存真”的意识从纷繁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个紧扣材料又有现实针对性的主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洞察问题本质的优质文章。
四、明确的角色意识
学生在面对材料作文时,要明确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即学生要有角色意识。
首先,学生要有读者意识。学生的作文成型后,必然会被教师批阅,尤其是在高考中,学生的作文还要面向阅卷老师,这时候学生的作文不再是单纯的表达,而是带有目的性的。因此,为了让自己的作文获得高分,学生在作文时应该了解阅卷的规则和阅卷教师的喜好,从而使自己的作文获得高分。只有当学生有了读者意识,才能站在合适的立场阐述问题。
其次,学生要有回答问题的意识。新材料作文一般给出材料后,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必须予以回答,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明白,那么作文必然是跑题、离题或偏题的。所以,在作文时学生可以赞同材料作文题目中任一观点,然后展开分析、阐述,也可另起炉灶,思考出更新颖更有深度的观点,但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含义的范围。
最后,学生要有说服意识。在新材料作文材料中,常常包含著问题与冲突,潜藏着矛盾与对立。面对这样的材料学生不仅要解决问题,而且还要以有力的说服能力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面对问题时要用客观的语言来阐述,不能混淆是非,只有合理地展开辩论才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五、理性思辨的意识
理性思辨意识要求考生有思想,会思考,能独立发表个性化见解,能追根溯源,准确立意,能分析具体原因,选择最佳的说理方式与角度,并能明晰分歧所在,进行深入剖析,层层论证,而不至于假大空地喊口号,无病呻吟地故作高深,心灵鸡汤式的流于肤浅。
要想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一些热点事件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的过程中建立思辨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类似的练笔写作,如记录身边的事情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只有在长期的训练中才能建立合理的思辨意识,所以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而应学会疏导、静等花开。
【参考文献】
【1】陈涛.以退为进:让议论文语言更具张力——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策略【J】.语文知识,2016(08)
【2】陈茜.尚美 拓伸 品读——浅谈回归生动、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J】.语文学刊,2011(12)
【3】郭占红.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5)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更是让教师们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鉴于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从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需要的五种意识谈起,希望教师和学生能在正确的意识的指导下慢慢了解新材料作文、接受新材料作文并掌握新材料作文。希望笔者的观点能给大家的教学带来些许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 五种意识
新材料作文也称任务型作文,它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它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相应的任务指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新材料作文,就应该让学生从树立正确的意识开始,只有有了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作文行为。
一、指向现实的意识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作文呈现出一大特点,即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以往的高考中,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但从2015年高考结束后,作文的类型又多了一种——新材料作文(任务型作文),这类作文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有开放性和思辨性。其中“现实与生活”是作文的核心。所以,在高中新材料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际。
比如,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的作文试题:以“老陈违规开车遭女儿举报引议论”为材料写一封信。这个作文的选材就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但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不一定关注这些细小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并要训练学生写作此类文章。
二、基于材料的意识
既然是材料作文,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必须以材料为依据,这样才能贴题、入题、析题。基于材料的作文就要从以下几方面运用材料。
首先,重视材料的作用。张楠在《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在构建文章时的作用》中所说:“材料作文命题中的原材料在写作时‘一定要用’,而且‘非用不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作文时,学生不仅要使用材料,还要选择恰当的材料来写作。
其次,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在平时的新材料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因为作文的材料不会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材料和理论做依据的。其实,在新材料作文中,题目往往明确了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所以说,学生在确定观点时一定要有正确、全面地理解材料,这样才能得出可靠的、经得起推敲的作文观点。
最后,作文论述结合材料。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材料为作文提供了多个角度,广阔的空间,也为写作划定了边界,超出这个边界就可能导致断章取义,审题偏颇,走向大而化之的空谈,而抛开材料,或轻视材料则会重新滑向话题作文的泥潭。
三、“去伪存真”的意识
综观2015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新材料作文题目,发现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现象类作文。既然是现象类材料作文,如果学生只是根据表面的现象进行写作,作文就会陷入纷杂的乱象而无法自拔。这类作文还会出现一个瓶颈,那就是写不出高度,毫无高度的作文,在高考中是失败的。
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新材料作文时,先让学生树立“去伪存真”的意识。当学生拿到一篇作文材料时,先帮助学生找到“个”,当分析完这一个例时,再让学生自己找到“类”。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才能学会用“去伪存真”的意识从纷繁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个紧扣材料又有现实针对性的主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洞察问题本质的优质文章。
四、明确的角色意识
学生在面对材料作文时,要明确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即学生要有角色意识。
首先,学生要有读者意识。学生的作文成型后,必然会被教师批阅,尤其是在高考中,学生的作文还要面向阅卷老师,这时候学生的作文不再是单纯的表达,而是带有目的性的。因此,为了让自己的作文获得高分,学生在作文时应该了解阅卷的规则和阅卷教师的喜好,从而使自己的作文获得高分。只有当学生有了读者意识,才能站在合适的立场阐述问题。
其次,学生要有回答问题的意识。新材料作文一般给出材料后,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必须予以回答,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明白,那么作文必然是跑题、离题或偏题的。所以,在作文时学生可以赞同材料作文题目中任一观点,然后展开分析、阐述,也可另起炉灶,思考出更新颖更有深度的观点,但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含义的范围。
最后,学生要有说服意识。在新材料作文材料中,常常包含著问题与冲突,潜藏着矛盾与对立。面对这样的材料学生不仅要解决问题,而且还要以有力的说服能力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面对问题时要用客观的语言来阐述,不能混淆是非,只有合理地展开辩论才能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五、理性思辨的意识
理性思辨意识要求考生有思想,会思考,能独立发表个性化见解,能追根溯源,准确立意,能分析具体原因,选择最佳的说理方式与角度,并能明晰分歧所在,进行深入剖析,层层论证,而不至于假大空地喊口号,无病呻吟地故作高深,心灵鸡汤式的流于肤浅。
要想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一些热点事件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的过程中建立思辨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类似的练笔写作,如记录身边的事情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只有在长期的训练中才能建立合理的思辨意识,所以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而应学会疏导、静等花开。
【参考文献】
【1】陈涛.以退为进:让议论文语言更具张力——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策略【J】.语文知识,2016(08)
【2】陈茜.尚美 拓伸 品读——浅谈回归生动、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J】.语文学刊,2011(12)
【3】郭占红.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