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企业与用户的联系形式中,最直接的方式要数电力计量,其反映企业信誉、资质与管理水平等的标尺。作为商品的电能,标准化的电力计量是服务质量的体现,可以说,电力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活动中,计量是不可或缺的。因计量管理较为系统化,具有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为此,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是标准化管理的前提。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
一 新形势下的标准化电力计量管理浅谈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的当今,电力贸易越来越体现出市场性。“两网”增加了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也随之增长。电力市场已经发生的买卖市场的根本性改变,电力质量以及附加的服务是用户较为关心的话题。与此对应的确实电力企业的模糊不清的市场营销定位。所以,供电单位要将核心的营销工作放在电力市场的摸清了解以及有效战略实施上来。电能计量的检定在新形势下要求高效率、公平、科学、无偿服务、检定合法以及准确,也要求现代化、规范化与法制化的供电电能计量的管理活动。此外,电能计量设备的技术要求(多功能、可靠性、准确性)也有所提高,让在计划经济时代沉睡时间较长的电力企业受到市场经济凶猛的竞争挑战。因市场主体存在职责、机构以及管理权力的变动,电能计量装置在管理方式与权限上也要做变革。此外,管理新思想的泛起、低谷用电市场的开放、新产品与技术的引进与发展、管理方式的效率性以及交易方式的变革等都要求电力计量朝着标准化的管理方向前进。
二 关于标准化的电力计量管理的构建
(一)标准化的技术
技术的标准化是计量标准化的科技保证。首先,在精确计量基础上实现精度的提高,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计量仪表使用。A.加大对落后产品的改造力度,及时更换被淘汰或禁用的计量表。增加技术投入,努力构建数字化计量与抄表的远程化体系,实现自动化管理。电能计量装置要和计量规程相符,多功能电表应稳定性佳、精度高。在安装上,保证为专用二次回路。参考计量规程,改造计量点,提高计量装置性能。B.做好检测工作,坚持计量监督,重点测试综合误差、二次压降,检验电能表,考核互感器的变比等,确保计量精度。计量等级应与不同负荷类别做选择,安装前认真测试调校,控制装置误差。C.电流互感器、电压二者的合成误差要小于二次负荷,可参考精度控制等级。由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误差难以衡量其准确度,但其比例较大,可对互感器误差合理调整来实现综合计量误差的降低。其次,综合分析计量定表的选型。A.计量与接线方式要考虑电力系统状态。B.计量点位置要合理选取,与现场靠近,避免互感器二次回路与二次负载过度损耗。C.电流互感器变比的科学选择,在正常情况下,负荷电流应比额定的互感器电流大上2/3。负荷具有较强季节性,可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多抽头型号。第三,检验工具与检验条件应与标准相符。严格执行定期校验、计量监督,每年检验电能表一次。若标准装置与器具不符合规范,必须调整检修,合格检定才投入使用。第四,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与技术,提升管理与检测的技术水平。根据供电单位现实情况,做好检测体系的完善工作。最后,和专业机构合作,争取得到上级机构的技术投入。
(二)标准化管理
首先,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做好计量工作,保证规范化计量。比如,电力企业关于《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计量监督制度》等,只有在规矩的指导下,才算的上标准化的管理。
其次,做好档案管理。档案是记录电力计量工作的证明。在电力计量中,应该专人专管,加强档案管理责任。在计量工作中,图纸资料、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书等各种记录都要构建台账,以档案的动态管理模式,对变动的数据及时更新,保证档案的实时性与准确性。
再次,强制检验。检验对象主要为用户在用仪表、新购进仪表,根据检定的规程,现场检定后的仪表若出现违规现象,要再次在计量站中做全面的实验与检查。若确实存在问题,则需更换仪表。
另外,电力企业内部应该有严密的部门协调制度,即团结起来加强电力计量工作。比如,从计量器的选型、采购、建档、维护、检查与报废等过程,各环节中要有专人负责,同时部门间更应该合作,做好协调工作。
(三)标准化的人员与服务
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计量人员是代表着企业与用户接触,从一定程度上关乎企业形象的树立。为此,计量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做好计量人员的计量培训工作,掌握一定的服务技巧以及正确的计量方法,维护企业的利益。
其次,技术交流。重点在于技术交流与培训上,技术的运用以及计量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管理标准化是否能成功的构建。从计量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技术熟练程度入手,是规范化、标准化的计量管理前提。在日常管理中,定期组织关于业务与政治方面的学习,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好研究。根据企业管理现实情况,可建立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计量工作,扩大计量工作者对计量理论知识与产品未来走向的把握。
另外,做好咨询服务。以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为用户解答难题,是提高企业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的有效方式。咨询服务应该应该公平对待,不论用户是否为大客户或普通用户,竭诚服务都是不可少的。
最后,还应建立服务标准。以服务标准督促员工在做好计量工作的同时不忘记服务。可构建相关的服务标准体系,对计量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细致规定,比如收费的标准、服务监督标准、抢修抢险标准、业务流程或员工的奖罚标准等。
三 结语
在新形势下,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国内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在计划经济时代沉睡已久的电力行业想要赢得消费者的好评,提高企业社会信誉,有必要在电力计量层面做好标准化的管理工作。标准化的管理在于构建体系,即人员服务标准、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总之,在市场大环境下,电气企业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蒋金,孙中伟.浅析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J].标准科学 ,2013,(10):55-57.
[2] 周维.提升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水平[J].低碳世界,2013,(18):165-166.
[3] 刘子科.电力计量标准化建设的探讨[J].电源技术应用,2013,(3):67,69.
[4] 魏娟.电力计量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
一 新形势下的标准化电力计量管理浅谈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的当今,电力贸易越来越体现出市场性。“两网”增加了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也随之增长。电力市场已经发生的买卖市场的根本性改变,电力质量以及附加的服务是用户较为关心的话题。与此对应的确实电力企业的模糊不清的市场营销定位。所以,供电单位要将核心的营销工作放在电力市场的摸清了解以及有效战略实施上来。电能计量的检定在新形势下要求高效率、公平、科学、无偿服务、检定合法以及准确,也要求现代化、规范化与法制化的供电电能计量的管理活动。此外,电能计量设备的技术要求(多功能、可靠性、准确性)也有所提高,让在计划经济时代沉睡时间较长的电力企业受到市场经济凶猛的竞争挑战。因市场主体存在职责、机构以及管理权力的变动,电能计量装置在管理方式与权限上也要做变革。此外,管理新思想的泛起、低谷用电市场的开放、新产品与技术的引进与发展、管理方式的效率性以及交易方式的变革等都要求电力计量朝着标准化的管理方向前进。
二 关于标准化的电力计量管理的构建
(一)标准化的技术
技术的标准化是计量标准化的科技保证。首先,在精确计量基础上实现精度的提高,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计量仪表使用。A.加大对落后产品的改造力度,及时更换被淘汰或禁用的计量表。增加技术投入,努力构建数字化计量与抄表的远程化体系,实现自动化管理。电能计量装置要和计量规程相符,多功能电表应稳定性佳、精度高。在安装上,保证为专用二次回路。参考计量规程,改造计量点,提高计量装置性能。B.做好检测工作,坚持计量监督,重点测试综合误差、二次压降,检验电能表,考核互感器的变比等,确保计量精度。计量等级应与不同负荷类别做选择,安装前认真测试调校,控制装置误差。C.电流互感器、电压二者的合成误差要小于二次负荷,可参考精度控制等级。由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误差难以衡量其准确度,但其比例较大,可对互感器误差合理调整来实现综合计量误差的降低。其次,综合分析计量定表的选型。A.计量与接线方式要考虑电力系统状态。B.计量点位置要合理选取,与现场靠近,避免互感器二次回路与二次负载过度损耗。C.电流互感器变比的科学选择,在正常情况下,负荷电流应比额定的互感器电流大上2/3。负荷具有较强季节性,可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多抽头型号。第三,检验工具与检验条件应与标准相符。严格执行定期校验、计量监督,每年检验电能表一次。若标准装置与器具不符合规范,必须调整检修,合格检定才投入使用。第四,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与技术,提升管理与检测的技术水平。根据供电单位现实情况,做好检测体系的完善工作。最后,和专业机构合作,争取得到上级机构的技术投入。
(二)标准化管理
首先,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做好计量工作,保证规范化计量。比如,电力企业关于《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计量监督制度》等,只有在规矩的指导下,才算的上标准化的管理。
其次,做好档案管理。档案是记录电力计量工作的证明。在电力计量中,应该专人专管,加强档案管理责任。在计量工作中,图纸资料、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书等各种记录都要构建台账,以档案的动态管理模式,对变动的数据及时更新,保证档案的实时性与准确性。
再次,强制检验。检验对象主要为用户在用仪表、新购进仪表,根据检定的规程,现场检定后的仪表若出现违规现象,要再次在计量站中做全面的实验与检查。若确实存在问题,则需更换仪表。
另外,电力企业内部应该有严密的部门协调制度,即团结起来加强电力计量工作。比如,从计量器的选型、采购、建档、维护、检查与报废等过程,各环节中要有专人负责,同时部门间更应该合作,做好协调工作。
(三)标准化的人员与服务
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计量人员是代表着企业与用户接触,从一定程度上关乎企业形象的树立。为此,计量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做好计量人员的计量培训工作,掌握一定的服务技巧以及正确的计量方法,维护企业的利益。
其次,技术交流。重点在于技术交流与培训上,技术的运用以及计量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管理标准化是否能成功的构建。从计量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技术熟练程度入手,是规范化、标准化的计量管理前提。在日常管理中,定期组织关于业务与政治方面的学习,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好研究。根据企业管理现实情况,可建立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计量工作,扩大计量工作者对计量理论知识与产品未来走向的把握。
另外,做好咨询服务。以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为用户解答难题,是提高企业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的有效方式。咨询服务应该应该公平对待,不论用户是否为大客户或普通用户,竭诚服务都是不可少的。
最后,还应建立服务标准。以服务标准督促员工在做好计量工作的同时不忘记服务。可构建相关的服务标准体系,对计量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细致规定,比如收费的标准、服务监督标准、抢修抢险标准、业务流程或员工的奖罚标准等。
三 结语
在新形势下,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国内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在计划经济时代沉睡已久的电力行业想要赢得消费者的好评,提高企业社会信誉,有必要在电力计量层面做好标准化的管理工作。标准化的管理在于构建体系,即人员服务标准、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总之,在市场大环境下,电气企业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蒋金,孙中伟.浅析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J].标准科学 ,2013,(10):55-57.
[2] 周维.提升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水平[J].低碳世界,2013,(18):165-166.
[3] 刘子科.电力计量标准化建设的探讨[J].电源技术应用,2013,(3):67,69.
[4] 魏娟.电力计量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