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理论特质——毛泽东、邓小平政治理论特质比较分析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政治理论的比较研究试图说明 :存在着特质不同的两种政治理论 ,即结论性理论与非结论性理论。具有结论性特质的理论是答案型、指示型、封闭型、理想型的 ;而具有非结论性特质的理论则是问题型、提示型、开放型、现实型的。毛泽东的政治理论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尚是非结论性的 ,而在革命胜利后则逐步变为一种结论性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一种非结论性的理论。认识到这一点 ,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 ,从而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of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olitical theories with different qualities, namely the conclusive and non-conclusive theories. The theories with conclusive traits are answer type, instruction type, closed type and ideal type. The theories with non-conclusiveness are problem type, prompt type, open type and real type. Mao Zedong’s political theory was inconclusive until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gradually became a conclusive theory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 Deng Xiaoping Theory is a non-conclusive theory. Realizing this point will help us grasp the essence of Deng Xiaoping Theory’s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a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so as to better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century
其他文献
1990年全世界有 140多万人因自杀死亡 ,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高达该数字的 10~ 2 0倍。在大部分提供有关自杀死亡数字的国家中 ,自杀是前十位死因之一。而在青少年中 ,它是前
宗教人类学具有一些独特的研究方法 ,如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文化相对论的方法等。二次大战以后 ,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 ,传统的研究方法得到发展和更新。适
科学预设是科学理论建构的主导因素,也是科学合理性的普遍性原则和标准建构的前提或指南。逻辑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均持某种预设主义立场,前者是“下向”预设主义,后者则是“上向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家长、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的认识。因素分析表明 ,家长主要强调四个因素 :“精神和神经病症”、“良好品行”、“健康人格”和“循环性” ;教师
在中国古代传播史上,先秦时期儒家的传播方式在当时的背景下是首开先例、卓有成效的。他们游说诸侯,办学授徒,编辑整理古籍和著书立说,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儒家对
郭沫若的精神世界里具有一种超常的诗人气质。这种诗人气质主要体现在对生命情感认知的两种存在形态 ,一是感情激荡时的亢奋与宏放 ,二是感情低落时的忧郁与感伤 ,两者相互依
西方伦理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为当代中国伦理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它所开辟的新领域和所研究的新论题、所采取的新视角和所运用的新方法、所阐发的新思潮和所论证的新观念
目的 :探讨卫校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表 (EMBU) ,对零陵卫校 441名学生进行调查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性别、学业、人格特
汤显祖的“意识境界”是认知主体将自己的生命作了新的跃动和蜕变而创造的 ,是个体生命与真理“遇合”而产生的辉光气象。“意识境界”生成的三个层面是 :1、遇而后辨 ;2、反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中存在着两个派别,即机械唯物主义和 人本唯物主义,二者各有自己的理论特征、理论来源和理论归宿,不能简单地用机械唯物主 义统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