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以及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成因,并结合调查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
  作者简介:王雪珍(1981-),女,福建邵武人,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生活科学系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陈美云(1981-),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外语外贸系辅导员,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福建 福州 3501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项目编号:JBS09307)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学测得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中人际关系问题占首位,且总体人际关系水平要低于同龄青年和正常成年人。部分调查显示:大学生人际关系呈“滑坡”趋势。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许多心理障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人际关系问题引起的。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并影响自身发展。因此,了解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研究如何改善和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消除人际交往的心理不适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在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州英华职业技术学院共选取被试女大学生1200名,其中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850名,福州英华职业技术学院350名;大一431人、大二396人、大三373人。
  2.调查工具
  (1)材料一:自编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因素问卷。内容包括可能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多方面因素。
  


  (2)材料二:大学生综合人际关系评价量表。本调查采用的大学生综合人际关系评价量表为汪雪莲所编,该量表有5个因子,分别为与父母关系、与老师关系、与宿舍同学关系、与宿舍外的班级同学关系、与班级外的同学朋友关系。每一个因子中也各自包含若干同类问题。信效度检验以及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研究使用。
  3.程序
  将大学生综合人际关系评价量表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因素问卷同时发放给被试,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26份,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剔除无效问卷,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剩余1034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1.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综合人际交往困扰情况分布
  对所获数据加以统计分析,计算各被试在各因素上的得分,按照大学生综合人际关系评价量表分类方法把被试分为四种类型:无困扰类型、轻度困扰类型、中度困扰类型以及重度困扰类型。
  从表1可以看出,华南女院在无困扰、轻度困扰、中度困扰、重度困扰四种类型上的分布比例依次为75.3%、22.0%、2.5%、0.1%;英华学院在无困扰、轻度困扰、中度困扰、重度困扰四种类型上的分布比例依次为83.9%、14.5%、0.8%、0.8%。总体上看,77.4%的人无人际关系困扰现象,20.2%的人有轻度困扰,2.1%的人有中度困扰,0.3%的人有重度困扰。说明在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中,有22.6%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
  2.人口学变量对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分析
  以被试的综合人际关系评价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以学校、年级、专业为自变量,考察这些因素是否影响其人际关系状况。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个自变量主效应均达显著(P值为0.000),但年级和专业的交互作用显著,因此二者的主效应仅供参考。总体来看,学校的主效应异常显著(P值为0.000),进一步对学校这一因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华南女院均值显著高于英华学院(P值为0.005),说明总体上看,男女混合院校女大学生的综合人际关系状况优于女院学生的综合人际关系状况。
  以被试的综合人际关系评价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以是否单亲家庭、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来自城市三个因素为自变量,考察这些因素是否影响其人际关系状况。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单亲家庭与独生子女两个因素主效应显著。进一步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因素分别对综合人际关系评价量表中的某些因子起作用。在与班级同学的交往中,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P值为0.015)。在与老师的交往及与班级以外的同学朋友交往中,非单亲家庭的女大学生优于单亲家庭的女大学生(P值分别为0.04和0.05)。
  三、讨论
  1.综合人际交往困扰情况分布
  研究结果显示,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中77.4%的人无人际关系困扰现象,20.2%的人有轻度困扰,2.1%的人有中度困扰,0.3%的人有重度困扰,即22.6%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此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调查结果有不同之处,这与调查工具的选取以及调查方法的确定都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中多数采用的都是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该量表侧重于大学生与同学关系的测查,而本研究采用的量表强调的是大学生多维度人际关系的和谐性,与同学关系的测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研究结果难免有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本研究将大学生人际困扰的程度区分开,有助于对综合人际关系存在不同程度困扰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2.人口学变量的影响
  此前的相关研究中,调查对象基本上都在同类院校选取,调查对象或者都来自于男女混合院校或者都来自于女子学院,鲜有将二者做对比研究。本研究显示,男女混合院校女大学生的综合人际关系状况优于女院学生的综合人际关系状况(P值为0.005)。得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有异性存在的环境更有利于激发人的交往动机,使人更加注重人际交往常识和技巧的习得,从而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俗语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人际交往也一样,有异性在场时更能激发人际交往的积极心态,而都是同性的环境可能会使人倦怠,从而引发不良的人际交往习惯。
  本研究还显示,在与班级同学的交往中,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P值为0.015)。此前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对比研究中,许多结果都显示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本研究的结果与传统的研究有出入,这可能是由于相比较非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同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彼此可能更有话题。而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比较多,在一个班集体中独生子女占多数,她们之间有更强的交往意愿,因此相对人数少的非独生子女来说,独生子女之间就有更好的人际交往状况。
  另一结果显示,在与老师的交往及与班级以外的同学朋友的交往中,非单亲家庭的女大学生优于单亲家庭的女大学生(P值分别为0.04和0.05)。此研究结果与传统的研究类似,一般认为单亲家庭环境会对儿童、青少年甚至成人的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同班同学的交往中,单亲家庭女大学生与非单亲家庭女大学生却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同班同学之间更亲密,彼此更熟悉,相比较而言,老师和班级以外同学有较大的距离感,而单亲家庭子女往往缺乏安全感,对于不熟悉的事有较大的恐惧感,因而出现这种情况。
  四、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很多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知识素质、交际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心理学家对大量事实进行跟踪调查后的研究证明,如果学到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无论从事任何职业,成功率可达85%,而对个人的幸福也有99%的把握。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心理压力,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改善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对有效促进其社会性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积极悦纳自我
  在人际交往中,能否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能否客观地自我评价,如对自己的外貌、能力等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能否接纳自我,主要表现为一个人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既不自负也不自卑。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就发现无人际关系困扰组中有31%的人对自己的仪表缺乏信心,而有人际关系困扰组中则有高达40%的人对自己的仪表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应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悦纳自己,不对自己提出苛刻、完美的要求,学会包容自己的失误和过失,注重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己,这是改善人际交往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2.学会交往技巧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人际关系困扰组中有48.3%的人认为自己“目前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的主要难题”是“沟通技巧缺乏”。很多人既有交往的动机,也有端正的态度,但是却因缺乏正确的沟通和交往技巧导致人际关系的不良行为。而在“您觉得本校是否需要加强学生的人际关系辅导”这一题项中,有40.2%的人做了肯定回答。因此,我们应着力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尊重他人的需要,真诚而热情地对待他人,不卑不亢,平等相处,讲究信用,互利互助。
  3.磨炼意志,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当代社会竞争力激烈,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稍遇挫折便会出现心理障碍,这样的人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学生接受锻炼,磨练意志,让学生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学生正确把握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合情合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学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方面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学校领导也应充分重视,以保证此项工作的规范性、稳定性、实效性。
  4.扩大社交范围,打破单一社交圈
  调查中发现男女混合院校的女大学生总体情况优于女院学生,因此有必要特别关注女院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应积极引导女院学生扩大社交圈,走出校园,多方建立联系,接触新鲜事物,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其交往动机,学习如何与不同对象正确交往等。
  5.关注特殊群体,加强帮扶力度
  以往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表明,独生子女往往有更多的社会适应不良现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不再是新的群体,她们的特性也有可能发生一些转变。本次调查就发现,在与班级同学的交往中,非独生子女反而有更多的不适现象。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今后的研究工作和教育工作是否应该关注一些以往被忽视的方面,针对不同的群体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另外,单亲家庭的子女仍是应该特别关注和帮助的对象,尤其是老师以及班级之外的同学这样有一定距离感的人群,应给她们更多的温暖,消除心理隔阂。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样兴.大学生交往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3]尚云,李辉,高俊.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5).
  [4]黄妍妍,何亚芸,雷兵.女大学生自尊感与人际交往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7).
  [5]肖星,刘青.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研究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6]沈小红.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2006,(3).
  [7]张宏.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思想政治教育[D].南京:河海大学,2007.
  [8]沈小红.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2006,(3).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它象一把双刃剑,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也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与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把握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需求,引导其网络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网络行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郭秀兰(1964-),女,湖北红安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教授,管理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在校大学生的素质问题及教育现状,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提出大学生如何强化素质教育以及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具有的工程能力和素质,并对如何解决工程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问题提出建议,以促进高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工程教育;全面教育  作者简介:张军(1967-),男,黑龙江大庆人,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
期刊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更是受到全球的关注,北京大学生在大型活动中高水平、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志愿服务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其是北京地区中小型高校的就业工作开辟了新渠道,如何将志愿服务沉积的成果长效化并运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高校思政研究的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作为基础公共课的数学课程改革也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考核办法的改革等方面说明了笔者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数学实验  作者简介:于烊(1981-),男,河北沧州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学。(河北 保定 071051)    高职教育以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
期刊
摘要:利用Flash开发工具,设计矢量化图形的以通用组件为单元的数字电子技术课件,通过编写组件控制的AS脚本,不仅使之操作简单、快捷,而且应用灵活、多变,达到一个组件多示例演示的功能,并且为多媒体课件的资源整合和架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通用组件;课件;多示例演示;资源整合;架构设计  作者简介:于国防(1965-),男,山东高青人,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信电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
期刊
摘要: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由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能力构成。高职院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等多项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构成;提升   作者简介:杨虹(1978-),女,湖南临澧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理论;肖贻杰(1973-),男,湖南武冈人,长沙航空职
期刊
摘要:积极心理学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与行动,促进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上从消极心理到积极品质、从事后干预到积极预防、从被动矫正到积极治疗的转变;在实施策略中以增加积极情感、塑造积极人格、构建积极环境为主,开展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教育   作者简介:姜志强(1985-),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助教,工程硕士,主要研究
期刊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肩负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任,应解放思想,从实践条件、创新氛围、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创造条件,积极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以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刘薇(1976-),女,湖南张家界人,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农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容易感染病毒的问题,分析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途径,并提出了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病毒;电子阅览室  作者简介:黄萍(1964-),女,四川成都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四川 成都 610072)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计算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阅
期刊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组织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有目的地培养个体职业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适应职业打好基础。  关键词:职业规划;必要性;开展;全程化  作者简介:金震(1981-),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王春百(1983-),男,满族,辽宁锦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