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工程融入科学课堂的实施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小学科学作为科学的启蒙教学,更应发挥其重大的作用。在2017年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新增了技术与工程领域,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体验到科学和工程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技术与工程领域理解不够深入,实施效果欠佳。因此,本文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认真思考技术与工程领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整合和实施策略。
  技术与工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大到生活中的工程设计,小到学生亲手制作的小发明,数不胜数。这些都是人们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科学技术,对物质材料和生活环境加以改造的过程。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可以以“小小工程师”的角色,在学习了如材料的性质、工具的发展史等一些科学理论知识后,以探究式活动为载体,通过设计方案,不断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善方案,设计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小制作,体会到制作的乐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如何有效地把技术与工程的内容融入小学科学的课堂,成了许多教师的头疼事。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技术与工程融入小学科学课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一、技术与工程融入课堂的前提:实验
  实验材料的选择对于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效果的呈现,具有重要作用。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我选择了潜水艇模型作为实验材料。虽然潜水艇模型方便操作,但是学生不能直观地观察潜水艇的内部结构;此外潜水艇模型沉浮现象并不明显,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做出了一些调整:将潜水艇模型的上表面去除,使潜水艇的内部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在潜水艇模型的尾部加上螺帽等重物,使潜水艇模型能实现最大幅度的沉浮,有利于学生直观清晰地观察潜水艇沉浮的现象,并思考其原理。
  二、技术与工程融入课堂的核心:设计
  工程师是联结科学理论的象牙塔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桥梁,他们用广博精深的知识,把新时代的创意绘制在广袤无垠的图纸上。他们既是科学的践行者,也是梦想的构建者。技术与工程的关键是设计,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是善于思考、乐于创造的,他们能将自己富有创意的想法、思路化为一件件神器。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争当“小小工程师”,开动大脑设计方案。
  在明确了本节课探究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探究内容,设计工程的简易方案,借助文字、图案表达自己的创意,并根据设计图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在执教《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來》时,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不同于往常的做法,不是给予学生规定的实验材料,拘泥于一定的思维框架,而是给予多样化的实验材料,供学生任意选择。在材料超市中,我提供了泡沫板、食盐、气囊、小勺、水槽、烧杯、玻璃棒……学生围绕“如何使沉在水底的土豆船浮起来”这一主题,设计好方案后,自主选择实验材料。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探究环境和机会,在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探究方式和探究思维。
  三、技术与工程融入课堂的关键:合作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一直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占有屹立不倒的地位,是教学模式中的“常青树”。它将组员或师生之间的思维、灵感激烈地碰撞在一起,天马行空,形成创意无限的工程作品。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学生分工意识不明确,造成有人“包干全部”,有人“搭顺风车”,合作学习效率降低;教师不能很好地协调合作学习中的“扶”与“放”……
  因此,提高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和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迫在眉睫。比如,教师可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感受小组合作所带来的成就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内化为自身的习惯。
  四、提倡表现性评价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助力器,是促进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促进教师基本素养的途径。然而在科学的课堂中,评价方式单一,忽略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界和企业管理领域流行着一种评价方式,即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指“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多样,如针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或社会热点进行研究;设计并制作科学模型;构建思维导图……这些都是知识的另一种展现形式。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科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方法以及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情感等,进而可以获得关于学生的多方面的信息。因此,表现性评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
  表现性评价最关键的是与课程的结合并根据课程设计相应的评价方案,这也是后期需要探索的地方。
其他文献
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自然延伸,正在成为近年来企业在实施数据仓库项目后的关注重点。本文在大量数据挖掘项目的实施总结基础上,对数据挖掘项目的特征、人员构成
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我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健全管理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省政府于10月16日以川府发[2014]57号印
合成了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邻苯二酚(MQAPC)。并通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薄层色谱、核磁共振鉴定。用光度法测定了MQAPC的酸离解常数。
采用直接缩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穴醚H3L,并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在教学科学这门学科时,让学生有效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是我们的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针对这个问题,教育家张俊提出了两种做法:第一种是直接进行概念教学,但是众所周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进,小学科学教学在教学目标上逐渐向着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方向发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综合体验,引导学生养成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单纯以操作为主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STEAM教
“轻声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指弱化教师的指导干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与新课改的“让学于生”理念一脉相承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轻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加以论述。  新课改倡导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起高效的学习平台。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需
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线小学科学教师正在积极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科学课程的趣味化构建,让学生在产生认知兴致的驱动下,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从而主动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为此,笔者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提出融入游戏活动、强化师生互动,引导教法创新等策略,探讨如何形成趣味化的教学氛围,建构富有魅力的科学课堂。  一、设计游戏活动,融入趣味  游戏是学生进
作为一种超临界流体,地幔流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能够溶解大量的常量、微量元素,是一种理想的运输介质。地幔流体发育于岩石圈物质的发散部位,主要受深大断裂的控制,浅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