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教学与分析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_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本文对在教学中如何对再现单三部曲式作品进行分析进行梳理,从曲式、和声、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贺绿汀《摇篮曲》作音乐分析,进一步认识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特和贺绿汀的创作思想及其作曲技法。
  关键词:单三部曲式 再现单三部曲式 教学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012-02
  一、单三部曲式
  通过三个阶段来陈述音乐,每一个阶段的结构规模相当于单一部曲式,其整体结构即为单三部曲式,也就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按三部性結构原则组合而成。形成于17-18世纪的风俗乐曲,应用十分广泛。
  二、单三部曲式的分类
  单三部曲式分为再现单三部曲式、并列单三部曲式、变体(多部)单三部曲式。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单二、单三部曲式都有并列与再现之分,但是在西方音乐的单二部曲式中,并列组合原则和并列类型是主要的,而在单三部曲式中,再现组合原则和再现类型就更显重要。
  三、再现单三部曲式
  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必须是再现的结构:A、B、A。在表现形态上:由三个乐段构成(在规模上三个乐段相等或相似),中间段必须以某种方式与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前后两部分在调性上必须统一在主调上,保证结构的完整。
  (一)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特点
  由再现单二部曲式演变而来,由于单三的中间部分比再现单二部曲式的对比句有更宽裕的发挥余地,再现段也比再现单二部曲式的再现句的陈述更加从容,所以再现单三部曲式已成为小型曲式中最重要也最被普遍使用的曲式之一。(由于相对完整的再现,使音乐更加平衡与对称,使合的功能更为清晰。)
  其中再现段按再现的类型又分为:完全再现、变化再现(动力再现)、综合动力再现(对那些在再现第一部分材料的同时,又综合再现中部材料或引子等其他部位材料,常称作综合再现)。再现时可以是全再现,也可以是半再现(缩减再现)等。
  单三部曲式各部分间比例悬殊屡见不鲜,它的结构相对比较自由。如,其第一部分结构就常常突破方整性;中段也可大可小,但尤以戏剧性对比或比较大规模的展开见长。篇幅较大的对比或展开并不会导致乐曲的涣散,因为在中段之后还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含再现功能的曲式段落再现段,它可以通过主题再现,至少也是调的再现,从容地实现乐曲的整结构平衡。所以,单三部曲式是一种表现范围较广,结构弹性也比较大的曲式。
  (二)再现单三部曲式的中段特点 再现单三部曲式的中段按材料的使用不同又分为:引申(或派生)对比材料(用旧材料)、对比并置材料(用新材料)、综合性材料(既包含引申A部分材料的发展,又有新的对比)。
  贺绿汀《摇篮曲》为对比中段的再现单三部曲式,对比中段的再现单三部曲式特点:单三部曲式的中段出现相对独立的新主题,用的新材料(这时A部分往往是收拢性结构)。并且中段音乐的陈述还往往具有一定的呈示性(如新主题有比较清晰的句法等),但同时又具有作为中间段落的某种不稳定因素(如和声、调性的不稳定性或结构、节奏中的不稳定因素等),这种情况在歌曲、舞曲、或进行曲一类体裁的作品中比较多见。这类再现单三部曲式在声乐作品中尤为多见(对比的强弱,取决于作品规模的大小,单三部曲式到底还是一种小型曲式,在规模较大的作品中中部对比相对较大,反之中部对比不大)。
  四、贺绿汀《摇篮曲》的教学分析
  (一)作曲家生平简介
  贺绿汀(1903.7-1999.4),湖南邵阳县人,邵东县九龙岭镇新庵堂村,生于农民家庭,20世纪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活动家。1924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科学钢琴、小提琴、民族乐器及音乐理论,1931年春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曾经师从著名音乐家黄自学习理论作曲,师从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学习钢琴。他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还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贺绿汀作为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一位早期实践者,将欧洲音乐的传统技法与民族音乐相结合,他的创作风格朴实简练,浑然天成。
  《摇篮曲》创作于1934年,利用“摇篮曲”的音乐体裁,塑造了优美、温馨、安详、平和的音乐形象,旋律是用五声音调写成,在五声音调与功能和声的结合上作了成功的尝试。由于《摇篮曲》的旋律十分动听又相对独立完整,后由作曲家改编为一个供大提琴独奏用的版本。写作当时,正是日本开始大举侵略中国的时候,不难想到,贺老的这部作品,不但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和信心,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爱、对祖国命运的担忧、还有对祖国光明未来的信心。
  (二)贺绿汀《摇篮曲》的作品分析
  1.曲式结构分析
  2.作品教学分析
  此曲为(对比中段)再现单三部曲式,这是贺绿汀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钢琴小品。
  (1)A呈示段部分(1-27):bA大调,2/4拍子,由a、a1两个乐句组成,“14(2+4+8)+13(2+4+7)”的结构,非方整性的平行乐段。a、a1两句为平行关系,都采用了“2+4+8(7)”内部递增的构成方式,平稳固定的织体,利用扩充展衍的手法,其音乐的发展出现极为有趣的结构现象。乐句内部以前两小节(1-2小节)为核心材料,后面的发展始终围绕着某一调式音级运动(上句围绕bB商调式,下句围绕着F羽调式),使用不断的加料方法,使结构不断扩充。乐句中含有三个乐节,其中后两个乐节以倍数递增的手法,形成很有特色的扩充结构,第二句的尾音缩短了一小节,为开放性终止的乐段,表达了母亲疼爱孩子的深情,形象地描绘出孩子在摇篮里安睡,母亲在摇篮旁轻声歌唱的情景。
  (2)中段B部分(28-41):为对比并置中段,采用新材料,由 b、c两个乐句组成,“6+8” 的结构,非方整性的对比乐段。调性从bD — bb — bA,b句采用新的材料进行展开,低音声部并作了模仿式填充,c将材料进行分裂、向上模进、再模进的手法,进行展开发展(上句围绕F角调式,下句围绕着bA徵调式)。情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A部分的安静平稳变得稍有生气,这也直接导致了织体形态和陈述方式的改变:伴奏织体由A部分的摇篮曲体裁的摇曳音型变为长音持续的柱式和弦,虽然流动性减弱但内在的力度却有所增强,与此相应,旋律声部的骨干音上都加了重音记号;在旋声部长音持续时低音声部都作了模仿式填充,使得音乐在停滞的和声背景中体现出更多的活跃性。动感增强,音乐力度加强,造成乐曲的高潮,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焦虑。
  (3)连接(属准备)7小节(42-48),前半围绕bD 宫的bE商调式,后半转到bA宫围绕着bA宫的bB商调式,最后以属功能和弦准备期待再现。
  (4)A再现段部分(49-75):再现A呈示段部分,材料、结构、调性和声为完全再现。表达了焦虑之后对孩子光明未来充满了信心的情感。音乐又回到宁静、安详的意境中。结束处旋律在中低音区陈述,刻画孩子沉入甜蜜的梦乡。
  (5)尾声9小节(76-84),实现了调性的最后回归,尾声在弱力度下进行,速度最后渐慢,完满终止结束全曲。
  参考文献:
  [1]李吉提.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范乃信.曲式精要[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以音乐体裁为视角进行教学改革的构想和建议,结合知识点详细地论述了该教学观在实际教学中具体运用的情况,并指出了在运用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教学 音乐体裁 视角 时期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8-0069-03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合唱艺术蓬勃发展,对合唱指挥人才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相关高校在合唱指挥人才培养上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所以在教学上必须紧贴实际需要,时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模式上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合唱指挥人才。  关键词:教学 实践 排练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8-008
期刊
摘要:生命的冬季需要去坦然接受,死亡是最后一个爱人,学会与死亡相恋,向死而生,杨丽萍用舞剧《孔雀之冬》表达了一个舞者对生命的终极思考与叩问。  关键词:《孔雀之冬》 杨丽萍 生命 思考  中图分类号:J7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8-0122-02  2017年,舞蹈家杨丽萍与她的舞蹈团带来了新作——舞剧《孔雀之冬》,日前正在全国巡演,一票难求。笔者有幸目
期刊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也在随时代的潮流不断的变化。纷繁的电影出现在大众视线范围内,让人眼花缭乱。艺术形式的多变,商业电影的来袭,让我们不禁怀疑,究竟什么样的电影才是不失艺术性又符合现代化潮流的杰作?而香港导演王家卫,用他的电影向大众解释了这疑惑。王家卫的电影不仅个人风格突出,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而且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电影横扫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
期刊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有着资源组成情境化、资源容量较小、教学内容较少等特点,主要分为讨论类、演示类、实验类、自主学习类几种类型。本文,从舞蹈专业教学角度,先分析了微课概念,接着阐述了舞蹈专业微课实施原则,最后总结了舞蹈专业微课教学模式实施思路,旨在创设一个良好的舞蹈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并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向学生传授一些舞蹈知识和动作,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舞蹈
期刊
摘要:民族音乐剧《围屋女人》是一部集浓郁客家风情与悲壮革命历史题材为一体的抒情悲喜剧,颂扬了至真至善的伟大母爱,以及赣南苏区客家人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该剧立足于赣南客家文化,大量运用赣南客家音乐、舞蹈元素的同时,选择以“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进行大胆创作。笔者从题材、音乐、舞蹈、服饰、布景等方面,探讨该剧的艺术特征,及其在传统素材与创新手法相交融方面作出的探索。  关键词:《围屋女人》 民族音乐
期刊
摘要:影视表演与话剧表演都从属于表演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两者虽都具有戏剧表演的相似之处,可却会受到影视剧与话剧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欣赏途径的制约,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规律和表演技巧,所以需要表演者掌握影视表演与话剧表演的异同,才能达到在镜头前与舞台上收放自如的表演。  关键词:镜头感 舞台感 影视表演 话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2-
期刊
摘要:随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一步步推入,建设多种多样的学生实验兴趣社团渐渐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音乐学科来说,建设一支编制健全、水平较高、制度完善的民族乐团则更是实践教学的迫切需要。文章从基础排练、强化素质、实践演出、参与比赛等方面探究了高校学生民族乐团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学生社团 重奏合奏课程 国乐团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
期刊
杨元金,男,工艺美术师,福建仙游人,1987年出生于木雕世家,从小酷爱木雕雕刻艺术。自2001年从艺至今,一直坚持艺术理论和实践结合,虚心求教,勤奋好学,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大专业展会上获奖。2015年作品《锦上添花》荣获中國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奖;2016年作品《百子嬉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奖;2016年作品《吉祥如意》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2016年作品《四季平安》荣获十一届海峡工艺品
期刊
李永宏,1968年生,四川仁寿县人,13岁开始拜师学艺,本科学历。曾在西藏军区、成都军区部队机关从事美术工作15年,早年求学于多所美术学校,后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批评班、四川省诗书画院研修班、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临摹与创作研修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临帖班、《国画家》写生与创作研修班。国画启蒙于曾建民、廖作东,后又师从韩书力、余友心、朱常棣、罗其鑫、刘怀勇、管苠棡、施秉偉、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