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盛夏,69岁的柳传志要和一帮年轻人冒着酷暑徒步穿越敦煌沙漠。熟悉他的人说,这样有点冒险、又自找苦吃的旅行,在老柳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但,也最符合他这一辈子不折服的精神气质。
玩农业 卖蓝莓
40岁才开始创业,65岁复出重振联想集团,69岁又开始玩农业、卖蓝莓,在柳传志的人生字典里似乎就没“难”这个字,也没有“认输”这个词。
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人思想里的时代烙印,从那样的岁月走过来的柳传志至今对保尔·柯察金故事的很多细节记忆犹新,因为在人生每一次最困难的时候,这个英雄的形象都会从他的脑海中跳出来,和他一起度过难关。
这种所谓榜样的力量可能很难被今天的年轻人所理解,但柳传志执着地认为,他性格中坚毅的成分确实与少年时代就印刻在他内心深处的保尔·柯察金相关。
心里一直有做农业的情结
今年5月,沉寂多时的柳传志突然高调露面,带着他的爱将陈绍鹏,以及联想控股的拥有全国最大的蓝莓产业链、最大的猕猴桃基地的佳沃集团。
媒体的评价是,这一次,柳传志又来了个出其不意。一帮搞IT的人,居然花了十几个亿去做农业,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两年前,联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陈绍鹏突然神秘离职,并谢绝了所有的采访,只是说,跟着老柳去开拓母公司联想控股的新业务。新鲜上市的蓝莓揭开了柳传志和爱将隐身两年的秘密。
尽管在IT界打拼多年,但柳传志心里一直有做农业的情结。他经常跟业界大佬们讨论的是,这么大个国家怎么就频频发生食品安全的问题呢,吃都吃不安全,何谈民众的安居乐业。最刺激柳传志的是,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他需要经常和国外的同行打交道,在很多次谈判最胶着的时候,对方会冷不丁来一句:“你们连吃的都搞不好,还跟我们谈什么高科技,谈什么知识产权?”
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柳传志确实无话可说。如果说,国外同行的刻薄提问让柳传志萌动了做农业的念头的话,那么跟经济学家周其仁的多次交流则坚定了他做农业的决心。
周其仁告诉柳传志,农村、农业、农民就是中国经济的冻土层,未来中国经济的出路就要靠开发好这块冻土层。
对农村的冻土效应,柳传志感触颇深,因为这一二十年来,联想电脑的销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就得益于联想集团开拓了5级销售渠道,把电脑一直卖到农村去了,而大多数电脑生产商基本止步于3级市场,卖到县城就了不起了。
所以当几年前,联想集团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泥潭中拔出腿之后,柳传志就开始谋划进军农业,尽管当时他已经67岁。
农业的范围大了去了,种植、养殖、畜牧、农产品加工,究竟从哪里起步?柳传志经过差不多一年的调研,把起点定在了果盘子里的高档水果。他的逻辑也很简单,中国人每天水果的摄入量只是发达国家的一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水果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的农业还主要集中在温饱型的供给,尤其是高品质的水果种植还是空白。
柳传志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别看水果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这个行业目前在中国的产值一年也有5000亿元的规模。当柳传志的这笔账算出来后,一些拿着钱找不到投资方向的人说,老柳不愧为老柳,总能先跑一步。
作为一个有报国情怀的老知识分子,赚钱可不是柳传志搞农业的唯一目的。他说,频繁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事故让中国的老百姓对企业家失去了信心,而他要用最精细的管理方式生产最安全的食品,让百姓相信企业家是有良心的。
谁说搞IT的搞不好农业
一颗蓝莓从选种到最后呈现到市场上需要158个操作步骤。只有将IT管理技术引入农业种植才能实现这样精细的管理。柳传志领导下的佳沃集团大概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做到每一个种植步骤都能做到安全性可追溯的公司。
柳传志卖蓝莓,每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上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计算机扫描,可以清晰地查到每一个操作环节的责任人。这样的可追溯系统让老柳敢为自己的蓝莓背书——这是中国最安全的蓝莓。而他也颇为得意地说,谁说搞IT的就搞不好农业,只要企业家心里还装着社会责任,还有产业报国的梦想,跨界也能拔得头筹。
蓝莓的风光上市为柳传志的现代农业梦想开了个好头,而且也证实了他创立的联想管理模式是可以跨界复制的。另外,蓝莓能做得顺风顺水其实也得益于过去二三十年柳传志创业过程中一路磕磕绊绊积累的经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的巅峰时代,作为奥运会的TOP赞助商,中国企业第一次和可口可乐等企业比肩亮相。可谁也没想到当年年底的金融危机一下子凸显了这家企业“蛇吞象”之后的种种弊端,联想集团出现了较大亏损。
面对账面上不好看的数据,柳传志并没有把原因全部归结于危机后的全球购买力下降,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管理和文化出了大问题。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和国外同事磨合的过程中,联想集团的管理理念被抛弃,国际化让原本并不强大的联想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老将出马,重振旗鼓。早就宣布退居二线的柳传志重新出山,担任联想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原来的董事局主席杨元庆改任CEO。
其实,当时65岁的柳传志健康状况并不太好,尤其是看到那些不太让人满意的经营数据后,血压就会小步上扬。周围的同事都担心他的身体,专门给他成立了一个保健班子。尽管当时经营的状况已经危机四伏,但柳传志还是跟大家开玩笑说:“业绩的数字我来管,血压的数字你们来管。”
柳传志首先对联想集团的班底进行调整,“开走”了不懂联想的洋CEO,组建了一个真正能中西互补的领导层,并制定了与联想经营风格一致的突围路线图。柳传志把这个战略命名为左右拳战略,“左拳”主守,巩固在中国的市场领导地位和海外大客户的业务;“右拳”主攻,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和消费业务,复制在中国的成功运作模式。 经过半年调整,到2009年9月30日,联想集团已成功扭亏为盈,三季报成为全球销量增长最快的厂商,在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大幅增长,印度、东欧、东南亚等几个关键市场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50%,俄罗斯的业绩甚至翻了3倍。
联想集团的大船闯过波浪后,柳传志又一次急流勇退,让杨元庆重新坐上董事局主席的位子。
当时柳传志重出江湖,外界的流言给了杨元庆很大的压力,但在复出、再退出的过程中,柳传志从未公开指责过这位他一手带起来的年轻人,反而向外界澄清说,联想遇到的困难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而是整个管理团队偏离了联想集团固有的价值。
熟悉柳传志的人都知道,他的梦想就是要把联想打造成百年老店。因此,他特别看重联想文化的传承。柳传志说,他希望有理想、有才能的年轻人能够在企业实践中被培养,能够到一个重要的岗位上施展才能,验证联想的管理理念。
书海中挖出的管理模式
年近古稀,从心所欲不逾矩。柳传志依然保持着他耿直的性格。不久前,在一次企业家小范围的聚会上,他关于企业家“在商言商”的言论引来了社会对他的猛烈批评,甚至有人质疑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是真是假。
一些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站出来论力挺他。对这些负面的声音柳传志坦然面对,在他看来,把联想集团做成世界一流的企业就是他对国家最大的贡献。联想集团已经挺过难关,当下,他更重要的使命是把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扶植上市,那艘更大的船扬帆远行后他就真正退休。他给自己的时间是两年。
学技术出身的柳传志自创的联想管理模式目前看来还比较成功,很多人都问他秘诀是什么,他说从各种书里学来的。
清史里关于康熙的章节,柳传志总是爱不释手。他说,虽然书里讲的是治理国家的事,可对他考虑企业交接班是有一定启发的。他看各种管理类、历史类书籍,还有人物传纪都会从中总结其中的管理亮点。
说起读书,柳传志的话匣子就停不住。他最爱读,也最爱给别人推荐的是《明朝那些事》。他说,这套书不仅适合政府的公职人员读,做企业的读了也会有很大的启发,书里的很多东西非常值得我们去对比参考,从中挖出很多发人深省的道理。
柳传志喜欢《明朝那些事》,中间的故事也能信手拈来。他说,看这套书,一定要仔细琢磨讲戚继光打倭寇的那一段。戚继光是怎么打赢的呢?从练兵开始,形成文化,最后研究战法。更有意思的是,戚继光又贪污又请人吃饭,但最后他死的时候,人们发现他们家空空如也,那些钱全用在买通上面的官员上了,于是保证了他20年的抗倭。他其实并不爱钱,为了达到抗倭的目的,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如果不这样,恐怕那段历史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推荐这个故事,柳传志可能有他的经营企业的管理逻辑。不管别人是否能读懂他的逻辑,能学会什么,但不可否认,这位69岁的企业家,依然保持着他40岁下海时的创业激情。无论是PC起家的联想集团,还是正排兵布阵的联想控股,他都希望“受人尊敬、值得信赖”。
(责编:萧茵)
玩农业 卖蓝莓
40岁才开始创业,65岁复出重振联想集团,69岁又开始玩农业、卖蓝莓,在柳传志的人生字典里似乎就没“难”这个字,也没有“认输”这个词。
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人思想里的时代烙印,从那样的岁月走过来的柳传志至今对保尔·柯察金故事的很多细节记忆犹新,因为在人生每一次最困难的时候,这个英雄的形象都会从他的脑海中跳出来,和他一起度过难关。
这种所谓榜样的力量可能很难被今天的年轻人所理解,但柳传志执着地认为,他性格中坚毅的成分确实与少年时代就印刻在他内心深处的保尔·柯察金相关。
心里一直有做农业的情结
今年5月,沉寂多时的柳传志突然高调露面,带着他的爱将陈绍鹏,以及联想控股的拥有全国最大的蓝莓产业链、最大的猕猴桃基地的佳沃集团。
媒体的评价是,这一次,柳传志又来了个出其不意。一帮搞IT的人,居然花了十几个亿去做农业,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两年前,联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陈绍鹏突然神秘离职,并谢绝了所有的采访,只是说,跟着老柳去开拓母公司联想控股的新业务。新鲜上市的蓝莓揭开了柳传志和爱将隐身两年的秘密。
尽管在IT界打拼多年,但柳传志心里一直有做农业的情结。他经常跟业界大佬们讨论的是,这么大个国家怎么就频频发生食品安全的问题呢,吃都吃不安全,何谈民众的安居乐业。最刺激柳传志的是,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他需要经常和国外的同行打交道,在很多次谈判最胶着的时候,对方会冷不丁来一句:“你们连吃的都搞不好,还跟我们谈什么高科技,谈什么知识产权?”
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柳传志确实无话可说。如果说,国外同行的刻薄提问让柳传志萌动了做农业的念头的话,那么跟经济学家周其仁的多次交流则坚定了他做农业的决心。
周其仁告诉柳传志,农村、农业、农民就是中国经济的冻土层,未来中国经济的出路就要靠开发好这块冻土层。
对农村的冻土效应,柳传志感触颇深,因为这一二十年来,联想电脑的销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就得益于联想集团开拓了5级销售渠道,把电脑一直卖到农村去了,而大多数电脑生产商基本止步于3级市场,卖到县城就了不起了。
所以当几年前,联想集团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泥潭中拔出腿之后,柳传志就开始谋划进军农业,尽管当时他已经67岁。
农业的范围大了去了,种植、养殖、畜牧、农产品加工,究竟从哪里起步?柳传志经过差不多一年的调研,把起点定在了果盘子里的高档水果。他的逻辑也很简单,中国人每天水果的摄入量只是发达国家的一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水果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的农业还主要集中在温饱型的供给,尤其是高品质的水果种植还是空白。
柳传志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别看水果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这个行业目前在中国的产值一年也有5000亿元的规模。当柳传志的这笔账算出来后,一些拿着钱找不到投资方向的人说,老柳不愧为老柳,总能先跑一步。
作为一个有报国情怀的老知识分子,赚钱可不是柳传志搞农业的唯一目的。他说,频繁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事故让中国的老百姓对企业家失去了信心,而他要用最精细的管理方式生产最安全的食品,让百姓相信企业家是有良心的。
谁说搞IT的搞不好农业
一颗蓝莓从选种到最后呈现到市场上需要158个操作步骤。只有将IT管理技术引入农业种植才能实现这样精细的管理。柳传志领导下的佳沃集团大概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做到每一个种植步骤都能做到安全性可追溯的公司。
柳传志卖蓝莓,每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上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计算机扫描,可以清晰地查到每一个操作环节的责任人。这样的可追溯系统让老柳敢为自己的蓝莓背书——这是中国最安全的蓝莓。而他也颇为得意地说,谁说搞IT的就搞不好农业,只要企业家心里还装着社会责任,还有产业报国的梦想,跨界也能拔得头筹。
蓝莓的风光上市为柳传志的现代农业梦想开了个好头,而且也证实了他创立的联想管理模式是可以跨界复制的。另外,蓝莓能做得顺风顺水其实也得益于过去二三十年柳传志创业过程中一路磕磕绊绊积累的经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的巅峰时代,作为奥运会的TOP赞助商,中国企业第一次和可口可乐等企业比肩亮相。可谁也没想到当年年底的金融危机一下子凸显了这家企业“蛇吞象”之后的种种弊端,联想集团出现了较大亏损。
面对账面上不好看的数据,柳传志并没有把原因全部归结于危机后的全球购买力下降,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管理和文化出了大问题。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和国外同事磨合的过程中,联想集团的管理理念被抛弃,国际化让原本并不强大的联想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老将出马,重振旗鼓。早就宣布退居二线的柳传志重新出山,担任联想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原来的董事局主席杨元庆改任CEO。
其实,当时65岁的柳传志健康状况并不太好,尤其是看到那些不太让人满意的经营数据后,血压就会小步上扬。周围的同事都担心他的身体,专门给他成立了一个保健班子。尽管当时经营的状况已经危机四伏,但柳传志还是跟大家开玩笑说:“业绩的数字我来管,血压的数字你们来管。”
柳传志首先对联想集团的班底进行调整,“开走”了不懂联想的洋CEO,组建了一个真正能中西互补的领导层,并制定了与联想经营风格一致的突围路线图。柳传志把这个战略命名为左右拳战略,“左拳”主守,巩固在中国的市场领导地位和海外大客户的业务;“右拳”主攻,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和消费业务,复制在中国的成功运作模式。 经过半年调整,到2009年9月30日,联想集团已成功扭亏为盈,三季报成为全球销量增长最快的厂商,在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大幅增长,印度、东欧、东南亚等几个关键市场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50%,俄罗斯的业绩甚至翻了3倍。
联想集团的大船闯过波浪后,柳传志又一次急流勇退,让杨元庆重新坐上董事局主席的位子。
当时柳传志重出江湖,外界的流言给了杨元庆很大的压力,但在复出、再退出的过程中,柳传志从未公开指责过这位他一手带起来的年轻人,反而向外界澄清说,联想遇到的困难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而是整个管理团队偏离了联想集团固有的价值。
熟悉柳传志的人都知道,他的梦想就是要把联想打造成百年老店。因此,他特别看重联想文化的传承。柳传志说,他希望有理想、有才能的年轻人能够在企业实践中被培养,能够到一个重要的岗位上施展才能,验证联想的管理理念。
书海中挖出的管理模式
年近古稀,从心所欲不逾矩。柳传志依然保持着他耿直的性格。不久前,在一次企业家小范围的聚会上,他关于企业家“在商言商”的言论引来了社会对他的猛烈批评,甚至有人质疑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是真是假。
一些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站出来论力挺他。对这些负面的声音柳传志坦然面对,在他看来,把联想集团做成世界一流的企业就是他对国家最大的贡献。联想集团已经挺过难关,当下,他更重要的使命是把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扶植上市,那艘更大的船扬帆远行后他就真正退休。他给自己的时间是两年。
学技术出身的柳传志自创的联想管理模式目前看来还比较成功,很多人都问他秘诀是什么,他说从各种书里学来的。
清史里关于康熙的章节,柳传志总是爱不释手。他说,虽然书里讲的是治理国家的事,可对他考虑企业交接班是有一定启发的。他看各种管理类、历史类书籍,还有人物传纪都会从中总结其中的管理亮点。
说起读书,柳传志的话匣子就停不住。他最爱读,也最爱给别人推荐的是《明朝那些事》。他说,这套书不仅适合政府的公职人员读,做企业的读了也会有很大的启发,书里的很多东西非常值得我们去对比参考,从中挖出很多发人深省的道理。
柳传志喜欢《明朝那些事》,中间的故事也能信手拈来。他说,看这套书,一定要仔细琢磨讲戚继光打倭寇的那一段。戚继光是怎么打赢的呢?从练兵开始,形成文化,最后研究战法。更有意思的是,戚继光又贪污又请人吃饭,但最后他死的时候,人们发现他们家空空如也,那些钱全用在买通上面的官员上了,于是保证了他20年的抗倭。他其实并不爱钱,为了达到抗倭的目的,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如果不这样,恐怕那段历史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推荐这个故事,柳传志可能有他的经营企业的管理逻辑。不管别人是否能读懂他的逻辑,能学会什么,但不可否认,这位69岁的企业家,依然保持着他40岁下海时的创业激情。无论是PC起家的联想集团,还是正排兵布阵的联想控股,他都希望“受人尊敬、值得信赖”。
(责编:萧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