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由人类所创作,又服务于人类,但对于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却无从得知。正因为没有确切答案便在学术界引起无数争辩,自古以来对于音乐是如何产生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内容大多都是从一位作曲家或一种音乐体裁为切入点进行论述,但这样得出的结论未免有些狭隘。本文有别于这一主题的其他论文,主要从心理学、中外音乐美学等学科来看待这一问题,故形成“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这一观点。
关键词:音乐起源 音乐形成 感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20-03
对于“音乐”古今都有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音乐是指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古代,对“声、音、乐”有着明确的界定。《乐记》中记载:“声成文,谓成音”①。“声”指声音,“音”在古代单用的时候指音乐,与现在所指的音乐一致,而“乐”被认为是音乐及其延伸义的泛称,主要有两种意思:其一,“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②。奏、唱音乐,结合舞蹈,称之为“乐”;其二,“乐者,通伦理者也”③。音乐只有能够与道德规范相通,才可称之“乐”,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是由声音组成,而“乐”是音乐的发展。而“产生”一词是指在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也就是已有事物派生出新事物的这个过程。因此,本文中所阐述的“音乐的产生”是指声音变成音乐的过程。
笔者认为“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立足于这一观点还需理清楚两个概念。第一,“源”为何意?“源”在这里指“根源”之意,也就是探究音乐产生的根源。将声音变成音乐的过程看做是一条线,声音与音乐便是线的两个端点。因此,音乐产生的根源就是声音。第二,何为“感性”?“感性”是指凭借感觉器官接受表象,是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一种认识能力,它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因此本文中将从本能表现、情感诉求、审美感受与感性的关系出发,进而阐述音乐的产生与感性之间的关系。
一、音樂的产生源于本能表现
“本能”是指机体对外界刺激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做出举动和反应,这是一切生物与生俱来的本领。那“本能”与“感性”有着何种联系呢?“感性”的词义来源于德语“Sinnlichkeit”。它在德语中有两种意思,其一,为感觉、感性之意;其二,为本能之意,主要指肉欲。从词义上就可以看出本能与感性密不可分。除此之外,著名心理学家麦孤独(威廉、麦孤独(William McDougall,1871年—1938)在《社会心理学导论》一共列出了18种本能:求食、性、恐怖、愤怒、养育、笑、安乐、休息等,这些本能都包含着三个先天因素,即认知、情感、意志,这其中的情感更是感性中不可分离的因素,故以“音乐的产生源于本能表现”为依据可以推出“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理论可以成立。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他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包括心理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心理动力理论等,其中在心理结构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应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其中潜意识被看作是人的本能,它是最原始、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因素,继而他在一系列的心理学理论上建立了“原欲升华”的美学理论。他认为艺术的源泉是原欲,而艺术是一种原欲的升华。他说:“我坚决认为,美的观念植根于性的激荡”④。他在这里所说的“原欲”是一种“性驱力”,是本能的一种力量,这种美学理论对音乐产生于性爱的观点有着直接影响。除此之外,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是在模仿中产生的,并提出模仿是一种本能,再如德国哲学家席勒认为音乐源于人的游戏本能,综上,音乐的产生源于本能表现。
不仅在外国的美学理念中本能直接促进了音乐的产生,在中国古代的著作中也表达了这种观点。《荀子·王霸》中记载:“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比不免也”。⑤《吕氏春秋·情欲》中也提到:“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⑥以上两句都提到美色、美味、美声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同时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耳朵想要听到好听的音乐体现出人们能够感知并欣赏美好的声音,从而促使人们对乐音的追求下产生了音乐,这是对“音乐的产生源于本能表现”最好的佐证。
二、音乐的产生源于情感诉求
音乐的产生与情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乐记》中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⑦。表明音乐产生于人心,人心中的情感都表现在声音上。“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⑧更具体的表现出人在不同情绪下所发出来的声音是有很大差异的,故“音乐的产生源于情感诉求”这一论点是成立的。
在荀子的美学观点中也认为音乐是人的情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他在《乐论》开篇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⑨他的美学观点直接影响到汉代董仲舒的音乐美学,在《汉书·董仲舒传》中记载:“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于骨髓。”⑩董仲舒认为音乐的本源是情感,继而再与外在的声音相结合,从而形成音乐。
维科(乔瓦尼·巴蒂斯塔·维科, Giovanni Battista,1668-1744)认为音乐必然包含了人类的感性因素和想象力,是人情感诉求的一种表达。在他的著作《新科学》中对早期的歌唱进行了一个详细描述:“关于歌唱和诗歌,既已说明了人们原来是哑口无言的,那么,他们开始发的元音一定是用歌唱的方式发出的……最初的智力愚钝的人只有在强烈情欲的推动之下才要去表达辅音,而且强烈的请于自然是用很大的声音来表达。” 由此得出,随着情绪起伏的变化促使语音音调发生变化,这符合人类从感性出发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具有合理性,这无疑为“音乐的产生源于情感诉求”提供了又一个可靠例证。 三、音乐的产生源于审美感受
“审美”的意思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后发展成为专门的学科,称之“美学”,鲍姆嘉通是最早创立这门学科的理论家,被认为是“美学之父”,其在1750—1758年出版的《美学》第一、二卷中,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学科”,并在希腊词“aesthesis”的基础上创造出拉丁文词“Aesthetica”,最初的意思就是“对感官的认识”,即“感性学”。故审美属于感性中的一部分。音乐被认为是“乐音的运动形式”,英文单词“music”,除意为音乐以外,还意为美妙的声音,那么审美的作用就是分辨乐音与噪音,再将乐音进行加工从而促使音乐的产生。因此,审美感受是音乐产生的源头之一。
古希腊有一个创造竖琴的神话,传说赫尔斯神偶然提到一个空心的乌龟壳,这个龟壳里仅有两根筋支撑着,敲击龟壳时,它发出十分动听的声音,于是,赫尔斯神根据这个龟壳创造了竖琴。在中国也有一个传说故事,黄帝命令伶伦制作乐律,伶伦跑到昆仑山以北去取竹而制,可是,吹出来的音总是不和谐,他偶然听到凤凰的叫声觉得和谐悦耳,于是模仿凤凰的叫声制作出了十二律。这两则故事都是他们主观审美感受的一种体现,他们认为龟壳敲击出的声音和凤凰所发出的叫声符合自己的听觉审美,故选择参照物进行制琴和制律,是典型的感性指引理性的过程。神话传说是否存在的可靠性还有待商榷,但神话传说是由人所创造,在其中蕴含着的是一个时代和一代人的思想,故“音乐的产生源于审美”在神话传说中的体现正印证了这是古人所要表达的思想,认为音乐的产生源于人类对于美妙声音的追求。
审美感受不论是对于音乐的产生还是对于音乐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将原始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声音进行区分整理,从而产生出音乐,再受到社会环境、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慢慢形成符合各地区不同审美标准的音乐,如受到“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形成中式平和、含蓄的审美原则;如受到“哥特式建筑”的影响形成中世紀夸张、复杂的审美标准等。因此,音乐的产生源于审美感受,音乐也是在对美的追求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四、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之辩
有“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这一推断,必定就会有“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这一说法。何为理性?理性是指在已经形成的概念上,通过分析、判断、比较等思维模式进行重新认知的一种高级能力,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
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于是有人就认为在音乐中也不例外,音乐在经过数理逻辑上的精准计算中产生,这是“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最典型的说法。将毕达哥拉斯关于“数”的学说放在音乐中实在是以管窥天,“数”在音乐中称之为“律”,故实则就是“音生于律”的观点。在《淮南子·主术训》中记载:“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 。这个观点与根据从毕达哥拉斯认为“数”统治宇宙的一切中所形成的“音生于律”的观点看似相同实则不同,他追溯到“律生于风”,“风”在这里指民间歌谣,认为“律”是从民间歌谣中所诞生的,说明民间歌谣的产生并不源于“律”,那民间歌谣源于什么?笔者能想到相对最早并且直接能找到其中联系的源头就是“声”。早在开篇就论述到道“声、音、乐”之间的关系,由此可得,“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过于牵强。
还有人认为音乐起源学说的“巫术说”和“劳动说”都是“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的例证,因为他们都是带有某种目的性从而产生了音乐。笔者认为这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观点,这两种观点认为人不是在为生存拼搏就是在为驱赶鬼魔而生活。实则不止,人在一天的生活中包含吃饭、走路、休息、玩耍……等成百上千种行为,在上文中就叙述到“声音产生音乐”,在这成百上千种行为中每一种行为都有可能产生音乐。如在发呆的过程中、在等人的过程中、在睡觉的过程中等等发出的声音都能促成音乐的产生,在远古时期这种说法同样成立,故“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着实说不过去。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就提到:“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因此,“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于情于理都是不堪之说。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是成立的。当我们将时间维度拉长来思考音乐如何产生的时候,很容易混淆概念,因为在音乐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理性会与感性共存。如在音乐创作、音乐欣赏、音乐演唱等方面感性与理性都是相互作用的。感性形成表现,理性促使深入内部,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一个事物的发展一定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音乐也如此。如果这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音乐的发展过程就如同新生儿的成长一样,最初是通过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继而在大脑、四肢等发育时慢慢学会用思维来认识世界。我们可以将新生儿诞生那一刻认为是音乐的产生,最初一定是在感性认识中产生的音乐,慢慢加入了理性成分,继而感性和理性共同推动着音乐的发展。所以,“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并不是一种偏激的说辞,是有理有据的,从世界的角度来看,“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这一学说的例证遍及中外各种美学思想;从中国自身来说,在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从远古时期就可以得到证明,故笔者认为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
参考文献:
[1]蔡钊.音乐起源论探微[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2]刘勇.杨荫浏音乐起源观散议[J].中国音乐学(季刊),2019(01).
[3]袁宏平.史前音乐起源之我见[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8(02).
[4]于润洋.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J].音乐研究,1981(04):18-41.
[5]俞燕.音乐起源的“劳动说”质疑[J].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03).
[6]马毓青.音乐起源本能论[J].艺术科技,2019(03).
关键词:音乐起源 音乐形成 感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20-03
对于“音乐”古今都有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音乐是指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古代,对“声、音、乐”有着明确的界定。《乐记》中记载:“声成文,谓成音”①。“声”指声音,“音”在古代单用的时候指音乐,与现在所指的音乐一致,而“乐”被认为是音乐及其延伸义的泛称,主要有两种意思:其一,“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②。奏、唱音乐,结合舞蹈,称之为“乐”;其二,“乐者,通伦理者也”③。音乐只有能够与道德规范相通,才可称之“乐”,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是由声音组成,而“乐”是音乐的发展。而“产生”一词是指在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也就是已有事物派生出新事物的这个过程。因此,本文中所阐述的“音乐的产生”是指声音变成音乐的过程。
笔者认为“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立足于这一观点还需理清楚两个概念。第一,“源”为何意?“源”在这里指“根源”之意,也就是探究音乐产生的根源。将声音变成音乐的过程看做是一条线,声音与音乐便是线的两个端点。因此,音乐产生的根源就是声音。第二,何为“感性”?“感性”是指凭借感觉器官接受表象,是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一种认识能力,它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因此本文中将从本能表现、情感诉求、审美感受与感性的关系出发,进而阐述音乐的产生与感性之间的关系。
一、音樂的产生源于本能表现
“本能”是指机体对外界刺激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做出举动和反应,这是一切生物与生俱来的本领。那“本能”与“感性”有着何种联系呢?“感性”的词义来源于德语“Sinnlichkeit”。它在德语中有两种意思,其一,为感觉、感性之意;其二,为本能之意,主要指肉欲。从词义上就可以看出本能与感性密不可分。除此之外,著名心理学家麦孤独(威廉、麦孤独(William McDougall,1871年—1938)在《社会心理学导论》一共列出了18种本能:求食、性、恐怖、愤怒、养育、笑、安乐、休息等,这些本能都包含着三个先天因素,即认知、情感、意志,这其中的情感更是感性中不可分离的因素,故以“音乐的产生源于本能表现”为依据可以推出“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理论可以成立。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他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包括心理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心理动力理论等,其中在心理结构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应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其中潜意识被看作是人的本能,它是最原始、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因素,继而他在一系列的心理学理论上建立了“原欲升华”的美学理论。他认为艺术的源泉是原欲,而艺术是一种原欲的升华。他说:“我坚决认为,美的观念植根于性的激荡”④。他在这里所说的“原欲”是一种“性驱力”,是本能的一种力量,这种美学理论对音乐产生于性爱的观点有着直接影响。除此之外,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是在模仿中产生的,并提出模仿是一种本能,再如德国哲学家席勒认为音乐源于人的游戏本能,综上,音乐的产生源于本能表现。
不仅在外国的美学理念中本能直接促进了音乐的产生,在中国古代的著作中也表达了这种观点。《荀子·王霸》中记载:“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比不免也”。⑤《吕氏春秋·情欲》中也提到:“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⑥以上两句都提到美色、美味、美声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同时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耳朵想要听到好听的音乐体现出人们能够感知并欣赏美好的声音,从而促使人们对乐音的追求下产生了音乐,这是对“音乐的产生源于本能表现”最好的佐证。
二、音乐的产生源于情感诉求
音乐的产生与情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乐记》中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⑦。表明音乐产生于人心,人心中的情感都表现在声音上。“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⑧更具体的表现出人在不同情绪下所发出来的声音是有很大差异的,故“音乐的产生源于情感诉求”这一论点是成立的。
在荀子的美学观点中也认为音乐是人的情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他在《乐论》开篇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⑨他的美学观点直接影响到汉代董仲舒的音乐美学,在《汉书·董仲舒传》中记载:“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于骨髓。”⑩董仲舒认为音乐的本源是情感,继而再与外在的声音相结合,从而形成音乐。
维科(乔瓦尼·巴蒂斯塔·维科, Giovanni Battista,1668-1744)认为音乐必然包含了人类的感性因素和想象力,是人情感诉求的一种表达。在他的著作《新科学》中对早期的歌唱进行了一个详细描述:“关于歌唱和诗歌,既已说明了人们原来是哑口无言的,那么,他们开始发的元音一定是用歌唱的方式发出的……最初的智力愚钝的人只有在强烈情欲的推动之下才要去表达辅音,而且强烈的请于自然是用很大的声音来表达。” 由此得出,随着情绪起伏的变化促使语音音调发生变化,这符合人类从感性出发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具有合理性,这无疑为“音乐的产生源于情感诉求”提供了又一个可靠例证。 三、音乐的产生源于审美感受
“审美”的意思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后发展成为专门的学科,称之“美学”,鲍姆嘉通是最早创立这门学科的理论家,被认为是“美学之父”,其在1750—1758年出版的《美学》第一、二卷中,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学科”,并在希腊词“aesthesis”的基础上创造出拉丁文词“Aesthetica”,最初的意思就是“对感官的认识”,即“感性学”。故审美属于感性中的一部分。音乐被认为是“乐音的运动形式”,英文单词“music”,除意为音乐以外,还意为美妙的声音,那么审美的作用就是分辨乐音与噪音,再将乐音进行加工从而促使音乐的产生。因此,审美感受是音乐产生的源头之一。
古希腊有一个创造竖琴的神话,传说赫尔斯神偶然提到一个空心的乌龟壳,这个龟壳里仅有两根筋支撑着,敲击龟壳时,它发出十分动听的声音,于是,赫尔斯神根据这个龟壳创造了竖琴。在中国也有一个传说故事,黄帝命令伶伦制作乐律,伶伦跑到昆仑山以北去取竹而制,可是,吹出来的音总是不和谐,他偶然听到凤凰的叫声觉得和谐悦耳,于是模仿凤凰的叫声制作出了十二律。这两则故事都是他们主观审美感受的一种体现,他们认为龟壳敲击出的声音和凤凰所发出的叫声符合自己的听觉审美,故选择参照物进行制琴和制律,是典型的感性指引理性的过程。神话传说是否存在的可靠性还有待商榷,但神话传说是由人所创造,在其中蕴含着的是一个时代和一代人的思想,故“音乐的产生源于审美”在神话传说中的体现正印证了这是古人所要表达的思想,认为音乐的产生源于人类对于美妙声音的追求。
审美感受不论是对于音乐的产生还是对于音乐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将原始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声音进行区分整理,从而产生出音乐,再受到社会环境、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慢慢形成符合各地区不同审美标准的音乐,如受到“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形成中式平和、含蓄的审美原则;如受到“哥特式建筑”的影响形成中世紀夸张、复杂的审美标准等。因此,音乐的产生源于审美感受,音乐也是在对美的追求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四、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之辩
有“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这一推断,必定就会有“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这一说法。何为理性?理性是指在已经形成的概念上,通过分析、判断、比较等思维模式进行重新认知的一种高级能力,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
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于是有人就认为在音乐中也不例外,音乐在经过数理逻辑上的精准计算中产生,这是“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最典型的说法。将毕达哥拉斯关于“数”的学说放在音乐中实在是以管窥天,“数”在音乐中称之为“律”,故实则就是“音生于律”的观点。在《淮南子·主术训》中记载:“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 。这个观点与根据从毕达哥拉斯认为“数”统治宇宙的一切中所形成的“音生于律”的观点看似相同实则不同,他追溯到“律生于风”,“风”在这里指民间歌谣,认为“律”是从民间歌谣中所诞生的,说明民间歌谣的产生并不源于“律”,那民间歌谣源于什么?笔者能想到相对最早并且直接能找到其中联系的源头就是“声”。早在开篇就论述到道“声、音、乐”之间的关系,由此可得,“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过于牵强。
还有人认为音乐起源学说的“巫术说”和“劳动说”都是“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的例证,因为他们都是带有某种目的性从而产生了音乐。笔者认为这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观点,这两种观点认为人不是在为生存拼搏就是在为驱赶鬼魔而生活。实则不止,人在一天的生活中包含吃饭、走路、休息、玩耍……等成百上千种行为,在上文中就叙述到“声音产生音乐”,在这成百上千种行为中每一种行为都有可能产生音乐。如在发呆的过程中、在等人的过程中、在睡觉的过程中等等发出的声音都能促成音乐的产生,在远古时期这种说法同样成立,故“音乐的产生源于理性”着实说不过去。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就提到:“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因此,“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于情于理都是不堪之说。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是成立的。当我们将时间维度拉长来思考音乐如何产生的时候,很容易混淆概念,因为在音乐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理性会与感性共存。如在音乐创作、音乐欣赏、音乐演唱等方面感性与理性都是相互作用的。感性形成表现,理性促使深入内部,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一个事物的发展一定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音乐也如此。如果这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音乐的发展过程就如同新生儿的成长一样,最初是通过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继而在大脑、四肢等发育时慢慢学会用思维来认识世界。我们可以将新生儿诞生那一刻认为是音乐的产生,最初一定是在感性认识中产生的音乐,慢慢加入了理性成分,继而感性和理性共同推动着音乐的发展。所以,“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并不是一种偏激的说辞,是有理有据的,从世界的角度来看,“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这一学说的例证遍及中外各种美学思想;从中国自身来说,在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从远古时期就可以得到证明,故笔者认为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
参考文献:
[1]蔡钊.音乐起源论探微[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2]刘勇.杨荫浏音乐起源观散议[J].中国音乐学(季刊),2019(01).
[3]袁宏平.史前音乐起源之我见[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8(02).
[4]于润洋.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J].音乐研究,1981(04):18-41.
[5]俞燕.音乐起源的“劳动说”质疑[J].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03).
[6]马毓青.音乐起源本能论[J].艺术科技,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