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科技查癌”体检真有那么神吗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e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庆长假首日,在朋友圈的“黄金周旅游风景大片”的刷屏中,中国购物者在东京挤爆现场的照片显得独具一格。“买买买”已经不能形容国人疯狂购物的情景,于是日本电视台在播报现场时又赋予了一个新词汇——“爆买”!而国人在日本除了购物之外,还做高端体检。这是近年来饱受吹捧的一个赴日旅游项目,然而——
  


  “高科技查癌” 充满争议
  网络上关于日本体检的介绍非常多,基本上都会提到一个关键——查癌。看看标题便可知赴日查癌的受追捧程度:《去日本体检、癌症筛查走俏之谜》《出国体检为何更易发现癌》《日本防癌体检:富人阶层的健康主张》……
  那些不以“癌症”为标题的文章里也基本都在大谈特谈日本查癌的先进之处。日本的华文媒体新华侨报网站的一篇文章被广泛引用,该文写道:“日本的癌症检查体系已经建立起一个以毫米、微米为单位的网,可以发现和排查全部已知300多种早初期癌症,甚至能够发现5毫米至10毫米的早期癌症肿瘤,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5毫米。而且,日本高端医疗器械的数量居世界第一……日本不少高端设备运作率不足,正好用来为中国游客做高端体检。”一些文章里有游客现身说法,故事的套路是:在国内没有查出肿瘤来,在日本却发现了,及早进行了治疗。还有这样的顺口溜:韩国的整容、瑞士的羊胎素、日本的防癌检查……但昂贵的“高科技查癌”并不被国际主流学界认可。
  所谓的“高科技查癌”,主要是用PET-CT技术,它的中文全称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属于核医学成像技术,听起来非常高大上。既然提到核医学,那么大家都会猜到这种技术和辐射有关系,的确如此,做该检查得承受一定剂量的辐射。健康人当然没必要受辐射的风险。
  也许有人说,承受一点点风险买个心安也划算。不过,PET-CT查癌更大的问题正是来自它查癌的有效性上,实际上主流学界并不认可用它来做体检。清华大学长庚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肿瘤外科专家蔺宏伟博士认为:“PET-CT多用于晚期肿瘤复发的确诊、定位,或者来源不明的肿瘤的诊断。常规体检根本没必要做PET-CT检查。网上很多介绍利用PET-CT筛查早期癌症的体检不能排除商业炒作。导致不少人跟风体检,盲目攀比,这样做并不理智。”而在争论声中,卫生主管部门也有表态,2012年12月,卫计委下发通知,健康体检不得使用PET-CT等技术。
  国际组织核医学与分子成像协会在2013年曾经发表过核医学五倡议,第一条就是不在健康人中用PET-CT,原因是:1.根据研究,PET-CT筛查在健康成人中发现癌症可能性极低(1%左右);2.没有清晰临床指征的影像学检查可能确定一些无害发现,导致更多的检测、活检和不必要手术。
  在日本本国的统计中,普通人用高科技的核医学成像技术查癌也没展现出什么优势。日本是全世界最热衷用PET-CT做体检的国家,财新杂志的文章《PET-CT检测是与非》介绍,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统计分析科主任片野田耕太对该杂志表示,“用PET-CT进行体检的成本收益如何,这方面的证据还不足。目前PET-CT体检主要是由一些医疗机构的利益驱使,我们还在等待更多的证据,不会将它作为指南来推动。”
  统计数据更简单直接地反映问题。中国人赴日进行的高端体检,在日本叫作“人间dock”。日本的“人间dock学会”每年会出年报,我们可以来看看,癌症筛查对于普通人而言究竟如何:2014年,接受“人间dock”体检的男性数量为178万,而检查出癌症5034例,对应的女性数字是119万、3050例,且多半的病例年纪都在60岁以上。并且,这些检出癌症的病例并非主靠PET-CT技术,查阅相关网站可知,胃癌等筛查靠的是胃镜等技术。
  提高健康意识但没必要盲目跟风
  国人的健康意识提高是好事情,但对于毫无病征的普通人而言,“高科技查癌”没什么必要,需要注意虚假、夸张的宣传。
  其实,癌症虽然都叫癌,可是最恰当的诊断方法各有不同,例如乳腺癌筛查适用X光(年长女性),而胃癌则做胃镜更好,宫颈癌需要的是刮片筛查。哪能用PET-CT来包打一切呢?更何况,尽管人们谈癌色变,可癌症并非猛于虎。癌症之间的恶性程度差别甚大,例如前列腺癌是发达国家男性常罹患的癌症,有很成熟的筛查制度,但是美国医学界还在争论,反对声音认为前列腺癌根本没查治的必要,因为一些患者的肿瘤生长缓慢,不转移,治疗反而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风险。癌症也有年龄问题。对于50~60岁以下的人来说,并不需要特别担心,除非自己由于家族病史、生活习惯(如抽烟)、生存环境(如辐射)等等因素成为了某些特定癌症的高危人群。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乳腺癌等常见的癌症,才有定期筛查的必要。
  对比起来,国内的一些报道就很讽刺了,文中的主人翁在日本动不动就检出肿瘤。一篇报道里,旅行社经营者拿自己当案例,他表示,同行3人,包括自己在内的2人检出问题。难道中国人的癌症发病率要比日本高太多?显然不是。而在很多报道里,出现了不少的中介、医院机构名称,甚至有的地方媒体自己也在做代理,实在让人质疑动机。
  那么,去日本“高科技查癌”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答案也许是两个,都和查癌无关。一是对癌症高恐慌人群花钱买安慰;二是体会日本比国内好得多的体检服务,通过和专业医生的聊天,加强健康意识。不过,安慰也未必买得到,如前文所说,“高科技筛查”可能会呈现出假阳性和无害发现。
  值得借鉴的并非高端是良好的咨询服务
  早在2010年,为吸引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富裕阶层,日本内阁就通过决议,新设了外国人“医疗签证”。最近,日本各地的旅游和医疗机构纷纷携手,推出各种针对中国游客的医疗旅游项目。根据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报告,到2020年,仅以体检为目的的赴日中国游客每年就将超过31万人次,医疗旅行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5507亿日元(约合302.8亿元人民币)。   在日本名古屋和杭州两地生活的王小姐告诉记者,在日本体检也好,看病也好,除了医生的耐心和专业,在等候时间上和国内的区别很大。国内看病,如果要做各种检查,至少需要一天才能完成;而在日本,只要提前预约成功,一些私人医院在一小时内就能帮中国客人做完所有的检查。
  赴日体检最大的好处其实与查癌无关,而是就算语言不通也可能买到较好的咨询服务,提高健康知识。日本对付癌症确有一套,不过和高端无关,日本做得好的是贫富皆覆盖的国民癌症筛查。
  日本是个胃癌高发国家,这和基因的关系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癌症报告(2014)》中提及,约1~3%的胃癌是由于遗传易感性导致的。研究已经确定了两种基因能影响遗传易感性。约95%日本人至少携带其中一种基因型,约56%日本人同时携带两种基因型。看上去很吓人,然而,这些年来日本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是大大下降的。比如日本厚生省上月刚发布的官方数据是,40~49岁人群中,2011年的胃癌发病率是1983年的1/2;2013年的胃癌死亡率比1983年减少了1/5。有效地降低胃癌发病率、死亡率,日本靠的便是早期筛查。
  中国业内权威制定的《2014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提及,“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但是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差距可见一斑。
  日本有专门的国民体检,项目很多,涉及一些发病率较高的癌症,医保买单。要有效防治全国的胃癌,日本当然靠的不是一年检出2000多个病例的高端检查,而是国民筛查。从1983年开始,日本逐渐推行胃癌筛查,后来演变为一项国民项目,40岁以上的国民可以享受到这项服务。之所以定40岁这个门槛,是因为癌症在这个年龄以下的人身上实在少见,没必要大费周章,那就是烧钱了。最新的政策检讨报告甚至认为,40~50岁的人群也不是很有必要查胃癌,给50岁以上人群查即可。
  期待真正的国民癌症筛查公共卫生政策
  生活水平较高的日本具备发达国家的特征,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比中国高很多。困扰东亚三国的胃癌在日本发病率也很高。包括胃癌在内,日本对40岁以上人群提供乳腺癌、宫颈癌等常见癌症的国民早期筛查。可以看到,对于那些公认的有预防或者早筛办法,并且治疗效果好的癌症,日本很有成就,比如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而胃癌等癌症在我国也是高发的。因此,不妨学学日本对发病率比较高的癌症,特别是胃癌的做法,在一定年纪以上的人群里推广普惠性早筛。
  国内许多体检会检查与胃癌有关系的幽门螺旋杆菌,然而阳性并不代表一定需要治,缺少正确的咨询、指导是盲目有害的。
  实际上,高端的 “人间dock”诞生于50年代,客户群体是政治家、企业家等社会上层人士。那个时候日本也没什么国民体检,优良的体检服务是上流社会才享受得起的。不过到了今天,国民体检、筛查和高端体检已经并行不悖,前者服务的是全社会,属于公共卫生政策;后者则是商业化的,卖的是精细化、超高品质的服务。对于国人来说,有钱者去买好的服务当然没什么好诟病的,只是应该知道“高科技查癌”并不靠谱,也有风险,不能盲目崇拜相信;对于更广泛的普通人,则期待真正的国民癌症筛查公共卫生政策。当然,公共卫生政策的建立恐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国人需要提高相关健康意识,不盲目恐慌,了解家族病史等因素,从而自我选择经济、实用的检查、预防方式。不管高科技检查值不值,富裕人群也许尚可花钱买心安,可这对更广大的普通人群体并不适用。如何建立起有关癌症预防和早筛的公共卫生政策才是应该学习的。(据《今日评论》《浙江在线》)
  编辑/吴雨
其他文献
最近台湾爆出一则新闻,说到美容界特别推崇的“黑糖”(就是颜色比较深一些的红糖)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这个消息一时间沸沸扬扬,很多热爱黑糖水、黑糖饼干、黑糖曲奇、黑糖蛋糕,以为这样就能美容养颜的女性们,都一时没了主意。  而在这黑糖当中,到底有什么致癌物呢?那是丙烯酰胺了。这东西的一个特点,就是与食品在烹调加工之后颜色变深有密切关系。  果然,相关信息中说到台湾某杂志测试了19个黑糖相关产品,发现所有样
期刊
2016年一开年,有消息称支付宝“未来医院”正在与淘宝的“村淘计划”商议,希望利用已有的农村淘宝服务站网点,把线上医疗服务渗透进农村地区。记者了解到,目前“未来医院”初具规模,已经签署了400家合作医院,在进行上线前的调试。5个农村淘宝服务站正在与“未来医院”的网络对接。下一步,支付宝“未来医院”将如何发展?在阿里人眼里,互联网金融工具支付宝或可成为布局利器。  计划 村级淘宝服务站变身“农村诊所
期刊
2015年10月12日《武汉晚报》报道,家住汉口台北路的施先生身高1.72米,体重却有220斤,朋友们都叫他“胖哥”。几天前一个外地朋友来汉,哥几个聚餐时都喝嗨了,他一个人就干掉了1斤白酒、2瓶啤酒。  回家后,酩酊大醉的他一头栽倒在沙发上,吐得一塌糊涂。妻子把他收拾干净后,发现开始还是鼾声如雷的他突然安静下来,用手推他也没反应,妻子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当晚胖哥被送到医院时,血压高达120/
期刊
历史上,除了1952年12月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为大众所知,还有几件严重的烟雾事件比较著名——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  1930年12月1至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
期刊
现在糖尿病人口患病率成人是10%左右。这10%的人多数是50岁以上的人群。这些人群因疾病的特点,到了冬天,由于血管受温度的影响,会产生一些相应的收缩。糖尿病本身就是影响血管的疾病,影响到大血管、微血管。冬季即便人在室内,温度没有室外那么低,但是仍然会受天气的影响。病情会加重,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等症状也会有加重的趋势。  冬天糖尿病病友容易发生心脑血管问题,比如说心肌缺血或脑缺血等,严重时甚至出现这
期刊
去年11月初,78岁的老母亲因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住进北京一家大医院。18天后,母亲病愈出院,共花了13034.79元,这么高的费用令人咋舌。    我去办理结账手续时发现,单氧气费一项就高达4236元,住院18天,平均每天240多元。还有每天最多打一瓶脂肪乳,其中一周停用,清单上怎么会出现用了21瓶?我觉得这两项收费存在很明显的问题。医务处的工作人员说,医院是电脑联网计价,不会有错。
期刊
肾癌在我国不是十大常见肿瘤,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为什么肾癌值得关注呢?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肾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这种情况在美国也是如此,1990年美国肾癌全国发病人数只有2.4万,2009年已经到了5.7万。肾癌总体的发病情况来看,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也许到了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肾癌可能成为我们国家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癌症。  迄今为止任何肿瘤的发病原因都没有确切地搞清楚,但是已经明确的肾癌的相关高
期刊
2014年6月12日,吴清源迎来100周岁华诞。这一天,吴清源的家人和徒弟在日本为他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庆生活动。当棋界上下集体膜拜之时,吴清源百年如一瞬,端坐华堂,人生画卷如他的棋局一般波澜壮阔。这位被称为“棋圣”的20世纪最伟大的棋手,不仅在棋盘上打败了对手,在长寿上也赢得了棋界第一。    在日本最大的网络搜索引擎雅虎上,键入中国姓氏“吴”,第一个跳出来的关键词就是“吴清源”。他也是最为日本民众
期刊
在已有对治方法的今天,疟疾对人类的危害已经大大降低。但在历史长河中,将疟疾列在蹂躏人类最长时间疾病的榜首可能都不为过。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古罗马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写到出现了疟疾这种周期性疾病。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也有对疟疾的详细记载。    古时人们对这种传染疾病束手无策,甚至认为是神降于人类的灾难。苏美尔人就认为疟疾是由瘟疫之神涅伽尔(Nergal)带来
期刊
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健在的最年长者为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的打兰弯老人,2013年5月3日,她度过了自己120岁的生日,如此高寿在世界上也是奇迹。  老人生于1893年清朝光绪年间,跨越了三个世纪,一生务农,共生有9个儿子,目前惟一健在的是她60岁的小儿子余寿荣,余寿荣有3个儿子,也就是打兰弯的孙子,最大的有37岁。老人有3个重孙子和重孙女,现在过着四世同堂的生活。  余寿荣说,母亲的身体健康,从未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