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是通过生物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生物方面的发展,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从知识目标的落实,能力目标的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落实三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支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 以生为本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生长与成长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潜能多方面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完人教育论》中所言:“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 !只进行‘人’的教育,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是真正的教育。”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要学生就范、是维持式的,它强调对学生的干预,亦即强调教师的有为,而不考虑学生无为。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到底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人们认为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构思教学活动时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少时间、少精力和少物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最大的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我们的教学真正需要的是学生的有为,这恰好是教育的成功,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所作为。
新课程标准制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表明新课程实施应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这也意味着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程度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在这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科的价值定位在完整的人的发展。初中生物课堂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
一、知识目标应清晰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只需顺着老师的思路把老师希望学生领会的东西和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全盘接受,再经过翻来覆去的复习、考查,最终每次考试得个高分,就算学习成功。但这种学习一旦离开老师,学生几乎不会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的备课观念要转变,备课要比原来备得更深入、细致,不仅要全面钻研教材,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你辛苦备好的课是为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准备。怎么引导?在生物学基本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建构主义认为,应使学习者建立丰富的、复杂的、具有高度相关性的记忆表征,使学习者自主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下学习知识,对具体问题作出解答。教师应围绕当前的学习重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为新知识建立概念框架,并确定问题支架,使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以疑问为起点,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索过程解决问题,体会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问题中将知识内化。比如,在讲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时,首先让出过水痘的同学说说出水痘时的症状、当时自己的感受以及治愈的过程等,因为水痘大多数同学都出过,所以学生有的话说,等到学生交流得差不多的时候,老师给出问题支架;“人体通过什么方式抵抗水痘病毒的?”让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出第三道防线。结合人体内对水痘病毒免疫的动画、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动画来展示免疫作用的过程。接下去为了说明第三道防线免疫的特点: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发生作用、抗体可以存留在体内等。老师接着给出问题支架:为什么患过一次水痘病的人永远不会再得这个病了?患过水痘病的儿童,体内产生的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能抵御感冒病毒的入侵吗?为什么得过一次感冒后还会再得感冒?学生讨论交流,最好自己得出结论。因此,老师应着力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将知识转化为问题情景,设计能对学生的智慧构成挑战的问题,学生能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就成为有效的教学行为。
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检,而不是仅仅听老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比如讨论蚯蚓在玻璃板上和硬纸板上运动,哪一种上运动得快?根据已有的经验分析:蚯蚓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的,那么蚯蚓肯定是在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得快,因为粗糙的硬纸板上摩擦力大而玻璃板上小,可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小组出现了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比在粗糙的硬纸板上快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学生产生了疑问,学生之间讨论起来。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要求他们回过头再仔细看看实验的要求:将同一条蚯蚓放在不同材料的表面上,如在玻璃板、硬纸板或土壤水,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在实验过程中蚯蚓体表为什么要保持湿润呢?学生马上会想到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一般的学生可能只想到这一点。老师接着引导,蚯蚓湿润的体表还可以减少身体与土壤表面的摩擦。一些学生马上想到,粗糙的硬纸板要吸收蚯蚓体表的黏液,使得蚯蚓在硬纸板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增大,阻碍了它的爬行。那为什么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呢?很多学生还是有疑问,这时老师进一步引导,要求学生看看玻璃板的情况,学生之间又讨论起来,最后得出的结果可能是玻璃板不够光滑,有利于蚯蚓的运动了。到此学生对蚯蚓适应土壤生活中生活的特征有了时刻的、独特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内在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策略,而且对生物科学形成更为积极的兴趣、态度和信念。
二、能力目标需关注
很多专家的讲座中都讲到,一个人离开学校很多年后,可能对所学的知识已经忘记,但对获取知识的方法是永远不会忘的。所以我们的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不是取决于教师所教知识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方法的综合衡量。从学生未来的需要来看,由于科学知识急剧增加,学校不可能教所有的知识,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使他们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实践、观察、思考、探索、质疑、创新的天地。这里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识图、析图,图文转换能力,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的能力、对信息的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等。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的是探究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继承和发展了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思想精髓,主张学生对知识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提高学生发现、获取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以最大的发展空间。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证据,作出解释,得出结论,交流推广。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的探究讨论,应尽可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得出结论。但按上述过程做的话难于控制教学进度,我认为在考虑教学进度的前提条件下,探究可以不拘形式,不一定要像模像样的分组讨论等,可以随意的在课堂上展开,当讲到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按耐不住,想说说他知道的知识或想表现一下,那就给他机会、让他说,说得不足的地方其他学生有反驳或补充,于是讨论就进行了,这样的话,教师可以根据进度控制探究的深度、时间。比如在讲到鸟卵的结构时,学生对卵壳上有无通气的孔意见分歧,老师马上可以组织学生探究。
三、“三维”目标要落实
三维目标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将人类已有智慧成果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系统科学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与此同时,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必须重视教育的终极价值,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指导和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在生物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对生物学的关注和兴趣”;“有参与生物科技的热情,有将生物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生物有关的热点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赞赏生物科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生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呢?
1.学习评价应追寻全面
学习评价应全面、立体、多方面。学习评价除了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这个结果外,更要综合学生得到这一结果的过程、方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2.教学过程需尊重学生
教学应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积极、民主、和谐的教学生态课堂。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培养学生乐观、积极进取、敢于求实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生活,热爱自然、社会,对社会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等。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乐观敬业,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压力为挑战,勇于探索创新。在这样的环境里,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能融合地相处,获得最大发展空间。
3.教学技巧需学会渗透
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思想,处理好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生命科学在20世纪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渗透到农业、医药、军事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无可质疑地印证了“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的预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科知识体系,更要强调个人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追求。最终让大家一起来关注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和谐发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更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因素,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三者的综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董加凤.解读生物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J].中学生物教学,2007(12):20-21.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支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 以生为本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生长与成长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潜能多方面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完人教育论》中所言:“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 !只进行‘人’的教育,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是真正的教育。”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要学生就范、是维持式的,它强调对学生的干预,亦即强调教师的有为,而不考虑学生无为。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到底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人们认为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构思教学活动时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少时间、少精力和少物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最大的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我们的教学真正需要的是学生的有为,这恰好是教育的成功,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所作为。
新课程标准制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表明新课程实施应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这也意味着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程度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在这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科的价值定位在完整的人的发展。初中生物课堂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
一、知识目标应清晰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只需顺着老师的思路把老师希望学生领会的东西和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全盘接受,再经过翻来覆去的复习、考查,最终每次考试得个高分,就算学习成功。但这种学习一旦离开老师,学生几乎不会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的备课观念要转变,备课要比原来备得更深入、细致,不仅要全面钻研教材,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你辛苦备好的课是为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准备。怎么引导?在生物学基本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建构主义认为,应使学习者建立丰富的、复杂的、具有高度相关性的记忆表征,使学习者自主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下学习知识,对具体问题作出解答。教师应围绕当前的学习重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为新知识建立概念框架,并确定问题支架,使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以疑问为起点,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索过程解决问题,体会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问题中将知识内化。比如,在讲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时,首先让出过水痘的同学说说出水痘时的症状、当时自己的感受以及治愈的过程等,因为水痘大多数同学都出过,所以学生有的话说,等到学生交流得差不多的时候,老师给出问题支架;“人体通过什么方式抵抗水痘病毒的?”让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出第三道防线。结合人体内对水痘病毒免疫的动画、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动画来展示免疫作用的过程。接下去为了说明第三道防线免疫的特点: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发生作用、抗体可以存留在体内等。老师接着给出问题支架:为什么患过一次水痘病的人永远不会再得这个病了?患过水痘病的儿童,体内产生的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能抵御感冒病毒的入侵吗?为什么得过一次感冒后还会再得感冒?学生讨论交流,最好自己得出结论。因此,老师应着力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将知识转化为问题情景,设计能对学生的智慧构成挑战的问题,学生能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就成为有效的教学行为。
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检,而不是仅仅听老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比如讨论蚯蚓在玻璃板上和硬纸板上运动,哪一种上运动得快?根据已有的经验分析:蚯蚓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的,那么蚯蚓肯定是在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得快,因为粗糙的硬纸板上摩擦力大而玻璃板上小,可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小组出现了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比在粗糙的硬纸板上快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学生产生了疑问,学生之间讨论起来。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要求他们回过头再仔细看看实验的要求:将同一条蚯蚓放在不同材料的表面上,如在玻璃板、硬纸板或土壤水,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在实验过程中蚯蚓体表为什么要保持湿润呢?学生马上会想到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一般的学生可能只想到这一点。老师接着引导,蚯蚓湿润的体表还可以减少身体与土壤表面的摩擦。一些学生马上想到,粗糙的硬纸板要吸收蚯蚓体表的黏液,使得蚯蚓在硬纸板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增大,阻碍了它的爬行。那为什么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呢?很多学生还是有疑问,这时老师进一步引导,要求学生看看玻璃板的情况,学生之间又讨论起来,最后得出的结果可能是玻璃板不够光滑,有利于蚯蚓的运动了。到此学生对蚯蚓适应土壤生活中生活的特征有了时刻的、独特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内在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策略,而且对生物科学形成更为积极的兴趣、态度和信念。
二、能力目标需关注
很多专家的讲座中都讲到,一个人离开学校很多年后,可能对所学的知识已经忘记,但对获取知识的方法是永远不会忘的。所以我们的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不是取决于教师所教知识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方法的综合衡量。从学生未来的需要来看,由于科学知识急剧增加,学校不可能教所有的知识,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使他们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实践、观察、思考、探索、质疑、创新的天地。这里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识图、析图,图文转换能力,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的能力、对信息的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等。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的是探究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继承和发展了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思想精髓,主张学生对知识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提高学生发现、获取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以最大的发展空间。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证据,作出解释,得出结论,交流推广。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的探究讨论,应尽可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得出结论。但按上述过程做的话难于控制教学进度,我认为在考虑教学进度的前提条件下,探究可以不拘形式,不一定要像模像样的分组讨论等,可以随意的在课堂上展开,当讲到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按耐不住,想说说他知道的知识或想表现一下,那就给他机会、让他说,说得不足的地方其他学生有反驳或补充,于是讨论就进行了,这样的话,教师可以根据进度控制探究的深度、时间。比如在讲到鸟卵的结构时,学生对卵壳上有无通气的孔意见分歧,老师马上可以组织学生探究。
三、“三维”目标要落实
三维目标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将人类已有智慧成果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系统科学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与此同时,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必须重视教育的终极价值,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指导和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在生物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对生物学的关注和兴趣”;“有参与生物科技的热情,有将生物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生物有关的热点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赞赏生物科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生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呢?
1.学习评价应追寻全面
学习评价应全面、立体、多方面。学习评价除了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这个结果外,更要综合学生得到这一结果的过程、方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2.教学过程需尊重学生
教学应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积极、民主、和谐的教学生态课堂。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培养学生乐观、积极进取、敢于求实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生活,热爱自然、社会,对社会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等。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乐观敬业,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压力为挑战,勇于探索创新。在这样的环境里,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能融合地相处,获得最大发展空间。
3.教学技巧需学会渗透
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思想,处理好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生命科学在20世纪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渗透到农业、医药、军事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无可质疑地印证了“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的预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科知识体系,更要强调个人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追求。最终让大家一起来关注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和谐发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更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因素,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三者的综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董加凤.解读生物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J].中学生物教学,2007(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