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教师应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在以前的小学数学课堂里,教师大多以讲述知识为主,教学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进而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所以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首先就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同时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我们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接下来,我就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教育教学经验,从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和联系生活实际五方面浅谈一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目标的实现与否是检验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基础条件。课改之后,我们明确地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促进者。所以,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學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探究、个人学习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分数的产生,并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就通过复习旧知识进行了课堂导入:“同学们,老师手里现在有6个苹果,如果平均分给2个学生,那么每个学生会得几个呢?如果教师现在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学生,那么每个学生会得几个呢?”用这用这种方式为学生引出1/2,并引导学生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然后我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相关习题,再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答案。接下来我出示几个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1.把16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2.小红计划在5天内看完《格林童话》这本书,平均每天要看全书的几分之几?3天能够看全书的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我抽查两个小组发言并评价。最后归纳总结出分数的概念及意义。如此,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有效掌握了分数的相关内容。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尚不完善,所以小学生对于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会充满好奇感,会更愿意主动地去探究。这时如果课上的内容没有足够吸引力,学生很难投入进去。而情景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出一定的教学场景,让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场景获得丰富的教学体验。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中,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原则,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所以,我首先就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为学生进行了教学导入:“同学们,我们学校要为大家创建一个长2.4米,宽0.8米的长方形的宣传栏,并且要在上面涂上油漆。现在我们知道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把这个宣传栏全部涂满,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呢?”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学生通过探究就能轻易得出,我们首先要求出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再去计算所需油漆的数量。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0.8×2.4再×0.9。然后我让学生试着算一算,同时我让几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计算。最后,我再根据学生的计算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小数的计算方式:“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得数,然后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我们应数有几位小数,然后从得出的积右边开始,一起数出几位小数。这样,通过相关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有效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加强学生探究,锻炼学生学习耐心
随着新课标的发展与推动,我们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升,提出相应的问题,用问题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通过多样式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升其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计算公式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课前就准备了相关的课件,并在课堂一开始为学生展示出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图片中存在的图形。其次,让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式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数方格,就能够很好地发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其实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再次,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探究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会带领学生进行平行面积公式的计算方式的总结,然后让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探究平行四边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这样,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既能锻炼了学生的耐心,又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了相关内容。
四、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的认知尚不完善,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比如说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要素:桌椅、板凳、铅笔盒、粉笔等物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几何物品,帮助学生将抽象几何知识与学生的形象思维相联系,促进学生的理解,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空间概念,建立基本的空间意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导入教学:“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找一找蕴藏在教室中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我们的教室中有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又有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呢?”学生积极观察、寻找并回答(黑板面、粉笔盒面、窗户面等)。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面的特征,先让学生猜想边、角之间的关系,然后带领学生一起验证。最后总结,并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类似例子。如此,通过联系实际,观察身边的物体,发展了学生的基本空间观念。
五、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知识基本都源于生活,同时我们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数学作为一名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时会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引入教学,用生活中的元素促进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例如,在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本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学会正负数表示的一些相反意义的量。首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教学:“同学们,你们每天看天气预报吗?接下来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你听一听哪个地方的温度最高,哪个地方的温度最低,并记录下来。”(学生积极回答)我继续引导:“如果说北京的气温是零下2℃到零上5℃,应该怎样表示呢?”由此,让学生掌握温度的表示方法,初步认识正负数。然后我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说出它相反意思的话,接下来我们看看谁的反应快:1.阿姨在银行存入了一千元(取出了一千元)2.知识竞赛中,五二班得了15分(扣了15分)3.张叔叔做生意赚了五百元(亏了五百元)”用这种方式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最后,再让学生简单地讲述一下自己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样就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断探究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范娱艳)
一、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目标的实现与否是检验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基础条件。课改之后,我们明确地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促进者。所以,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學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探究、个人学习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分数的产生,并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就通过复习旧知识进行了课堂导入:“同学们,老师手里现在有6个苹果,如果平均分给2个学生,那么每个学生会得几个呢?如果教师现在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学生,那么每个学生会得几个呢?”用这用这种方式为学生引出1/2,并引导学生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然后我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完成相关习题,再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答案。接下来我出示几个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1.把16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2.小红计划在5天内看完《格林童话》这本书,平均每天要看全书的几分之几?3天能够看全书的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我抽查两个小组发言并评价。最后归纳总结出分数的概念及意义。如此,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有效掌握了分数的相关内容。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尚不完善,所以小学生对于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会充满好奇感,会更愿意主动地去探究。这时如果课上的内容没有足够吸引力,学生很难投入进去。而情景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出一定的教学场景,让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场景获得丰富的教学体验。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中,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原则,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所以,我首先就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为学生进行了教学导入:“同学们,我们学校要为大家创建一个长2.4米,宽0.8米的长方形的宣传栏,并且要在上面涂上油漆。现在我们知道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把这个宣传栏全部涂满,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呢?”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学生通过探究就能轻易得出,我们首先要求出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再去计算所需油漆的数量。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0.8×2.4再×0.9。然后我让学生试着算一算,同时我让几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计算。最后,我再根据学生的计算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小数的计算方式:“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得数,然后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我们应数有几位小数,然后从得出的积右边开始,一起数出几位小数。这样,通过相关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有效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加强学生探究,锻炼学生学习耐心
随着新课标的发展与推动,我们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升,提出相应的问题,用问题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通过多样式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升其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计算公式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课前就准备了相关的课件,并在课堂一开始为学生展示出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图片中存在的图形。其次,让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式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数方格,就能够很好地发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其实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再次,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探究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会带领学生进行平行面积公式的计算方式的总结,然后让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探究平行四边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这样,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既能锻炼了学生的耐心,又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了相关内容。
四、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的认知尚不完善,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比如说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要素:桌椅、板凳、铅笔盒、粉笔等物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几何物品,帮助学生将抽象几何知识与学生的形象思维相联系,促进学生的理解,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空间概念,建立基本的空间意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导入教学:“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找一找蕴藏在教室中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我们的教室中有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又有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呢?”学生积极观察、寻找并回答(黑板面、粉笔盒面、窗户面等)。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面的特征,先让学生猜想边、角之间的关系,然后带领学生一起验证。最后总结,并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类似例子。如此,通过联系实际,观察身边的物体,发展了学生的基本空间观念。
五、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知识基本都源于生活,同时我们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数学作为一名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时会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引入教学,用生活中的元素促进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例如,在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本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学会正负数表示的一些相反意义的量。首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教学:“同学们,你们每天看天气预报吗?接下来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你听一听哪个地方的温度最高,哪个地方的温度最低,并记录下来。”(学生积极回答)我继续引导:“如果说北京的气温是零下2℃到零上5℃,应该怎样表示呢?”由此,让学生掌握温度的表示方法,初步认识正负数。然后我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说出它相反意思的话,接下来我们看看谁的反应快:1.阿姨在银行存入了一千元(取出了一千元)2.知识竞赛中,五二班得了15分(扣了15分)3.张叔叔做生意赚了五百元(亏了五百元)”用这种方式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最后,再让学生简单地讲述一下自己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样就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断探究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