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天剑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专业负责人
崔天剑,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设计科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负责人。历任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兼艺术设计系主任(2006-2008)、副院长(2008-2019),长期分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2006-2019)。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江苏设计杰出教育工作者、江苏紫金文化英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6东南大学“十佳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芜湖铁画:富春山居图复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主持人。
关于后疫情时代,崔天剑教授谈到,不仅设计教育,所有行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设计的研究更多地习惯于即时、短期的效应,停留在对既有流行的关注、时尚的关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对先进科技的追捧、对优秀创意的赞赏,过多的纠结于人文与科技的交叉、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技术与手段的创造与革命等既有现象的被动思考,而自觉引领的预见性思考、冷板凳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社会、生命等未知领域的关注还远远不够深入、细致,放眼未来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系统、全面。
《设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有哪些教学特色?
崔天剑: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起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现在的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东南大学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传统,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是艺术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构,艺术学科可以追溯到两江师范学堂,当时的监督李瑞清在1906年即设立了图画手工科,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1994年,东南大学组建艺术学系,设立工业设计专业,并随后建立了我国首家艺术学博士点。2006年9月,东南大学成立艺术学院。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所拥有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学科排名中名列第一,从“十五”到“十三五”连续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7年,圆满完成国家“985工程二期”“985工程三期”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国家“211工程”平台项目。2007年东南大学艺术学科被教育部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艺术学理论被列为A+级学科;同年,艺术学理论被列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8年学院主持的古琴传承被教育部列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0年学院牵头建设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全国10家国家级文科智库之一)。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从1994年复建以来,坚持立德树人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秉承科学与艺术融通理念,,博雅通识平衡、继承开拓并举,依托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的“学科、科研、师资”优势,关注人类系统,结合国家重大战略、社会热点难点和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智能与数字、信息与交互等方向,形成“注重理论思维、强调学科交叉、进行整合创新”的专业特色,构建机制立体多维、团队异步协作、成果系统优化的创新平台,实现与东南大学工程、信息、人文与生命科学等优势学科专业的对接与协同发展。
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建立了德艺兼修并重、科教协同并进、产学联动并行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以德才兼备为目标,强化整合创新培养,实现德艺兼修并重育人。确立“创新引领、德艺兼修”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创设了将“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科学素养-设计责任”等德育要素融入“设计理念-设计思维-设计表达-设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整合创新、协同育人、产教融合,通过理论指导、科研引导、实践创导等关键环节,以案例式课堂教学、情境式实践教学、实操式课外研学、专业性公益活动等为主要载体,实现德艺有机融合。
2.以综合改革为驱动,优化专业培养体系,实现科教协同并进育人。探索“教学立德、科研立身”的综合改革,强化立德树人,追踪国内外同类专业办学经验,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创建科教融合的学术特区,实现优质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科研平台向学生柔性开放,持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始终关注学界与行业前沿动态,及时调整、更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提升学科、科研、师资的优势,始终坚持倡导交叉融合、激励创新思维、强化应用研究、实行精英教育,以培养具有冢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意识、人文精神的研究型、引领性、国际性、交叉型设计领军人才为目标,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3.以创新创业为驱动,整合多维度教研资源,实现产学联动并行育人。深化以“创新实践、德才并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培养的思路和视野,搭建多维度、多业态、多层级的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建立“理论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三维深度联动的实践教学新方法,积极推进专业教学的研究性、理论性、创新性和交叉性。将学科前沿内容融入教学,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的转变,
完善专业教学实验平台与实习基地、高水准的产学联合创新平台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价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優秀生选拔与培养机制、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工作坊选拔机制、工作室项目招募机制,组建设计实践项目指导团队、专业竞赛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指导小组等,提升学生参与设计实践的能力培养。 《设计》:疫情给学院的教与学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学院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应对?
崔天剑: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安排。为贯彻党中央、教育部、江苏省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
学校要求,为了避免造成不同课程之间的时间冲突,每门课程的上课时间按照课表时间进行。课表上课时间内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组织开展在线教学活动。学校安排所有课程按教学班建立班级QQ/微信群,任课教师提前向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要求与教学内容,提供相关网络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利用学校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已建成的MOOC课程或校外优质MOOC课程,运用学校课程中心平台或智慧教学工具(SPOC/慕课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辅以多种互联网渠道(微信、QQ等),组织开展线上讨论、答疑辅导等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配置必要的学习条件(电脑、智能手机、网络等),提前完成账号的注册和认证,查阅任课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料,做好学习准备。因条件限制无法参加线上课程学习的同学,提前与教师联系,通过QQ/微信群、课程平台、课程中心、邮箱等方式获取课程资料,进行自学,完成作业。学校还建立了线上教学的质量保障制度,通过针对性在线学生评教反馈、满意度调查、在线督导等,实施线上授课的运行监控与抽查,保证课程组织的基本秩序和教学成效。
因此,疫情防控期间,教师们纷纷化身“网红”“网友”,使出十八般“武艺”,开启线上教学模式,让学生“居家云开学,在家如在校”。
开展线上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线下课程转换成视频,通过直播或录播搬到网。教师线上教学的首要问题是教与学的异步。线上授课,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空间上被分离,教师面对的不再是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学生,而是冷冰冰的屏幕,缺乏直观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互动、情感交流无法实现,教师无法根据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反应和状态,灵活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方式与进度。因此,线上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安排需要更加紧凑、合理、流畅,同时对教学资料的准备也需更充分、具体。当然,对学生的要求同时提高:需要更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如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线上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所有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重新调整原有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软件学习培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平台和软件,以期找到最契合本人课程需求的线上教学方式。并积极适应网络教学环境,提前与选课学生沟通,充分了解大家对线上学习的想法,和学生一起对确定的教学软件进行授课测试,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线上注意力。同时,补充提供更为丰富的课前、课后数字学习资源,与学生协调线上异步答疑的时间与方式。
我们学院的专业课程大部分是以实践训练为主,线上课程主要通过“布置线下预习课程内容,结合课程实际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督促学生提出问题。”线上“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研讨交流”具体深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觉学习的方法和积极参与研讨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展望未来应用”,讲解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以使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为解决线上教学真实情境欠缺、信息反馈不及时及难以开展实践调研等问题,着力探索并尝试“非常的教学方式”一多资源共享、跨平台学习和全时段互动。
教师在课程前期准备时,根据线上教学的特殊性,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并选择不同平台上的多样化资源,包括中国大学MOOC课程、优酷网视频资源、TED视频资源、微信公众号资源发布、教材的pdf版本、教案ppt的电子版、实践案例范本等。挖掘教材外的各路学习资源,保障学生在课上和课后有充足的参考资料,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领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程上课前,教师与学生交流并一起尝试多款软件,包括雨课堂、阿里钉钉、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和企业微信等,并由学生进行软件测评和打分。选择与交流群衔接最快捷、管理最方便和操作最简单的授课平台,并保障可以直播、在线视频会议和语音会议,且支持教师和学生双向共享文件、录屏,确保授课互动效果和效率得到保障。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重点强化学生的团队研讨,进行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训练。同时,转变传统授课的方式和节奏,按照学生设计实践进度和节奏设置并调整授课内容,教师的理论讲授、理念引导和专业指导穿插其中,增强师生对具体问题和实施方案的深度交流与互动。为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课题的参与度,让教师主导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布会。
课后微信群、QQ群的实时交流、MOOC网的在线学习与答疑、电子版教材的规定阅读量让整门课程从课堂45分钟延伸到全天全时段,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和投入度。
为了缓解线上教学真实情境不直观、教学体验不直接的问题,教师通过采用多种教学互动手段,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设置更多有趣的环节和内容,通过视觉动效和音频传送等多媒体方式,让单调的线上课堂教学“活”起来、“火”起来、热闹起来,实时调动学生对课程和课题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课程的黏性。增加线上提问或在线投票、线上搜索优秀典型案例并展示、线上即时训练并屏幕共享等,或通过转让主持人形式进行反转课堂,由学生针对研讨课题展开小组辩论;在课间休息过程中,让学生设置休闲话题和所在地实时照片展示等。
课程在线教案也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纯文字类型的教案会分散学生对屏幕的注意和关注度,而带有精彩(案例)图片和动态视频的页面则会更加吸引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及时在线搜索,也会让学生及时反馈并提出问题,增强对相关知识的师生互動。
同时,课程结束,采取线上展览的方式,推送课程作业展示,增强学习自豪感和成就感。让每一个同学的作品通过“云端”线上展示,推动和促进学生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和投入性。 《设计》:对于新的教学方式,您有怎样的想法?您尝试了哪些?体验如何?
崔天剑:有些兴奋,也有些不适,毕竟第一次“直播”,对着屏幕,被分离的物理空间,缺乏直观的教学氛围,果然无法及时捕捉学生的表情、反应和状态,和学生没有及时的情感交流互动,因此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方式与进度。虽然前面讲的方法也尝试了些,总觉得把这些方法“表演”完,真有些“网红”“网友”的沾沾自喜而扬扬自得。估计一般教师都更喜欢线下授课吧。以前学生时期,那时还没有PPT、投影仪等数字化信息化教学工具,特别崇拜、迷恋讲课有魅力的老师,讲课内容烂熟于心,抑扬顿挫、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的讲述和引导,包括老师讲课时个人化的标签:习惯性的语言、姿态、神情、手势、口音等,都会觉得特别亲切、自如,聽课成为一种享受,每每意犹未尽因而深深怀恋。而现在,这些个人化的标签越来越稀少,渐渐地消失。真担心有朝一日都会被固定的头像、模式化的场景、播音员式的标准发音而取代。
“居家云开学,在家如在校”,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感觉更加方便了,虽说“起床就能上课,下课还能睡觉。”有些调侃,但不用把时间浪费在遥远的来回路程上却是真的,效率显著提高了,教学的投入也增加了,也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设计》:在“后疫情时代”,设计教育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崔天剑: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这次“被迫”大规模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仿佛是一场线上教育教学的“大练兵”,在某种程度,也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大检验。各个高校在先前投入的各种先进设备、场地等硬件的增加和提升,是否真正意味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又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等,在哪些方面为学生的线上学习、教师线上教学提供切实的支持?大批网络课程是否真正契合师生网络教学和学习的需求?后疫情时代,不仅设计教育,所有行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首先,教学模式的改变。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来了,我们千呼万唤、左等右盼、朝思暮想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和课堂革命”真的来了,“线上线下-虚拟仿真-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已经开始了,微课、慕课、虚拟仿真等课程的现实意义被淋漓尽致的激发了。这里要说一下我本人主持的首批国家级-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芜湖铁画:富春山居图复原虚拟仿真实验,取得较好效果,也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芜湖铁画:富春山居图复原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用芜湖铁画来完成《富春山居图》的合璧与复原,表达对海峡两岸统一的强烈期盼,传承传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验运用实验情景、问题探究、过程启发、视频学习等线上体验和互动、案例驱动等线下启发的教学方法,使用建立模型、类比、科学推理、自主设计、观察等实验方法,通过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实验操作,将祖国统一和非遗元素植入实验,把立德树人和家国情怀融于教学,培养学生艺术想象思维、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实验线上浏览量已达19240余人次,已有6636人次完成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推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项目深度融合,不仅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还推动形成专业布局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项目新体系;同时,促进实现学校教学、行业应用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发展。
其次,教学内容的改变。后疫情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深深地发生着变革,我们传统的一些生活习惯也正慢慢改变,设计中所应考虑的问题日趋多元与多样,原本的功能又被扩展:不仅需要解决产品本身固有的物理、生理功能、置入的心理、文化、社会、环境等意义,还应该解决学习、教育、启发、引导等“后疫情”功能,培养使用者良好生活习惯的作用,更应该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人类系统。
因此,原有的设计目的、方法、流程,包括设计教育中设计工具、设计理念面临新的充实,需要培养对社会行为的反思、对人类世界的责任意识、对未来世界的洞察、预见及其创新的能力。因此,后疫情时代,设计教育的特征也被激发,教学中的内容呈现、信息获取、交流互动、环境控制、情景感知等需要重新设计,应具备民主的课堂氛围、以教育任务为基础、以师生协作为目的、致力于完善学生性格、为学生指明方向、有利于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教学的要求。
同时,教学方式的改变。后疫情时代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设计教育中强调的校际联动、校企联合可以多类化,变得更加简单;团队联合整合可以多样化,变得更加容易;学生案例研讨可以多元化,方便更加优化;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与示范可以多极化,能够更加深入,等等。但是,这些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如何更好的操作执行,成为需要考虑的重点。
《设计》:疫情防控的需要给智能产品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您认为是否为设计专业的发展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设计学科教学、设计思维是否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崔天剑:当前,设计成为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设计专业的发展,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专业的判断:学科交叉、跨领域,系统化、智能化,人类未来、社会责任;融合、整合与共创等,成了整个设计领域共同的发展主题。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有这样一段话:“设计并不是一种技能,它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知能力和洞察能力。”设计与其他各类学科的知识是无法割裂的,无论是在哪个领域的学习,人都无法脱离开动机、方法与结论等构成因素,是具有目的性和条理性的人类活动,而这也怡怡是设计思维的本质。因此,强调专业的设计思维而非仅设计技能成为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备案专业2046个,新增审批专业17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93个,撤销专业518个。其中,又有9个门类的37个新专业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37个专业中第一次出现了智能交互设计和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激起了大家热议:国内没有交互设计,从此成为历史。很多人欢呼雀跃,终于有了交互设计专业了,或是智能设计专业了。但这些新的专业类别,显然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已层出不穷。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基于战略及规划需要,强调设计思维的智能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社会设计,甚至未来设计等专业都应该及时设立,就像前些年,各大高校纷纷从计算机、信息衍生出软件、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及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等衍生出微电子等等。南艺何晓佑教授提出应该“构建中国设计教育的‘先进性姿态’”,设计应该具有自觉性、引领性、预见性。过去40年,我们一直在追随、追赶,一直做有用的事情,跟随式发展使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跟随式发展也使我们在国际上更加理直气壮了,敢于说“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了。但热闹的平台、大数据、算法、虚拟现实、智能智造、社会创新等不断地推陈出新,怎么应接需要深思熟虑。
設计思维就应该反思、引领,而不是追随、追赶。确实到了应该构建中国设计教育的“先进性姿态”了,确实应该“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研究、开展设计基础问题研究、关注人类共通问题研究”的时候了,才能形成设计的意识,真正进行专业的设计思维。
当然,具体的院校的设计学科专业,更应该考虑如何提高质量,显现特色,根除“同质化”。现在,不仅设计专业具有同质化问题,就连市场上的设计作品也趋同质化倾向,“一窝蜂”,头部效应很明显。
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是根本。设计人才的培养,既要有专业意识,也要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意识、人文精神”,更要有理论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近年来各大高校似乎都在强调产教融合,希望培养的学生能直接为企业服务、为产业服务,一些高校甚至直接能取代某些企业,高校与企业如何区分,应该也成为话题?设计系统有很多阶段,也有各种环节。有些环节确实是需要产教融合,而有些环节是建立在深入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
设计专业,是进行产教融合,追求商业价值;还是静心研究,不受干扰,体现专业的本质?一部分应用型院校可以产教融合为主,另一部分研究型院校则需更多地进行基础性的研究,甚至不受市场、产业的影响,潜心研究。
因此,“先进性姿态”应该包含去同质化。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中国既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也需要仰望星空、上下求索的人。
《设计》:疫情给您带来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崔天剑:一场疫情的全球冲击,在重新塑造着我们所认知的世界。逐渐度过疫情高峰期的我们,也正感受着疫情为生活观念带来的改变。传统城市化水泥森林的弊端为越来越多人所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愈发重要,更加健康愉悦的生活方式成为所有人的追求.
习惯成自然。但一个惯的养成需成年累月,简单的一米线、口罩等的使用经常在不经意间被抛到九霄云外,熟视无睹。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设计的研究更多的习惯于即时、短期的效应,还停留在对既有时髦的关注、时尚的关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对先进科技的追捧、对优秀创意的赞赏,更多的纠缠于人文与科技的交叉,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技术与手段的创造与革命等既有现象的被动思考,而自觉性、引领性、预见性的思考,冷板凳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社会、生命等未知领域的研究关注还远远不够,放眼未来还不够深入、全面、细致。
《设计》:请给“后疫情时代”的设计学子提一些建议。
崔天剑:
关于设计:“我们在太多事情上缺乏游戏精神,却又在很多事情上太过儿戏。”
游戏一般易被看作是毫无意义的行为,或被视为玩世不恭的态度。而事实上,人的一生,不管意识与否,都在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游戏。“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胡伊青加)“游戏”代表的应是超越自己、不断挑战,公平合理、尊重规则,重视团队、合作共赢的“解放”心态、愉悦生活,是一种更加灵活、轻松,更加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
设计是什么?设计是创造,是更好地解决问题,是使生活更加美好健康,是创造一种舒适愉悦的生活方式。设计,应该体现游戏精神。我们常说:“设计,源于生活。设计表达生活的积累和态度,设计融入生活,生活就是设计。”而生活,其实始于游戏。生活需要游戏的轻松和畅意,生活也离不开游戏,游戏就是生活。设计就是游戏。
许多科学的发生也和游戏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1945年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科学家弗莱明说,他不是在做研究时,而是在做游戏时发现了青霉素。席勒认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麦克卢汉也曾强调:高度专门的工业文化迫切需要游戏,因为对许多头脑而言,它们是唯一可以理解艺术的形式。因此,设计是一种游戏活动。需要反映以人为中心的自由创造,从而达到“使游戏的人脱离那种他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所感到的紧张状态。”(唐纳德·诺曼)
因此,设计是一种游戏,以游戏的意识创新设计理念,以游戏的观念表现设计需求,以游戏的精神传达设计体验,才能够更轻松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设计是人类依照自己的要求改造客观世界自觉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是一种艺术文化形式。现代设计的本质属性是艺术创造活动,本质意义是“造物意识”的创造性显现,本质特征是游戏精神。现代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生存形式,是一种游戏形式,在于体现目的性(市场性和社会性)、整合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和先进性(时代性和自觉性)。
关于专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解放”心态、具备游戏精神,应该有思想、有理想、有梦想,应该具有专业的意识和觉悟,学会不断思考与其他专业的区别与联系;应该具有专业视野和敏感,学会深入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应该具有专业精度与深度,学会习惯养成与其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成长:乔布斯说“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成长如果从年龄的心理定义和认知的生理定义而言,无明辨不静析、自以为自我唯,“自然”无法取代“刻意”,“知识”不会形成“智慧”。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说的是心态、情绪和境界,指的是状态、意识和觉悟。 因此,真实诚实、朴实踏实,自知自明、自省自律,才能按时成长、及时长大。
《设计》:请分享几件学生的优秀“抗疫”设计作品。
崔天剑:
作品一:充气式方舱隔离室
设计团队:李浩然、王心怡、王炳盛、崔建章
2020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特别奖“全球抗疫产品设计奖”/概念奖2020ECI国际数字创新奖公益设计奖/金奖
“充气式方舱隔离室”是新型隔离方式的探索,致力于解决疫情爆发时大规模病患隔离的需求。通过使用新型材料-柔韧易搬运的PTFE膜,探索便捷、环保、人性的隔离方式。柔软透明的隔离室立面为病患消除“隔离”感受,提供温馨的住所体验。充气膜材料隔离舱,搭建操作简单便捷,可折叠、可延展,利于存放和运输。
隔离室顶部配备活性炭通风过滤装置和六边形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既解决供电,又充分考虑采光与通风。采用便于批量生产与长途运输的单元体形式、传递窗与舱门的一体化,以及利于病床进出的无障碍伸缩斜坡等设计。同时,增加隔离室底座的稳固性,解决充气膜产品在强风气候下的安全隐患。隔离室内部空间规划充分考虑人机工程,为病患提供更安全、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考虑产品的集聚使用或以蜂窝状排列时,预留通道作为缓冲区,保证医护人员的方便与安全。当然,“充气式方舱隔离室”还可以向概念旅店及户外休闲娱乐设施方向延伸。
使用方式:单元体搭建方式简单,仅需两人即可完成。搭建单元体时,首先拉住合并状态下单元体底盘立面的把手,六边形底盘通过转轴结构实现开合;待底盘完全展开后,将下部充气口连接充气设备,等待气体将单元体膜结构支撑立起;当单元体内气体达到饱和后,取下充气
设备,关闭充气口,单元体搭建完成。收合单元体时将充气口另一侧的出气口打开,排出单元体内部气体,再反向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作品二:光合作用的联觉意动:后疫情时代住居学视角下现代家居的重新定义
设计团队:曾丽雅、张姝、何志宏、贺琪、李函、卞竞轩
2020远洋“筑·健未来”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银奖
项目任务目标为改造约12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的室内户型设计。引出主题:研究课题是建立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运用住居学原理对现在家居进行重新定义,更多地去进行未来家居的生活思考。
背景调研:(1)项目选址为上海崇明区的《东滩花园》,是上海北冀辐射的新窗口。(2)项目交通便利,公交线路对接1号线与2号线,并有纳入十三五规划的地铁线路。(3)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相比较人体最舒适的气温18-23度,可通过智能家居进行调节,整体四面环水、环境优美。(4)配套设施完善,拥有完整的产业链。(5)同时,生态圈多样,拥有“生态崇明”“绿色环境”的建设理念。
方案构思:切合整体“生态”“绿色”理念,与地块的场所精神,在大赛健康生活的概念下,融入“防疫家居”主题,将“防疫模块功能”“家居色彩体验”“家庭生活场景”三个概念进行融合设计。
第一点,“防疫模块功能””。
作为当下的实时热点,未来家居需要我们对家居生活中在空间中增设“隔离”,在生活中增设“消毒”。设计注重室内空间分区设计,对家庭环境的体验感受。从独立的分区、移动的家具、流动的空间三个角度对未来家居进行考虑。
第二点,“家庭生活场景”
传统家居中,更多注重居住人的生理需求,却忽略情感和审美上的体验。
通过对空间场景的描绘和制作,更多去进行场景化的生活体验设计,对亲子互动、夫妻生活、家庭健身等场景进行更为细致的考虑,在提升空间格调,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有利于下一代对审美的培养。
第三点,“家居色彩体验”
我们的情绪虽不可见但会改变我们的颜色知觉,听到音乐的时候更是如此:不同的歌曲会让我们联想到不同的颜色。家庭成员的光色联动,为丰富的室内色彩空间做基础。为不同家庭成员预想了性格色彩与音乐的联动构想,为设计思路提供参考。
比如女主人的性格我们设定为Enfj型人格,温和细腻的性格特点,喜欢井然有序、自然简约的环境。她的主题bgm是我们设定的是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节奏活泼。
根据问卷调查,确定了方案为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大量使用木材等自然环保材质,打造精致简约的清新生活。确定了具体的功能空间和相关家居系统。
与光的联系:回到主题《光》,结合疫情、色彩、生活这三个关键词,光可以治愈人在疫情防控期间阴郁的心情、可以给人在視觉上带来色彩的感动,同时穿过拱券的空间结构,将光线更加自然地填补进空间当中。设计将光作用作为一种流动的体积,在家居生活中串联起了未来生活。
材质分析:为达到更加明亮、通透的光线反馈,以及更加自然的环境感受,采用了白色乳胶漆以及浅色瓷砖作为立面材质,达到透亮、整洁、舒适的氛围。地板、家具则多采用木纹材质,体现自然和谐的视肌理。
色彩分析:结合之前的色彩研究,将每个空间的颜色进行提取,进行主色调、辅色调、点缀色的分析、调整,最终想到达到温馨、整洁、舒适的家居环境视觉效果。
智能家居:根据住居学理论中室内环境的五大需求,为我们智能家居系统的设置提供了方向。
首先智能家居要解决的是从传统设备到智能设备的跳跃,为居住者实现更多时间空间上的便利。每个房间对应了不同的智能设施,实现个性化、更加量身定做的居住服务。
总结:设计将人与住所在健康的概念下,比喻为一株植物:“住所空间好比是一株植物,结构是土壤孕育它,装饰是雨露滋养它。生活印记与遐想,是空气与阳光,无形却支撑其生长。与自然共生,与感官联觉,与意境互动,在家的空间里,实现时序变迁而不改生活本质的怡然宜乐,使得向自然发出与光共舞共生的信号。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设计研究,帮助住户即便疫情下的宅家漫漫长日,也能在平静中与自我相处,融洽地与家人相处。”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专业负责人
崔天剑,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设计科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负责人。历任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兼艺术设计系主任(2006-2008)、副院长(2008-2019),长期分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2006-2019)。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江苏设计杰出教育工作者、江苏紫金文化英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6东南大学“十佳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芜湖铁画:富春山居图复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主持人。
关于后疫情时代,崔天剑教授谈到,不仅设计教育,所有行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设计的研究更多地习惯于即时、短期的效应,停留在对既有流行的关注、时尚的关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对先进科技的追捧、对优秀创意的赞赏,过多的纠结于人文与科技的交叉、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技术与手段的创造与革命等既有现象的被动思考,而自觉引领的预见性思考、冷板凳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社会、生命等未知领域的关注还远远不够深入、细致,放眼未来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系统、全面。
《设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有哪些教学特色?
崔天剑: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起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现在的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东南大学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传统,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是艺术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构,艺术学科可以追溯到两江师范学堂,当时的监督李瑞清在1906年即设立了图画手工科,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1994年,东南大学组建艺术学系,设立工业设计专业,并随后建立了我国首家艺术学博士点。2006年9月,东南大学成立艺术学院。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所拥有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学科排名中名列第一,从“十五”到“十三五”连续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7年,圆满完成国家“985工程二期”“985工程三期”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国家“211工程”平台项目。2007年东南大学艺术学科被教育部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艺术学理论被列为A+级学科;同年,艺术学理论被列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8年学院主持的古琴传承被教育部列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0年学院牵头建设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全国10家国家级文科智库之一)。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从1994年复建以来,坚持立德树人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秉承科学与艺术融通理念,,博雅通识平衡、继承开拓并举,依托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的“学科、科研、师资”优势,关注人类系统,结合国家重大战略、社会热点难点和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智能与数字、信息与交互等方向,形成“注重理论思维、强调学科交叉、进行整合创新”的专业特色,构建机制立体多维、团队异步协作、成果系统优化的创新平台,实现与东南大学工程、信息、人文与生命科学等优势学科专业的对接与协同发展。
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建立了德艺兼修并重、科教协同并进、产学联动并行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以德才兼备为目标,强化整合创新培养,实现德艺兼修并重育人。确立“创新引领、德艺兼修”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创设了将“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科学素养-设计责任”等德育要素融入“设计理念-设计思维-设计表达-设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整合创新、协同育人、产教融合,通过理论指导、科研引导、实践创导等关键环节,以案例式课堂教学、情境式实践教学、实操式课外研学、专业性公益活动等为主要载体,实现德艺有机融合。
2.以综合改革为驱动,优化专业培养体系,实现科教协同并进育人。探索“教学立德、科研立身”的综合改革,强化立德树人,追踪国内外同类专业办学经验,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创建科教融合的学术特区,实现优质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科研平台向学生柔性开放,持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始终关注学界与行业前沿动态,及时调整、更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提升学科、科研、师资的优势,始终坚持倡导交叉融合、激励创新思维、强化应用研究、实行精英教育,以培养具有冢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意识、人文精神的研究型、引领性、国际性、交叉型设计领军人才为目标,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3.以创新创业为驱动,整合多维度教研资源,实现产学联动并行育人。深化以“创新实践、德才并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培养的思路和视野,搭建多维度、多业态、多层级的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建立“理论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三维深度联动的实践教学新方法,积极推进专业教学的研究性、理论性、创新性和交叉性。将学科前沿内容融入教学,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的转变,
完善专业教学实验平台与实习基地、高水准的产学联合创新平台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价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優秀生选拔与培养机制、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工作坊选拔机制、工作室项目招募机制,组建设计实践项目指导团队、专业竞赛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指导小组等,提升学生参与设计实践的能力培养。 《设计》:疫情给学院的教与学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学院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应对?
崔天剑: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安排。为贯彻党中央、教育部、江苏省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
学校要求,为了避免造成不同课程之间的时间冲突,每门课程的上课时间按照课表时间进行。课表上课时间内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组织开展在线教学活动。学校安排所有课程按教学班建立班级QQ/微信群,任课教师提前向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要求与教学内容,提供相关网络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利用学校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已建成的MOOC课程或校外优质MOOC课程,运用学校课程中心平台或智慧教学工具(SPOC/慕课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辅以多种互联网渠道(微信、QQ等),组织开展线上讨论、答疑辅导等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配置必要的学习条件(电脑、智能手机、网络等),提前完成账号的注册和认证,查阅任课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料,做好学习准备。因条件限制无法参加线上课程学习的同学,提前与教师联系,通过QQ/微信群、课程平台、课程中心、邮箱等方式获取课程资料,进行自学,完成作业。学校还建立了线上教学的质量保障制度,通过针对性在线学生评教反馈、满意度调查、在线督导等,实施线上授课的运行监控与抽查,保证课程组织的基本秩序和教学成效。
因此,疫情防控期间,教师们纷纷化身“网红”“网友”,使出十八般“武艺”,开启线上教学模式,让学生“居家云开学,在家如在校”。
开展线上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线下课程转换成视频,通过直播或录播搬到网。教师线上教学的首要问题是教与学的异步。线上授课,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空间上被分离,教师面对的不再是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学生,而是冷冰冰的屏幕,缺乏直观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互动、情感交流无法实现,教师无法根据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反应和状态,灵活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方式与进度。因此,线上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安排需要更加紧凑、合理、流畅,同时对教学资料的准备也需更充分、具体。当然,对学生的要求同时提高:需要更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如何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线上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所有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重新调整原有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软件学习培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平台和软件,以期找到最契合本人课程需求的线上教学方式。并积极适应网络教学环境,提前与选课学生沟通,充分了解大家对线上学习的想法,和学生一起对确定的教学软件进行授课测试,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线上注意力。同时,补充提供更为丰富的课前、课后数字学习资源,与学生协调线上异步答疑的时间与方式。
我们学院的专业课程大部分是以实践训练为主,线上课程主要通过“布置线下预习课程内容,结合课程实际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督促学生提出问题。”线上“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研讨交流”具体深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觉学习的方法和积极参与研讨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展望未来应用”,讲解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以使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为解决线上教学真实情境欠缺、信息反馈不及时及难以开展实践调研等问题,着力探索并尝试“非常的教学方式”一多资源共享、跨平台学习和全时段互动。
教师在课程前期准备时,根据线上教学的特殊性,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并选择不同平台上的多样化资源,包括中国大学MOOC课程、优酷网视频资源、TED视频资源、微信公众号资源发布、教材的pdf版本、教案ppt的电子版、实践案例范本等。挖掘教材外的各路学习资源,保障学生在课上和课后有充足的参考资料,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领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程上课前,教师与学生交流并一起尝试多款软件,包括雨课堂、阿里钉钉、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和企业微信等,并由学生进行软件测评和打分。选择与交流群衔接最快捷、管理最方便和操作最简单的授课平台,并保障可以直播、在线视频会议和语音会议,且支持教师和学生双向共享文件、录屏,确保授课互动效果和效率得到保障。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重点强化学生的团队研讨,进行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训练。同时,转变传统授课的方式和节奏,按照学生设计实践进度和节奏设置并调整授课内容,教师的理论讲授、理念引导和专业指导穿插其中,增强师生对具体问题和实施方案的深度交流与互动。为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课题的参与度,让教师主导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布会。
课后微信群、QQ群的实时交流、MOOC网的在线学习与答疑、电子版教材的规定阅读量让整门课程从课堂45分钟延伸到全天全时段,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和投入度。
为了缓解线上教学真实情境不直观、教学体验不直接的问题,教师通过采用多种教学互动手段,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设置更多有趣的环节和内容,通过视觉动效和音频传送等多媒体方式,让单调的线上课堂教学“活”起来、“火”起来、热闹起来,实时调动学生对课程和课题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课程的黏性。增加线上提问或在线投票、线上搜索优秀典型案例并展示、线上即时训练并屏幕共享等,或通过转让主持人形式进行反转课堂,由学生针对研讨课题展开小组辩论;在课间休息过程中,让学生设置休闲话题和所在地实时照片展示等。
课程在线教案也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纯文字类型的教案会分散学生对屏幕的注意和关注度,而带有精彩(案例)图片和动态视频的页面则会更加吸引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及时在线搜索,也会让学生及时反馈并提出问题,增强对相关知识的师生互動。
同时,课程结束,采取线上展览的方式,推送课程作业展示,增强学习自豪感和成就感。让每一个同学的作品通过“云端”线上展示,推动和促进学生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和投入性。 《设计》:对于新的教学方式,您有怎样的想法?您尝试了哪些?体验如何?
崔天剑:有些兴奋,也有些不适,毕竟第一次“直播”,对着屏幕,被分离的物理空间,缺乏直观的教学氛围,果然无法及时捕捉学生的表情、反应和状态,和学生没有及时的情感交流互动,因此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方式与进度。虽然前面讲的方法也尝试了些,总觉得把这些方法“表演”完,真有些“网红”“网友”的沾沾自喜而扬扬自得。估计一般教师都更喜欢线下授课吧。以前学生时期,那时还没有PPT、投影仪等数字化信息化教学工具,特别崇拜、迷恋讲课有魅力的老师,讲课内容烂熟于心,抑扬顿挫、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的讲述和引导,包括老师讲课时个人化的标签:习惯性的语言、姿态、神情、手势、口音等,都会觉得特别亲切、自如,聽课成为一种享受,每每意犹未尽因而深深怀恋。而现在,这些个人化的标签越来越稀少,渐渐地消失。真担心有朝一日都会被固定的头像、模式化的场景、播音员式的标准发音而取代。
“居家云开学,在家如在校”,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感觉更加方便了,虽说“起床就能上课,下课还能睡觉。”有些调侃,但不用把时间浪费在遥远的来回路程上却是真的,效率显著提高了,教学的投入也增加了,也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设计》:在“后疫情时代”,设计教育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崔天剑: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这次“被迫”大规模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仿佛是一场线上教育教学的“大练兵”,在某种程度,也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大检验。各个高校在先前投入的各种先进设备、场地等硬件的增加和提升,是否真正意味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又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等,在哪些方面为学生的线上学习、教师线上教学提供切实的支持?大批网络课程是否真正契合师生网络教学和学习的需求?后疫情时代,不仅设计教育,所有行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首先,教学模式的改变。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来了,我们千呼万唤、左等右盼、朝思暮想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和课堂革命”真的来了,“线上线下-虚拟仿真-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已经开始了,微课、慕课、虚拟仿真等课程的现实意义被淋漓尽致的激发了。这里要说一下我本人主持的首批国家级-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芜湖铁画:富春山居图复原虚拟仿真实验,取得较好效果,也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芜湖铁画:富春山居图复原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用芜湖铁画来完成《富春山居图》的合璧与复原,表达对海峡两岸统一的强烈期盼,传承传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验运用实验情景、问题探究、过程启发、视频学习等线上体验和互动、案例驱动等线下启发的教学方法,使用建立模型、类比、科学推理、自主设计、观察等实验方法,通过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实验操作,将祖国统一和非遗元素植入实验,把立德树人和家国情怀融于教学,培养学生艺术想象思维、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实验线上浏览量已达19240余人次,已有6636人次完成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推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项目深度融合,不仅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还推动形成专业布局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项目新体系;同时,促进实现学校教学、行业应用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发展。
其次,教学内容的改变。后疫情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深深地发生着变革,我们传统的一些生活习惯也正慢慢改变,设计中所应考虑的问题日趋多元与多样,原本的功能又被扩展:不仅需要解决产品本身固有的物理、生理功能、置入的心理、文化、社会、环境等意义,还应该解决学习、教育、启发、引导等“后疫情”功能,培养使用者良好生活习惯的作用,更应该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人类系统。
因此,原有的设计目的、方法、流程,包括设计教育中设计工具、设计理念面临新的充实,需要培养对社会行为的反思、对人类世界的责任意识、对未来世界的洞察、预见及其创新的能力。因此,后疫情时代,设计教育的特征也被激发,教学中的内容呈现、信息获取、交流互动、环境控制、情景感知等需要重新设计,应具备民主的课堂氛围、以教育任务为基础、以师生协作为目的、致力于完善学生性格、为学生指明方向、有利于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教学的要求。
同时,教学方式的改变。后疫情时代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设计教育中强调的校际联动、校企联合可以多类化,变得更加简单;团队联合整合可以多样化,变得更加容易;学生案例研讨可以多元化,方便更加优化;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与示范可以多极化,能够更加深入,等等。但是,这些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如何更好的操作执行,成为需要考虑的重点。
《设计》:疫情防控的需要给智能产品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您认为是否为设计专业的发展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设计学科教学、设计思维是否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崔天剑:当前,设计成为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设计专业的发展,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专业的判断:学科交叉、跨领域,系统化、智能化,人类未来、社会责任;融合、整合与共创等,成了整个设计领域共同的发展主题。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有这样一段话:“设计并不是一种技能,它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知能力和洞察能力。”设计与其他各类学科的知识是无法割裂的,无论是在哪个领域的学习,人都无法脱离开动机、方法与结论等构成因素,是具有目的性和条理性的人类活动,而这也怡怡是设计思维的本质。因此,强调专业的设计思维而非仅设计技能成为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备案专业2046个,新增审批专业17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93个,撤销专业518个。其中,又有9个门类的37个新专业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37个专业中第一次出现了智能交互设计和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激起了大家热议:国内没有交互设计,从此成为历史。很多人欢呼雀跃,终于有了交互设计专业了,或是智能设计专业了。但这些新的专业类别,显然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已层出不穷。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基于战略及规划需要,强调设计思维的智能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社会设计,甚至未来设计等专业都应该及时设立,就像前些年,各大高校纷纷从计算机、信息衍生出软件、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及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等衍生出微电子等等。南艺何晓佑教授提出应该“构建中国设计教育的‘先进性姿态’”,设计应该具有自觉性、引领性、预见性。过去40年,我们一直在追随、追赶,一直做有用的事情,跟随式发展使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跟随式发展也使我们在国际上更加理直气壮了,敢于说“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了。但热闹的平台、大数据、算法、虚拟现实、智能智造、社会创新等不断地推陈出新,怎么应接需要深思熟虑。
設计思维就应该反思、引领,而不是追随、追赶。确实到了应该构建中国设计教育的“先进性姿态”了,确实应该“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研究、开展设计基础问题研究、关注人类共通问题研究”的时候了,才能形成设计的意识,真正进行专业的设计思维。
当然,具体的院校的设计学科专业,更应该考虑如何提高质量,显现特色,根除“同质化”。现在,不仅设计专业具有同质化问题,就连市场上的设计作品也趋同质化倾向,“一窝蜂”,头部效应很明显。
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是根本。设计人才的培养,既要有专业意识,也要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意识、人文精神”,更要有理论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近年来各大高校似乎都在强调产教融合,希望培养的学生能直接为企业服务、为产业服务,一些高校甚至直接能取代某些企业,高校与企业如何区分,应该也成为话题?设计系统有很多阶段,也有各种环节。有些环节确实是需要产教融合,而有些环节是建立在深入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
设计专业,是进行产教融合,追求商业价值;还是静心研究,不受干扰,体现专业的本质?一部分应用型院校可以产教融合为主,另一部分研究型院校则需更多地进行基础性的研究,甚至不受市场、产业的影响,潜心研究。
因此,“先进性姿态”应该包含去同质化。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中国既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也需要仰望星空、上下求索的人。
《设计》:疫情给您带来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崔天剑:一场疫情的全球冲击,在重新塑造着我们所认知的世界。逐渐度过疫情高峰期的我们,也正感受着疫情为生活观念带来的改变。传统城市化水泥森林的弊端为越来越多人所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愈发重要,更加健康愉悦的生活方式成为所有人的追求.
习惯成自然。但一个惯的养成需成年累月,简单的一米线、口罩等的使用经常在不经意间被抛到九霄云外,熟视无睹。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设计的研究更多的习惯于即时、短期的效应,还停留在对既有时髦的关注、时尚的关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对先进科技的追捧、对优秀创意的赞赏,更多的纠缠于人文与科技的交叉,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技术与手段的创造与革命等既有现象的被动思考,而自觉性、引领性、预见性的思考,冷板凳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社会、生命等未知领域的研究关注还远远不够,放眼未来还不够深入、全面、细致。
《设计》:请给“后疫情时代”的设计学子提一些建议。
崔天剑:
关于设计:“我们在太多事情上缺乏游戏精神,却又在很多事情上太过儿戏。”
游戏一般易被看作是毫无意义的行为,或被视为玩世不恭的态度。而事实上,人的一生,不管意识与否,都在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游戏。“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胡伊青加)“游戏”代表的应是超越自己、不断挑战,公平合理、尊重规则,重视团队、合作共赢的“解放”心态、愉悦生活,是一种更加灵活、轻松,更加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
设计是什么?设计是创造,是更好地解决问题,是使生活更加美好健康,是创造一种舒适愉悦的生活方式。设计,应该体现游戏精神。我们常说:“设计,源于生活。设计表达生活的积累和态度,设计融入生活,生活就是设计。”而生活,其实始于游戏。生活需要游戏的轻松和畅意,生活也离不开游戏,游戏就是生活。设计就是游戏。
许多科学的发生也和游戏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1945年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科学家弗莱明说,他不是在做研究时,而是在做游戏时发现了青霉素。席勒认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麦克卢汉也曾强调:高度专门的工业文化迫切需要游戏,因为对许多头脑而言,它们是唯一可以理解艺术的形式。因此,设计是一种游戏活动。需要反映以人为中心的自由创造,从而达到“使游戏的人脱离那种他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所感到的紧张状态。”(唐纳德·诺曼)
因此,设计是一种游戏,以游戏的意识创新设计理念,以游戏的观念表现设计需求,以游戏的精神传达设计体验,才能够更轻松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设计是人类依照自己的要求改造客观世界自觉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是一种艺术文化形式。现代设计的本质属性是艺术创造活动,本质意义是“造物意识”的创造性显现,本质特征是游戏精神。现代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生存形式,是一种游戏形式,在于体现目的性(市场性和社会性)、整合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和先进性(时代性和自觉性)。
关于专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解放”心态、具备游戏精神,应该有思想、有理想、有梦想,应该具有专业的意识和觉悟,学会不断思考与其他专业的区别与联系;应该具有专业视野和敏感,学会深入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应该具有专业精度与深度,学会习惯养成与其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成长:乔布斯说“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成长如果从年龄的心理定义和认知的生理定义而言,无明辨不静析、自以为自我唯,“自然”无法取代“刻意”,“知识”不会形成“智慧”。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说的是心态、情绪和境界,指的是状态、意识和觉悟。 因此,真实诚实、朴实踏实,自知自明、自省自律,才能按时成长、及时长大。
《设计》:请分享几件学生的优秀“抗疫”设计作品。
崔天剑:
作品一:充气式方舱隔离室
设计团队:李浩然、王心怡、王炳盛、崔建章
2020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特别奖“全球抗疫产品设计奖”/概念奖2020ECI国际数字创新奖公益设计奖/金奖
“充气式方舱隔离室”是新型隔离方式的探索,致力于解决疫情爆发时大规模病患隔离的需求。通过使用新型材料-柔韧易搬运的PTFE膜,探索便捷、环保、人性的隔离方式。柔软透明的隔离室立面为病患消除“隔离”感受,提供温馨的住所体验。充气膜材料隔离舱,搭建操作简单便捷,可折叠、可延展,利于存放和运输。
隔离室顶部配备活性炭通风过滤装置和六边形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既解决供电,又充分考虑采光与通风。采用便于批量生产与长途运输的单元体形式、传递窗与舱门的一体化,以及利于病床进出的无障碍伸缩斜坡等设计。同时,增加隔离室底座的稳固性,解决充气膜产品在强风气候下的安全隐患。隔离室内部空间规划充分考虑人机工程,为病患提供更安全、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考虑产品的集聚使用或以蜂窝状排列时,预留通道作为缓冲区,保证医护人员的方便与安全。当然,“充气式方舱隔离室”还可以向概念旅店及户外休闲娱乐设施方向延伸。
使用方式:单元体搭建方式简单,仅需两人即可完成。搭建单元体时,首先拉住合并状态下单元体底盘立面的把手,六边形底盘通过转轴结构实现开合;待底盘完全展开后,将下部充气口连接充气设备,等待气体将单元体膜结构支撑立起;当单元体内气体达到饱和后,取下充气
设备,关闭充气口,单元体搭建完成。收合单元体时将充气口另一侧的出气口打开,排出单元体内部气体,再反向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作品二:光合作用的联觉意动:后疫情时代住居学视角下现代家居的重新定义
设计团队:曾丽雅、张姝、何志宏、贺琪、李函、卞竞轩
2020远洋“筑·健未来”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银奖
项目任务目标为改造约12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的室内户型设计。引出主题:研究课题是建立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运用住居学原理对现在家居进行重新定义,更多地去进行未来家居的生活思考。
背景调研:(1)项目选址为上海崇明区的《东滩花园》,是上海北冀辐射的新窗口。(2)项目交通便利,公交线路对接1号线与2号线,并有纳入十三五规划的地铁线路。(3)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相比较人体最舒适的气温18-23度,可通过智能家居进行调节,整体四面环水、环境优美。(4)配套设施完善,拥有完整的产业链。(5)同时,生态圈多样,拥有“生态崇明”“绿色环境”的建设理念。
方案构思:切合整体“生态”“绿色”理念,与地块的场所精神,在大赛健康生活的概念下,融入“防疫家居”主题,将“防疫模块功能”“家居色彩体验”“家庭生活场景”三个概念进行融合设计。
第一点,“防疫模块功能””。
作为当下的实时热点,未来家居需要我们对家居生活中在空间中增设“隔离”,在生活中增设“消毒”。设计注重室内空间分区设计,对家庭环境的体验感受。从独立的分区、移动的家具、流动的空间三个角度对未来家居进行考虑。
第二点,“家庭生活场景”
传统家居中,更多注重居住人的生理需求,却忽略情感和审美上的体验。
通过对空间场景的描绘和制作,更多去进行场景化的生活体验设计,对亲子互动、夫妻生活、家庭健身等场景进行更为细致的考虑,在提升空间格调,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有利于下一代对审美的培养。
第三点,“家居色彩体验”
我们的情绪虽不可见但会改变我们的颜色知觉,听到音乐的时候更是如此:不同的歌曲会让我们联想到不同的颜色。家庭成员的光色联动,为丰富的室内色彩空间做基础。为不同家庭成员预想了性格色彩与音乐的联动构想,为设计思路提供参考。
比如女主人的性格我们设定为Enfj型人格,温和细腻的性格特点,喜欢井然有序、自然简约的环境。她的主题bgm是我们设定的是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节奏活泼。
根据问卷调查,确定了方案为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大量使用木材等自然环保材质,打造精致简约的清新生活。确定了具体的功能空间和相关家居系统。
与光的联系:回到主题《光》,结合疫情、色彩、生活这三个关键词,光可以治愈人在疫情防控期间阴郁的心情、可以给人在視觉上带来色彩的感动,同时穿过拱券的空间结构,将光线更加自然地填补进空间当中。设计将光作用作为一种流动的体积,在家居生活中串联起了未来生活。
材质分析:为达到更加明亮、通透的光线反馈,以及更加自然的环境感受,采用了白色乳胶漆以及浅色瓷砖作为立面材质,达到透亮、整洁、舒适的氛围。地板、家具则多采用木纹材质,体现自然和谐的视肌理。
色彩分析:结合之前的色彩研究,将每个空间的颜色进行提取,进行主色调、辅色调、点缀色的分析、调整,最终想到达到温馨、整洁、舒适的家居环境视觉效果。
智能家居:根据住居学理论中室内环境的五大需求,为我们智能家居系统的设置提供了方向。
首先智能家居要解决的是从传统设备到智能设备的跳跃,为居住者实现更多时间空间上的便利。每个房间对应了不同的智能设施,实现个性化、更加量身定做的居住服务。
总结:设计将人与住所在健康的概念下,比喻为一株植物:“住所空间好比是一株植物,结构是土壤孕育它,装饰是雨露滋养它。生活印记与遐想,是空气与阳光,无形却支撑其生长。与自然共生,与感官联觉,与意境互动,在家的空间里,实现时序变迁而不改生活本质的怡然宜乐,使得向自然发出与光共舞共生的信号。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设计研究,帮助住户即便疫情下的宅家漫漫长日,也能在平静中与自我相处,融洽地与家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