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模式创新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aiwz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因文解道,因道悟文,一篇课文的教学点或许有很多,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既互相区别又彼此联系,若将这三者有机地综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复述、概括、背诵等,就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应该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突出语文本体性。课堂教学目标不能过于宽泛,要突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要想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教学时间,只能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所以,必须结合学段特点和文本特点,筛选出教学内容,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并突出教学重点。在确定目标时要结合文本培养学生感受语言、品味欣赏语言的能力,重视语言学习和训练,突出语文本体。文本中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点到为止。
  二、激发兴趣,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与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因此,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营造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来上,使学生学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只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尽量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加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首先,加大学生阅读量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自由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依靠自由阅读积淀在心灵深处的知识比老师在课堂上生硬灌输的知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大的支持作用。
  其次,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学生因年龄的关系,对于人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大量的阅读反映人间百态的文学名著可以深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大量阅读中外名家的传记作品可以增加学生对人生历程的体验……总之,这一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富都有极大的益处。大量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学到丰富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 由此可见,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会有知识的储备和力量的积蓄,也不会有出色的语文素养。
  四、优化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采取的是“选文”的编写方式,无非是例子而已。优化教学内容必须对教材进行切合实际的加工改造:一是要紧扣教材的“语文味”,二是要倾听学生、掌握学情。在加工改造教材的过程中,要摆脱习惯性思维,探索教师、教材、学生多种矛盾运动、发展、联系的可能性,摆脱思维单一性和程式化,避免陷入某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框架,处理教材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具体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借助上下文等来揣测某些词义,理解某些句子深含的意义,弄清全文的中心思想、层次结构、行文线索以及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和写作意图。要求学生要先粗读课文,理解“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形式,词句的学习、文意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都在一个完整清晰的全篇认知过程中进行,通过关键词、议论句、抒情句等有针对性地分析理解点,并以点带面,深化理解。
  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倾注情感
  语文教学是有情的教学,而学生则更是充满感情的个体。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情感,在文本的情感中领悟情感。在教师情感的正确引导下,使得语文课堂变为学生情感的栖息地。如今的课堂效果不是看教师口若悬河的演讲,也不是看学生无动于衷当听众,其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也就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凭借自身的情感去引领学生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更好的进行情感的培养,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其思想内涵、抒发情感并增强艺术效果这是作者描绘情境的目的。而教师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人情境,帮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主动探索代替以往变被动的学习,积极扩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明确课堂需要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现代教学技术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有时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节教学氛围的方法还有很多,除以上讲到课前导语、借助音乐以外,还可以借助投影幻灯,展示实物的具体形象,或是运用电影、电视等,通过合理的运用,就能起到激励学生情感,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课文的目的。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将情感教育落实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养心灵、健全人格。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社区居民闲暇时间的空余、以及体育意识的增强,在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下,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进一步向前推进。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正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安徽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锻炼的现状,以安徽省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期望为安徽省城市社区居民的全民健身运动现状提供数据支持。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也就不可能学有兴趣,善于自学。”“凡事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上也也同样适用。预习是学生自学的前奏,也是自学的尝试,不可缺少。学生课前做好充分预习,将会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对于课前预习每位老师都很重视,问题是不能简单得布置学生课下预习而了之,关键要指导学生怎样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
期刊
摘要:初中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概念的下的政治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  关键字:初中政治;差异化;回归生活;迁移与拓展  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关
期刊
摘 要  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图片与色彩的运用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平面设计三要素中图片与色彩特征的概述,结合平面设计原理对图片与色彩的整体表现做具体分析研究。合理运用平面设计法则,处理好图片、色彩二者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软件技术加以辅助设计,以达到增强作品的设计感、视觉冲击力及感染力的目的。  关键词:平面设计;图片;色彩;整体表现;平面设计原理  众所周知,图片、色彩、文字是平面设计的三要素。当你
期刊
生物学科的价值不只体现在它的结论中,更在于它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之中。知识永远是一条河流,它在不断地演变、充实和发展。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帮助其学习和获得镌刻在其中的情意、态度和认知能力。这些仅靠接受和记忆学习都是不能获得的,只有通过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亲身直接体验才能获得。而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政事实行为的研究,具体阐述了行政事实行为在《国家赔偿法》中的具体表现,并对行政事实行为的赔偿诉讼行为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行政事实行为;国家赔偿;行政赔偿诉讼  在我国,行政事实行为发生的频率很高,范围广,可以说,只要有行政机关存在就会有行政事行为发生。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对具体行政行为和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事实行为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对与行使职权无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困惑:小学生从低所级到高年级学过的那么多文质兼优的课文,接触了那么多词语、句子,可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究其原因主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训练。  关键词:语言训练;理解;积累;运用  小学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困惑:小学生从低所级到高年级学过的那么多文质兼优的课文,接触了那么多词语、句子,可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究其原因主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新理念和新思想的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同时,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期刊
摘要: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学法;教师示范;回顾小学;自学实践;检查结果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教师示范,展示学法  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上课开始便向学生
期刊
探索概念教学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更加准确、完整地掌握概念,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恰时恰点且适度合理的问题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一、设置问题串的原则  1.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  将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对接起来,引导学生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