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手艺之美
手艺,一个有可能即将从生活中消失的词;一个为人类的文明,起到了巨大传承作用的词;一个一旦轻轻说出口,内心便会湿润的词。
手艺,比文字更古老、更全面地记录了人类历史。
在工业时代,精致和专注的手工被流水线替代;对物与器具的亲近和敬畏被大数据、高数量所占据。卢梭曾说,在人类所有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
现在,我们重提手艺,是对一种古老价值观的呼唤,这些价值观依然至关重要。在追求工艺的精湛和审美过程中,摒弃功利心,赞美精益求精;在追求手工独创性的过程中,摒弃无效模仿的惰性,赞美从创新寻求突破的勇气;在手工合作的过程中,摒弃漠视他人存在,赞美合作共赢。
南京栖霞,也有一个与手艺相关的故事,那是一条诞生自东晋时期的柴龙。
传说东晋时民间大旱,东海龙太子不忍百姓受苦,擅自降雨,触犯天条,被斩成数段从天上抛下,心怀感激的百姓把一段段龙身用板凳接上,连在一起,期望让龙复活,因出资接龙的是一个姓柴的大户人家,因此这龙叫“柴龙”。
在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涂尔海姆村,也有一个关于龙的神奇传说。
很久以前,龙从大海来到村边一座小山上。因为疲累,它睡着了。在太阳暴晒下,龙体内的血开始沸腾,流到山下葡萄园中。而被龙血滋润过的葡萄,竟结出无比甜美的果实。用这种葡萄酿成的酒,成为当地最好的酒,名为“龙之血”。
柴龙通过手工扎起来后,肚子里可插上蜡烛,点燃,在晚间舞动时绚丽夺目。但因为村庄拆迁,村人流散各地,会扎龙和舞龙手艺的人也散掉了。舞了1700余年的柴龙,因此在2000年停舞至今。
人们又想起这条龙。在热心人奔走寻找下,从城市各个角落寻来的篾匠、木匠、糊纸匠、铁匠、剪纸艺人、民间画家和书法家共同合作,用精湛的手艺和虔诚的心,花费近一个月时间,重新让“柴龙”舞翩跹。舞龙这天,参与狂欢的有3万多人。当本刊采访该纪录片导演申赋渔时,他告诉我们,当时,老百姓的欣喜与狂热,激动了拍摄纪录片的法国摄像师莫吕埃勒,他说:“因为龙,他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他们都联系到一起了,成为一个巨大的整体。”
涂尔海姆村里,有一户人家,九代相传手工酿造“龙之血”葡萄酒的手艺。
当南京市政府和法国特斯拉斯堡市政府联合起来,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而拍摄这两条龙的故事,在两座城市播出时,万众欢腾。
手艺,是人类通用的语言。手艺,让我们距离自己的祖先、距离自己的文明很近,仿佛从没有隔开任何时空,孤独感就此消融。
这就是手艺,永远不会被时间打败的魅力。
云锦,手艺的传奇
“云想衣裳花想容”,中国人认为,最美的衣裳,是天上的彩云。只有如仙女一般灵巧的织女,才能织出云一样的彩锦。
1958年,北京,人们在“定陵”中,发现了明朝万历皇帝的遗骨。这位400多年前的皇帝再见天日之时,身上的龙袍色彩绚丽,灿若烟云。没想到,仅仅一瞬间,龙袍碳化了,色彩全无,面目全非。
皇帝的龙袍长17米,宽0.7米,用18000根经线、120000根纬线编织而成。轻、薄、透的真丝之上,织着飞卷的流云。云层之上,是17条飞腾的彩龙。其编织的技艺,可谓巧夺天工。令人遗憾的是,制作这件龙袍的技艺已失传300多年,采用现代高科技,也无法复制。
在南京,有个专门传承云锦传统的研究所。他们决心破译这古代龙袍的密码。
精良的机器,在织龙袍时毫无用武之地。它必须用中国2700多年来,不断传承不断改进的专用木结构织机。南京的这台织机名叫“大花楼”。它的零件多达1924个。同时操作的两位织手,要经过将近20年的学习与钻研,才能技艺纯熟,配合默契,并且,一旦搭档,再不分开。
云锦对蚕丝的要求是苛刻的。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曾经出土了一件距今2000余年的“素纱禅衣”。这件纱衣,用料2.6平方米,却只有49克重。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反复折叠几十层后,放在书本之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的文字。折叠起来,可以轻松放入火柴盒。南京云锦研究所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以古法复制出一件几乎与原件一样的纱衣——只有重量不对。复制品重达80克,几乎超出原件一倍。后来才发现,今天的蚕与2000余年前的相比,已经很不一样。个头大了,吐的丝也粗了。如果要做出与原件一样的纱衣,必须从养蚕开始。13年后,又一件国宝级纱衣复制成功。这件总重只比原件多0.5克。养不出完全相同于古代的蚕宝宝,但我们发现了蚕丝的又一个秘密。
制造龙袍上的金线,考验匠人们的不只是意志,还有智慧。要用铁锤,一锤一锤地把黄金打成名为“金箔”的薄片。1克黄金,要打出0.47平方米、方桌那么大的一片。再把这块薄片切成3000米长的细细金线。而把金线织造成服饰的技艺,就有贴金、缕金、捻金、掐金、盘金等18种之多。直到今天,心口相传的金箔工艺,依然是中国的不传之秘。
让龙袍呈现出不可思议的流光之美的,是孔雀羽线。艺人们把孔雀羽毛上的翠绒搓捻成螺旋状,再细细地与蚕丝缠绕,形成立体的金翠交映的立绒。在不同角度光线的照射下,会形成变幻不定的、宝石般流动的光泽。用孔雀羽线在龙袍上织成的龙鳞,让蛟龙栩栩如生,更让身着龙袍的皇帝显得尊贵而威严。
当原料准备就绪,当龙袍的设计图案绘成,下面就要进行一项最为神奇的工序了。这便是“挑花结本”。
如何在织机上织出跟画本一样的织物?
请最聪明的艺人,依着图样,按照一种奇特的原理,把丝的经线和棉的纬线,挂在一个巨大的木绷子上,就叫“挑花结本”。然后,把织机上的丝线与这“花本”相连,这样就能织出画本上的织物了。不是一模一样,是更立体,更华丽,更灵动,更动人心魄。
有人形象地把这个“挑花结本”叫做计算机的“二进制”算法。画工是产品设计师,“挑花结本”的艺人是程序编写员,织工运行程序。而织机是3D打印机。织工们要“打印”出龙袍,需要运行“挑花结本”编出的100余万个程序。
整整五年,南京的云锦传承人,终于复制出皇家龙袍。中国文学大师、服饰专家沈从文先生一见之下,不禁为之倾倒,“这件明朝皇袍的选料、织纹、色彩、图案、织造技艺,都同历史真品相同,堪称再现传世稀珍原貌。”
如今,云锦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它的每一条线都带着人的温度,它的每一点色彩,都藏着一个有着中国气息的故事。
因为丝绸,因为一桩几近失传又重新找回的手艺,中国一下离世界很近,你触手可及。
细节,手艺的价值
在恨不能以分秒来筹划方案、计算效率的时代,时间仿佛高高在上的权威,在每个人头顶,冷冰冰地、不容置疑地敲响节拍,滴答滴答。
唯有手艺人,似乎逃脱了掌控。你看那窝在庙会一角的民间艺人,看那街角修鞋的匠人、裁缝店的老师傅,专心于手上的活计,动作缓慢悠长。让人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靠着一项技能养家糊口。
作家北岛说过,“写作是一门手艺……要真心诚意,这是孤独的手艺,必一意孤行……手艺人都要经历这一法则的考验,唯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确,手艺的法则,就是抛开一切,专一钻研。旧时手艺人的节奏,恰恰暗合这个法则。
瓷胎竹编是成都地区的独特手工艺品,起源于清代中叶。它以瓷器器皿为胎,用竹丝依胎编织而成。竹丝纤细,仅一两根发丝厚,四五根发丝宽,且每根厚薄均匀、粗细一致。
谭代明老师大约是青神、邛崃、成都一带编得最好、最精细的一位。只因她不以竹编为唯一收入来源,“靠编织为生做不好手艺活。精细手艺会导致长期入不敷出,只能降低要求去走量。这是大忌,心不静做不了好手艺。”
日本的“木遣调”,类似于中国建造房屋打地基时,几个人边用木桩敲打,边唱的歌谣。今天在中国,这样的情形极少见,在日本却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承至今。
过去的人未曾拥有这么多东西,也未曾拥有这么多丑东西。无非是贪婪造成的:既想拥有许多,又不愿或付不出相应代价——资源、人工、耐心……无怪乎豆腐匠慨叹:“使用当日豆腐来做汤最美味,可大家是不是都在前一天就买好放着?那豆腐虽没有坏,但风味、口感、口味都完全不同了。”
人们失去了对生活细腻的触感、审美的心情。原来,是今天粗糙乏味的生活,将手艺赶走了。
“完成一门手艺的全过程时,那一颗心是在天堂,依靠一门手艺过生活,那颗心就掉进了市井。”手艺之美,根子是美在从容,美在鲜活,美在跳脱时间的束缚。
触摸,手艺的印记
机器时代让人的双手解放,却也让人与物品失去直接的碰触。
在手艺人眼里,他面对的不是没有表情、没有生气的物品,而是亲切熟稔的朋友。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和它们对话。
在做蓝染的手艺人眼里,若要说有什么困难,就是对蓝液的察言观色。最好的状态是搅动蓝液时,感觉轻快。若沉滞,就表示蓝液疲掉了。蓝的心情不好,怎么染也染不漂亮。一次染太多,比如四十件的话,蓝也会疲劳,约有两天不能使用。必须补充蓝泥,再次建蓝,就是再让它发酵。要让蓝恢复正常,就是要花那么多时间,因为蓝是活生生的。
颜料是“活生生”的,还要看它的“心情”来使用,这是无中生有、神经质的笑话吧?但细细思索,才能看到出发点的热爱、对单纯物事本然的尊重,处处蕴藏着“大道自然”的哲理。
打个比方,量产豆腐很难做出满意的味道。唯有亲手摸过每一颗黄豆的人,才知道豆腐的“旬”在何时。所谓“旬”是指食物味道最美好的时期。十月会有新豆子收成,很多人会以为盛产期的新豆子最适合。实际上,豆实较新,做出豆腐带黏性。新豆子放着过冬,到了次年二月,睡了好久,豆子水分消失,味道特浓,才可以做出凝结感较好的豆腐。这样的好豆腐用刀切开时,切口都会发出光彩。
精致的豆腐匠不但了解豆子,还熟悉器具的脾性。用石臼磨的豆会变成圆粒状的粉,用研磨机就好像剃刀削出来的,完全不同;煮豆量和锅的大小有关,和燃料等因素也有关……比做豆腐更辛苦的是事后的收拾,因为器具脏了,无法做出好豆腐。
哪怕是做腌菜,好的手艺人也会郑重告诉你:要不停用手搅糠床,不能戴手套,“得把手伸进去,跟米糠说话才行”。想超越技术的枯燥,将活儿干出彩,非得对物品有情感,建立联系不可。
借由与物品的联系,人与世界便有了连结感,对生活有了信仰,对自己的存在有了信念。
自尊,手艺的高贵
一位雕刻师说“名人没饭吃,好手吃得饱”。这里的“名人”,指手艺出类拔萃的专家。名人会以“这东西跟我不合”,爽快拒绝上门的活计。而假如“这个物件浑然天成,嗯,好,就让我的巧手来打造它,使之成为走到哪里都值得骄傲的作品”。他们只做注入灵魂和心力的工作,把世俗的恐惧、匮乏远远抛在脑后。
可惜,现代化生产不欢迎无法量化计算,以及无法精确控制的事。传统生产中,除了手艺人与工作间的宝贵关系,还有师傅与学徒、顾客与店家……那些人与人之间的交情、誓约、照顾,也都渐渐不保。
机械化和商业化榨挤下,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一天天疏离,隔绝在永恒的孤独中。
手艺之美,骨子里美在人。这是看不见的价值和财富。
真正的手艺人,拥有一种在这个时代失落了的智慧——他们如此看待顾客盈门的现象,“一次,有些周刊杂志介绍了我们的店。客人真是多得吓死人,店里的气氛全打乱了。若一直这么混乱下去,生意也就完蛋了。心里若没有定见,很快就会被这种虚名冲昏头脑。”
在装饰品镶嵌金匠眼里,“生意的好或坏,跟本人的喜好没关系。重要的是他从自己的手艺里能不能得到满足。”
何等的自尊、自信,在当下社会是无法孕育的。
但是,用惯了方便又便宜的东西的顾客,已经逐渐失去了辨认“真正好的东西”的能力,没有耐心和能力来对此有所要求。
无法在一件事物上专注、笃定,忙于向外观望,忙于捕捉各种碎片,已是这个时代的通病。那些手艺人怀着多年累积的洞见,风度翩翩地高谈阔论,想必少有人有足够自信讲出。
这不单单是手艺的悲哀。
找回手艺之美,也是在找回失落的智慧,找回失落的作为人的自信心。
手艺,一个有可能即将从生活中消失的词;一个为人类的文明,起到了巨大传承作用的词;一个一旦轻轻说出口,内心便会湿润的词。
手艺,比文字更古老、更全面地记录了人类历史。
在工业时代,精致和专注的手工被流水线替代;对物与器具的亲近和敬畏被大数据、高数量所占据。卢梭曾说,在人类所有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
现在,我们重提手艺,是对一种古老价值观的呼唤,这些价值观依然至关重要。在追求工艺的精湛和审美过程中,摒弃功利心,赞美精益求精;在追求手工独创性的过程中,摒弃无效模仿的惰性,赞美从创新寻求突破的勇气;在手工合作的过程中,摒弃漠视他人存在,赞美合作共赢。
南京栖霞,也有一个与手艺相关的故事,那是一条诞生自东晋时期的柴龙。
传说东晋时民间大旱,东海龙太子不忍百姓受苦,擅自降雨,触犯天条,被斩成数段从天上抛下,心怀感激的百姓把一段段龙身用板凳接上,连在一起,期望让龙复活,因出资接龙的是一个姓柴的大户人家,因此这龙叫“柴龙”。
在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涂尔海姆村,也有一个关于龙的神奇传说。
很久以前,龙从大海来到村边一座小山上。因为疲累,它睡着了。在太阳暴晒下,龙体内的血开始沸腾,流到山下葡萄园中。而被龙血滋润过的葡萄,竟结出无比甜美的果实。用这种葡萄酿成的酒,成为当地最好的酒,名为“龙之血”。
柴龙通过手工扎起来后,肚子里可插上蜡烛,点燃,在晚间舞动时绚丽夺目。但因为村庄拆迁,村人流散各地,会扎龙和舞龙手艺的人也散掉了。舞了1700余年的柴龙,因此在2000年停舞至今。
人们又想起这条龙。在热心人奔走寻找下,从城市各个角落寻来的篾匠、木匠、糊纸匠、铁匠、剪纸艺人、民间画家和书法家共同合作,用精湛的手艺和虔诚的心,花费近一个月时间,重新让“柴龙”舞翩跹。舞龙这天,参与狂欢的有3万多人。当本刊采访该纪录片导演申赋渔时,他告诉我们,当时,老百姓的欣喜与狂热,激动了拍摄纪录片的法国摄像师莫吕埃勒,他说:“因为龙,他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他们都联系到一起了,成为一个巨大的整体。”
涂尔海姆村里,有一户人家,九代相传手工酿造“龙之血”葡萄酒的手艺。
当南京市政府和法国特斯拉斯堡市政府联合起来,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而拍摄这两条龙的故事,在两座城市播出时,万众欢腾。
手艺,是人类通用的语言。手艺,让我们距离自己的祖先、距离自己的文明很近,仿佛从没有隔开任何时空,孤独感就此消融。
这就是手艺,永远不会被时间打败的魅力。
云锦,手艺的传奇
“云想衣裳花想容”,中国人认为,最美的衣裳,是天上的彩云。只有如仙女一般灵巧的织女,才能织出云一样的彩锦。
1958年,北京,人们在“定陵”中,发现了明朝万历皇帝的遗骨。这位400多年前的皇帝再见天日之时,身上的龙袍色彩绚丽,灿若烟云。没想到,仅仅一瞬间,龙袍碳化了,色彩全无,面目全非。
皇帝的龙袍长17米,宽0.7米,用18000根经线、120000根纬线编织而成。轻、薄、透的真丝之上,织着飞卷的流云。云层之上,是17条飞腾的彩龙。其编织的技艺,可谓巧夺天工。令人遗憾的是,制作这件龙袍的技艺已失传300多年,采用现代高科技,也无法复制。
在南京,有个专门传承云锦传统的研究所。他们决心破译这古代龙袍的密码。
精良的机器,在织龙袍时毫无用武之地。它必须用中国2700多年来,不断传承不断改进的专用木结构织机。南京的这台织机名叫“大花楼”。它的零件多达1924个。同时操作的两位织手,要经过将近20年的学习与钻研,才能技艺纯熟,配合默契,并且,一旦搭档,再不分开。
云锦对蚕丝的要求是苛刻的。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曾经出土了一件距今2000余年的“素纱禅衣”。这件纱衣,用料2.6平方米,却只有49克重。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反复折叠几十层后,放在书本之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的文字。折叠起来,可以轻松放入火柴盒。南京云锦研究所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以古法复制出一件几乎与原件一样的纱衣——只有重量不对。复制品重达80克,几乎超出原件一倍。后来才发现,今天的蚕与2000余年前的相比,已经很不一样。个头大了,吐的丝也粗了。如果要做出与原件一样的纱衣,必须从养蚕开始。13年后,又一件国宝级纱衣复制成功。这件总重只比原件多0.5克。养不出完全相同于古代的蚕宝宝,但我们发现了蚕丝的又一个秘密。
制造龙袍上的金线,考验匠人们的不只是意志,还有智慧。要用铁锤,一锤一锤地把黄金打成名为“金箔”的薄片。1克黄金,要打出0.47平方米、方桌那么大的一片。再把这块薄片切成3000米长的细细金线。而把金线织造成服饰的技艺,就有贴金、缕金、捻金、掐金、盘金等18种之多。直到今天,心口相传的金箔工艺,依然是中国的不传之秘。
让龙袍呈现出不可思议的流光之美的,是孔雀羽线。艺人们把孔雀羽毛上的翠绒搓捻成螺旋状,再细细地与蚕丝缠绕,形成立体的金翠交映的立绒。在不同角度光线的照射下,会形成变幻不定的、宝石般流动的光泽。用孔雀羽线在龙袍上织成的龙鳞,让蛟龙栩栩如生,更让身着龙袍的皇帝显得尊贵而威严。
当原料准备就绪,当龙袍的设计图案绘成,下面就要进行一项最为神奇的工序了。这便是“挑花结本”。
如何在织机上织出跟画本一样的织物?
请最聪明的艺人,依着图样,按照一种奇特的原理,把丝的经线和棉的纬线,挂在一个巨大的木绷子上,就叫“挑花结本”。然后,把织机上的丝线与这“花本”相连,这样就能织出画本上的织物了。不是一模一样,是更立体,更华丽,更灵动,更动人心魄。
有人形象地把这个“挑花结本”叫做计算机的“二进制”算法。画工是产品设计师,“挑花结本”的艺人是程序编写员,织工运行程序。而织机是3D打印机。织工们要“打印”出龙袍,需要运行“挑花结本”编出的100余万个程序。
整整五年,南京的云锦传承人,终于复制出皇家龙袍。中国文学大师、服饰专家沈从文先生一见之下,不禁为之倾倒,“这件明朝皇袍的选料、织纹、色彩、图案、织造技艺,都同历史真品相同,堪称再现传世稀珍原貌。”
如今,云锦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它的每一条线都带着人的温度,它的每一点色彩,都藏着一个有着中国气息的故事。
因为丝绸,因为一桩几近失传又重新找回的手艺,中国一下离世界很近,你触手可及。
细节,手艺的价值
在恨不能以分秒来筹划方案、计算效率的时代,时间仿佛高高在上的权威,在每个人头顶,冷冰冰地、不容置疑地敲响节拍,滴答滴答。
唯有手艺人,似乎逃脱了掌控。你看那窝在庙会一角的民间艺人,看那街角修鞋的匠人、裁缝店的老师傅,专心于手上的活计,动作缓慢悠长。让人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靠着一项技能养家糊口。
作家北岛说过,“写作是一门手艺……要真心诚意,这是孤独的手艺,必一意孤行……手艺人都要经历这一法则的考验,唯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确,手艺的法则,就是抛开一切,专一钻研。旧时手艺人的节奏,恰恰暗合这个法则。
瓷胎竹编是成都地区的独特手工艺品,起源于清代中叶。它以瓷器器皿为胎,用竹丝依胎编织而成。竹丝纤细,仅一两根发丝厚,四五根发丝宽,且每根厚薄均匀、粗细一致。
谭代明老师大约是青神、邛崃、成都一带编得最好、最精细的一位。只因她不以竹编为唯一收入来源,“靠编织为生做不好手艺活。精细手艺会导致长期入不敷出,只能降低要求去走量。这是大忌,心不静做不了好手艺。”
日本的“木遣调”,类似于中国建造房屋打地基时,几个人边用木桩敲打,边唱的歌谣。今天在中国,这样的情形极少见,在日本却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承至今。
过去的人未曾拥有这么多东西,也未曾拥有这么多丑东西。无非是贪婪造成的:既想拥有许多,又不愿或付不出相应代价——资源、人工、耐心……无怪乎豆腐匠慨叹:“使用当日豆腐来做汤最美味,可大家是不是都在前一天就买好放着?那豆腐虽没有坏,但风味、口感、口味都完全不同了。”
人们失去了对生活细腻的触感、审美的心情。原来,是今天粗糙乏味的生活,将手艺赶走了。
“完成一门手艺的全过程时,那一颗心是在天堂,依靠一门手艺过生活,那颗心就掉进了市井。”手艺之美,根子是美在从容,美在鲜活,美在跳脱时间的束缚。
触摸,手艺的印记
机器时代让人的双手解放,却也让人与物品失去直接的碰触。
在手艺人眼里,他面对的不是没有表情、没有生气的物品,而是亲切熟稔的朋友。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和它们对话。
在做蓝染的手艺人眼里,若要说有什么困难,就是对蓝液的察言观色。最好的状态是搅动蓝液时,感觉轻快。若沉滞,就表示蓝液疲掉了。蓝的心情不好,怎么染也染不漂亮。一次染太多,比如四十件的话,蓝也会疲劳,约有两天不能使用。必须补充蓝泥,再次建蓝,就是再让它发酵。要让蓝恢复正常,就是要花那么多时间,因为蓝是活生生的。
颜料是“活生生”的,还要看它的“心情”来使用,这是无中生有、神经质的笑话吧?但细细思索,才能看到出发点的热爱、对单纯物事本然的尊重,处处蕴藏着“大道自然”的哲理。
打个比方,量产豆腐很难做出满意的味道。唯有亲手摸过每一颗黄豆的人,才知道豆腐的“旬”在何时。所谓“旬”是指食物味道最美好的时期。十月会有新豆子收成,很多人会以为盛产期的新豆子最适合。实际上,豆实较新,做出豆腐带黏性。新豆子放着过冬,到了次年二月,睡了好久,豆子水分消失,味道特浓,才可以做出凝结感较好的豆腐。这样的好豆腐用刀切开时,切口都会发出光彩。
精致的豆腐匠不但了解豆子,还熟悉器具的脾性。用石臼磨的豆会变成圆粒状的粉,用研磨机就好像剃刀削出来的,完全不同;煮豆量和锅的大小有关,和燃料等因素也有关……比做豆腐更辛苦的是事后的收拾,因为器具脏了,无法做出好豆腐。
哪怕是做腌菜,好的手艺人也会郑重告诉你:要不停用手搅糠床,不能戴手套,“得把手伸进去,跟米糠说话才行”。想超越技术的枯燥,将活儿干出彩,非得对物品有情感,建立联系不可。
借由与物品的联系,人与世界便有了连结感,对生活有了信仰,对自己的存在有了信念。
自尊,手艺的高贵
一位雕刻师说“名人没饭吃,好手吃得饱”。这里的“名人”,指手艺出类拔萃的专家。名人会以“这东西跟我不合”,爽快拒绝上门的活计。而假如“这个物件浑然天成,嗯,好,就让我的巧手来打造它,使之成为走到哪里都值得骄傲的作品”。他们只做注入灵魂和心力的工作,把世俗的恐惧、匮乏远远抛在脑后。
可惜,现代化生产不欢迎无法量化计算,以及无法精确控制的事。传统生产中,除了手艺人与工作间的宝贵关系,还有师傅与学徒、顾客与店家……那些人与人之间的交情、誓约、照顾,也都渐渐不保。
机械化和商业化榨挤下,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一天天疏离,隔绝在永恒的孤独中。
手艺之美,骨子里美在人。这是看不见的价值和财富。
真正的手艺人,拥有一种在这个时代失落了的智慧——他们如此看待顾客盈门的现象,“一次,有些周刊杂志介绍了我们的店。客人真是多得吓死人,店里的气氛全打乱了。若一直这么混乱下去,生意也就完蛋了。心里若没有定见,很快就会被这种虚名冲昏头脑。”
在装饰品镶嵌金匠眼里,“生意的好或坏,跟本人的喜好没关系。重要的是他从自己的手艺里能不能得到满足。”
何等的自尊、自信,在当下社会是无法孕育的。
但是,用惯了方便又便宜的东西的顾客,已经逐渐失去了辨认“真正好的东西”的能力,没有耐心和能力来对此有所要求。
无法在一件事物上专注、笃定,忙于向外观望,忙于捕捉各种碎片,已是这个时代的通病。那些手艺人怀着多年累积的洞见,风度翩翩地高谈阔论,想必少有人有足够自信讲出。
这不单单是手艺的悲哀。
找回手艺之美,也是在找回失落的智慧,找回失落的作为人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