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发展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大城市郊区的小城镇,是农村要素聚集与中心城市要素扩散的重要承载。由于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各不同城镇之间成长水平差异较大。研究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成长动力机制,对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具有借鉴指导意义。小城镇成长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内部、外部各种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小城镇成长;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动力机制
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是上海市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大城市要素辐射和小城镇要素聚集的产物。大城市郊区城镇的成长,表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持续进行,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大城市郊区小城镇成长的动力可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是指小城镇内部现有的或潜在的对城镇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因素,外部动力是指来自外部对小城镇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和拉动作用的因素。
一、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的内部动力
小城镇的成长类似于生命有机体的成长,具有内在的成长动因。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的内部动力主要表现为资源禀赋。主要可细分为以下方面:
(一)地理区位优势
地理区位主要是指上海郊区小城镇具有比邻经济发达的上海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是上海郊区城镇迅速成长的独到优势。一方面,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对周边郊区城镇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根据聚集扩散理论,城市建立的初期,各种生产要素聚集是主要趋势;当城市的发展受到地域空间狭小、成本上升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后,将出现城市要素向周边地区辐射的趋势。体现为大城市中心区对周边地区的要素辐射,要素聚集在城镇化的初期表现突出,并具有共性意义。另一方面,上海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区的特殊地位,又使上海市郊区城镇发展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人才、资金、技术、信息资源远远优于其他省市的大中城市。
上海市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难以容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因此必然出现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上海市政府早在2001年即明确提出“三集中原则”,即“土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三集中原则”的实施,促进了上海郊区城镇迅速成长,以实践证明了城镇成长过程中,中心城区要素扩散与郊区城镇聚集功能的作用。在要素扩散过程中,存在着“距离衰减”规律,即距离中心城区越远,城镇数量越少,规模越小。因为距中心城区距离越近的小城镇,就越容易接受中心城区迁移出来的人口、资金和产业。越容易接受从中心城区扩散出来的新思想、新观念,越容易从中心城区取得信息、资料、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援,越容易发展和中心城区配套的协作产业。此外,距离上海中心城区距离越近的小城镇,就越有条件发展为城市经济社会服务的各种产业。
(二)自然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主要是指区域内各种自然因素的贮量、质量以及开采价值和地域上的分布组合,导致小城镇的成长。这种资源禀赋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既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又有其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独立性。就上海郊区而言,主要自然资源有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
1、港口优势。上海郊区地处东南沿海与长江交汇处,既有河港资源又有海港资源。长江和黄浦江沿岸都有建港条件。长江口的罗泾、新河、外高桥,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金山嘴、曹泾和芦潮港等地都有建港条件。上述港口资源的开发势必促进所在地区城镇的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现代工业要求依托廉价的水运优势,港口资源为现代工业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例如,宝钢选址近邻吴淞港,为其原料和产品运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又如,金山嘴海港的开发和港口型工业、石化工业的发展,加速了杭州湾北岸现代化化工城镇的形成。现代化港口所具有的对资本、人力、技术、商品、信息、等多种要素的聚集作用,以及对交通通讯等现代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加快了临港型小城镇建设为现代城镇的速度。
2、旅游资源。上海郊区沉淀着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嘉定、松江、朱家角、枫泾等城镇都是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水乡小城镇。上海郊区地处江南水网地区,临海、临江、临湖,有较为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佘山、淀山湖、大小金山已经成为上海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近年开通的崇明隧桥,消除了上海中心城市与崇明生态岛的阻隔,东滩湿地、森林公园等生态景观,又为上海增添了新的旅游资源。这些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开发对所在地区经济和小城镇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部分旅游型城镇的支柱产业。
(三)交通运输优势
交通运输优势主要指中心城市与郊区城镇连接的交通运输能力和水平。包括郊区小城镇内部的交通运输水平、运输能力和交通便捷程度。目前,上海郊区已经形成包括有沪宁、沪杭铁路,沪嘉、沪宁、沪杭等高速公路,318、204、320、312等国道,沪南、小川、沪阂、远东等辐射线,以及部分建成的外环线和郊区环线所组成的陆上路网系统,并与海港、空港配合,构成综合性的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为了世博会的召开而建成的地铁网络,极大地缩短了郊区与中心城区的距离。随着上海远郊环线、浦东铁路、浦东国际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上海郊区的交通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既密切了中心城与郊区的联系,也为强化中心城的要素扩散创造了条件,促进郊区小城镇的发展。
(四)经济技术优势
经济技术优势主要是指一个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度,经济结构中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主导产业的发展程度等。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以来,是上海郊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面貌变化最大。农民生活改善最多的时期。上海郊区的工业化、非农化有力地推动了郊区城镇化,上海郊区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上海市经委提供的调查数据,上海郊区目前已成为全市工业产出的主要区域,郊区工业总产值已占到全市比重的85%。目前,上海郊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其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这些产业的劳动力容量较大,有利于促进郊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五)人力资源优势
人力资源势能主要是指小城镇所在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密度、人口的构成和人口的素质。其中,人口的素质是反映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指标,它包括一个小城镇的居民的文化程度、科研力量、经商办厂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上海郊区的教育水平在于我国其他省市中心区相比属上乘,郊区居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并且长期受海派文化的影响,比较容易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此外,上海郊区的科研实力也比较雄厚,闵行、嘉定是上海著名的科学城,松江大学城聚集了众多高校科研资源;闵行、奉贤成为多所高校的分校所在地,带来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聚集;拥有交大、农科院和上海大学等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二、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的外在驱动力
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的外部动力主要指来自上海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和政策制度的推力,以及市场驱动力。
(一)中心城区的辐射力
根据“集聚—扩散”理论,小城镇的形成具体表现在发源于区域中心城市一端的扩散和落实于农村小城镇一端的聚集。其中,集聚是因为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大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聚而获得的,其结果是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小城镇。随后,人口、建筑等要素在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扩散则是指由于大城市中心城区内部空间及其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有限性导致城市的规模效益逐渐消失,土地价格上涨、生活成本攀升,引起部分产业及其生产要素向郊区小城镇转移,从而在城市周边形成了一大批的城郊小城镇的过程。
上海由于其自身经济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人才效益、和设施效益等,首先会让周边区域的资本、人才、原材料、科技和信息源源不断向中心市区聚集,这种聚集效应使经济中心城市的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也强化了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地位。同时,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由于城市内部空间及其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有限性,城市的规模效益逐渐消失,土地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攀升,这就决定了传统产业开始不断向腹地转移,部分工业项目向城市外围迁移,一些新建的项目也必须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市区,引起部分人才和资本向郊区迁移。表现为城市向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
(二)政策制度安排的推力
政策制度安排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发展地区经济,促进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而给予所辖的某一地区或某一小城镇特别优惠的政策。目前,上海郊区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宏观政策。例如,1990年我国确立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国策,给浦东地区发展以最优惠的政策,为上海,特别是浦东新区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带动了浦东周边地区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二是中观地方政策。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关于郊区城镇发展的各项政策,以及各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例如,上海市政府在2001年即提出的“三集中原则”即“土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带来郊区工业的迅速发展。2009年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指出上海郊区城镇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五年左右或者更长时间的努力,把本市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崇明县陈家镇、金山区廊下镇、奉贤区青村镇、松江区小昆山镇、嘉定区安亭镇、青浦区金泽镇、浦东新区六灶镇),以及宝山区罗店镇、闵行区浦江镇和浦东新区川沙镇,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较强产业承载能力、人居环境优良、资源节约、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各具特色的郊区示范城镇”。由于上海的发展前景是“繁荣繁华看市区,经济实力看郊区”,有意识地通过郊区的城镇和开发区建设将大部分产业,包括新建的六大支柱工业向郊区转移,以致在郊区形成一批产业优势十分明显的专业城镇,如安亭汽车城、宝山钢铁城、闵行机电城、金山石化城等。随着支柱产业优势的出现,又带动了一大批生产服务型产业的发展以及生活服务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功能型城镇的建设。
(三)市场导向的驱力
市场经济崇尚利益导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稀缺,必然带来土地价格和其他成本的不断上涨。中心城区生活成本高企与中心城郊区城镇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形成的成本势差,成为企业和居民向城镇转移的趋力。作为企业,工人工资的不断上涨、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利润空间的下降。在不做任何调整的条件下,经营结果自然是获益趋向越来越少;对于居民而言,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工资增长的幅度不及房屋价格上涨幅度,要改善生活条件,最佳选择既是距离中心城区虽有一定距离,但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郊区城镇;对于外来人口而言,其打工收入难以维持中心城区的生活成本,因此,选择生活成本较低的城市郊区。在外来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每年引进的高层次人力资本,这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成为郊区城镇的稳定居民。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上海市郊区小城镇已经形成体系比较完整,规模相对集中的城镇体系。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成长,也是一个内动力与外动力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外界条件为小城镇成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的环境促发了其自身潜在的内部动力,内部动力于外部动力的综合作用,促进了小城镇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三农”发展报告[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建设部课题组.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薄小波.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上海全面推进工业反哺农业[DB/OL].文汇视点网.
4、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关于本市开展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的政策意见[Z].
*本文属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08YS322: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中期成果;上海大学211建设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平台项目。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科学院)
关键词:小城镇成长;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动力机制
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是上海市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大城市要素辐射和小城镇要素聚集的产物。大城市郊区城镇的成长,表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持续进行,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大城市郊区小城镇成长的动力可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是指小城镇内部现有的或潜在的对城镇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因素,外部动力是指来自外部对小城镇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和拉动作用的因素。
一、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的内部动力
小城镇的成长类似于生命有机体的成长,具有内在的成长动因。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的内部动力主要表现为资源禀赋。主要可细分为以下方面:
(一)地理区位优势
地理区位主要是指上海郊区小城镇具有比邻经济发达的上海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是上海郊区城镇迅速成长的独到优势。一方面,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对周边郊区城镇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根据聚集扩散理论,城市建立的初期,各种生产要素聚集是主要趋势;当城市的发展受到地域空间狭小、成本上升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后,将出现城市要素向周边地区辐射的趋势。体现为大城市中心区对周边地区的要素辐射,要素聚集在城镇化的初期表现突出,并具有共性意义。另一方面,上海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区的特殊地位,又使上海市郊区城镇发展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人才、资金、技术、信息资源远远优于其他省市的大中城市。
上海市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难以容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因此必然出现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上海市政府早在2001年即明确提出“三集中原则”,即“土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三集中原则”的实施,促进了上海郊区城镇迅速成长,以实践证明了城镇成长过程中,中心城区要素扩散与郊区城镇聚集功能的作用。在要素扩散过程中,存在着“距离衰减”规律,即距离中心城区越远,城镇数量越少,规模越小。因为距中心城区距离越近的小城镇,就越容易接受中心城区迁移出来的人口、资金和产业。越容易接受从中心城区扩散出来的新思想、新观念,越容易从中心城区取得信息、资料、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援,越容易发展和中心城区配套的协作产业。此外,距离上海中心城区距离越近的小城镇,就越有条件发展为城市经济社会服务的各种产业。
(二)自然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主要是指区域内各种自然因素的贮量、质量以及开采价值和地域上的分布组合,导致小城镇的成长。这种资源禀赋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既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又有其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独立性。就上海郊区而言,主要自然资源有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
1、港口优势。上海郊区地处东南沿海与长江交汇处,既有河港资源又有海港资源。长江和黄浦江沿岸都有建港条件。长江口的罗泾、新河、外高桥,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金山嘴、曹泾和芦潮港等地都有建港条件。上述港口资源的开发势必促进所在地区城镇的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现代工业要求依托廉价的水运优势,港口资源为现代工业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例如,宝钢选址近邻吴淞港,为其原料和产品运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又如,金山嘴海港的开发和港口型工业、石化工业的发展,加速了杭州湾北岸现代化化工城镇的形成。现代化港口所具有的对资本、人力、技术、商品、信息、等多种要素的聚集作用,以及对交通通讯等现代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加快了临港型小城镇建设为现代城镇的速度。
2、旅游资源。上海郊区沉淀着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嘉定、松江、朱家角、枫泾等城镇都是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水乡小城镇。上海郊区地处江南水网地区,临海、临江、临湖,有较为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佘山、淀山湖、大小金山已经成为上海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近年开通的崇明隧桥,消除了上海中心城市与崇明生态岛的阻隔,东滩湿地、森林公园等生态景观,又为上海增添了新的旅游资源。这些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开发对所在地区经济和小城镇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部分旅游型城镇的支柱产业。
(三)交通运输优势
交通运输优势主要指中心城市与郊区城镇连接的交通运输能力和水平。包括郊区小城镇内部的交通运输水平、运输能力和交通便捷程度。目前,上海郊区已经形成包括有沪宁、沪杭铁路,沪嘉、沪宁、沪杭等高速公路,318、204、320、312等国道,沪南、小川、沪阂、远东等辐射线,以及部分建成的外环线和郊区环线所组成的陆上路网系统,并与海港、空港配合,构成综合性的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为了世博会的召开而建成的地铁网络,极大地缩短了郊区与中心城区的距离。随着上海远郊环线、浦东铁路、浦东国际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上海郊区的交通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既密切了中心城与郊区的联系,也为强化中心城的要素扩散创造了条件,促进郊区小城镇的发展。
(四)经济技术优势
经济技术优势主要是指一个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度,经济结构中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主导产业的发展程度等。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以来,是上海郊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面貌变化最大。农民生活改善最多的时期。上海郊区的工业化、非农化有力地推动了郊区城镇化,上海郊区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上海市经委提供的调查数据,上海郊区目前已成为全市工业产出的主要区域,郊区工业总产值已占到全市比重的85%。目前,上海郊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其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这些产业的劳动力容量较大,有利于促进郊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五)人力资源优势
人力资源势能主要是指小城镇所在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密度、人口的构成和人口的素质。其中,人口的素质是反映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指标,它包括一个小城镇的居民的文化程度、科研力量、经商办厂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上海郊区的教育水平在于我国其他省市中心区相比属上乘,郊区居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并且长期受海派文化的影响,比较容易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此外,上海郊区的科研实力也比较雄厚,闵行、嘉定是上海著名的科学城,松江大学城聚集了众多高校科研资源;闵行、奉贤成为多所高校的分校所在地,带来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聚集;拥有交大、农科院和上海大学等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二、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的外在驱动力
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的外部动力主要指来自上海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和政策制度的推力,以及市场驱动力。
(一)中心城区的辐射力
根据“集聚—扩散”理论,小城镇的形成具体表现在发源于区域中心城市一端的扩散和落实于农村小城镇一端的聚集。其中,集聚是因为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大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聚而获得的,其结果是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小城镇。随后,人口、建筑等要素在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扩散则是指由于大城市中心城区内部空间及其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有限性导致城市的规模效益逐渐消失,土地价格上涨、生活成本攀升,引起部分产业及其生产要素向郊区小城镇转移,从而在城市周边形成了一大批的城郊小城镇的过程。
上海由于其自身经济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人才效益、和设施效益等,首先会让周边区域的资本、人才、原材料、科技和信息源源不断向中心市区聚集,这种聚集效应使经济中心城市的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也强化了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地位。同时,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由于城市内部空间及其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有限性,城市的规模效益逐渐消失,土地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攀升,这就决定了传统产业开始不断向腹地转移,部分工业项目向城市外围迁移,一些新建的项目也必须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市区,引起部分人才和资本向郊区迁移。表现为城市向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
(二)政策制度安排的推力
政策制度安排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发展地区经济,促进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而给予所辖的某一地区或某一小城镇特别优惠的政策。目前,上海郊区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宏观政策。例如,1990年我国确立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国策,给浦东地区发展以最优惠的政策,为上海,特别是浦东新区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带动了浦东周边地区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二是中观地方政策。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关于郊区城镇发展的各项政策,以及各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例如,上海市政府在2001年即提出的“三集中原则”即“土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带来郊区工业的迅速发展。2009年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指出上海郊区城镇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五年左右或者更长时间的努力,把本市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崇明县陈家镇、金山区廊下镇、奉贤区青村镇、松江区小昆山镇、嘉定区安亭镇、青浦区金泽镇、浦东新区六灶镇),以及宝山区罗店镇、闵行区浦江镇和浦东新区川沙镇,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较强产业承载能力、人居环境优良、资源节约、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各具特色的郊区示范城镇”。由于上海的发展前景是“繁荣繁华看市区,经济实力看郊区”,有意识地通过郊区的城镇和开发区建设将大部分产业,包括新建的六大支柱工业向郊区转移,以致在郊区形成一批产业优势十分明显的专业城镇,如安亭汽车城、宝山钢铁城、闵行机电城、金山石化城等。随着支柱产业优势的出现,又带动了一大批生产服务型产业的发展以及生活服务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功能型城镇的建设。
(三)市场导向的驱力
市场经济崇尚利益导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稀缺,必然带来土地价格和其他成本的不断上涨。中心城区生活成本高企与中心城郊区城镇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形成的成本势差,成为企业和居民向城镇转移的趋力。作为企业,工人工资的不断上涨、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利润空间的下降。在不做任何调整的条件下,经营结果自然是获益趋向越来越少;对于居民而言,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工资增长的幅度不及房屋价格上涨幅度,要改善生活条件,最佳选择既是距离中心城区虽有一定距离,但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郊区城镇;对于外来人口而言,其打工收入难以维持中心城区的生活成本,因此,选择生活成本较低的城市郊区。在外来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每年引进的高层次人力资本,这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成为郊区城镇的稳定居民。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上海市郊区小城镇已经形成体系比较完整,规模相对集中的城镇体系。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成长,也是一个内动力与外动力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外界条件为小城镇成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的环境促发了其自身潜在的内部动力,内部动力于外部动力的综合作用,促进了小城镇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三农”发展报告[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建设部课题组.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薄小波.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上海全面推进工业反哺农业[DB/OL].文汇视点网.
4、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关于本市开展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的政策意见[Z].
*本文属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08YS322:上海郊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中期成果;上海大学211建设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平台项目。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