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我国“985工程”院校图书馆为例,调查资源发现系统建设和应用现状。从平台的界面设计、资源整合范围、检索功能、检索结果和服务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指出发现系统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研究结果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资源发现系统;图书馆;“985工程”院校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
新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馆藏数字资源的建设,图书馆拥有海量的数据库资源和资源供应平台。不同的数字资源系统因其不同的系统结构、信息内容、呈现界面和使用方式呈现出一个个“信息孤岛”[1],给读者利用这些资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图书馆虽然设有学科导航和各种数据导航,但是对于信息素养不是很高的读者来说并不能很好地发现图书馆的资源。因此能集成各种数据库、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的发现系统应运而生。用户可以通过类似于Google的简单检索框对图书馆海量的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进行统一发现和获取。
1发现系统的概念
资源发现系统致力于从出版商、大学、公开的网站收集学术文献信息,形成中心知识库,通过预索引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简单、易用、有效的资源发现与传递(resources discovery and delivery)服务[2]。它整合了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包括纸质的、电子的、自建的、可自由获取的数据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的元数据和部分对象数据通过抽取、映射、收割、导入等手段进行预收集,建立格式与结构统一的元数据仓储。当用户进行数据检索时系统只需在元数据仓储中进行搜索,以此来实现迅速、快捷的检索,再通过对检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分面导航等功能来帮助用户发现需要的资源。
目前发现系统主要有两种服务模式:云服务模式(Software as a Service,即SaaS模式)和“云+本地”服务模式[3]。SaaS模式可以将所有的数据和系统架构部署在云端,无需在本地安装部署服务器,节省了图书馆的硬件投入和人力维护。“云+本地”服务模式是将部分资源(如馆藏目录、自建数据库等数据)部署在本地,一部分数据部署在云端(多为发现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目前比较成熟的发现系统分别是:ProQuest旗下的Serials Solutions开发的Summon系统,以色列Ex Libris公司的Primo系统,美国EBSCO的Discovery Service(EDS)系统,OCOL的World Cat Local系统,南京大学数图实验室与EBSCO 公司联合研发的Findplus知识发现平台。除了能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和服务外,图书馆藉由发现系统还可对馆内各种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进行学科融合,更有效地开展学科服务。
2我国重点高校发现系统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新门户建设中开展一站式检索平台的发展现状,笔者以教育部网站公布的“985工程”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39所大学图书馆发现系统网站进行逐一调查(截至2016年5月31日),分别从发现系统的界面、检索内容、检索功能、检索结果、资源获取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来进行说明。以此来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的使用情况,为更多图书馆建立和完善资源发现系统提供参考。如有遗漏和错误,恳请指正。
在这39所院校中共有34所图书馆开通了一站式检索系统,从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发现系统主要为:Summon、Primo、EDS、Findplus。其中共有16家图书馆采用的是Summon系统,占47%,Findplus系统6家,占18%,Primo系统10家,占29%,EDS系统2家,仅占5%(如表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Summon和Primo系统已经占主流。由于以上4种发现平台均为国外研发的系统,对中文数据库的元数据覆盖率低,因此一些学校将中外文发现系统分开检索,调查发现有15所高校图书馆采用超星发现作为本馆的中文发现系统。
有些图书馆的检索界面还会提供其他学术搜索引擎的链接服务,作为对发现系统的补充。调查显示,6家图书馆一站式检索平台提供E读检索,4家提供百度学术搜索,3家提供CASHL检索,此外还有图书馆提供BALIS资源、Google学术、百链云服务等。华东师范大学将所有的开放资源整合成开放资源库与丽娃搜索并列显示,使读者搜索资料时有更多的选择。
2.1发现系统的命名及界面设计
每个资源检索平台都有个性化的名字,有的发现系统的命名结合了本校有代表性的地名,如北京大学的“未名学术搜索”、华东师范大学的“丽娃搜索”,四川大学的“明远搜索”,大连理工大学的“百川搜索”则是取伯川图书馆的谐音,同时也有海纳百川的寓意。有的则是直接表明系统名称,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术资源发现”,浙江大学的“求是学术搜索”等。
资源发现系统经常会位于图书馆主页最醒目的位置,作为图书馆资源的主要检索入口,一般有一个检索框,检索框的上方有标签选择,可以进入不同的检索系统。调查中发现共有13所高校图书馆的发现系统主页在提供一站式资源检索的同时还可针对不同的文献类型进行分类选择,例如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检索框下面有“所有资源”“文章”“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多媒体”“会议”“报纸”“图片”“参考条目”等选项,方便读者的选择,界面干净、简洁。上海交通大学的“思源探索”针对不同的资源类型还提供不同的检索项,读者可以选择检索词在文章中的位置,方便有明确需求的读者,提高检索效率。
清华大学检索界面上还显示热门标签、最新书评和一些重点学科的研究热点。对基于“水木搜索”的海量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可以生成学科研究热点趋势分析曲线,对几个重点学科的若干关键词进行近十年文献的统计分析,描绘出学科发展态势。中南大学的云麓搜索主页还对发现系统性能设立问卷调查和留言板块。 2.2资源整合范围广泛
2.2.1检索内容
从检索的内容上来看,发现系统主要覆盖了馆藏目录和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一些图书馆的发现平台还整合了网络上的开放资源和特色馆藏资源,帮助用户了解到这种资源的存在。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思源探索”包含超星学术视频库、交大多媒体资源库、土豆网、56网等多个数据库,拥有320万个音视频数据。北京大学将古文献资源库、北大名师特藏、北大讲座、燕大论文、晚清民国旧报刊等数字特藏资源进行了统一揭示。
2.2.2资源类型
从资源整合的类型上来看,发现系统源种类具有丰富多样性。所有的资源类型都被统一映射到发现系统的结构框架下,从而实现同步平等的发现所有资源类型。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发现平台都整合了馆藏目录、会议录、报纸期刊、电子书、电子期刊,但是对一些特色资源整合的较少。在调查中发现有4家图书馆的发现平台可以检索到档案材料,3家对古籍进行了整合,5家可以对照片或图片资源进行发现和提供链接,4家对微缩胶片、2家对手稿等特色馆藏资源进行整合或集成。浙江大学图书馆发现平台还包括了研究指南、演示文稿、微缩材料等特色资源。
2.3检索功能
四种检索系统均提供多种分面和排序方式对检索结果进行过滤、聚合与导引,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在高级检索中可以使用布尔运算、通配符等进行检索,其中Summon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可选检索项,可对检索范围进行多维度的选择。均可支持多种语种和简繁体字、Unicode大字符集信息检索。Primo和Summon系统还支持语义翻译功能。EDS、findplus系统可设置显示结果样式对每页的检索结果数、结果格式和页面布局进行设置。
2.4检索结果
Summon系统当鼠标停留在某条检索结果时,这条检索的基本信息会自动显示,包括作者、文章摘要(仅限于部分检索结果,因为有些出版商对摘要信息是要收费的)及这篇文章所在出版物的名称、出版日期、卷、期、ISSN/ISBN、页码、语言、学科分类等信息。Primo系统具有更加灵活的界面交互功能,除了在检索结果界面中可以直接查看每条结果的详细信息,用户还可以添加标签和评论、扫描手机二维码将题录保存到手机中。由于Primo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强,图书馆可以根据需要打造自己想要的资源发现系统。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可以直接在检索界面进行预约和续借。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扩展了虚拟书架和网摘目次功能,帮助读者发现更多的资源,并提供相关文献的线索。天津大学在检索结果中标有SCIE、SSCI等。
2.5全文链接服务及文献获取
检索到纸质馆藏文献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本馆OPAC系统。电子资源可以提供文摘信息以及显示是否可以链接到全文。一些院校通过已购买的基于OpenURL协议的开放链接产品实现检索目录与原文数据库的动态链接。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购买了Ex Libris公司的SFX;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使用Proquest公司的360 Link。对于图书馆没有全文的资源,系统提供文献传递和参考咨询等服务,以及其他协助获取全文的服务。一些高校图书馆发现系统还提供与第三方资源平台(比如E读、Google Scholar等)无缝连接,如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检索结果中可以直接查看百度学术的相关文献。
2.6个性化服务
四个系统都为读者提供免费的个人空间,可查看个人借阅情况;将感兴趣的文献检索结果添加到收藏夹里方便下次浏览;定制RSS推送订阅某个检索式的最新内容;提供多种输出功能,包括打印、发送邮件和导出到个人文献管理软件;保存读者的检索历史、记录使用偏好等。Findplus系统还可以对文件夹内容进行共享,将检索到图书和文章的链接分享到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网络。Primo系统可添加书评和标签,与他人分享对某一本书、某一篇论文的读后感和评价等。上海交通大学的“思源探索”系统实现了学科化资源排序,用户登录后系统便自动获取学历和专业情况,优化检索结果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
3发现系统存在的不足
3.1知识深入分析功能欠缺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发现平台只将馆藏目录、数据库、电子期刊等资源整合到统一检索平台,但缺乏对文献之间的关联分析。读者在检索某个领域的文献时,希望能从发现系统找到并直观地看到这个领域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文献之间的关联分析。发现系统应能为用户提供知识与情报的深入分析和挖掘,来帮助用户发现高价值的文献。目前只有清华大学利用Primo发现平台进行研究热点、学科趋势分析等可视化的二次开发。
3.2中文检索技术不够成熟
因为国内的图书馆大都采用国外的发现系统,中文元数据的不丰富或者质量不高直接导致中文资源的发现率降低[4]。因此一些高校图书馆采用超星发现系统进行中文资源的检索,但超星系统又无法集成馆藏资源和自建数据库,读者检索仍需多个入口,因此并不能达到一站式检索的目的。另外对中文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汉化水平也不令人满意,甚至EDS发现系统在识别简体中文时会出现乱码。
3.3查全查准率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发现资源发现系统虽然拥有高级检索功能,但检索能力仍不及专业数据库,另外一些发现平台的精确检索功能也只是形同虚设。有专家指出:“在分面(facet)和相关性排序的年代,索引深度不均或导致重要文献被埋没,使其无法在检索结果中呈现出来。”[5]而发现系统的核心就是对元数据的索引,因此,元数据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发现内容的质量,还会影响到海量元数据仓储挖掘的效果[6]。
3.4与第三方检索平台的链接有待进一步扩展
发现系统应通过开放链接与其他资源系统进行整合,如百度学术、E读、读秀、Google scholar等,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获取服务。目前只有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发现系统,在检索结果中可以直接查看百度学术的相关文献。 4对发现系统改进的几点建议
4.1提高元数据的质量
元数据的质量关系到完整、准确地揭示目标资源,检索结果的范围、数量及精准性以及准确的定位资源等方面[7]。特别是要提高中文元数据的质量,这就需要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在系统配置好已订购的数据库,填写好各种数据库与系统的映射表,使元数据在数据格式、数据著录等方面保持一致。根据元数据的来源和类型建立元数据更新机制和更新频率。
4.2提高人员配置
图书馆应成立专门的团队,通过人才引进、参加岗位技能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资源发现系统的资源配置、推广和技术支持。并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信息以及因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变化而产生的无效链接应及时更正,从而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作和数据的时效性。
4.3与移动图书馆的技术融合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读者开始习惯用手机、iPad来查询馆藏、进行文献检索,移动图书馆的出现使读者更加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信息查询、浏览与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现系统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出并逐步完善移动服务功能,有助于推动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对资源发现平台的一种推广。如清华大学资源发现平台为用户提供手机版的检索界面。Primo系统的检索结果有二维码显示功能,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将检索结果保存到手机中。
参考文献
[1]陈秀秀.基于发现系统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6):21-24.
[2]廖静.山东大学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评估工作的摸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3, 57(9): 52-57.
[3]孙奇,任慧玲.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3): 51-55.
[4]王天虹.基于超星发现系统的高校图书馆中文资源发现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4,(8): 72-74.
[5]殷沈琴,唐武京.三家资源发现系统的调研、测试和评估[J].图书馆杂志,2013,(12): 82-86.
[6]解金兰,王雅娟.基于新门户建设的信息资源一站式检索服务研究——以我国重点高校图书馆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8): 62-65.
[7]程颖. 资源发现系统元数据的问题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5):104-109.
(收稿日期:20160516责任编辑:张静茹)
关键词:资源发现系统;图书馆;“985工程”院校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
新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馆藏数字资源的建设,图书馆拥有海量的数据库资源和资源供应平台。不同的数字资源系统因其不同的系统结构、信息内容、呈现界面和使用方式呈现出一个个“信息孤岛”[1],给读者利用这些资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图书馆虽然设有学科导航和各种数据导航,但是对于信息素养不是很高的读者来说并不能很好地发现图书馆的资源。因此能集成各种数据库、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的发现系统应运而生。用户可以通过类似于Google的简单检索框对图书馆海量的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进行统一发现和获取。
1发现系统的概念
资源发现系统致力于从出版商、大学、公开的网站收集学术文献信息,形成中心知识库,通过预索引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简单、易用、有效的资源发现与传递(resources discovery and delivery)服务[2]。它整合了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包括纸质的、电子的、自建的、可自由获取的数据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的元数据和部分对象数据通过抽取、映射、收割、导入等手段进行预收集,建立格式与结构统一的元数据仓储。当用户进行数据检索时系统只需在元数据仓储中进行搜索,以此来实现迅速、快捷的检索,再通过对检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分面导航等功能来帮助用户发现需要的资源。
目前发现系统主要有两种服务模式:云服务模式(Software as a Service,即SaaS模式)和“云+本地”服务模式[3]。SaaS模式可以将所有的数据和系统架构部署在云端,无需在本地安装部署服务器,节省了图书馆的硬件投入和人力维护。“云+本地”服务模式是将部分资源(如馆藏目录、自建数据库等数据)部署在本地,一部分数据部署在云端(多为发现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目前比较成熟的发现系统分别是:ProQuest旗下的Serials Solutions开发的Summon系统,以色列Ex Libris公司的Primo系统,美国EBSCO的Discovery Service(EDS)系统,OCOL的World Cat Local系统,南京大学数图实验室与EBSCO 公司联合研发的Findplus知识发现平台。除了能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和服务外,图书馆藉由发现系统还可对馆内各种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进行学科融合,更有效地开展学科服务。
2我国重点高校发现系统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新门户建设中开展一站式检索平台的发展现状,笔者以教育部网站公布的“985工程”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39所大学图书馆发现系统网站进行逐一调查(截至2016年5月31日),分别从发现系统的界面、检索内容、检索功能、检索结果、资源获取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来进行说明。以此来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的使用情况,为更多图书馆建立和完善资源发现系统提供参考。如有遗漏和错误,恳请指正。
在这39所院校中共有34所图书馆开通了一站式检索系统,从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发现系统主要为:Summon、Primo、EDS、Findplus。其中共有16家图书馆采用的是Summon系统,占47%,Findplus系统6家,占18%,Primo系统10家,占29%,EDS系统2家,仅占5%(如表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Summon和Primo系统已经占主流。由于以上4种发现平台均为国外研发的系统,对中文数据库的元数据覆盖率低,因此一些学校将中外文发现系统分开检索,调查发现有15所高校图书馆采用超星发现作为本馆的中文发现系统。
有些图书馆的检索界面还会提供其他学术搜索引擎的链接服务,作为对发现系统的补充。调查显示,6家图书馆一站式检索平台提供E读检索,4家提供百度学术搜索,3家提供CASHL检索,此外还有图书馆提供BALIS资源、Google学术、百链云服务等。华东师范大学将所有的开放资源整合成开放资源库与丽娃搜索并列显示,使读者搜索资料时有更多的选择。
2.1发现系统的命名及界面设计
每个资源检索平台都有个性化的名字,有的发现系统的命名结合了本校有代表性的地名,如北京大学的“未名学术搜索”、华东师范大学的“丽娃搜索”,四川大学的“明远搜索”,大连理工大学的“百川搜索”则是取伯川图书馆的谐音,同时也有海纳百川的寓意。有的则是直接表明系统名称,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术资源发现”,浙江大学的“求是学术搜索”等。
资源发现系统经常会位于图书馆主页最醒目的位置,作为图书馆资源的主要检索入口,一般有一个检索框,检索框的上方有标签选择,可以进入不同的检索系统。调查中发现共有13所高校图书馆的发现系统主页在提供一站式资源检索的同时还可针对不同的文献类型进行分类选择,例如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检索框下面有“所有资源”“文章”“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多媒体”“会议”“报纸”“图片”“参考条目”等选项,方便读者的选择,界面干净、简洁。上海交通大学的“思源探索”针对不同的资源类型还提供不同的检索项,读者可以选择检索词在文章中的位置,方便有明确需求的读者,提高检索效率。
清华大学检索界面上还显示热门标签、最新书评和一些重点学科的研究热点。对基于“水木搜索”的海量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可以生成学科研究热点趋势分析曲线,对几个重点学科的若干关键词进行近十年文献的统计分析,描绘出学科发展态势。中南大学的云麓搜索主页还对发现系统性能设立问卷调查和留言板块。 2.2资源整合范围广泛
2.2.1检索内容
从检索的内容上来看,发现系统主要覆盖了馆藏目录和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一些图书馆的发现平台还整合了网络上的开放资源和特色馆藏资源,帮助用户了解到这种资源的存在。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思源探索”包含超星学术视频库、交大多媒体资源库、土豆网、56网等多个数据库,拥有320万个音视频数据。北京大学将古文献资源库、北大名师特藏、北大讲座、燕大论文、晚清民国旧报刊等数字特藏资源进行了统一揭示。
2.2.2资源类型
从资源整合的类型上来看,发现系统源种类具有丰富多样性。所有的资源类型都被统一映射到发现系统的结构框架下,从而实现同步平等的发现所有资源类型。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发现平台都整合了馆藏目录、会议录、报纸期刊、电子书、电子期刊,但是对一些特色资源整合的较少。在调查中发现有4家图书馆的发现平台可以检索到档案材料,3家对古籍进行了整合,5家可以对照片或图片资源进行发现和提供链接,4家对微缩胶片、2家对手稿等特色馆藏资源进行整合或集成。浙江大学图书馆发现平台还包括了研究指南、演示文稿、微缩材料等特色资源。
2.3检索功能
四种检索系统均提供多种分面和排序方式对检索结果进行过滤、聚合与导引,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在高级检索中可以使用布尔运算、通配符等进行检索,其中Summon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可选检索项,可对检索范围进行多维度的选择。均可支持多种语种和简繁体字、Unicode大字符集信息检索。Primo和Summon系统还支持语义翻译功能。EDS、findplus系统可设置显示结果样式对每页的检索结果数、结果格式和页面布局进行设置。
2.4检索结果
Summon系统当鼠标停留在某条检索结果时,这条检索的基本信息会自动显示,包括作者、文章摘要(仅限于部分检索结果,因为有些出版商对摘要信息是要收费的)及这篇文章所在出版物的名称、出版日期、卷、期、ISSN/ISBN、页码、语言、学科分类等信息。Primo系统具有更加灵活的界面交互功能,除了在检索结果界面中可以直接查看每条结果的详细信息,用户还可以添加标签和评论、扫描手机二维码将题录保存到手机中。由于Primo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强,图书馆可以根据需要打造自己想要的资源发现系统。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可以直接在检索界面进行预约和续借。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扩展了虚拟书架和网摘目次功能,帮助读者发现更多的资源,并提供相关文献的线索。天津大学在检索结果中标有SCIE、SSCI等。
2.5全文链接服务及文献获取
检索到纸质馆藏文献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本馆OPAC系统。电子资源可以提供文摘信息以及显示是否可以链接到全文。一些院校通过已购买的基于OpenURL协议的开放链接产品实现检索目录与原文数据库的动态链接。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购买了Ex Libris公司的SFX;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使用Proquest公司的360 Link。对于图书馆没有全文的资源,系统提供文献传递和参考咨询等服务,以及其他协助获取全文的服务。一些高校图书馆发现系统还提供与第三方资源平台(比如E读、Google Scholar等)无缝连接,如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检索结果中可以直接查看百度学术的相关文献。
2.6个性化服务
四个系统都为读者提供免费的个人空间,可查看个人借阅情况;将感兴趣的文献检索结果添加到收藏夹里方便下次浏览;定制RSS推送订阅某个检索式的最新内容;提供多种输出功能,包括打印、发送邮件和导出到个人文献管理软件;保存读者的检索历史、记录使用偏好等。Findplus系统还可以对文件夹内容进行共享,将检索到图书和文章的链接分享到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网络。Primo系统可添加书评和标签,与他人分享对某一本书、某一篇论文的读后感和评价等。上海交通大学的“思源探索”系统实现了学科化资源排序,用户登录后系统便自动获取学历和专业情况,优化检索结果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
3发现系统存在的不足
3.1知识深入分析功能欠缺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发现平台只将馆藏目录、数据库、电子期刊等资源整合到统一检索平台,但缺乏对文献之间的关联分析。读者在检索某个领域的文献时,希望能从发现系统找到并直观地看到这个领域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文献之间的关联分析。发现系统应能为用户提供知识与情报的深入分析和挖掘,来帮助用户发现高价值的文献。目前只有清华大学利用Primo发现平台进行研究热点、学科趋势分析等可视化的二次开发。
3.2中文检索技术不够成熟
因为国内的图书馆大都采用国外的发现系统,中文元数据的不丰富或者质量不高直接导致中文资源的发现率降低[4]。因此一些高校图书馆采用超星发现系统进行中文资源的检索,但超星系统又无法集成馆藏资源和自建数据库,读者检索仍需多个入口,因此并不能达到一站式检索的目的。另外对中文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汉化水平也不令人满意,甚至EDS发现系统在识别简体中文时会出现乱码。
3.3查全查准率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发现资源发现系统虽然拥有高级检索功能,但检索能力仍不及专业数据库,另外一些发现平台的精确检索功能也只是形同虚设。有专家指出:“在分面(facet)和相关性排序的年代,索引深度不均或导致重要文献被埋没,使其无法在检索结果中呈现出来。”[5]而发现系统的核心就是对元数据的索引,因此,元数据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发现内容的质量,还会影响到海量元数据仓储挖掘的效果[6]。
3.4与第三方检索平台的链接有待进一步扩展
发现系统应通过开放链接与其他资源系统进行整合,如百度学术、E读、读秀、Google scholar等,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获取服务。目前只有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发现系统,在检索结果中可以直接查看百度学术的相关文献。 4对发现系统改进的几点建议
4.1提高元数据的质量
元数据的质量关系到完整、准确地揭示目标资源,检索结果的范围、数量及精准性以及准确的定位资源等方面[7]。特别是要提高中文元数据的质量,这就需要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在系统配置好已订购的数据库,填写好各种数据库与系统的映射表,使元数据在数据格式、数据著录等方面保持一致。根据元数据的来源和类型建立元数据更新机制和更新频率。
4.2提高人员配置
图书馆应成立专门的团队,通过人才引进、参加岗位技能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资源发现系统的资源配置、推广和技术支持。并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信息以及因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变化而产生的无效链接应及时更正,从而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作和数据的时效性。
4.3与移动图书馆的技术融合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读者开始习惯用手机、iPad来查询馆藏、进行文献检索,移动图书馆的出现使读者更加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信息查询、浏览与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现系统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出并逐步完善移动服务功能,有助于推动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对资源发现平台的一种推广。如清华大学资源发现平台为用户提供手机版的检索界面。Primo系统的检索结果有二维码显示功能,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将检索结果保存到手机中。
参考文献
[1]陈秀秀.基于发现系统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6):21-24.
[2]廖静.山东大学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评估工作的摸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3, 57(9): 52-57.
[3]孙奇,任慧玲.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3): 51-55.
[4]王天虹.基于超星发现系统的高校图书馆中文资源发现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4,(8): 72-74.
[5]殷沈琴,唐武京.三家资源发现系统的调研、测试和评估[J].图书馆杂志,2013,(12): 82-86.
[6]解金兰,王雅娟.基于新门户建设的信息资源一站式检索服务研究——以我国重点高校图书馆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8): 62-65.
[7]程颖. 资源发现系统元数据的问题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5):104-109.
(收稿日期:20160516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