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藁城市南营学区中学 河北 藁城 052160)
【摘 要】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教材的问题,也有政治教师自身教学的问题,改变现状已迫在眉睫。而各种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内部动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实施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应该注重学生情感参与,并就情感参与教学模式的要略做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学习动机;教学模式;情感参与
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创设“情知交融”的氛围,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进而实现学习由“外在之乐”到“内在之乐”的升华。
1.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然而,学生缺乏对政治课的学习动机,不喜欢政治课,甚至把政治课列为“最不喜欢的科目”。上海《面向21世纪中学思想品德课增强学生思想品德信念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思想品德课的中学生占59.35%,全国各地的状况也大体如此。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以下两方面,应当引起政治教师的关注。
第一,教材本身的问题。 客观地说,现行的初中政治课教材还是比较切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行教材编写者虽然注意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重视教材与学生的亲和力,然而,由于教材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由此便带来了理论体系的束缚以及枯燥概念的记忆。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然而教师为了顾及学科的系统性而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述理论体系和各种概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各种枯燥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是造成学生不喜欢政治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教师的问题。 多好的教材遇到教法不当的教师,也会使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初中政治教师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课照本宣科,教师讲,学生听,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改变现状的探索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当然,力图改变现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很多。探索的目标都是为了改变政治课教学现状,让政治课能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课教学当中去。要达到这一目的,所有的探索必须面对的同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内在学习动机。在这个探索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兴趣,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参与不能简单地仅仅理解为主体行为的参与,我们应该把学生主体参与分为主体行为的参与和主体情感的参与两个层面。所谓主体行为的参与,就是指课堂上学生以行动参与到教学中,完成教学。例如,学生课堂的讨论、回答、辩论、表演等等。所谓情感的参与,就是指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兴趣等能够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
主体行为参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活动课教学。新制订的《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活动课教学是主体参与型教学最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
情感参与就是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参与教学。这里把主体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一起提出,并不是因为情感与行为的参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事实上这是两个层面的内容。比较而言情感的参与是作为行为参与的前提而存在的,有意义的行为参与必然包含学生情感的参与,没有情感参与的行为参与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这里之所以相提并论,是考虑到情感参与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
3. 情感参与教学模式要略 情感参与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仅仅只能给探索者指出一个方向,其中具体方法的运用因人而异,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谈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钻研教材,增加知识储备。要想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这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职业要求。如果连教师都对教材懵懵懂懂,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也是语焉不详,甚至不知所云,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自然也难以驾驭,学生自然就不会买帐。其次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 所谓“学为人师”,不“学”何以为“师”。对于所教知识涵盖了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等的初中政治教师而言,这种日常的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通过“设疑”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机。
第三,发掘教材知识的兴趣点,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了个“死规定”,就是每节课都要做到最起码有一个(尽可能多个)环节能吸引全班学生,抓回学生的注意力。
第四,抓住时机,适时教学。教学应以教材为依据,但有时也不宜过分拘泥于教材而放走了转瞬即逝的教育教学时机。
第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作为政治教师,首先就要努力做一个关注现实的社会观察家,并且还要会把社会问题以及自己的评判灵活地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也学会观察和判断。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课堂教学的情感参与,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
【摘 要】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教材的问题,也有政治教师自身教学的问题,改变现状已迫在眉睫。而各种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内部动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实施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应该注重学生情感参与,并就情感参与教学模式的要略做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学习动机;教学模式;情感参与
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创设“情知交融”的氛围,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进而实现学习由“外在之乐”到“内在之乐”的升华。
1.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然而,学生缺乏对政治课的学习动机,不喜欢政治课,甚至把政治课列为“最不喜欢的科目”。上海《面向21世纪中学思想品德课增强学生思想品德信念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思想品德课的中学生占59.35%,全国各地的状况也大体如此。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以下两方面,应当引起政治教师的关注。
第一,教材本身的问题。 客观地说,现行的初中政治课教材还是比较切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行教材编写者虽然注意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重视教材与学生的亲和力,然而,由于教材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由此便带来了理论体系的束缚以及枯燥概念的记忆。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然而教师为了顾及学科的系统性而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述理论体系和各种概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各种枯燥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是造成学生不喜欢政治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教师的问题。 多好的教材遇到教法不当的教师,也会使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初中政治教师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课照本宣科,教师讲,学生听,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改变现状的探索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当然,力图改变现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很多。探索的目标都是为了改变政治课教学现状,让政治课能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课教学当中去。要达到这一目的,所有的探索必须面对的同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内在学习动机。在这个探索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兴趣,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参与不能简单地仅仅理解为主体行为的参与,我们应该把学生主体参与分为主体行为的参与和主体情感的参与两个层面。所谓主体行为的参与,就是指课堂上学生以行动参与到教学中,完成教学。例如,学生课堂的讨论、回答、辩论、表演等等。所谓情感的参与,就是指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兴趣等能够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
主体行为参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活动课教学。新制订的《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活动课教学是主体参与型教学最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
情感参与就是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参与教学。这里把主体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一起提出,并不是因为情感与行为的参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事实上这是两个层面的内容。比较而言情感的参与是作为行为参与的前提而存在的,有意义的行为参与必然包含学生情感的参与,没有情感参与的行为参与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这里之所以相提并论,是考虑到情感参与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
3. 情感参与教学模式要略 情感参与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仅仅只能给探索者指出一个方向,其中具体方法的运用因人而异,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谈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钻研教材,增加知识储备。要想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这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职业要求。如果连教师都对教材懵懵懂懂,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也是语焉不详,甚至不知所云,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自然也难以驾驭,学生自然就不会买帐。其次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 所谓“学为人师”,不“学”何以为“师”。对于所教知识涵盖了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等的初中政治教师而言,这种日常的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通过“设疑”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机。
第三,发掘教材知识的兴趣点,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了个“死规定”,就是每节课都要做到最起码有一个(尽可能多个)环节能吸引全班学生,抓回学生的注意力。
第四,抓住时机,适时教学。教学应以教材为依据,但有时也不宜过分拘泥于教材而放走了转瞬即逝的教育教学时机。
第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作为政治教师,首先就要努力做一个关注现实的社会观察家,并且还要会把社会问题以及自己的评判灵活地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也学会观察和判断。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课堂教学的情感参与,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