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课教学中力求做到“新”与“活”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h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社会课是一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使小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的综合学科,因此在社会课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及教学观念的更新。
  关键词:小学社会;“新”;“活”
  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使小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的综合学科;也是一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转变传统的、落伍的教学观念,以现代的、发展的教学观念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本文中所要论述的《在社会课堂教学中求“新”求“活”》求“新”就是追求教学观念的更新;求“活”就是探求教学方法上的新颖灵活,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观念(主体发展性观念),并在社会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学会学习、学会逐步适应社会的一种教学方法。更新发展社会课教学观念是大势所趋。 
  (一)社会课的性质和任务及学生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决定我们更新教学观念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对社会课的性质和任务是这样规定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从小尊重人、关心人,体验自己与群体的关系,初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认识社会事物,具有初步的地理、历史、社会常识,初步实现学生的个体社会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通过社会活动及多种实践,促其社会化。在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也就是要遵循社会原则和活动性原则,在各种认知活动中还要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要生动具体,形式要丰富多样,要让学生动眼、动耳、动手、动脑,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社会学科知识本身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在知识地学习,能力地培养及认识社会过程中,学生无时不在受到思想教育,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同时思想也得到升华。 
  (二)日益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社会教学不断更新观念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经济发展速度惊人、成就辉煌,经济形势和就业结构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人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从国际形势看:从以物质、以资源、以自然界基本资源经济转向以科技、以人才为基本资源经济。以后世界上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说到底还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个人全面发展,充分发扬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发展。素质教育所培养的现代人,不仅要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要具有自学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及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与合作精神,也就是说,能够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身、发展自身,发挥出最大创造性的一代新人。因此,主体性发展性观念必须激励、开拓每个孩子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并在积极参与中发展。 
  主体发展性教学观念只有用来指导我们的社会课堂教学,才算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所以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做了大量尝试,把新观念具体概括为: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以问题为主题,体现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学非指导性,以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为最终目标。在每堂课上具体体现为:学生能提问,教师不设问;学生能操作,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发现,教师不暗示;学生能操作,教师不替代。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把学生推向探求新知的最前沿,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生力军。 
  近两年,我一直任教五、六年级的社会课,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小学社会课三大部分中的认识祖国、认识世界。其中涉及到的地理、历史的知识较多。我力争使每堂课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一个“设疑——析疑——解疑——质疑”的过程完成教学任务。
  由于教学中学生在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会表现极大的兴趣。当他们的答案得到老师或同学认可时,他们会倍感欣喜与成功。这样,在学生互议、共同探讨、师生交流、互相提问、集思广义、梳理升华的教学气氛中,学生获取新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活动能力都得到提高,创造力也自然蕴含其中了。我认为这就体现了主体性发展的原则。 
  综上所述,在社会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看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主体性发展创造优越的氛围,使学生参与有兴、参与有法、参与有情、参与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的优势作用并且加以准确运用,让课文内容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帮助学生真切地领悟课文的韵律美、形象美、结构美、主题美,促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体会美、欣赏美,创造美,使教育在语文课中达到美育的素质教育目的。  关键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美感;美育  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人物形象品格美     语文课本中所
期刊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美的心灵,美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极大,要培养“真、善、美”合一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语文教育应大力贯彻审美教育,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形成
期刊
摘 要: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 ,作者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学;熏陶;情趣    一、以情激学       1、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
期刊
摘 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考;经验;生活  
期刊
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层出不穷,大都围绕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做足了文章。但是课堂教学中对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的把握却被忽视了,致使现在的很多语文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与课文的理解分析本身不甚相关的内容上。这种现象导致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误读作品,使得语文教材不能充分发挥范例的作用,直接影响了语文课程改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环境;创设和谐  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朋友式的,心理的距
期刊
摘 要: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情境教学;思考;中学政治  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创设情境的必要性    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设教学情境,其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在课堂上,
期刊
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带着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专家们的报告,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与同仁们主动地进行交流,通过学习从理论上进一步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应畅所欲言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关键词:思想教学;反思;素质    一、政治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
期刊
一、改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