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生活化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c_0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即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联系
  学生新课程改革强调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体验。而要实践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我认为首要任务就是要让数学课堂生活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生活化呢?通过自己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体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让数学语言生活化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二、课题导入生活化
  成功的一节数学课,离不开良好的情境引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学习每个新知识时,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并引起怀种学习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我就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通过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学生感知聪明的乌鸦之所以能喝到瓶中之水,那是因石子占据一定的空间使水往上面升,从而初步产生所有物体都占有物体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大小,激发学生探究体积意义的强烈欲望。
  三、
  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许多知识都有丰富的生活背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的资源,而且要为学生学习创设更加开放的、广阔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形成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新知识融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之中。例如:我在“教千克和克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指导学生提前利用假期进行生活调查,并做适当的数据记载。课堂里,师生进行调查交流。教师将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带进课堂,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在“比一比”教学中,更要从生活中抽取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事物,如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基本图形和常见的事物等,让学生分析出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点、知道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通过形象化的生活场景展示,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在课堂中运用数学知识理解生活,形成美好的情感体验,感知生活认识世界。
  四、
  探究过程生活化
  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必须要充分感知、建立丰富的表象,结合学生熟悉和感谢兴趣的具体生活思考问题,就是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过程。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学中教师就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善于运用生活知识去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97+98、279+102等习题。
  五、巩固练习生活化
  练习是对已有知识的再现,它关系到已有知识的接受、掌握情况。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教学活动中,巩固新知、开阔视野、体验数学的实践性。如:低年级教学“元角分”时,在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单位和它们这间的关系后,为了巩固练习,我假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模拟了一个商店,请一名小朋友顾客,用复印的人民币来买东西。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里,学生愉快的巩固了知识,进一步认识了“元角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情景中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六、
  运用知识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创设生活情景,讓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位置》一课中,可以要学生在教室里自己编制电影票,然后老师再带学生到学校报告厅找找自己的座位。学生发现与刚才教室里的位置不一样了,产生疑问。教师就注重让学生自己来解决,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有感而说”,从中初步得出电影院找位置该怎么看,要注意什么等等,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感到真实可信,具体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通过比赛找新的座位,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节课上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是,处处都要用。只有这样真正地把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又不拘泥于教材,要从学生物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也是适应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的信息化要求的重要专业,对于培养符合信息化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应用人才至关重要,但是经过几年的经验结论,和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考察,总结出网络工程专业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就业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和实践的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就业导向 网络工程 改革与探
【摘要】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特殊性决定了对于护理士官的第一任职需求,除应具备一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外,还须具备多种能力,其中评判性思维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是在对问题发展变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法。我们在护理士官教学中,注重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展开情景教学,以此教学形式强化对护理士官学员评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护理辩证思考帮助护理士官学员对于各种复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33-02  一、学生“能力本位”的内涵及教改的提出  (一)“能力本位”的内涵  “能力本位”:无论是加拿大CBE/DACUM教育模式,还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一般素质导向的模式,亦或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整合型模式,能力本位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它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技能训练的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原理探析三方面,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该章在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
【摘要】本文在对探究式教学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探究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步骤,列举了主要教学方法,并提出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35-02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用典型事例、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验、观察、思考等方法,
摘 要: 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政治试卷的讲评中发挥“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作用。无论是客观题的讲评,还是主观题的讲评,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一些途径找到正确答案,掌握答题方法。  关键词: 政治试卷讲评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高中政治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客观题,由33道单项选择题组成;第二部分是主观题,由3道简析题和1道探究题组成。政治试卷讲评,一直以来都
【摘 要】中国文化是华夏民族历史实践和思想情感的智慧结晶, 既“ 源远流长,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又“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 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易辞的历史责任。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了“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这是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传播中国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举措。该项目代表着我国文化外译的最高水平
摘 要: 本文从命题立意、考试范围与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2010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进行了粗浅的剖析。  关键词: 2010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 分析 问题    2010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考试内容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必修教材与选修3教材,该卷的生物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既体现了科学课程的性质,又重视了科学素养的考核。试题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
【摘 要】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探 逻辑思维 能力 策略  高中教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说到底是一个正确、严谨、合理地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观察、分析、类比、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