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搭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四个平凡朴实的镜头表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其中在描写老人调整搭石时作者这样写:“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虽然只是一句话,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事件,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两位老师对这句话的处理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却取得了相同的教学效果。课罢人散,再回味,那不仅是生动,更多的是心动。
[案例一]
师:(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注意红颜色的词语,我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个学生读)
师:后面读得真好,强调了“直到……才”,如果读得慢一点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来读。(学生齐读)
师:“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要慢一点,请这一组同学来读。(学生读)
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看到搭石_____,他想:如果_____就_____。想到这里,他首先_____,然后_____,最后_____。看着_____,他满意地笑了。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谁能联系刚才读的课文内容,把自己的想法展示一下呢?
(学生根据示例说自己的想法。)
师:这儿讲谁摆放搭石?(理解“上了点年岁的人”)
师:请你轻声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为方便乡亲摆放搭石非常细心、一丝不苟。板书:精心摆放)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能具体谈谈吗?
(引导学生从“无论……只要……一定……直至……”等词语中体会)
师:同学们,“上了点年岁的人”这样做,他当时会怎么想?
生:不把石头搭好,别人经过时摔下去,那多危险啊!
师:孩子,请你想想,“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儿的“踏”,是怎样地“踏”?
生1:是小心翼翼地“踏”。(师点评:孩子,从你发言时的眼神。我体会到了小心翼翼。)
生2:是专心致志地“踏”。(师点评:从你发言时的神态,我感受到了专心致志。)
师:讲得真好!你觉得这小心翼翼地“踏”,专心致志地“踏”。全神贯注地“踏”,试了又试、踩了又踩,美在哪里?
生:美在行为,美在心灵。(板书:心灵美)
师:很好。我们体会句子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一定要抓住重点词语,把心放进去,才能与作者心心相印。明白了吗?
师:把你的感动用朗读表达出来吧!(让学生互相提醒怎样读好——学生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案例二]
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才肯离去。
师:(指名读)从这个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美好情感呢?
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急着赶路,也许是——。
生1:上了点年岁的人急着赶路,也许是去看孙子。孙子生病了,他要赶快去看他。
师:是啊!他那么着急,可是。当他发现搭石不平稳时,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出示:当发现搭石不平稳时,他心想:_______。于是,他先_______,再_______,接着_______。
生1:当发现搭石不平稳时,他心想:这搭石这么不平稳,乡亲们踩到了可能会滑倒。于是,他先把这块搭石搬走,再从别的地方搬来一块合适的石头,接着,把这块石头摆好。
师:怎样的石头才是合适的呢?
生1:平整方正的石头才是合适的。课文第一自然段已经告诉过我们了。
生2:当他发现搭石不平稳时,心想:我要把这块搭石换掉。以方便乡亲们过小溪。于是,他先放下东西,到别处找到合适的石头,再把它摆放好,接着在石头上踏上几个来回。
师:我发现你在讲“上了点年岁的人”的做法时,比前面两位同学多了一步,在石头上踏上几个来回。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生3:他在石头上踏上几个来回,是为了试试搭石平稳了没有。
出示:最后,他调整好了搭石,才肯______地离去。
生1:最后,他调整好了搭石,才肯放心地离去。
生2 :最后,他调整好了搭石,才肯满意地离去。
师:多么善良的人呀!无论他有多么重要的事要急着赶过去,只要发现搭石不平稳,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放下带的东西,去寻找合适的石头。他找了又找,试了又试。直到找到最合适的石头。把它摆好,还要踏上好几个来回,直到确认这块搭石已经平稳了,才肯满意地离去。(随着教师的激情渲染,课件中的“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几个字的颜色变成了红色)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呀?
生1:他是个认真细致的人。
生2:他是个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人。
生3:他是个心中有他人的人。
.
师:多么美好的情感啊!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点通]
1.文本是作者生活感悟的文字再现。是作者情感因素的书面激荡。读是沟通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思想的平台,也是有效展开教学进程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立足文本,进入文本的内层进行感悟体验,从而找到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与文本内涵之间的契合点,促进阅读的自然形成。案例一的老师让学生把阅读的触角延伸到文本中,首先是借助文本语言提供的信息。建立了一个具体的言语交际场景。当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学生便顺利地与文本接通、耦合,设身处地地触摸到了文本中的字字、词词、句句。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在特定的语境里,学生在言语经验与心理机制的积极作用下,潜心会文,细细推敲,领悟到了其中的内涵,在平凡中发现了不平凡,从中获得心灵的震撼和感动。这样的读才能不至于失落文本、淡而无味,才能真正生成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和深刻的生命感悟,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案例二的教师围绕“从这个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美好情感呢”这个问题引发了认知冲突,使学生在矛盾的情景中不断感到急需“问题解决”的张力;然后通过读书,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了交锋,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活起来了,想象飞起来了;同时,通过对话取得了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的功效。不难看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已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形式,而是双方情感、精神、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是交流之后的赏识和愉悦。他们在对话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中,同时将学生的思维从书本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把学生引向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空间。学生的生命潜能,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超越和创新中得到激活、喷发。
2.我们在很多课堂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句不是很自然地拎出来,或用小黑板,或用投影或用课件进行重点讲解,训练朗读,这样重点是突出来了,可是却让人感觉到一种硬生生的撕裂感,感觉到为了训练重点句而将教材搞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教材的完整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在对话的过程中,还应该保护文本的完整性。上述案例中,两位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将对句子的分析与朗读完全融合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在无形之中训练了重点句的理解和朗读。限于认知水平,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感受、感知的层面上。因此,老师就在学生的感受与顿悟之间,巧妙运用了搭桥性练习,让学生在层层引导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在教师的点拨下,师生入情地进行对话。我们看到学生的朗读在老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平淡到感人;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完成了由“感知——理解——深入理解”的过程;学生的心理完成了从“平静——起波澜——被感动”的过程。这样的教,句子读扎实了,情感表达也淋漓尽致了。
[案例一]
师:(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注意红颜色的词语,我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个学生读)
师:后面读得真好,强调了“直到……才”,如果读得慢一点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来读。(学生齐读)
师:“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要慢一点,请这一组同学来读。(学生读)
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看到搭石_____,他想:如果_____就_____。想到这里,他首先_____,然后_____,最后_____。看着_____,他满意地笑了。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谁能联系刚才读的课文内容,把自己的想法展示一下呢?
(学生根据示例说自己的想法。)
师:这儿讲谁摆放搭石?(理解“上了点年岁的人”)
师:请你轻声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为方便乡亲摆放搭石非常细心、一丝不苟。板书:精心摆放)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能具体谈谈吗?
(引导学生从“无论……只要……一定……直至……”等词语中体会)
师:同学们,“上了点年岁的人”这样做,他当时会怎么想?
生:不把石头搭好,别人经过时摔下去,那多危险啊!
师:孩子,请你想想,“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儿的“踏”,是怎样地“踏”?
生1:是小心翼翼地“踏”。(师点评:孩子,从你发言时的眼神。我体会到了小心翼翼。)
生2:是专心致志地“踏”。(师点评:从你发言时的神态,我感受到了专心致志。)
师:讲得真好!你觉得这小心翼翼地“踏”,专心致志地“踏”。全神贯注地“踏”,试了又试、踩了又踩,美在哪里?
生:美在行为,美在心灵。(板书:心灵美)
师:很好。我们体会句子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一定要抓住重点词语,把心放进去,才能与作者心心相印。明白了吗?
师:把你的感动用朗读表达出来吧!(让学生互相提醒怎样读好——学生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案例二]
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才肯离去。
师:(指名读)从这个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美好情感呢?
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急着赶路,也许是——。
生1:上了点年岁的人急着赶路,也许是去看孙子。孙子生病了,他要赶快去看他。
师:是啊!他那么着急,可是。当他发现搭石不平稳时,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出示:当发现搭石不平稳时,他心想:_______。于是,他先_______,再_______,接着_______。
生1:当发现搭石不平稳时,他心想:这搭石这么不平稳,乡亲们踩到了可能会滑倒。于是,他先把这块搭石搬走,再从别的地方搬来一块合适的石头,接着,把这块石头摆好。
师:怎样的石头才是合适的呢?
生1:平整方正的石头才是合适的。课文第一自然段已经告诉过我们了。
生2:当他发现搭石不平稳时,心想:我要把这块搭石换掉。以方便乡亲们过小溪。于是,他先放下东西,到别处找到合适的石头,再把它摆放好,接着在石头上踏上几个来回。
师:我发现你在讲“上了点年岁的人”的做法时,比前面两位同学多了一步,在石头上踏上几个来回。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生3:他在石头上踏上几个来回,是为了试试搭石平稳了没有。
出示:最后,他调整好了搭石,才肯______地离去。
生1:最后,他调整好了搭石,才肯放心地离去。
生2 :最后,他调整好了搭石,才肯满意地离去。
师:多么善良的人呀!无论他有多么重要的事要急着赶过去,只要发现搭石不平稳,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放下带的东西,去寻找合适的石头。他找了又找,试了又试。直到找到最合适的石头。把它摆好,还要踏上好几个来回,直到确认这块搭石已经平稳了,才肯满意地离去。(随着教师的激情渲染,课件中的“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几个字的颜色变成了红色)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呀?
生1:他是个认真细致的人。
生2:他是个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人。
生3:他是个心中有他人的人。
.
师:多么美好的情感啊!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点通]
1.文本是作者生活感悟的文字再现。是作者情感因素的书面激荡。读是沟通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思想的平台,也是有效展开教学进程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立足文本,进入文本的内层进行感悟体验,从而找到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与文本内涵之间的契合点,促进阅读的自然形成。案例一的老师让学生把阅读的触角延伸到文本中,首先是借助文本语言提供的信息。建立了一个具体的言语交际场景。当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学生便顺利地与文本接通、耦合,设身处地地触摸到了文本中的字字、词词、句句。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在特定的语境里,学生在言语经验与心理机制的积极作用下,潜心会文,细细推敲,领悟到了其中的内涵,在平凡中发现了不平凡,从中获得心灵的震撼和感动。这样的读才能不至于失落文本、淡而无味,才能真正生成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和深刻的生命感悟,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案例二的教师围绕“从这个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美好情感呢”这个问题引发了认知冲突,使学生在矛盾的情景中不断感到急需“问题解决”的张力;然后通过读书,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了交锋,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活起来了,想象飞起来了;同时,通过对话取得了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的功效。不难看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已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形式,而是双方情感、精神、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是交流之后的赏识和愉悦。他们在对话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中,同时将学生的思维从书本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把学生引向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空间。学生的生命潜能,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超越和创新中得到激活、喷发。
2.我们在很多课堂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句不是很自然地拎出来,或用小黑板,或用投影或用课件进行重点讲解,训练朗读,这样重点是突出来了,可是却让人感觉到一种硬生生的撕裂感,感觉到为了训练重点句而将教材搞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教材的完整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在对话的过程中,还应该保护文本的完整性。上述案例中,两位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将对句子的分析与朗读完全融合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在无形之中训练了重点句的理解和朗读。限于认知水平,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感受、感知的层面上。因此,老师就在学生的感受与顿悟之间,巧妙运用了搭桥性练习,让学生在层层引导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在教师的点拨下,师生入情地进行对话。我们看到学生的朗读在老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平淡到感人;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完成了由“感知——理解——深入理解”的过程;学生的心理完成了从“平静——起波澜——被感动”的过程。这样的教,句子读扎实了,情感表达也淋漓尽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