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m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120m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施工角度提出裂缝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分析 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177-01
  一、工程概况
  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教学实验综合楼工程,总建筑面积37901m2,主楼地上13层,地下1层,地下室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梁式筏板基础,基础底板至屋面设置2条温度后浇带(即5-6轴与13-14轴)。混凝土标号等级:基础底板为C40(P6),地下室外墙为C45(P6),框架柱为C45,梁与板为C35。地下室结构层高5.4m,结构长度为120m。
  二、产生裂缝原因分析
  从实践中来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在塑性收缩、沉降收缩、干收缩等三个方面因素所产生的裂缝概率较大,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会对钢筋产生腐蚀,是受力使用期应力集中的隐患,应当尽量在各方面给予重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或把裂缝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
  针对塑性收缩、沉降收缩、干收缩所产生的裂缝原因进行分析:
  1、施工方面因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施工过程中材料方面因素如水泥品种选择不合理;水泥用量过大;砂石级配不正确;粗骨料粒径过大;砂率过大;含泥量较大;外加剂选用不合理与掺量计量不正确;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等问题出现会导致结构裂缝产生。
  1.2 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裂缝出现的因素如混凝土结构养护不良或养护时间不够;结构成型后拆模过早,材料及周转料具集中堆放较大;搅拌时间不足、振捣不实;钢筋表面污染、保护层过小或过大;任意留置施工缝且不按规定处理;后期施工扰动前期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大,未采取有效措施;在不宜施工的气候条件下,勉强施工;冬雨季施工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等。
  2、地下室结构施工中几个特殊部位的裂缝分析与控制
  2.1 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板
  近年来地下室愈做愈深,底板也愈来愈厚,厚度在1.5-2.5m以上的底板已屡见不鲜。基础底板为主要的受力结构,整体要求高,一般一次性整体浇筑。大量实践证明,各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温度变化引起。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在升温阶段由于体积大,集聚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这样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在外表面产生拉应力,由于此时混凝土的强度低,有可能产生表面裂缝。在降温阶段新浇混凝土收缩因存在较强的地基或基础的约束而不能自由收缩。升温阶段快,混凝土弹性模量低,徐变的影响大,所以降温时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升温时产生的压应力。差值过大时,将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最后有可能形成贯穿裂缝。为解决上述二类裂缝问题,必须进行合理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因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并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为 计算 温差,就要事先计算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它是混凝土浇筑温度、实际水化热温升和混凝土散热温度的总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多发生在浇筑后的3~7天。
  通过本工程实地应用,经分析后,为避免裂缝出现,采用合理选用材料,降低水泥水化热,优化混凝土集料的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干缩等措施加以控制。如有可能,减少浇筑长度,增加养护时间,减少降温速率对控制贯穿裂缝也有一定的意义。
  2.2 地下室混凝土墙板及楼板的裂缝分析
  地下室墙板的裂缝产生与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相同之处,即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失水会产生收缩应变,在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达到最高点以后的降温过程会产生温度应变。
  其特点:一是墙板受到基础、外围楼板受到地下室外墙的极大约束,这种约束远大于桩基对基础的约束,产生贯穿裂缝的机率大。二是内墙板及楼板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三是内外温差小,产生表面裂缝的机率小。四是养护困难,散热快、降温速率大,混凝土的松驰徐变优势难以利用,在气温骤变季节尤应注意。
  三、裂缝的与控制措施
  3.1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质量和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1%~1.5%以下)。
  3.2 细致分析混凝土集料的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掺加塑化剂和减少剂。
  3.3 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白天施工时要求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向骨料喷冷水。混凝土泵送时,在水平及垂直泵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
  3.4 根据工本程特点,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水化热和收缩。
  3.5采用两次振捣技术,即基础底板为一次,地下室墙体与顶板为一次性浇筑方式进行浇筑施工。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
  3.6 浇筑过程中减少施工缝留设,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提高密实度。
  3.7 混凝土尽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过快,并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3.8 对于高强混凝土,应尽量使用中热微膨胀水泥,掺超细矿粉和膨胀剂,使用高效减水剂。通過试验掺入粉煤灰,掺量15%~50%。
  结束语
  通过对材料因素、环境因素及施工方面因素的分析与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手段在本工程得到了较好的运用,保证了本工程地下室结构的施工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建设自从提出以来,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群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密切配合。本文对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及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绿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S7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例,介绍了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方案,并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浇筑及养护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施工措施,有效减少和控制了裂缝的出现,确保了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温度控制;浇筑;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160-02  1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
期刊
[摘 要]在道路工程中,水稳碎石基层被广泛应用到路面基层。但水泥稳定碎石在施工中很易出现裂缝。文章从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防治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防治  中图分类号:U416.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152-01  一、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裂缝种类和产生的原因  1.1温缩裂缝形成的原因  混合料中通常是含有5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两个审美观,随着社会和历史的不断发展,后者审美观实质上是前者的发展和延续,两者相辅相成,并对建筑艺术的发展提出了个人建议。  [关键词]审美 现代建筑 古典建筑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165-01  建筑的审美,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古希腊社会产生的辉煌建筑艺术作品表现出古代希腊的观念形态和审美特征
期刊
[摘 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监控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防止常见事故的发生也是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重点。因此,对施工现场的人和环境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判断、调整,强化动态中的安全管理活动。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Q6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171-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规模大、环节多等特点。因此对项目业主而言,要使项目获得预期的开发成效,必须把控好项目建设的每一环节。在项目实施中,质量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是管理工作的重点。现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就项目业主如何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质量控制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项目业主 工程建设项目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
期刊
[摘 要]混凝土楼板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實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楼板工程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5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170-01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各种规模
期刊
[摘 要]混凝土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运行安全性,原因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减少裂缝的发生,若发生裂缝,需要采取必要的方法进行修补。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控制 修补  中图分类号:TU75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180-01  混凝土裂缝有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会破坏结构的整体性,改变混凝土的受力条件
期刊
[摘 要]建筑节能不仅是建筑本身的节能,且由城市的综合环境、气候条件、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形体变化、朝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性能;门窗质量等许多综合性因素构成,因此,高层建筑的节能首先应为设计者重视。文章叙述了高层建筑节能与气候、地理条件的关系。建筑位置、朝向是接受太阳辐射热能的关系及高层围护结构墙体的保温、隔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层建筑 节能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设用地趋紧张和城市规划的需要,促使高层建筑得以快速发展。由于轻质高强材料的开发及新的设计计算理论的不断发展日趋成熟,抗风和抗震理论的不断完善,同时新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涌现,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以及结构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为迅速发展高层建筑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关系重大,本文對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