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网友们纷纷表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要去追寻诗和远方。诗存何处?是否一定执着于远方?诗人马知遥在《十年砍柴》中的回答是,于近处寻诗,于生活寻诗,于此岸寻诗。《十年砍柴》收录马知遥2002~2012年创作的部分诗歌,这些作品来自柴米油盐,来自街头巷尾,来自茶会酒场,来自人情百态。马知遥的诗集,在此岸中找到彼岸,在俗世中寻觅超越。
现代哲学讲求回归社会、回归生活世界,不再纠缠于主体性抑或客体性的二元对立辩论,而是推崇主体间的共在。好的诗歌,不是原子式孤立个体的自说自话,而是各主体沟通的重要中介,具有社会属性,呈现“主体间性”。作者在生活和实践的场域中生成感悟凝结为诗,读者通过诗歌文本,分享作品蕴含的情感,探索作品表达的意义,能移情,能同感,能共鸣,或会心一笑,或黯然伤神,作者和读者通过诗歌的符号,彼此倾诉,相互理解。诗歌推动主体间高质量沟通的前提是,作者和读者双方都具备一定程度的对于世界的感知能力。不少诗歌爱好者对所谓的文艺衰落愤愤不平:这个时代不是诗歌的时代,太浮躁、太物化、太商业,诗歌没有了读者。诗歌之不显,一方面固然源于部分读者不能静下来用心感受诗歌,另一方面也归咎于部分作者不接地气,无法创作触动读者心灵的诗歌。脱离现实的诗歌,空有喧嚣、痛苦、孤独、灵魂、漂泊、远方、救赎等表层词语的堆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披着文艺的外衣侵蚀文艺。哈贝马斯担心权力和货币主宰的“系统”不断约束“日常生活世界”,抑制着人们的沟通交往行动。日常生活世界要达成理性交往,一方面要屏蔽系统干扰,一方面也需生活世界各主体的努力。空洞的辞藻文句和僵硬的韵律格调,都会让语言离存在越来越远,海德格尔认为凝固化和约束性的语言是存在的牢房,而诗意的语言才是存在的家园,“纯粹地被说出的东西就是诗”。马知遥在创作时,努力抛弃空洞辞藻,抛弃格式桎梏,诗意地柄居在生活中,诗意地表达生活感受,诗意地与读者共情。
马知遥擅长热中写冷。马知遥细腻而敏感,越是人潮人海,越是孤独。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富有魔力的酒,让前几个小时还素不相识的人们在各种细节里表现得情深义重,“席间多人多次并肩去厕所/说着亲密的话/世界如此美好/连撒泡尿都有人陪”(《酒场》),你来我往,情感不断升温,无情的马知遥笔锋一转将热闹的表演“前台”迅速移向尴尬的“后台”,“回家的路上/三个人骂了一路/他们骂的是一场/虚情假意/一场人心隔着的肚皮”,都知是逢场作戏,又彼此心照不宣地配合完成,酒是社会交往的媒介,诗也是社会交往的媒介,多数人选择了酒,少数人选择了诗,马知遥冷眼旁观,用炙热的诗讽刺冰冷的酒。文艺青年崇拜光鲜亮丽出名要趁早的張爱玲,马知遥偏要写晚年独居的张爱玲,“一个老太婆要自己走向死亡/自己看着自己凋落/像一片叶子看着另一片下落/像一轮月看着另一轮月”(《张爱玲之死》),“至少关上门就属于自己”,是一切终归平静的从容,还是无可抗拒走向死亡的孤寂?诗人写诗人,总能走到旁人不曾注意的通幽小径。家乡是心灵港湾,人们不吝用最温柔、最动情的语言描述故土,马知遥回来了,却沉默少言,“仅有的几个朋友都不在/有的甚至已经死了/连婚都没有结”(《回到阿克苏》),“我只能住在宾馆里/住在阿克苏的中心/冰冷而孤寂”,最熟悉的陌生城市,被拒之门外的回乡游子,无处安放的乡愁,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美好却再也回不去的老地方。马知遥把我们不曾看到也不愿看到的生活暗面,如洋葱一般一层层剥开,刺着我们的眼,也刺着我们的心。
马知遥擅长冷中写热。马知遥写孤独,但本质是反孤独的。没有敏感度和洞察力,无法看透世界的幽暗,可是看懂世界的人既是睿智的,也是痛苦的。马知遥没有当隐士,也没有当狂士,在愤怒失望无奈后接受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并执着地捕捉身边的闪光和美好。马知遥和罗曼·罗兰都饱含深沉的乐观,“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母亲急病高烧不退,马知遥走近喂药量体温,“她捂住嘴和鼻子/小声说快走开/别传染你”(《病》),一瞬间,马知遥想起了小时候,“我们高烧时/就在母亲的怀里/听她小声说/孩子妈妈和你在一起”,这强烈反差的情景片段,在马知遥脑海里,也在许多读者脑海里,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模糊了、忘却了,马知遥耐心又敏锐地把诸种生活小细节挖掘出来,立即唤醒和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动。一些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马知遥也能写得饶有趣味。“我站在树下面/看一个孩子吃雪糕/雪糕在融化/从上往下/孩子没有吃或者忘了吃/他在看蚂蚁一队队来了/到他脚下就不动了/他也不动等一滴一滴的融化/那是清凉的夏天午后/我看着孩子孩子看着蚂蚁/蚂蚁看着雪糕/我们很快乐”(《融化》),雪糕、蚂蚁、孩子、马知遥、读者,一个看着一个,这一刻我们都回到了童年。《十年砍柴》亦收录马知遥女儿马博雯数首诗歌,成家育女让马知遥从浪迹天涯的游子转变成了包容慈爱的丈夫和父亲,和女儿嬉戏,和女儿论学,可爱的女儿是马知遥最得意的诗。诗人不必是悲情角色,不必穷困潦倒,不必歇斯底里,不必癫狂无常。诗人可以也应该食人间烟火,诗人可以也应该幸福地食人间烟火。认真生活、幸福生活的诗人,最能打动读者。
冷静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真挚乐观的生活态度,促成了马知遥的诗。十年砍柴,十年策马,在大海,在荒漠,在家院,在古村,每一天,将诗融入生活,做一个幸福的人。道阻且长,马知遥还在和我们一起前行,因此我们也是幸福的。
现代哲学讲求回归社会、回归生活世界,不再纠缠于主体性抑或客体性的二元对立辩论,而是推崇主体间的共在。好的诗歌,不是原子式孤立个体的自说自话,而是各主体沟通的重要中介,具有社会属性,呈现“主体间性”。作者在生活和实践的场域中生成感悟凝结为诗,读者通过诗歌文本,分享作品蕴含的情感,探索作品表达的意义,能移情,能同感,能共鸣,或会心一笑,或黯然伤神,作者和读者通过诗歌的符号,彼此倾诉,相互理解。诗歌推动主体间高质量沟通的前提是,作者和读者双方都具备一定程度的对于世界的感知能力。不少诗歌爱好者对所谓的文艺衰落愤愤不平:这个时代不是诗歌的时代,太浮躁、太物化、太商业,诗歌没有了读者。诗歌之不显,一方面固然源于部分读者不能静下来用心感受诗歌,另一方面也归咎于部分作者不接地气,无法创作触动读者心灵的诗歌。脱离现实的诗歌,空有喧嚣、痛苦、孤独、灵魂、漂泊、远方、救赎等表层词语的堆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披着文艺的外衣侵蚀文艺。哈贝马斯担心权力和货币主宰的“系统”不断约束“日常生活世界”,抑制着人们的沟通交往行动。日常生活世界要达成理性交往,一方面要屏蔽系统干扰,一方面也需生活世界各主体的努力。空洞的辞藻文句和僵硬的韵律格调,都会让语言离存在越来越远,海德格尔认为凝固化和约束性的语言是存在的牢房,而诗意的语言才是存在的家园,“纯粹地被说出的东西就是诗”。马知遥在创作时,努力抛弃空洞辞藻,抛弃格式桎梏,诗意地柄居在生活中,诗意地表达生活感受,诗意地与读者共情。
马知遥擅长热中写冷。马知遥细腻而敏感,越是人潮人海,越是孤独。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富有魔力的酒,让前几个小时还素不相识的人们在各种细节里表现得情深义重,“席间多人多次并肩去厕所/说着亲密的话/世界如此美好/连撒泡尿都有人陪”(《酒场》),你来我往,情感不断升温,无情的马知遥笔锋一转将热闹的表演“前台”迅速移向尴尬的“后台”,“回家的路上/三个人骂了一路/他们骂的是一场/虚情假意/一场人心隔着的肚皮”,都知是逢场作戏,又彼此心照不宣地配合完成,酒是社会交往的媒介,诗也是社会交往的媒介,多数人选择了酒,少数人选择了诗,马知遥冷眼旁观,用炙热的诗讽刺冰冷的酒。文艺青年崇拜光鲜亮丽出名要趁早的張爱玲,马知遥偏要写晚年独居的张爱玲,“一个老太婆要自己走向死亡/自己看着自己凋落/像一片叶子看着另一片下落/像一轮月看着另一轮月”(《张爱玲之死》),“至少关上门就属于自己”,是一切终归平静的从容,还是无可抗拒走向死亡的孤寂?诗人写诗人,总能走到旁人不曾注意的通幽小径。家乡是心灵港湾,人们不吝用最温柔、最动情的语言描述故土,马知遥回来了,却沉默少言,“仅有的几个朋友都不在/有的甚至已经死了/连婚都没有结”(《回到阿克苏》),“我只能住在宾馆里/住在阿克苏的中心/冰冷而孤寂”,最熟悉的陌生城市,被拒之门外的回乡游子,无处安放的乡愁,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美好却再也回不去的老地方。马知遥把我们不曾看到也不愿看到的生活暗面,如洋葱一般一层层剥开,刺着我们的眼,也刺着我们的心。
马知遥擅长冷中写热。马知遥写孤独,但本质是反孤独的。没有敏感度和洞察力,无法看透世界的幽暗,可是看懂世界的人既是睿智的,也是痛苦的。马知遥没有当隐士,也没有当狂士,在愤怒失望无奈后接受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并执着地捕捉身边的闪光和美好。马知遥和罗曼·罗兰都饱含深沉的乐观,“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母亲急病高烧不退,马知遥走近喂药量体温,“她捂住嘴和鼻子/小声说快走开/别传染你”(《病》),一瞬间,马知遥想起了小时候,“我们高烧时/就在母亲的怀里/听她小声说/孩子妈妈和你在一起”,这强烈反差的情景片段,在马知遥脑海里,也在许多读者脑海里,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模糊了、忘却了,马知遥耐心又敏锐地把诸种生活小细节挖掘出来,立即唤醒和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动。一些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马知遥也能写得饶有趣味。“我站在树下面/看一个孩子吃雪糕/雪糕在融化/从上往下/孩子没有吃或者忘了吃/他在看蚂蚁一队队来了/到他脚下就不动了/他也不动等一滴一滴的融化/那是清凉的夏天午后/我看着孩子孩子看着蚂蚁/蚂蚁看着雪糕/我们很快乐”(《融化》),雪糕、蚂蚁、孩子、马知遥、读者,一个看着一个,这一刻我们都回到了童年。《十年砍柴》亦收录马知遥女儿马博雯数首诗歌,成家育女让马知遥从浪迹天涯的游子转变成了包容慈爱的丈夫和父亲,和女儿嬉戏,和女儿论学,可爱的女儿是马知遥最得意的诗。诗人不必是悲情角色,不必穷困潦倒,不必歇斯底里,不必癫狂无常。诗人可以也应该食人间烟火,诗人可以也应该幸福地食人间烟火。认真生活、幸福生活的诗人,最能打动读者。
冷静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真挚乐观的生活态度,促成了马知遥的诗。十年砍柴,十年策马,在大海,在荒漠,在家院,在古村,每一天,将诗融入生活,做一个幸福的人。道阻且长,马知遥还在和我们一起前行,因此我们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