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史上主要荣辱观比较

来源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ub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选择性地勾勒了中西思想史上若干典型的荣辱观,并对其社会历史意义加以评析。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重视荣辱文化的探讨,西方哲人则长于荣辱的科学和哲学分析。从中国思想史看,礼乐文化心理结构蕴藏着知耻的文化种子;《管子》开创了政治文明层次的荣辱机制思考;孔子发掘和复兴了耻辱感的文化建构方向;孟子通过道德心理学思考,完善了孔子荣辱观的内在化环节;苟子对中国知耻的社会心理和伦理文化作出了理性论证。西方对荣辱本质的认识经历了许多环节:亚里士多德讨论了有德行的人和正义的制度对于荣辱的关系;康德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自我和尊严的
其他文献
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积累英语词汇,也可为其今后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基础.对英语进行分组教学或是个别提问、针对性训练与
工会要利用多种手段和资源,建立素质激励机制,搭建素质提升平台,创特色活动载体,开展文体活动,加大教育培训参与管理力度,努力推进职工素质提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行业有了新的发展,对于发电厂汽轮机组在工作中存在的轴承振动有了新的解决方法。基于此,本文以发电厂汽轮机组轴承振动作为研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处理好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纳入国家综合国力的衡量范围,积极转变发展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年来网约车行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个性化的网约车服务。虽然相较于传统出租车时间成本有所降低,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出行需求的随机性,在时空上难以确保乘客出行需求和车辆供给的一致性,局部需求量较大的区域在不良天气下或出行高峰时期仍然存在“打车难”、等车时间较长等问题。本文利用网约车订单及其它相关数据,对网约车的出行需求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