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孙立这样的一群“观天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坚守在三沙岛礁上,观云测雨、守家卫国,让气象薪火代代传承,一天也不曾间断……
南海,三沙。中国最南端的气象站,坐落于此。
高温暴晒、年均日照时间近3000小时;从风和日丽到雨骤风狂,只需一瞬间;常年吃不到新鲜蔬菜,饮用水全靠补给……“住一日是天堂,住一周是人间,住一月是地狱。”有人曾如此形容三沙条件的艰苦。
然而,一群“观天人”,从新中国成立不久便坚守在三沙岛礁上,观云测雨、守家卫国,让气象薪火代代传承,一天也不曾间断。
海南省三沙市气象局预测减灾科科长孙立,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34岁的他驻守三沙10年,与艰苦孤寂相伴,始终心怀使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成长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让薪火在年轻一代手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有人值守的岛礁,
他几乎“守”了个遍
人们常说,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背后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孙立就是那背后的人。
“氣象观测数据是准确预报天气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安全,一刻也不能中断。”孙立说,自己最初做观测员的那几年,每天雷打不动定点采集数据,遇到再大的狂风暴雨也得往外冲。
有一年,强台风袭击珊瑚岛。狂风肆虐中,观测设备停止了工作。3名观测员脱下雨衣包起设备,彻夜抢救资料,手工向外界传送气象数据,连续33个小时不休不眠,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等他们回过头来才发现:能吃的只剩一瓶罐头和一包方便面,其他食物全让风吹跑了。
更大的考验则在日常。
三沙有“四高”——高温、高盐、高湿、高日照。孙立与同事常会被晒得皮肤红肿甚至起泡,去室外检修设备一圈下来,能晒掉几层皮。“除了暴晒,空气也湿得能捏出水来,驻岛没几年,风湿骨病就找上门来了。”现在,即便在大太阳天里,孙立也得戴着厚厚的护膝。
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把孙立“吓跑”。三沙是他的父亲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手握“接力棒”的孙立,早就把这些岛礁当作了自己的家。这10年,从西沙到南沙,有人值守的岛礁,孙立几乎“守”了个遍。
“每次从永兴岛去珊瑚岛,都需要勇气。这段距离是用生命在漂泊。”他至今仍记得自己第一次坐船去珊瑚岛时的“煎熬”:胃跟着海浪一起翻滚,吐累了睡、睡醒了接着吐,在海上足足漂了三天三夜……
2018年,南海气象观测迈出历史性一步——南沙群岛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气象站正式启用,填补了一大空白。这些岛礁,散布在距海南岛约1000公里之外的汪洋之上。当得知那里需要有人值守,“怕坐船”的孙立主动请缨第一批上岛。“岛是国的岛,一个岛礁气象站就是一面旗帜,我就是想把自己心里的那面旗帜,矗立在南沙。”他说。
与百姓做“生死之交”,
奋力守住海上生命防线
由于常年驻岛,在生活中,孙立似乎总是那个缺席的人。母亲手术的日子全家人只有他没到场;最好的朋友家里出了变故他没帮上忙;恋爱被分手,因为两人相聚的时间实在太少……当有些记忆再次被触及,他也会低落一阵子甚至掩面流泪。“跟时间打架,永远是输家。”一次次无能为力并坦然接受后,孙立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
然而,作为守护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气象人,他却总是赢家一及时准确的预报服务,一次次赢得了与气象灾害的赛跑、赢得了人民满意的好口碑。
2016年的一天,在预报岗值班的孙立发现,雷达图上一条醒目的月牙状回波从海南岛方向汹汹而来。他意识到,原本风和日丽的三沙海域很快会出现“杀伤性”狂风暴雨。向政府和各部门报告,提前发预警,想尽办法通知海上船只……在与时间的赛跑中,附近海域所有船只都收到了信息、顺利回港,无一伤亡。
“我们刚靠港就狂风大作,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天气预报能救命!”那天坐船在海上采集样本的环境科研人员吴其珍至今仍心有余悸:如果翻了船,不仅辛苦采集的海水样本将毁于一旦,船上十几个科研人员也可能生死未卜。
台风是南海最常见的不速之客,“芭玛”“蝴蝶”“贝碧嘉”……还有一些连名字都没有的台风胚胎,哪个都不让人省心。而防御的先手棋布设得到不到位,要看天气预报准不准、快不快。“台风天是我们最紧张的时候。孙立说。
气象人的“紧张”,换来的是百姓在灾害面前的安然。如今我国台风预报水平已领跑全球,每次台风登陆前,三沙有关部门都会依据孙立和同事们提供的预报,早早筑起“防御工事”,因台风出现伤亡的情况,也越来越少见。
通常,气象工作者隐于贴心的天气预报幕后,对百姓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也让孙立收获了不少特别的“朋友”。
南沙渔民林圣雄便是其中之一。每次出海前,他一定会给孙立打个电话,确认天气平稳后,才敢放心开船。“报得很准!我从没见过他,却百分之百信任他。”在老林心里,自己与孙立是“电话之交”,更是“生死之交”。
“把未知的灾害性天气及时准确预报出来、传递给需要的人,奋力守住海上生命航线。”在孙立看来,这是自己作为气象人的使命与责任,也是建设“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的时代要求。
创新当好气象“服务员”,
努力摸透这方天空的脾性
南海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然而,变幻莫测的天气,暴雨、台风等致命灾害,严重威胁着国内外往来船只的安全。
“如何创新方式与内容、提升服务本领,我们一直在探索。”他说。随着三沙海洋气象电台的开通,在往来于南海的数千艘船只上,常年与风浪为伴的渔民、船长们,只要带上一台收音机,就能收到贴心的天气预报,不分国籍与地域。如今,这一服务的覆盖半径已达1000海里。
年复一年,孙立和同事们走访作业船只问需求,不断优化天气预报;一点点突破“最后一公里”,把预警信息传遍渔场、港口、岛礁;开设微信公众号积极做科普,把防灾减灾意识种到人们心里。
创新的热情,在孙立钻研预报技术、执意要摸透南海天空的“小脾气”中也淋漓体现。“永兴岛的降水不像内陆那样受地形影响,降水预报有时比台风还要难。”他深知,这与南海特殊的地理位置、科研领域尚存在的诸多空白不无关联。
这些“空白”,深深激发着孙立的斗志。他利用空闲时间一点点翻阅整个南海所有历史观测资料,归纳分析南海气候特征,碰上“难搞定”的天气就逐一积累总结。凭着优异的预报水平,他连续多年获评“全省优秀预报员”。
“做气象人,预报准天气,是本分。老百姓有期盼,我们就要全力以赴。”孙立说,自己只是全国11多万气象人中的平凡一员。在高山、荒漠、海岛,还有很多人默默坚守,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是大家共同的初心与追求。“哪里需要我,我就愿意在哪里发光散热。微光聚在一起,才是光芒。”
南海,三沙。中国最南端的气象站,坐落于此。
高温暴晒、年均日照时间近3000小时;从风和日丽到雨骤风狂,只需一瞬间;常年吃不到新鲜蔬菜,饮用水全靠补给……“住一日是天堂,住一周是人间,住一月是地狱。”有人曾如此形容三沙条件的艰苦。
然而,一群“观天人”,从新中国成立不久便坚守在三沙岛礁上,观云测雨、守家卫国,让气象薪火代代传承,一天也不曾间断。
海南省三沙市气象局预测减灾科科长孙立,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34岁的他驻守三沙10年,与艰苦孤寂相伴,始终心怀使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成长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让薪火在年轻一代手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有人值守的岛礁,
他几乎“守”了个遍
人们常说,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背后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孙立就是那背后的人。
“氣象观测数据是准确预报天气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安全,一刻也不能中断。”孙立说,自己最初做观测员的那几年,每天雷打不动定点采集数据,遇到再大的狂风暴雨也得往外冲。
有一年,强台风袭击珊瑚岛。狂风肆虐中,观测设备停止了工作。3名观测员脱下雨衣包起设备,彻夜抢救资料,手工向外界传送气象数据,连续33个小时不休不眠,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等他们回过头来才发现:能吃的只剩一瓶罐头和一包方便面,其他食物全让风吹跑了。
更大的考验则在日常。
三沙有“四高”——高温、高盐、高湿、高日照。孙立与同事常会被晒得皮肤红肿甚至起泡,去室外检修设备一圈下来,能晒掉几层皮。“除了暴晒,空气也湿得能捏出水来,驻岛没几年,风湿骨病就找上门来了。”现在,即便在大太阳天里,孙立也得戴着厚厚的护膝。
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把孙立“吓跑”。三沙是他的父亲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手握“接力棒”的孙立,早就把这些岛礁当作了自己的家。这10年,从西沙到南沙,有人值守的岛礁,孙立几乎“守”了个遍。
“每次从永兴岛去珊瑚岛,都需要勇气。这段距离是用生命在漂泊。”他至今仍记得自己第一次坐船去珊瑚岛时的“煎熬”:胃跟着海浪一起翻滚,吐累了睡、睡醒了接着吐,在海上足足漂了三天三夜……
2018年,南海气象观测迈出历史性一步——南沙群岛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气象站正式启用,填补了一大空白。这些岛礁,散布在距海南岛约1000公里之外的汪洋之上。当得知那里需要有人值守,“怕坐船”的孙立主动请缨第一批上岛。“岛是国的岛,一个岛礁气象站就是一面旗帜,我就是想把自己心里的那面旗帜,矗立在南沙。”他说。
与百姓做“生死之交”,
奋力守住海上生命防线
由于常年驻岛,在生活中,孙立似乎总是那个缺席的人。母亲手术的日子全家人只有他没到场;最好的朋友家里出了变故他没帮上忙;恋爱被分手,因为两人相聚的时间实在太少……当有些记忆再次被触及,他也会低落一阵子甚至掩面流泪。“跟时间打架,永远是输家。”一次次无能为力并坦然接受后,孙立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
然而,作为守护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气象人,他却总是赢家一及时准确的预报服务,一次次赢得了与气象灾害的赛跑、赢得了人民满意的好口碑。
2016年的一天,在预报岗值班的孙立发现,雷达图上一条醒目的月牙状回波从海南岛方向汹汹而来。他意识到,原本风和日丽的三沙海域很快会出现“杀伤性”狂风暴雨。向政府和各部门报告,提前发预警,想尽办法通知海上船只……在与时间的赛跑中,附近海域所有船只都收到了信息、顺利回港,无一伤亡。
“我们刚靠港就狂风大作,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天气预报能救命!”那天坐船在海上采集样本的环境科研人员吴其珍至今仍心有余悸:如果翻了船,不仅辛苦采集的海水样本将毁于一旦,船上十几个科研人员也可能生死未卜。
台风是南海最常见的不速之客,“芭玛”“蝴蝶”“贝碧嘉”……还有一些连名字都没有的台风胚胎,哪个都不让人省心。而防御的先手棋布设得到不到位,要看天气预报准不准、快不快。“台风天是我们最紧张的时候。孙立说。
气象人的“紧张”,换来的是百姓在灾害面前的安然。如今我国台风预报水平已领跑全球,每次台风登陆前,三沙有关部门都会依据孙立和同事们提供的预报,早早筑起“防御工事”,因台风出现伤亡的情况,也越来越少见。
通常,气象工作者隐于贴心的天气预报幕后,对百姓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也让孙立收获了不少特别的“朋友”。
南沙渔民林圣雄便是其中之一。每次出海前,他一定会给孙立打个电话,确认天气平稳后,才敢放心开船。“报得很准!我从没见过他,却百分之百信任他。”在老林心里,自己与孙立是“电话之交”,更是“生死之交”。
“把未知的灾害性天气及时准确预报出来、传递给需要的人,奋力守住海上生命航线。”在孙立看来,这是自己作为气象人的使命与责任,也是建设“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的时代要求。
创新当好气象“服务员”,
努力摸透这方天空的脾性
南海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然而,变幻莫测的天气,暴雨、台风等致命灾害,严重威胁着国内外往来船只的安全。
“如何创新方式与内容、提升服务本领,我们一直在探索。”他说。随着三沙海洋气象电台的开通,在往来于南海的数千艘船只上,常年与风浪为伴的渔民、船长们,只要带上一台收音机,就能收到贴心的天气预报,不分国籍与地域。如今,这一服务的覆盖半径已达1000海里。
年复一年,孙立和同事们走访作业船只问需求,不断优化天气预报;一点点突破“最后一公里”,把预警信息传遍渔场、港口、岛礁;开设微信公众号积极做科普,把防灾减灾意识种到人们心里。
创新的热情,在孙立钻研预报技术、执意要摸透南海天空的“小脾气”中也淋漓体现。“永兴岛的降水不像内陆那样受地形影响,降水预报有时比台风还要难。”他深知,这与南海特殊的地理位置、科研领域尚存在的诸多空白不无关联。
这些“空白”,深深激发着孙立的斗志。他利用空闲时间一点点翻阅整个南海所有历史观测资料,归纳分析南海气候特征,碰上“难搞定”的天气就逐一积累总结。凭着优异的预报水平,他连续多年获评“全省优秀预报员”。
“做气象人,预报准天气,是本分。老百姓有期盼,我们就要全力以赴。”孙立说,自己只是全国11多万气象人中的平凡一员。在高山、荒漠、海岛,还有很多人默默坚守,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是大家共同的初心与追求。“哪里需要我,我就愿意在哪里发光散热。微光聚在一起,才是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