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主题词]多媒体 教学 问题
根据国家教育部4号文件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必修课,使用多媒体授课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它高等院校使用多媒体授课比例应达到15%以上。再加上许多学校将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项硬性要求,多媒体教学已在各院校得到广泛的应用,确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在教学中注意解决几个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优点突出、效果明显,值得积极推广和应用
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是运用网络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备收集各种媒体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文字说明、观察到图象、还可以听到声音,使授课内容有声有色,生动逼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并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增加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缓解学时紧缺矛盾。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是应用型人才。在校期间,生产实践时数所占比例50%,理论教学时数显得较紧张;另外,某些专业课程有大量的图表需要描绘。教师在上课时,往往要利用课堂内的大量时间,来完成此项内容。这无疑产生了课时紧缺的矛盾,运用多媒体教学,这些突出的问题能很好地解决。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预先将大量的图形、图象、文字存储在计算机内,能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信息量,从而缓解理论教学时数紧缺的矛盾,也减轻了教师大量板书、描绘之累,使教师将精力与时间更多地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重点知识与重要分析方法的讲解上,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实训效果。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即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确定了其超强的实践型教学特色。比如,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勤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实验过程中,不少学生不时地询问指导教师,最终实验效果还是不佳。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个实验从操作原理、仪器调试、实验步骤及方法、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制作成一套具体的、规范的、完整的仿真实验课件。学生在课件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了实验过程中的盲目性,减少实验过程的操作失误,既可节省教师资源又能获得满意的实验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不足,应注意改进和优化
1.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吸收较困难。根据调查,学生反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教室里光线昏暗,想记笔记又没法记,很难将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另外,教师的课件未上网,学生无法在课后上机对授课内容进行复习与巩固。有的教师未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教师未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互动性较差,至使多媒体教学成为一个时尚流行形式。
2.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术亟待提高。目前,大多数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有些基本上是板书提纲和教学资料与书本的搬家,没有创新和良好的视角效果,找不出互动的元素。人灌变成电灌,多媒体变成了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再者,有的教师一味地花时间在课件制作上,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节——备课,即寻找、搜索、备选教学方法、挑选好的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师既要熟练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两者兼备才能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
三、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媒体教学应遵循教学规律,注意适当、适时、适度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多媒体授课。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要确立最佳的切入点,把握最佳时机,适当、适时、适度地引入多媒体技术。比如:需要解决抽象、疑难问题时,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授课形式,既可使问题变得直观、具体,又可调节学生的学习气氛,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否则,会显得枯燥无味、降低教学效率。
2.重视师资培训。有很多教师不熟悉计算机操作,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教师,习惯于传统备课、上课形式,认为使用计算机上课是年轻人的事情;还有的教师干脆使用别人的课件,把自己当成播音员,由于不熟悉计算机操作,一旦计算机、课件出现了故障,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3.组建多媒体课件开发组,充分发挥优秀教育资源。很多教师各自制作多媒体课件,导致同一课程课件的过分差异,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各学科可组建一个健全的班子,由多名教师组成“互助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出教学方案,由精通计算机技术的教师进行教学软件编辑,将创意、精选材、优化课堂结构、合成、使用方法密切结合。同时,加强校际间的多媒体课件交流、评比和推广,建立优质课件资料库,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良性发展。
[主题词]多媒体 教学 问题
根据国家教育部4号文件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必修课,使用多媒体授课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它高等院校使用多媒体授课比例应达到15%以上。再加上许多学校将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项硬性要求,多媒体教学已在各院校得到广泛的应用,确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在教学中注意解决几个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优点突出、效果明显,值得积极推广和应用
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是运用网络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备收集各种媒体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文字说明、观察到图象、还可以听到声音,使授课内容有声有色,生动逼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并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增加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缓解学时紧缺矛盾。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是应用型人才。在校期间,生产实践时数所占比例50%,理论教学时数显得较紧张;另外,某些专业课程有大量的图表需要描绘。教师在上课时,往往要利用课堂内的大量时间,来完成此项内容。这无疑产生了课时紧缺的矛盾,运用多媒体教学,这些突出的问题能很好地解决。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预先将大量的图形、图象、文字存储在计算机内,能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信息量,从而缓解理论教学时数紧缺的矛盾,也减轻了教师大量板书、描绘之累,使教师将精力与时间更多地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重点知识与重要分析方法的讲解上,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实训效果。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即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确定了其超强的实践型教学特色。比如,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勤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实验过程中,不少学生不时地询问指导教师,最终实验效果还是不佳。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个实验从操作原理、仪器调试、实验步骤及方法、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制作成一套具体的、规范的、完整的仿真实验课件。学生在课件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了实验过程中的盲目性,减少实验过程的操作失误,既可节省教师资源又能获得满意的实验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不足,应注意改进和优化
1.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吸收较困难。根据调查,学生反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教室里光线昏暗,想记笔记又没法记,很难将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另外,教师的课件未上网,学生无法在课后上机对授课内容进行复习与巩固。有的教师未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教师未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互动性较差,至使多媒体教学成为一个时尚流行形式。
2.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术亟待提高。目前,大多数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有些基本上是板书提纲和教学资料与书本的搬家,没有创新和良好的视角效果,找不出互动的元素。人灌变成电灌,多媒体变成了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再者,有的教师一味地花时间在课件制作上,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节——备课,即寻找、搜索、备选教学方法、挑选好的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师既要熟练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两者兼备才能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
三、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媒体教学应遵循教学规律,注意适当、适时、适度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多媒体授课。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要确立最佳的切入点,把握最佳时机,适当、适时、适度地引入多媒体技术。比如:需要解决抽象、疑难问题时,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授课形式,既可使问题变得直观、具体,又可调节学生的学习气氛,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否则,会显得枯燥无味、降低教学效率。
2.重视师资培训。有很多教师不熟悉计算机操作,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教师,习惯于传统备课、上课形式,认为使用计算机上课是年轻人的事情;还有的教师干脆使用别人的课件,把自己当成播音员,由于不熟悉计算机操作,一旦计算机、课件出现了故障,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3.组建多媒体课件开发组,充分发挥优秀教育资源。很多教师各自制作多媒体课件,导致同一课程课件的过分差异,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各学科可组建一个健全的班子,由多名教师组成“互助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出教学方案,由精通计算机技术的教师进行教学软件编辑,将创意、精选材、优化课堂结构、合成、使用方法密切结合。同时,加强校际间的多媒体课件交流、评比和推广,建立优质课件资料库,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