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要求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始终以“目标来统领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标准》只给我们提供了所要实现的目标,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是随所要实现的目标、学校的实际等情况来确定的。如何改变以往课程内容中所存在的“难、繁、偏、旧”的现象已日益成为每一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课题。
一、对现行中学体育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1.难
原因之一:我们的体育教材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竞技运动。而竞技运动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程度已有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毛振明博士认为:“竞技体育是以培养优秀运动员参加竞赛并取得胜利为目的的体育行为,它的过程是由‘选材—训练—竞赛’几个部分组成的,而体育教育是为了传递运动文化和促进学生身体锻炼的教育性行为,它的过程是由‘全体参加义务—教学—教育目的的实现’几个阶段和部分组成的。这两个过程仅仅是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的‘进行身体练习’这个环节比较相似,但从参加的义务性、面对的人群、最终目的、实施者、从事时间、技能水平要求、场地器材要求、运动负荷要求、手段与方法、规则的要求等方面都不一样。”因此,如果我们不加任何技术方面的处理,直接将竞技运动技术作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其难度之大是可以想像的。
原因之二:由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将一系列难度较高的运动技术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如中国女排取得三联冠和五联冠后,教材编写者就将排球中“扣球”内容作为中学的教材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对排球运动的最基本的技术都掌握得不如人意,在这种前提下,让学生去学练“扣球”技术,学生能学好、练好吗?
2.繁
教学内容繁杂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性指标。由于体育运动素材很大,而且只要场地器材的条件允许,绝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都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有乐趣的运动。但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按传统和经验来考虑的,从而使我们的教材体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如人们常批评“铅球从小学推到大学”、“前滚翻从小学滚进大学”等现象,虽然这种说法并不十分正确,但表明体育教材中的“重复和繁杂”现象。
3.偏
体育教学内容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竞技运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来源于生活,起源于人们原始的游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竞技运动日益崇高“更高、更快、更强”的今天,为了取得更多的胜利,其竞技运动技术得到了最大极限的开发,这与原有的起源和游戏是大相径庭的,它将越来越偏离人们生活的实际。
而作为体育的教学内容,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终身体育的能力。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除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外,更多的应考虑学生的练习内容和方式与其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如果能与社会上流行的、学生喜欢的、教师能教的、学校场地器材允许的,那么,我们的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将更加吻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本文所说的“偏”,其实是选择教材内容中的方向“偏”了,如果教材内容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配套的话,那么,或许体育教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4.旧
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一直是学者、专家们所议论的话题。然而,议论归议论,编写归编写,“这种数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几乎就像一件穿了几十年没更换铁外套一样,其实早已是‘千疮百孔’了,可是,由于我们天天看着它,也就不感到它的破栏。”
其实这里的“旧”所指的是:过时的教学内容。如果硬要指出体育教材中所存在的这种过了时的教学内容,恐怕谁也说不完,我们不妨从权威性的专著中相关的评述。
《体育教育展望》一书中除了将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三本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教材内容作比较以外,进一步指出:“这种现象(过时的教学内容)尽管为广大的体育教师熟知,尽管这样的教材内容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但体育教学大纲的‘项目和内容的规定’将教师们的手脚给捆绑住了。
二、对《标准》关于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若干思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标准》还指出:“在7—9年级,根据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多数学生的兴趣,在每一类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内容。”
新《标准》无疑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学生兴趣与其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真正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落实到实处?这将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我们认为:“开放”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应“放开”手脚,大胆地选择那些学生喜欢的、教师能教的、学校场地器材允许的、与生活实际关联较大的内容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其前提条件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与练能达成《标准》中所规定的目标。
总之,我们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力就“去繁就简、化难为易、扶偏纠正、变旧为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需要要求我们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过程中,进一步认清以往课程内容中的“难、繁、偏、旧”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体育课程的实质,从而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江苏姜堰市第四中学)
一、对现行中学体育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1.难
原因之一:我们的体育教材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竞技运动。而竞技运动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程度已有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毛振明博士认为:“竞技体育是以培养优秀运动员参加竞赛并取得胜利为目的的体育行为,它的过程是由‘选材—训练—竞赛’几个部分组成的,而体育教育是为了传递运动文化和促进学生身体锻炼的教育性行为,它的过程是由‘全体参加义务—教学—教育目的的实现’几个阶段和部分组成的。这两个过程仅仅是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的‘进行身体练习’这个环节比较相似,但从参加的义务性、面对的人群、最终目的、实施者、从事时间、技能水平要求、场地器材要求、运动负荷要求、手段与方法、规则的要求等方面都不一样。”因此,如果我们不加任何技术方面的处理,直接将竞技运动技术作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其难度之大是可以想像的。
原因之二:由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将一系列难度较高的运动技术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如中国女排取得三联冠和五联冠后,教材编写者就将排球中“扣球”内容作为中学的教材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对排球运动的最基本的技术都掌握得不如人意,在这种前提下,让学生去学练“扣球”技术,学生能学好、练好吗?
2.繁
教学内容繁杂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性指标。由于体育运动素材很大,而且只要场地器材的条件允许,绝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都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有乐趣的运动。但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按传统和经验来考虑的,从而使我们的教材体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如人们常批评“铅球从小学推到大学”、“前滚翻从小学滚进大学”等现象,虽然这种说法并不十分正确,但表明体育教材中的“重复和繁杂”现象。
3.偏
体育教学内容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竞技运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来源于生活,起源于人们原始的游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竞技运动日益崇高“更高、更快、更强”的今天,为了取得更多的胜利,其竞技运动技术得到了最大极限的开发,这与原有的起源和游戏是大相径庭的,它将越来越偏离人们生活的实际。
而作为体育的教学内容,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终身体育的能力。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除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外,更多的应考虑学生的练习内容和方式与其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如果能与社会上流行的、学生喜欢的、教师能教的、学校场地器材允许的,那么,我们的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将更加吻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本文所说的“偏”,其实是选择教材内容中的方向“偏”了,如果教材内容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配套的话,那么,或许体育教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4.旧
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一直是学者、专家们所议论的话题。然而,议论归议论,编写归编写,“这种数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几乎就像一件穿了几十年没更换铁外套一样,其实早已是‘千疮百孔’了,可是,由于我们天天看着它,也就不感到它的破栏。”
其实这里的“旧”所指的是:过时的教学内容。如果硬要指出体育教材中所存在的这种过了时的教学内容,恐怕谁也说不完,我们不妨从权威性的专著中相关的评述。
《体育教育展望》一书中除了将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三本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教材内容作比较以外,进一步指出:“这种现象(过时的教学内容)尽管为广大的体育教师熟知,尽管这样的教材内容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但体育教学大纲的‘项目和内容的规定’将教师们的手脚给捆绑住了。
二、对《标准》关于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若干思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标准》还指出:“在7—9年级,根据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多数学生的兴趣,在每一类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内容。”
新《标准》无疑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学生兴趣与其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真正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落实到实处?这将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我们认为:“开放”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应“放开”手脚,大胆地选择那些学生喜欢的、教师能教的、学校场地器材允许的、与生活实际关联较大的内容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其前提条件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与练能达成《标准》中所规定的目标。
总之,我们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力就“去繁就简、化难为易、扶偏纠正、变旧为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需要要求我们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过程中,进一步认清以往课程内容中的“难、繁、偏、旧”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体育课程的实质,从而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江苏姜堰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