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中职学校它承载的作用更是艰巨的。中职学校学生从年龄结构来说,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从生源来看,中职学校的学生心理问题普遍比较突出。因此,在语文叫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也在逐渐的改变着普通百姓对职业学校的认识观念,但是,就生源来看,还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学校只是“备胎”。进入职校的学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比较乖巧,但在中学长期不被关注的中等或中下等学生,他们严重的自信心不足、缺乏动力,没有主动性;第二类是聪明、好动、贪玩,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在中学经常是被批评的典型,他们没有自信心、比较顽皮,没有目标;第三类是属于叛逆心理非常强的,大多原因归结为:家庭变故、家长管理不到位、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关爱,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不好,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么沉重的任务,仅仅落实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显然是不够的。
语文的学科性质是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更注重人文和社会的体验,这些都不同程度的折射这心理教育,所以,语文学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效的、充分的利用资源,借助课文内容,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逐步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树立坚定地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1、充分利用教材,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它既是文学,更是人学,是心理教育好的材料,所以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心灵对心灵的塑造”。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渗透心里建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我们的课本中有许多富有哲理性的文章,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会是很好的引导。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很多不朽的人物,如:孔子、鲁迅、史铁生等,讲述他们的人生历程,不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启发吗?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的时候,心灵受到了涤荡,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行为都在改变着。
2、围绕教学活动,渗透心理教育
教学活动是我们教师的主战场,如何让学生更多的受益,我们必须结合内容进行设计,渗透本节课的重难点,难么,心理疏导肯定是学生在好的课堂设计中进入到情境中的最大收获。例如,我在讲到《爱情诗两首》时,没有逃避爱情这个话题,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早恋”现象非常严重,这已经不是我们能用“堵”解决的问题了,但是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他们仍旧在懵懂期,对自己、对异性、对爱情、对未来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我用一節课的时间调查学生眼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下课之后我进行了整理,用委婉的文字。第二节课,我就开始借助课本分析真正的爱情了,最后归纳了三个词:平等、尊重、智慧,学生听完课之后就笑了,笑什么呢?笑自己的单纯、无知。这周的周记大部分同学都在写关于这节课的启示。这种深入到心灵的沟通,应该是最有效的心理疏导。
3、推荐文本阅读,鼓励写笔记
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多,我们很多的时间基本浪费在了筛选心里上面,那么学生呢,他们更多的时间就浪费在了看一些消极信息的上面,在信息共享的时代,学生们过早的接触消极的内容,对他们的身心都是不健康的那么还有一种能力非常重要,就是信息筛选能力,我会给同学们推荐好的APP,是关于学习的,关于引导激励他们的,或者我会鼓励同学们去阅览室借阅文字读本,鼓励他们写笔记,把触动自己心灵的东西记下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跟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读本,在价值观、人生观上面多进行引导,让他们树立信心,坚定目标。学生们的改变都洋溢在他们的脸上,笑得越来越灿烂了,头抬得越来越高了,越来越懂礼貌了。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觉得,语文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情感的课堂,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大胆的思考,自由的讨论,展示个性,引起共鸣。教师更应该用情感去唤醒学生,尤其中职语文课堂应该充分发挥人文作用,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徐怀录. 内蒙古教育. 2019(02)
[2]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潘志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09)
[3]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 张敏芳. 语文学刊. 2007(14)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也在逐渐的改变着普通百姓对职业学校的认识观念,但是,就生源来看,还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学校只是“备胎”。进入职校的学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比较乖巧,但在中学长期不被关注的中等或中下等学生,他们严重的自信心不足、缺乏动力,没有主动性;第二类是聪明、好动、贪玩,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在中学经常是被批评的典型,他们没有自信心、比较顽皮,没有目标;第三类是属于叛逆心理非常强的,大多原因归结为:家庭变故、家长管理不到位、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关爱,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不好,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么沉重的任务,仅仅落实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显然是不够的。
语文的学科性质是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更注重人文和社会的体验,这些都不同程度的折射这心理教育,所以,语文学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效的、充分的利用资源,借助课文内容,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逐步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树立坚定地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1、充分利用教材,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它既是文学,更是人学,是心理教育好的材料,所以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心灵对心灵的塑造”。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渗透心里建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我们的课本中有许多富有哲理性的文章,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会是很好的引导。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很多不朽的人物,如:孔子、鲁迅、史铁生等,讲述他们的人生历程,不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启发吗?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的时候,心灵受到了涤荡,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行为都在改变着。
2、围绕教学活动,渗透心理教育
教学活动是我们教师的主战场,如何让学生更多的受益,我们必须结合内容进行设计,渗透本节课的重难点,难么,心理疏导肯定是学生在好的课堂设计中进入到情境中的最大收获。例如,我在讲到《爱情诗两首》时,没有逃避爱情这个话题,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早恋”现象非常严重,这已经不是我们能用“堵”解决的问题了,但是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他们仍旧在懵懂期,对自己、对异性、对爱情、对未来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我用一節课的时间调查学生眼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下课之后我进行了整理,用委婉的文字。第二节课,我就开始借助课本分析真正的爱情了,最后归纳了三个词:平等、尊重、智慧,学生听完课之后就笑了,笑什么呢?笑自己的单纯、无知。这周的周记大部分同学都在写关于这节课的启示。这种深入到心灵的沟通,应该是最有效的心理疏导。
3、推荐文本阅读,鼓励写笔记
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多,我们很多的时间基本浪费在了筛选心里上面,那么学生呢,他们更多的时间就浪费在了看一些消极信息的上面,在信息共享的时代,学生们过早的接触消极的内容,对他们的身心都是不健康的那么还有一种能力非常重要,就是信息筛选能力,我会给同学们推荐好的APP,是关于学习的,关于引导激励他们的,或者我会鼓励同学们去阅览室借阅文字读本,鼓励他们写笔记,把触动自己心灵的东西记下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跟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读本,在价值观、人生观上面多进行引导,让他们树立信心,坚定目标。学生们的改变都洋溢在他们的脸上,笑得越来越灿烂了,头抬得越来越高了,越来越懂礼貌了。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觉得,语文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情感的课堂,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大胆的思考,自由的讨论,展示个性,引起共鸣。教师更应该用情感去唤醒学生,尤其中职语文课堂应该充分发挥人文作用,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徐怀录. 内蒙古教育. 2019(02)
[2]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潘志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09)
[3]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 张敏芳. 语文学刊. 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