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说天经地义?
换标,真是转型的随行伴侣吗?
那为什么当年IBM由“机器”转而“服务”时不换标?
而IBM恰恰是迄今战略转型挑战最大、成效最佳的成功案例。从商学院到CEO,几乎到了谈转型言必称IBM的地步。
再者,为什么当年微软由PC平台急转互联网时不换标?
而微软实现转型的势头之猛,竟然令竞争者全无立足之地,以致于引发官司。而这些,恰恰反证了微软转型的成效。
有趣的现象还不只如此。
与诸多跨国豪强令人眼花缭乱地更换标识、口号截然不同的是,以上两个被事实证明转型成功的企业,不仅没有换标,而且它们的标识“单薄”到,除了公司名称之外“光秃秃”!——根本没有主题语。
然而,“不识时务”的它们却是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与之不谋而合的,还有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
由此,我们有理由再次发问:换标,果真是转型的必然选择吗?
谁说理直气壮?
战略转型无可非议,但当有人一说转型就要换标时,我们就要问个究竟。理由很简单:换标必然耗资巨大,换标注定旷日持久,而每一分资金都是股东的,换标又必然带来对品牌认知的冲击,此时经营者有责任将有限的每一份资源都用到刀刃上。
企业转型,必然是一个系统性的改变。但你变了没有,关键是看你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如果你要改变你的使命、你的价值观、你的经营领域,你就要切切实实地在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去“做”,而不是去“作”。
比如:在企业提出新战略后,如何让员工们切实理解与认同公司的新战略?如何让那些“改革的牺牲者”带着微笑离开奋斗多年的岗位?如何用“行动”向伙伴、向客户、向公众“证明”公司的新方向、新定位?但是,哪一条是与换标有必然联系的呢?——能与换标紧密联系的唯一事物,恐怕就是成本,而且是无法准确预估的成本。
标识不过是一个“视觉认知”符号,它提供给社会大众的,就是一个能产生品牌价值联想的“感性印象”。如果我们非要让它去承担公司战略与使命等理性内涵,本身就是缘木求鱼、强“标”所难的。试想作为大众,本来令你一看就本能产生信任感、亲切感的品牌标识,却一朝突变,除了感到陌生与疑虑,你可能就此产生美妙的联想吗?
就股东与合作者而言,更是只关注企业的行动是否切实履行了新的战略,以及是否带来了好的成效,而不是你怎样“画画”。自幼儿园毕业之后,没有人还会对看图识字感兴趣。
再说如今时髦的“名称+主题语”的标识模式。我们承认很多原主题语不符合新战略这一更换理由的现实性,可在信息泛滥的今天,谁会认真“咀嚼”那几个字眼的区别呢?特别是,又有谁会因为你提出了,就相信你做到了呢?——对这一点,国人最有感触。
事实上,正是将主题语与标识捆绑这一模式本身,在自我麻烦,在作茧自缚。IBM、微软的使命、战略、口号也是与时俱进,甚至引领潮流的,但它们清楚:战略是战略,标识是标识。因为战略与品牌本就是两个概念:战略就是不断变化的,而品牌就是相对稳定的。两者非绑在一起,除了不断制造“更新”的成本,还会制造出什么?
何时摆脱浮躁?
综上所述,我们不得不提出质疑:一出出换标大戏之所以接连上演,上市公司之所以相继在标识中注入主题语,然后再排着队地去推翻重来,能说与时下弥漫在商界的浮躁心态无关吗?大家都知道罗马城不是一夜建成的,但浮躁却使得我们难以沉下心来切实做战略、冷静做转型,而总是不惜血本地选择忽悠作秀,总是急于求成地期望立竿见影。其结果,除了一时热闹之外,事实终会揭示一切。
我们能不能多做些实事,少做些表面文章呢?特别是在企业沉浮的转折点上。
换标,真是转型的随行伴侣吗?
那为什么当年IBM由“机器”转而“服务”时不换标?
而IBM恰恰是迄今战略转型挑战最大、成效最佳的成功案例。从商学院到CEO,几乎到了谈转型言必称IBM的地步。
再者,为什么当年微软由PC平台急转互联网时不换标?
而微软实现转型的势头之猛,竟然令竞争者全无立足之地,以致于引发官司。而这些,恰恰反证了微软转型的成效。
有趣的现象还不只如此。
与诸多跨国豪强令人眼花缭乱地更换标识、口号截然不同的是,以上两个被事实证明转型成功的企业,不仅没有换标,而且它们的标识“单薄”到,除了公司名称之外“光秃秃”!——根本没有主题语。
然而,“不识时务”的它们却是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与之不谋而合的,还有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
由此,我们有理由再次发问:换标,果真是转型的必然选择吗?
谁说理直气壮?
战略转型无可非议,但当有人一说转型就要换标时,我们就要问个究竟。理由很简单:换标必然耗资巨大,换标注定旷日持久,而每一分资金都是股东的,换标又必然带来对品牌认知的冲击,此时经营者有责任将有限的每一份资源都用到刀刃上。
企业转型,必然是一个系统性的改变。但你变了没有,关键是看你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如果你要改变你的使命、你的价值观、你的经营领域,你就要切切实实地在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去“做”,而不是去“作”。
比如:在企业提出新战略后,如何让员工们切实理解与认同公司的新战略?如何让那些“改革的牺牲者”带着微笑离开奋斗多年的岗位?如何用“行动”向伙伴、向客户、向公众“证明”公司的新方向、新定位?但是,哪一条是与换标有必然联系的呢?——能与换标紧密联系的唯一事物,恐怕就是成本,而且是无法准确预估的成本。
标识不过是一个“视觉认知”符号,它提供给社会大众的,就是一个能产生品牌价值联想的“感性印象”。如果我们非要让它去承担公司战略与使命等理性内涵,本身就是缘木求鱼、强“标”所难的。试想作为大众,本来令你一看就本能产生信任感、亲切感的品牌标识,却一朝突变,除了感到陌生与疑虑,你可能就此产生美妙的联想吗?
就股东与合作者而言,更是只关注企业的行动是否切实履行了新的战略,以及是否带来了好的成效,而不是你怎样“画画”。自幼儿园毕业之后,没有人还会对看图识字感兴趣。
再说如今时髦的“名称+主题语”的标识模式。我们承认很多原主题语不符合新战略这一更换理由的现实性,可在信息泛滥的今天,谁会认真“咀嚼”那几个字眼的区别呢?特别是,又有谁会因为你提出了,就相信你做到了呢?——对这一点,国人最有感触。
事实上,正是将主题语与标识捆绑这一模式本身,在自我麻烦,在作茧自缚。IBM、微软的使命、战略、口号也是与时俱进,甚至引领潮流的,但它们清楚:战略是战略,标识是标识。因为战略与品牌本就是两个概念:战略就是不断变化的,而品牌就是相对稳定的。两者非绑在一起,除了不断制造“更新”的成本,还会制造出什么?
何时摆脱浮躁?
综上所述,我们不得不提出质疑:一出出换标大戏之所以接连上演,上市公司之所以相继在标识中注入主题语,然后再排着队地去推翻重来,能说与时下弥漫在商界的浮躁心态无关吗?大家都知道罗马城不是一夜建成的,但浮躁却使得我们难以沉下心来切实做战略、冷静做转型,而总是不惜血本地选择忽悠作秀,总是急于求成地期望立竿见影。其结果,除了一时热闹之外,事实终会揭示一切。
我们能不能多做些实事,少做些表面文章呢?特别是在企业沉浮的转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