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重能力考查是历史新课程标准和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其中对背景知识归纳能力的考查更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现结合教学中的实例谈一谈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一、学生背景知识材料不足,导致其归纳能力基础薄弱
一方面,初中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客观上造成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高中历史课本语言的概括性都比较强,不可能详尽地描述相关背景知识,这导致学生对于很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分析和整合能力有限。
二、归纳背景知识的常用方法
1 直接讲述,感受情境。例如在学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一目内容时,教师可在导入环节有意识地设问或讲述鸦片战争前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状况,创设历史情境,切入对新课的学习。讲述法一般适用于某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并且讲述主体多为教师,对学生自主归纳和分析材料能力的培养作用相对较小。
2 按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归纳背景知识。例如讲授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一目内容需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我们可将其归纳如下: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政治上:地主阶级开始出现并不断壮大。
文化上: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层次清楚、内容全面,不过不太符合正常的认知规律,因为面对一个陌生的历史事件,学生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而不是一下子就能认识到它发生的政治、经济等因素是什么。因此,对于一些不方便划分的历史事件,就不太适合用上面的方法加以归纳。
3 按不同类型原因归纳背景知识。即按决定事物发生程度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等,按意识关联划分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归纳背景知识。
比如人教版《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这样归纳: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对外扩张。
主要原因: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腐朽,清政府腐败无能。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再如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可以概括为:
主观原因:中共力量较小,需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客观原因: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革命性较强。
按原因类型归纳背景知识的方法我们非常熟悉,其优点仍然在于层次清晰,可以非常明确地展示出在促成历史事件产生的因素中不同要素所起到作用的大小,易于把握重点。当然,这样的归纳方法也不是很容易就能训练出来的,因为原因的划分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给出指导和提示。
总之,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将上述的方法和基本认知规律结合起来,遵循历史事件发生的规律,更好地帮助学生归纳相关背景知识。
三、将基本认知规律和常规方法相结合
从哲学角度讲,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使事物发生变化。因此,所有的历史事件背景知识都要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条件都具备事件才会发生。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养成一种习惯,让学生带着规律去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把基本认知规律和常规方法相结合。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层,依据文本、材料、图片归纳必要性和可能性。如宗教改革的背景,可以这样来归纳:
必要性:天主教会阻碍了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可能性:马丁·路德宗教理论的形成,世俗君主的支持。
第二层,在学生熟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再进一步细化下面的原因:
根本原因: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天主教对德意志地区的压榨。
直接原因:教皇在德意志地区兜售赎罪卷。
也就是说,首先掌握基本的方法论,明白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可以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进行归纳,然后根据不同标准进一步加以细化,最后运用到不同类型的题目之中。
一、学生背景知识材料不足,导致其归纳能力基础薄弱
一方面,初中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客观上造成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高中历史课本语言的概括性都比较强,不可能详尽地描述相关背景知识,这导致学生对于很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分析和整合能力有限。
二、归纳背景知识的常用方法
1 直接讲述,感受情境。例如在学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一目内容时,教师可在导入环节有意识地设问或讲述鸦片战争前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状况,创设历史情境,切入对新课的学习。讲述法一般适用于某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并且讲述主体多为教师,对学生自主归纳和分析材料能力的培养作用相对较小。
2 按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归纳背景知识。例如讲授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一目内容需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我们可将其归纳如下: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政治上:地主阶级开始出现并不断壮大。
文化上: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层次清楚、内容全面,不过不太符合正常的认知规律,因为面对一个陌生的历史事件,学生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而不是一下子就能认识到它发生的政治、经济等因素是什么。因此,对于一些不方便划分的历史事件,就不太适合用上面的方法加以归纳。
3 按不同类型原因归纳背景知识。即按决定事物发生程度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等,按意识关联划分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归纳背景知识。
比如人教版《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这样归纳: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对外扩张。
主要原因: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腐朽,清政府腐败无能。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再如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可以概括为:
主观原因:中共力量较小,需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客观原因: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革命性较强。
按原因类型归纳背景知识的方法我们非常熟悉,其优点仍然在于层次清晰,可以非常明确地展示出在促成历史事件产生的因素中不同要素所起到作用的大小,易于把握重点。当然,这样的归纳方法也不是很容易就能训练出来的,因为原因的划分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给出指导和提示。
总之,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将上述的方法和基本认知规律结合起来,遵循历史事件发生的规律,更好地帮助学生归纳相关背景知识。
三、将基本认知规律和常规方法相结合
从哲学角度讲,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使事物发生变化。因此,所有的历史事件背景知识都要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条件都具备事件才会发生。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养成一种习惯,让学生带着规律去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把基本认知规律和常规方法相结合。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层,依据文本、材料、图片归纳必要性和可能性。如宗教改革的背景,可以这样来归纳:
必要性:天主教会阻碍了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可能性:马丁·路德宗教理论的形成,世俗君主的支持。
第二层,在学生熟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再进一步细化下面的原因:
根本原因: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天主教对德意志地区的压榨。
直接原因:教皇在德意志地区兜售赎罪卷。
也就是说,首先掌握基本的方法论,明白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可以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进行归纳,然后根据不同标准进一步加以细化,最后运用到不同类型的题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