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塑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专家学者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不少学者对于中等职业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的传承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有对中等职业学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与组织形式方面给予了一些有价值的论述,在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之前,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以下几方面的论述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一、关于民间技艺传承人,一些学者认为民间艺人应当作为传承的主体,发挥其能动性。
中职院校参与民间技艺传承,急需将本地区具有影响的艺人和其所带技艺纳入中职办学体系中来,开放式办学,由艺人承包项目,和中职院校同时打造民间艺术专业,有需求,有出口,解决了民间技艺传人学历和文化素质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标准研究》中指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载体,能否选拔出合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直接关系到这类中华文明活遗产能否得到传承的问题。分析和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的五大标准,指出被认定人所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祖先所创造的、必须亲自参与活态传承、必须原汁原味地传承、必须自觉传授给后人,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有资格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所具备的潜力与面临的生源问题。
有的学者指出中等职业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可行性、生源问题与就业前景。罗秋怡在《民族地区中职艺术专业教学传承创新民族技艺的研究》中指出每一项传统工艺,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都有着它本身的历史使命。在我国许多区域,都有着独特的民间手工技艺,这些技艺反映了一个区域独有的特点,反映了该区域人民的智慧结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这些民族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境地。因此,民族地区中职艺术院校需要肩负起传承以及创新民族技巧的重任,要成为保护这些非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马双在《沈阳市公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管理问题研究》中指出在职业教育体制进行深入改革的今天,尽管我国着力发展“面向人人”的中等职业教育,但近年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越来越不乐观,普遍出现“招生难”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深入探究影响中职招生难的原因,寻求解决对策,有效突破这一“进口”难环节,已成为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而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也面临生源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中等职业院校提供了一部分生源。
任亚杰在《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中指出了在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的变化与挑战下,更需要大量专门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来驱动经济发展。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由传统农业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但许多劳动力由于受教育水平、劳动技能所限大多只能从事低层次、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在向其他产业、行业转移时受到很大阻力。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承担着为国家培育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解决我国“技工荒”问题的有效选择。因此研究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对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将农村劳动力转化为新型城乡第三产业劳动力与生产力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有效途径。
三、对于中等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承担的社会责任,有的学者认为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方面,中等职业院校应当承当的重要的社会责任
张如静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以百色市为例》一文中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地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为了延续民族古老文化的生命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得以长久保存并继续发扬光大,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有责任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关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中师资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等方面,有的学者提出了师徒制度。
师徒教育方式相对于学校教育方式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弊端,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可以将所有的资源更好地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的更好地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學习氛围,但是师徒制度依然有它自身的优越性,在统一的学校教育中,可以实现有针对性教学,最大的限度的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这是在中职院校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的有效尝试。
吴雯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师徒传承制--以海上书家为例》中指出当代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衰微,快速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生态,传承路径也相应发生了变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之下,由政府主导的依靠学校教育传承正成为主流的传承途经,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父子相传,师徒授受”模式的效用,尤其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似乎不是通过政府的决策、学校教育、媒体传播可以完全替代的。传统的师徒关系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即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如静.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以百色市为例.《才智》.2014(11).
[2]童国军;马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申与再释.《中华武术》(研究).2011(06).
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传承模式探索--以面塑工艺为例》课题编号(GXZZJG2017B200)”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民间技艺传承人,一些学者认为民间艺人应当作为传承的主体,发挥其能动性。
中职院校参与民间技艺传承,急需将本地区具有影响的艺人和其所带技艺纳入中职办学体系中来,开放式办学,由艺人承包项目,和中职院校同时打造民间艺术专业,有需求,有出口,解决了民间技艺传人学历和文化素质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标准研究》中指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载体,能否选拔出合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直接关系到这类中华文明活遗产能否得到传承的问题。分析和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的五大标准,指出被认定人所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祖先所创造的、必须亲自参与活态传承、必须原汁原味地传承、必须自觉传授给后人,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有资格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所具备的潜力与面临的生源问题。
有的学者指出中等职业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可行性、生源问题与就业前景。罗秋怡在《民族地区中职艺术专业教学传承创新民族技艺的研究》中指出每一项传统工艺,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都有着它本身的历史使命。在我国许多区域,都有着独特的民间手工技艺,这些技艺反映了一个区域独有的特点,反映了该区域人民的智慧结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这些民族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境地。因此,民族地区中职艺术院校需要肩负起传承以及创新民族技巧的重任,要成为保护这些非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马双在《沈阳市公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管理问题研究》中指出在职业教育体制进行深入改革的今天,尽管我国着力发展“面向人人”的中等职业教育,但近年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越来越不乐观,普遍出现“招生难”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深入探究影响中职招生难的原因,寻求解决对策,有效突破这一“进口”难环节,已成为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而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也面临生源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中等职业院校提供了一部分生源。
任亚杰在《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中指出了在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的变化与挑战下,更需要大量专门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来驱动经济发展。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由传统农业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但许多劳动力由于受教育水平、劳动技能所限大多只能从事低层次、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在向其他产业、行业转移时受到很大阻力。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承担着为国家培育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解决我国“技工荒”问题的有效选择。因此研究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对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将农村劳动力转化为新型城乡第三产业劳动力与生产力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有效途径。
三、对于中等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承担的社会责任,有的学者认为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方面,中等职业院校应当承当的重要的社会责任
张如静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以百色市为例》一文中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地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为了延续民族古老文化的生命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得以长久保存并继续发扬光大,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有责任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关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中师资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等方面,有的学者提出了师徒制度。
师徒教育方式相对于学校教育方式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弊端,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可以将所有的资源更好地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的更好地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學习氛围,但是师徒制度依然有它自身的优越性,在统一的学校教育中,可以实现有针对性教学,最大的限度的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这是在中职院校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的有效尝试。
吴雯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师徒传承制--以海上书家为例》中指出当代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衰微,快速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生态,传承路径也相应发生了变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之下,由政府主导的依靠学校教育传承正成为主流的传承途经,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父子相传,师徒授受”模式的效用,尤其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似乎不是通过政府的决策、学校教育、媒体传播可以完全替代的。传统的师徒关系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即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如静.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以百色市为例.《才智》.2014(11).
[2]童国军;马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申与再释.《中华武术》(研究).2011(06).
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传承模式探索--以面塑工艺为例》课题编号(GXZZJG2017B20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