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都市人群工作压力和强度的增加,慢性肌肉劳损、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的患病群体呈现年轻化、扩大化趋势,并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职业病带来的疼痛其实是身体在提示你: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关节不稳、应力分布不均等情况,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由于关节组织不能承受长期的各种负荷,从而导致了微型创伤,反复的微型创伤累积后超过了组织修复的速度,就会发生组织的退变和疼痛。想要得到改善,需要从运动、按摩等多方面入手。
颈肩腰腿痛:运动方式要选对
想要保持生命活力,运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患有颈肩腰腿痛的人群而言更是如此,但是,倘若运动方式不对,依然可能伤害到身体。
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一个认知误区,以为练出肌肉就意味着身体好。其实不然,这是因为虽然身体外围的肌肉发达了,可深层的肌肉却可能还较薄弱,处于“外强中干”的状态。要想身强体健、病痛损伤难入侵,就应有意识地训练身体深层的稳定肌。在最容易被职业病侵袭的部位中,肩关节的肩袖、膝关节的股内侧斜肌、髋关节的臀中肌后部,都被认为是局部稳定肌,对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而腰椎最重要的稳定肌是腹横肌和多裂肌;颈椎的稳定肌则包括颈长肌、头长肌、多裂肌等。只有让肌肉稳定系数提高,在长期从事单一工作种类的过程中,损伤到腰、背、颈的机会才可能真正降低。
颈肩腰腿痛是职业病常见的病症,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机制复杂,所以治疗棘手,复发率很高。其中,颈痛、下背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就是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从而导致肌肉疼痛。目前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法繁多,主要包括药物、牵引、理疗、推拿和手术等,但无论哪种治疗都应当结合运动,才能使疗效彻底、持久,减少或预防复发。
目前,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采取相应的运动治疗已经成为国际推崇的重要新方法。其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维持脊柱稳定,恢复肌肉正常功能,从病因上解决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显示,新兴技术如悬吊运动康复方法等,治疗远期效果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有明显优势。
此外,打坐和深呼吸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方法。在早晨或傍晚,选择一个较安静的地方,采用盘坐式,闭上双眼,集中精力,进入较深的意识状态,其效果和背痛理疗一样好。此外,为了防止背痛,要记得纠正坐姿、走姿、睡姿,让自己的动作随时都保持笔直优雅。
慢性疲劳综合症:穴位按摩不可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医学界提出了“慢性疲劳综合症”这一概念,指出疲劳也是一种病。慢性疲劳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有:以身体疲劳为主,常伴有头痛、咽喉痛、肌肉及关节疼痛、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是典型的职业病。对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的方式,刺激穴位,打通经脉,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1.鼠标手:按摩鱼际穴
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为职业病的一种。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经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脑造成的鼠标手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的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2.眼疲劳:按摩承泣穴
无论是长期盯着电脑、手机屏幕引起的眼部不适,还是因为脾胃失调所致的眼病,或是日常对眼睛的保养,我们都可以通过按摩承泣穴来解决。这是因为中医里讲“穴位所在,主治所及”,所以经常按摩承泣穴,会使眼部气血旺盛,眼睛得到足够的血液滋养。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预防近视眼,缓解眼部疲劳。
3.全身疲劳:按摩百会穴、涌泉穴、足三里穴
许多上班族工作了一天,浑身疲劳。晚上是放松全身的时刻,怎样做才能缓解疲劳、放松身体呢?中医认为,身体有几大穴位,临睡前常按摩,可有效缓解疲劳,还可助睡眠。睡前按摩百会穴、涌泉穴、足三里穴各30次,可以有效舒缓白天因站、坐而过于疲劳的脚部、小腿和背部。
此外,上文提到的腰部、背部疼痛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辅助治疗。中医认为,按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不仅如此,按摩此穴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的功效。按摩方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小贴士:巧用生姜缓解关节痛
生姜里含有柠檬醛、辣素等物质,能够起到消炎和止疼的作用,传统医疗早就运用姜作为治疗风湿及关节炎的处方,安全而且没有副作用。
生姜高粱酒 将500克老姜剁成姜末,用白酒浸泡半个月左右。取两条毛巾浸在姜酒中一昼夜,第二天把毛巾绞干或放在太阳下晒干后,把毛巾绑敷在患处,两条毛巾轮流调换。
姜芋糊 取等量生姜、芋头,芋头削皮捣成泥,生姜绞汁,一同拌匀,再加入适量面粉,搅成糊状,涂在布上敷于患处,一天更换2次。此药效果很好但须临时配,当天使用,冬天加温后再敷效果更好。
生姜面粉白酒 生姜30克捣烂,加入30克面粉、适量白酒,调匀后敷在患处,连用数日,可起到活血散寒,舒筋通络的作用。
此外,胃痛、肩周炎等各种疼痛,都可以用生姜外敷痛点,可以达到一定的止痛功效。
颈肩腰腿痛:运动方式要选对
想要保持生命活力,运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患有颈肩腰腿痛的人群而言更是如此,但是,倘若运动方式不对,依然可能伤害到身体。
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一个认知误区,以为练出肌肉就意味着身体好。其实不然,这是因为虽然身体外围的肌肉发达了,可深层的肌肉却可能还较薄弱,处于“外强中干”的状态。要想身强体健、病痛损伤难入侵,就应有意识地训练身体深层的稳定肌。在最容易被职业病侵袭的部位中,肩关节的肩袖、膝关节的股内侧斜肌、髋关节的臀中肌后部,都被认为是局部稳定肌,对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而腰椎最重要的稳定肌是腹横肌和多裂肌;颈椎的稳定肌则包括颈长肌、头长肌、多裂肌等。只有让肌肉稳定系数提高,在长期从事单一工作种类的过程中,损伤到腰、背、颈的机会才可能真正降低。
颈肩腰腿痛是职业病常见的病症,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机制复杂,所以治疗棘手,复发率很高。其中,颈痛、下背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就是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从而导致肌肉疼痛。目前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法繁多,主要包括药物、牵引、理疗、推拿和手术等,但无论哪种治疗都应当结合运动,才能使疗效彻底、持久,减少或预防复发。
目前,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采取相应的运动治疗已经成为国际推崇的重要新方法。其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维持脊柱稳定,恢复肌肉正常功能,从病因上解决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显示,新兴技术如悬吊运动康复方法等,治疗远期效果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有明显优势。
此外,打坐和深呼吸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方法。在早晨或傍晚,选择一个较安静的地方,采用盘坐式,闭上双眼,集中精力,进入较深的意识状态,其效果和背痛理疗一样好。此外,为了防止背痛,要记得纠正坐姿、走姿、睡姿,让自己的动作随时都保持笔直优雅。
慢性疲劳综合症:穴位按摩不可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医学界提出了“慢性疲劳综合症”这一概念,指出疲劳也是一种病。慢性疲劳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有:以身体疲劳为主,常伴有头痛、咽喉痛、肌肉及关节疼痛、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是典型的职业病。对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的方式,刺激穴位,打通经脉,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1.鼠标手:按摩鱼际穴
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为职业病的一种。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经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脑造成的鼠标手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的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2.眼疲劳:按摩承泣穴
无论是长期盯着电脑、手机屏幕引起的眼部不适,还是因为脾胃失调所致的眼病,或是日常对眼睛的保养,我们都可以通过按摩承泣穴来解决。这是因为中医里讲“穴位所在,主治所及”,所以经常按摩承泣穴,会使眼部气血旺盛,眼睛得到足够的血液滋养。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预防近视眼,缓解眼部疲劳。
3.全身疲劳:按摩百会穴、涌泉穴、足三里穴
许多上班族工作了一天,浑身疲劳。晚上是放松全身的时刻,怎样做才能缓解疲劳、放松身体呢?中医认为,身体有几大穴位,临睡前常按摩,可有效缓解疲劳,还可助睡眠。睡前按摩百会穴、涌泉穴、足三里穴各30次,可以有效舒缓白天因站、坐而过于疲劳的脚部、小腿和背部。
此外,上文提到的腰部、背部疼痛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辅助治疗。中医认为,按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不仅如此,按摩此穴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的功效。按摩方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小贴士:巧用生姜缓解关节痛
生姜里含有柠檬醛、辣素等物质,能够起到消炎和止疼的作用,传统医疗早就运用姜作为治疗风湿及关节炎的处方,安全而且没有副作用。
生姜高粱酒 将500克老姜剁成姜末,用白酒浸泡半个月左右。取两条毛巾浸在姜酒中一昼夜,第二天把毛巾绞干或放在太阳下晒干后,把毛巾绑敷在患处,两条毛巾轮流调换。
姜芋糊 取等量生姜、芋头,芋头削皮捣成泥,生姜绞汁,一同拌匀,再加入适量面粉,搅成糊状,涂在布上敷于患处,一天更换2次。此药效果很好但须临时配,当天使用,冬天加温后再敷效果更好。
生姜面粉白酒 生姜30克捣烂,加入30克面粉、适量白酒,调匀后敷在患处,连用数日,可起到活血散寒,舒筋通络的作用。
此外,胃痛、肩周炎等各种疼痛,都可以用生姜外敷痛点,可以达到一定的止痛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