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国正在推进的高效课堂建设就是要彻底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即重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学习,轻直接经验获取;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这种教育观念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如何在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 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高效的数学课堂中首先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的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释放出创新的激情。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因此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天性好奇的儿童,他们常常会对很多问题感兴趣,产生疑问,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情境,提出一些疑问:“你能根据9+几的计算方法算8+几吗?”“你知道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形的?”……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常常开展相互质疑活动,这些疑问,使学生产生想学、要学、爱学的冲动,激发学生想实践、想创造的意识。高效的课堂中,只有学生的好奇、疑问才会让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自主快乐地投入知识的探索中,为课堂的高效奠定基础。
  2 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创造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它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因此,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是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素质教育改革虽然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师道尊严的观念还深深地铬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虽然地位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真正自主地参与学习。如今的高效课堂,更多的追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自己的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开放、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真正把学生当成一个充满智慧、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生命体,当成自己的亲密合作伙伴,学生才能解除思想顾虑,真正释放自己的心灵,释放自己的思维,才能敢提问、敢思考、敢表达、敢创造。
  3 拓宽知识视野——使学生能创造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方法,达到质的飞跃。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一如既往抓好“双基”的教学与训练,让学生扎实掌握好课内知识,具备良好的数学学习技能。其次,要注重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纵横脉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最后,教师也要创造性地设置课外作业,不要让繁重的作业负担剥夺了孩子自由学习的时间,扼杀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例如:课外布置学生读一些科幻故事、数学发明史之类的书籍,做做小实验,参加数学趣味活动等,让他们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自由活动中,去领略课内无法涉猎的无限风光,弄清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的历史渊源,领会知识的内核,开启智慧之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技能,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能力去创新、去提高。
  4 体验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造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由此可见,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作基础,但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或在小组内展示,或在全班展示。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再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展示的环节。课堂上,小组内有声有色,人人都有机会向组员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举,黑板上,贴出了每小组的代表之作,老师真诚地肯定学生思考的一切结论,真心地祝贺学生在知识探求过程中的点滴成功,竭尽全力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师生在这种充满自信、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思考、研究、交流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
  总之,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以自身人格的魅力、高尚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还要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牢牢粘出每个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励,最终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轻结论,重过程,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参与学习,使教学内容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同构,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联系,激励学生创新学习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       一个人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就离不开他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通过一定的智力活动,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智力活动,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重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该认真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反思,找准反思的途径,转变教学观念,查找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并从数学教师提高对“数学教学反思的内涵、反思的必要性、反思的内容及反思的途径”的认识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那么,是否应该也有“教而不思则罔”呢?新课程下,教学反思被认为
期刊
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学校又是以班级为单位构成,班级管理成败就是学校管理成败,可以说,班兴校兴,班荣校荣。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是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就如军队之统帅,肩负着制定全军作战的战术、战略的职责,如果在行军作战中出现战术、战略上的错误,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我们教育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在人生之途中不成熟的人,如果一旦出现教学班级管理的真空,我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终
期刊
谈素质教育,我是从两大方面来论述的,第一是素质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应该如何去培养,第二是关于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咱们先来一起讨论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心理学概念。一般来说,智力因素是一种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潜在能力,是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是认识客观事物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智力因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以及大量教育游戏产品的投入使用,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把游戏应用到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作者对现有的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价,并以模式图的形式加以呈现,为教师进行游戏化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21世纪,游戏行业的发展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将其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具有重要意义。合作学习法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其它学科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好语文这门学科,并非一件容易之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也进行了广
期刊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高中地理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之一。高中地理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 在地理新课程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这是地理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  地理新课程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等。因此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不仅具有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轻松、愉快的独特功能,还能通过音乐锻炼学生的意志,因此音乐素养的培养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生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贵州山区中学生音乐素养明显不高,音乐教育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作为音乐教师应在重视音乐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对音乐的正确认知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情感艺术;贵州山区;中学生;音乐教育
期刊
数学课上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对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追求新知识的欲望,能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研究。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1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放手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对于那些敢于提出自己观点、意见和看法的学生,要鼓励支持、认真客观分析、加以肯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实现“减负增效”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比如某些教师摆脱了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却形式地追求“一问到底”的教学模式. 那么如何实现“减负增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总结.   1 淡化教学形式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新课标颁布之后,很多教师由于过分追求教学形式,使得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