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竞技性健美操专项技术的提高一方面依靠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作为依托,而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有效的技能训练使运动员提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运动员所具备的专项技术控制能力是完成竞技性健美操各种基本动作和复杂技艺的基础,是合理有效完成每一个动作的前提,也是运动员提高竞技表现水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健美操专项运动技能的训练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为更好的推进竞技健美操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专项技能;训练
1、前言
竞技性健美操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群的运动项目以其复杂的技艺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体育爱好者并风靡全球。竞技性健美操专项技术包括基本技术、难度技术以及与同伴协调配合技术三个方面,其中基本技术与专项技术控制能力的关系体现在:弹动技术(它体现膝踝关节缓冲的控制能力)、肢体姿态技术(它体现肢体在动作过程中的对肢体形态、肢体姿势两方面的控制能力)、躯干稳定技术(它体现对人体躯干的控制能力);难度技术与专项技术控制能力的关系体现在:重心转换(它体现身体重心在运动中的稳定性控制能力)、腾跃技术(它体现起跳发力的控制能力)、空中姿态技术(它体现人体腾空时对身体姿势形态的控制能力)、落地技术(它体现以各种形式缓冲落地的控制能力)、转体技术(它体现对身体轴面的控制能力)等等;与同伴协调配合技术与专项技术控制能力的关系体现在:保持与同伴动作一致性(它体现与同伴一致完成动作的控制能力)、协调托举配合技术(它体现同伴之间托举配合的相互控制能力)。这些专项技术归根到一点都体现着专项所要求的对身体控制能力。本文即对上述技术能力训练内容与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内容
竞技健美操专项技术能力的训练内容与方法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竞技健美操教学与训练的相关资料,对竞技健美操基本技术能力的内容和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3、分析与讨论
3.1.基本技能训练
3.1.1弹动技术(它体现髋、膝、踝关节缓冲的控制能力)
弹动技术是健美操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体现健美操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用以区别其他运动项目的重要因素之一。健美操的弹动主要依靠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缓冲而产生,它的主要作用,为减少运动对关节的冲力,从而减少运动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练习身体弹动技术应该注意:
(1)身体弹动的韵律性与音乐的节奏相吻合才能准确的体现竞技健美操风格。
(2)弹动时身体要保持标准的身体姿态。
(3)弹动是通过身体克服重力并通过传递于地面的反作用力引起的重心节律性的起伏。
3.1.2肢体姿态技术
在竞技健美操基本动作中,运动员四肢姿势控制是竞技健美操项目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体现。
(1)肢体姿态控制能力
上肢训练分为直臂和屈臂两种,手臂的表现力通过手臂的线条、力度的变化以及由静到动的节奏形式体现。在训练中可采用把杆或其他形体训练中上肢姿态训练,同时在训练中应该强调上肢动作力度、幅度和控制能力。让运动员体会正确的上臂肌肉感觉,动作发力方法和发力顺序。
下肢基本姿态训练应该符合大腿内收、开跨、直膝、绷脚尖。训练下肢可以选择把杆练习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速度、下肢关节的灵活性都有很好的效果。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健美操的特色,发展肌肉快速用力的感觉,动作的控制和表现力等等。徒手体操练习也是基本姿态训练的有效手段。徒手体操动作横平竖直的特点与健美操的动作的用力感觉有相同之处。在动作编排上,以下肢动作组合为主要训练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下肢姿态,提高运动员的下肢动作感觉,各关节的准确的位置,肌肉用力的准确性及音乐和动作的配合的准确性。
(2)肢体动作控制能力
①动作力度和速度控制能力
动作力度和速度的控制是指肢体运动到达某要求位置的速度和克服重力、惯性等因素及时制动,是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用力大小、用力顺序的准确体会和控制。是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肌肉快速用力以及动作变化的速度和动作熟练程度的外在表现。竞技性健美操要求动作刚劲有力,积极快速,力度感强。无论上肢、下肢动作,都要求有明显的“制动”表现,以充分表现动作力度。它是保证运动技术质量的关键内容之一。在竞技性健美操训练中,通过有效的运动技术训练有利于形成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控制能力。如改变训练刺激强度、训练刺激时间、训练刺激量、训练刺激频率和训练间歇时间等方法。
②动作幅度控制能力
在体育运动中,我们常说的动作幅度是指在特定专项要求下,肢体运动的特定范围。在竞技健美操中,动作幅度的大小也受专项特点的限制,有其特有的特点。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技术控制能力。动作幅度控制能力与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动作幅度控制技术的能力主要通过多次数的重复动作定位来形成。
③方位控制能力
竞技健美操基本动作的方位控制不仅表现在肢体准确的到达某一要求位置,而且表现为动作过程路线的准确清晰。动作方位的控制能力体现着运动员自身对空间位置及运动时间的感知能力,许多观点认为,“多次重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对时间空间的感知能力,形成准确的方位控制能力”。
④躯干稳定技术(它体现对人体躯干的控制能力)
躯干的稳定性是指运动员在完成基本动作时,颈部到骨盆区域整体躯干的控制能力,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基本动作的完成质量、动作能量的有效转换以及减少损伤情况的发生,它不仅仅是躯干力量的体现,也是专项特殊要求的躯干控制能力的体现。
一套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大约有180-200个基本动作组成,而且这些基本动作都要在快节奏、高强度、高负荷的情况下完成,当能量从下肢传入上肢时,稳定和强壮的躯干在力量转换时能提供加速的作用,从而能更好的支配和转换成套中的基本动作。因此在训练时要注意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和在不稳定状态下进行的躯干整体协作的稳定性训练,来增强运动员的躯干的稳定性。
3.2难度技能训练
竞技健美操难度技能包括重心转换(它体现身体重心在运动中的平衡点稳定性控制能力)、腾跃技术(它体现起跳发力的控制能力)、落地技术(它体现以各种形式缓冲落地的控制能力)、转体技术(它体现对身体轴面的控制能力)
3.2.1 平衡点的控制
在竞技健美操动作中,身体的平衡是保证运动安全平稳流畅的重要因素之一。竞技健美操中通常采用:
(1)加大支撑面积:利用四肢来加大支撑面积。如双腿要比单腿稳定;双腿分开要比并腿稳定;双臂与双腿同时宽距离支撑,支撑面积越大越稳定。
(2)降低重心:运动中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强,直立要比腾空稳定,半蹲要比直立稳定。
3.2.2身体腾空前发力的控制
在完成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时身体腾空前发力的控制是指,在主动腿屈膝下压时,骨四头肌是原动肌,脚趾骨关节肌群产生反弹,蹬地跳起时,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是原动机在弹跳时起主要作用,另外与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幅度也有关系。 在起跳同时,必须重视两臂向上提带的要领,两臂由两侧经腹前交叉上摆,主要是肩关节屈,由胸大肌和三角肌用力,摆臂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下肢的支撑反作用力,以及使动作协调,更有力的向上跳起,摆臂使跳起的高度有明显提高。力量训练对提高腾空动作的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如采取杠玲半蹲跳起,徙手以及负重的后蹬跑,跳绳,原地纵跳,蛙跳,多级跨跳,负重深蹲,负重提踵等辅助练习。
3.2.3 以各种形式缓冲落地的控制
落地缓冲的主要目的是使身体尽可能的保持稳定,同时减少地面对关节、肌肉的冲击力,以免造成运动损伤。所有动作在瞬间依次完成,用以分解地面对关节、肌肉人体的冲击力。同时躯干与手臂保持良好的姿态,肌肉用力控制以保持动作的正确与稳定。
3.3与同伴协调配合技能训练
3.3.1托举配合技能
托举动作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表现着空间运动的复杂性,属于非周期运动,从运动形式上看,托举动作复杂多变表现出较大的差别,没有内在统一的规律,但从所有托举动作的技术结构和技术因素加以分析归纳,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托举动作都是由连接、腾空和落地3个技术环节组成。从构成托举动作的三个技术环节分析,连接阶段和落地阶段都是可变因素,没有内在统一的规律可循,而腾空阶段运动员完成得动作实质来看都是以体现——柔韧、转体和平衡动作性质的动作类型。因此是托举动作中唯一较为恒定因素,也是构成托举动作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托举动作与柔韧、平衡、和转体等动作具有相同性质的技术特征。托举动作变化的实质是被举者腾空后运动员完成各种体现柔韧、平衡、转体等特征动作的交叉变化。
3.3.2与同伴保持一致性技能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的典型特点是参赛的每个运动员要有合作精神,和谐一致的完成动作。每个运动员的个体竞技能力和动作完成要体现集体动作的特征,充分考虑集体的身体姿势、动作时间、动作轨迹、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动作节奏等,努力使自己具有与之一致的动作要素,体现所有队员操化动作的一致性,难度动作的一致性,衔接,过渡与连接的一致性,表现力的一致性,以及动作风格的一致性,才能体现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高度的竞技水平。
4、结论
竞技健美操竞技技能训练包括基本技能、难度技能、与同伴协调配合。技能是健美操运动员提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完成竞技性健美操各种基本动作和复杂技艺的基础,合理有效完成每一个动作的前提,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水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专项技能;训练
1、前言
竞技性健美操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群的运动项目以其复杂的技艺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体育爱好者并风靡全球。竞技性健美操专项技术包括基本技术、难度技术以及与同伴协调配合技术三个方面,其中基本技术与专项技术控制能力的关系体现在:弹动技术(它体现膝踝关节缓冲的控制能力)、肢体姿态技术(它体现肢体在动作过程中的对肢体形态、肢体姿势两方面的控制能力)、躯干稳定技术(它体现对人体躯干的控制能力);难度技术与专项技术控制能力的关系体现在:重心转换(它体现身体重心在运动中的稳定性控制能力)、腾跃技术(它体现起跳发力的控制能力)、空中姿态技术(它体现人体腾空时对身体姿势形态的控制能力)、落地技术(它体现以各种形式缓冲落地的控制能力)、转体技术(它体现对身体轴面的控制能力)等等;与同伴协调配合技术与专项技术控制能力的关系体现在:保持与同伴动作一致性(它体现与同伴一致完成动作的控制能力)、协调托举配合技术(它体现同伴之间托举配合的相互控制能力)。这些专项技术归根到一点都体现着专项所要求的对身体控制能力。本文即对上述技术能力训练内容与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内容
竞技健美操专项技术能力的训练内容与方法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竞技健美操教学与训练的相关资料,对竞技健美操基本技术能力的内容和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3、分析与讨论
3.1.基本技能训练
3.1.1弹动技术(它体现髋、膝、踝关节缓冲的控制能力)
弹动技术是健美操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体现健美操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用以区别其他运动项目的重要因素之一。健美操的弹动主要依靠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缓冲而产生,它的主要作用,为减少运动对关节的冲力,从而减少运动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练习身体弹动技术应该注意:
(1)身体弹动的韵律性与音乐的节奏相吻合才能准确的体现竞技健美操风格。
(2)弹动时身体要保持标准的身体姿态。
(3)弹动是通过身体克服重力并通过传递于地面的反作用力引起的重心节律性的起伏。
3.1.2肢体姿态技术
在竞技健美操基本动作中,运动员四肢姿势控制是竞技健美操项目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体现。
(1)肢体姿态控制能力
上肢训练分为直臂和屈臂两种,手臂的表现力通过手臂的线条、力度的变化以及由静到动的节奏形式体现。在训练中可采用把杆或其他形体训练中上肢姿态训练,同时在训练中应该强调上肢动作力度、幅度和控制能力。让运动员体会正确的上臂肌肉感觉,动作发力方法和发力顺序。
下肢基本姿态训练应该符合大腿内收、开跨、直膝、绷脚尖。训练下肢可以选择把杆练习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速度、下肢关节的灵活性都有很好的效果。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健美操的特色,发展肌肉快速用力的感觉,动作的控制和表现力等等。徒手体操练习也是基本姿态训练的有效手段。徒手体操动作横平竖直的特点与健美操的动作的用力感觉有相同之处。在动作编排上,以下肢动作组合为主要训练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下肢姿态,提高运动员的下肢动作感觉,各关节的准确的位置,肌肉用力的准确性及音乐和动作的配合的准确性。
(2)肢体动作控制能力
①动作力度和速度控制能力
动作力度和速度的控制是指肢体运动到达某要求位置的速度和克服重力、惯性等因素及时制动,是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用力大小、用力顺序的准确体会和控制。是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肌肉快速用力以及动作变化的速度和动作熟练程度的外在表现。竞技性健美操要求动作刚劲有力,积极快速,力度感强。无论上肢、下肢动作,都要求有明显的“制动”表现,以充分表现动作力度。它是保证运动技术质量的关键内容之一。在竞技性健美操训练中,通过有效的运动技术训练有利于形成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控制能力。如改变训练刺激强度、训练刺激时间、训练刺激量、训练刺激频率和训练间歇时间等方法。
②动作幅度控制能力
在体育运动中,我们常说的动作幅度是指在特定专项要求下,肢体运动的特定范围。在竞技健美操中,动作幅度的大小也受专项特点的限制,有其特有的特点。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技术控制能力。动作幅度控制能力与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动作幅度控制技术的能力主要通过多次数的重复动作定位来形成。
③方位控制能力
竞技健美操基本动作的方位控制不仅表现在肢体准确的到达某一要求位置,而且表现为动作过程路线的准确清晰。动作方位的控制能力体现着运动员自身对空间位置及运动时间的感知能力,许多观点认为,“多次重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对时间空间的感知能力,形成准确的方位控制能力”。
④躯干稳定技术(它体现对人体躯干的控制能力)
躯干的稳定性是指运动员在完成基本动作时,颈部到骨盆区域整体躯干的控制能力,它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基本动作的完成质量、动作能量的有效转换以及减少损伤情况的发生,它不仅仅是躯干力量的体现,也是专项特殊要求的躯干控制能力的体现。
一套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大约有180-200个基本动作组成,而且这些基本动作都要在快节奏、高强度、高负荷的情况下完成,当能量从下肢传入上肢时,稳定和强壮的躯干在力量转换时能提供加速的作用,从而能更好的支配和转换成套中的基本动作。因此在训练时要注意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和在不稳定状态下进行的躯干整体协作的稳定性训练,来增强运动员的躯干的稳定性。
3.2难度技能训练
竞技健美操难度技能包括重心转换(它体现身体重心在运动中的平衡点稳定性控制能力)、腾跃技术(它体现起跳发力的控制能力)、落地技术(它体现以各种形式缓冲落地的控制能力)、转体技术(它体现对身体轴面的控制能力)
3.2.1 平衡点的控制
在竞技健美操动作中,身体的平衡是保证运动安全平稳流畅的重要因素之一。竞技健美操中通常采用:
(1)加大支撑面积:利用四肢来加大支撑面积。如双腿要比单腿稳定;双腿分开要比并腿稳定;双臂与双腿同时宽距离支撑,支撑面积越大越稳定。
(2)降低重心:运动中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强,直立要比腾空稳定,半蹲要比直立稳定。
3.2.2身体腾空前发力的控制
在完成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时身体腾空前发力的控制是指,在主动腿屈膝下压时,骨四头肌是原动肌,脚趾骨关节肌群产生反弹,蹬地跳起时,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是原动机在弹跳时起主要作用,另外与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幅度也有关系。 在起跳同时,必须重视两臂向上提带的要领,两臂由两侧经腹前交叉上摆,主要是肩关节屈,由胸大肌和三角肌用力,摆臂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下肢的支撑反作用力,以及使动作协调,更有力的向上跳起,摆臂使跳起的高度有明显提高。力量训练对提高腾空动作的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如采取杠玲半蹲跳起,徙手以及负重的后蹬跑,跳绳,原地纵跳,蛙跳,多级跨跳,负重深蹲,负重提踵等辅助练习。
3.2.3 以各种形式缓冲落地的控制
落地缓冲的主要目的是使身体尽可能的保持稳定,同时减少地面对关节、肌肉的冲击力,以免造成运动损伤。所有动作在瞬间依次完成,用以分解地面对关节、肌肉人体的冲击力。同时躯干与手臂保持良好的姿态,肌肉用力控制以保持动作的正确与稳定。
3.3与同伴协调配合技能训练
3.3.1托举配合技能
托举动作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表现着空间运动的复杂性,属于非周期运动,从运动形式上看,托举动作复杂多变表现出较大的差别,没有内在统一的规律,但从所有托举动作的技术结构和技术因素加以分析归纳,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托举动作都是由连接、腾空和落地3个技术环节组成。从构成托举动作的三个技术环节分析,连接阶段和落地阶段都是可变因素,没有内在统一的规律可循,而腾空阶段运动员完成得动作实质来看都是以体现——柔韧、转体和平衡动作性质的动作类型。因此是托举动作中唯一较为恒定因素,也是构成托举动作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托举动作与柔韧、平衡、和转体等动作具有相同性质的技术特征。托举动作变化的实质是被举者腾空后运动员完成各种体现柔韧、平衡、转体等特征动作的交叉变化。
3.3.2与同伴保持一致性技能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的典型特点是参赛的每个运动员要有合作精神,和谐一致的完成动作。每个运动员的个体竞技能力和动作完成要体现集体动作的特征,充分考虑集体的身体姿势、动作时间、动作轨迹、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动作节奏等,努力使自己具有与之一致的动作要素,体现所有队员操化动作的一致性,难度动作的一致性,衔接,过渡与连接的一致性,表现力的一致性,以及动作风格的一致性,才能体现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高度的竞技水平。
4、结论
竞技健美操竞技技能训练包括基本技能、难度技能、与同伴协调配合。技能是健美操运动员提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完成竞技性健美操各种基本动作和复杂技艺的基础,合理有效完成每一个动作的前提,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水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