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是液体动力科研战线上的一群有志青年,他们是11所基础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及自主创新研究中的新生力量。他们在实践中传承航天精神,勇挑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用奋斗点亮青春,用实干收获未来。
“管路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是这次分析的重点……”“注意气腔与液腔安装位置,测点布置考虑液体晃动的影响,试验条件应当考虑整机试验响应重新制定……”
夜已深,某贮箱故障验证试验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办公室里,一个个数据点、一条条曲线、一幅幅频谱图次第出现,年轻的技术员们不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数据分析员则凝视屏幕,努力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故障源头的蛛丝马迹。键盘声鼠标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刚刚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的航天六院11所重点实验室联合团支部以“一团一品”为目标,切实提升支部青年科研能力。支部在“一团一品”工作中建立了“科研UP”品牌活动,以两个“前沿”和一个“实际”为抓手全面出击。紧盯学术“前沿”和掌握“前沿”技术,支部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来访交流,鼓励团员青年参与3D打印设计大赛,极大地深化了青年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趋势的认识。一个“实际”是要帮助支部团员青年扫清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避免因“闭门造车”造成的独自“卡壳”。
11所重点实验室是一支非常年轻的科研团队,联合团支部充分利用年轻人思维活跃这一优势,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助推多项重大课题成果落实落地;引领青年职工勤奋学习,加强技术交流,开展青年科技论文评选,为青年搭建展示能力的平台。
这些年来,联合团支部一直以攻克科研生产工作中的“急难险重”任务为目标,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到国防“973”、国防基础重大科研等50余項项目或课题中,在基础科研中取得一大批成果,广泛应用到北斗导航、探月三期、高分专项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中。
“如果材料上有小裂纹出现,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后,是否会扩展?会扩展多少?”一个新的问题横亘在重点实验室联合团支部团员青年的面前。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电脑就是我们的子弹,大脑和书本就是我们的武器,提供的数据,绘制的曲线,出具的报告就是我们的产品。”大家这样界定自己的工作。
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复杂,在研发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流动、燃烧、强度、结构、振动等多方面的工程问题。针对这些工程问题,重点实验室联合团支部的团员青年不怕困难,开展了大量仿真与试验分析,并将仿真分析作为先进的研发手段与试验相结合,形成互补,从而提升新型号研发设计能力,助力长征五号一飞冲天,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贡献了青年力量。
面对长征系列、新一代运载、载人登月、火星探测、天地往返等现役和在研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突出力学问题,围绕发动机性能指标,11所重点实验室的团青科研骨干们卧薪尝胆,积极投入推进和保障现役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可靠性提升研究,为发动机结构设计能力跨越式转变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储备。
“讲初心使命、讲航天精神、讲品德修养”——与紧张的科研同步,重点实验室联合团支部经常以线上线下多种学习形式,激发团员青年们对航天精神的认同感和践行航天精神的使命感。针对青年职工多的特点,联合团支部还通过院士讲堂、邀请知名教授授课、科研导师制等多层级体系化人才培养措施,引领青年科研人员“学专业知识、学标准规范、学工匠模范”,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
联合团支部的倾情奉献,帮助一批团青科研人才快速成长——
李斌潮,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重点实验室科研一线,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型号的强度设计和预先研究工作。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强度研究领域,李斌潮针对重点研究领域,结合发动机未来研究需求开展了大量试验和理论工作,在发动机结构失效机理、载荷识别与传递特性分析、多源振动与力学环境复现技术等工程难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在技术预先研究领域,承担或参与了总装预研项目、民用航天项目、国防科技创新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项目等多渠道的研究任务。因表现突出,李斌潮荣获2020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
胡洪波,主要从事爆震发动机方向研究,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防科研项目2项、军科委项目1项、航天科技集团创新研发重点项目1项。在中国科协主办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评选中,胡洪波成功入选,成为11所首位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青年科技人员。
重点实验室联合团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多路径、多形式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教育。
团支部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理论研讨班,通过线上培训、微团课等形式,切实弄懂学通做实党的理论。组织团员赴三线旧址实地学习,邀请老党员开展座谈交流会,增强支部团员航天报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组织开展五子棋比赛、三八妇女节送温暖等文体活动,提高支部团员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聚焦年度重大科研任务,制定支部“重大任务清单”“保障措施清单”,成立团员突击队,将团组织工作深入到科研一线,将团支部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工作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激发出支部团员“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决心信心,凝聚起支部团员“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团一品”,助力团青能力快速提升
“管路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是这次分析的重点……”“注意气腔与液腔安装位置,测点布置考虑液体晃动的影响,试验条件应当考虑整机试验响应重新制定……”
夜已深,某贮箱故障验证试验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办公室里,一个个数据点、一条条曲线、一幅幅频谱图次第出现,年轻的技术员们不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数据分析员则凝视屏幕,努力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故障源头的蛛丝马迹。键盘声鼠标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刚刚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的航天六院11所重点实验室联合团支部以“一团一品”为目标,切实提升支部青年科研能力。支部在“一团一品”工作中建立了“科研UP”品牌活动,以两个“前沿”和一个“实际”为抓手全面出击。紧盯学术“前沿”和掌握“前沿”技术,支部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来访交流,鼓励团员青年参与3D打印设计大赛,极大地深化了青年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趋势的认识。一个“实际”是要帮助支部团员青年扫清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避免因“闭门造车”造成的独自“卡壳”。
11所重点实验室是一支非常年轻的科研团队,联合团支部充分利用年轻人思维活跃这一优势,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助推多项重大课题成果落实落地;引领青年职工勤奋学习,加强技术交流,开展青年科技论文评选,为青年搭建展示能力的平台。
这些年来,联合团支部一直以攻克科研生产工作中的“急难险重”任务为目标,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到国防“973”、国防基础重大科研等50余項项目或课题中,在基础科研中取得一大批成果,广泛应用到北斗导航、探月三期、高分专项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中。
厉兵秣马, 固本强基做支撑
“如果材料上有小裂纹出现,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后,是否会扩展?会扩展多少?”一个新的问题横亘在重点实验室联合团支部团员青年的面前。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电脑就是我们的子弹,大脑和书本就是我们的武器,提供的数据,绘制的曲线,出具的报告就是我们的产品。”大家这样界定自己的工作。
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复杂,在研发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流动、燃烧、强度、结构、振动等多方面的工程问题。针对这些工程问题,重点实验室联合团支部的团员青年不怕困难,开展了大量仿真与试验分析,并将仿真分析作为先进的研发手段与试验相结合,形成互补,从而提升新型号研发设计能力,助力长征五号一飞冲天,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贡献了青年力量。
面对长征系列、新一代运载、载人登月、火星探测、天地往返等现役和在研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突出力学问题,围绕发动机性能指标,11所重点实验室的团青科研骨干们卧薪尝胆,积极投入推进和保障现役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可靠性提升研究,为发动机结构设计能力跨越式转变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储备。
“讲初心使命、讲航天精神、讲品德修养”——与紧张的科研同步,重点实验室联合团支部经常以线上线下多种学习形式,激发团员青年们对航天精神的认同感和践行航天精神的使命感。针对青年职工多的特点,联合团支部还通过院士讲堂、邀请知名教授授课、科研导师制等多层级体系化人才培养措施,引领青年科研人员“学专业知识、学标准规范、学工匠模范”,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
联合团支部的倾情奉献,帮助一批团青科研人才快速成长——
李斌潮,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重点实验室科研一线,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型号的强度设计和预先研究工作。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强度研究领域,李斌潮针对重点研究领域,结合发动机未来研究需求开展了大量试验和理论工作,在发动机结构失效机理、载荷识别与传递特性分析、多源振动与力学环境复现技术等工程难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在技术预先研究领域,承担或参与了总装预研项目、民用航天项目、国防科技创新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项目等多渠道的研究任务。因表现突出,李斌潮荣获2020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
胡洪波,主要从事爆震发动机方向研究,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防科研项目2项、军科委项目1项、航天科技集团创新研发重点项目1项。在中国科协主办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评选中,胡洪波成功入选,成为11所首位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青年科技人员。
学懂弄通做实,党史教育展风采
重点实验室联合团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多路径、多形式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教育。
团支部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理论研讨班,通过线上培训、微团课等形式,切实弄懂学通做实党的理论。组织团员赴三线旧址实地学习,邀请老党员开展座谈交流会,增强支部团员航天报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组织开展五子棋比赛、三八妇女节送温暖等文体活动,提高支部团员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聚焦年度重大科研任务,制定支部“重大任务清单”“保障措施清单”,成立团员突击队,将团组织工作深入到科研一线,将团支部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工作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激发出支部团员“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决心信心,凝聚起支部团员“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