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层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病了,不是他的大脑病了,而是他的关系病了。现代主流心理治疗学派大都从关系,特别是早年关系的角度寻找症状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的切入点。对网络成瘾行为而言,显然也不能孤立地从成瘾者个人身上看问题,而应该把目光放在他的早年经历以及整个家庭关系上进行全景式观察。
家庭治疗就是以家庭为单位,要求所有家庭成员尽可能参加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是现代最重要的心理治疗流派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对致病的家庭关系进行“扰动”,改善和促进个体以及家庭的功能,消除心理病理现象。
因此,网络成瘾行为是非常适合进行家庭治疗的。我们可以从大量网瘾个案的家庭脉络中清晰地发现致患因素。另外,网络成瘾行为的发生,对于个体及其家庭而言,也是有特定功能的。
一、症状的功能——网络成瘾行为背后的动力因素
症状总是有其功能的。例如,某些学习障碍的形成,是为了应付父母给予的过大的学习压力,其潜台词是“我都病成这样了,别对我有那么多的要求”。对网络成瘾而言,其症状的功能从总体上说是为了平衡和适应“有问题”的家庭关系。
我们通过一些案例来说明。
1.右图是网络成瘾者安安(化名)在学校心理室摆出的家庭关系图。右侧有翅膀的玩偶代表安安,旁边是他哥哥,均为初中生。左侧三个是父母和妹妹(4岁),他们紧靠在一起代表一种亲密关系。而安安和哥哥被边缘化了,看起来不像是这家的。他们显然很不适应这种关系。哥俩被冷落的原因是妹妹出生很晚,父母四十多岁得此一女,宝贝得不得了,不自觉地忽视了两个哥哥。大哥的反应是非同一般地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由此逐渐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但他的问题是无论大小考试,总是过度焦虑(考不好就意味着关系的丧失)。安安没有哥哥一样的好成绩,于是他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学习、反叛、上网成瘾且越陷越深,令父母愤怒和抓狂,天天监视他,不让上网。对他不是苦口婆心地规劝,就是愤怒地斥责和打骂。其实这一切恰恰是安安所需要的,他通过上网成瘾使自己重新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父母的打骂可能很难忍受,但也说明他们是在乎他的,这比被忽视的感觉要好得多。安安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与父母建立了一种很“近”的关系,避免了被边缘化的危险。
可见,安安的上网成瘾与哥哥获得好成绩是有同样功能的,都是为了重新得到父母的关注。这个案例也可以说明网瘾是很适合做家庭治疗的。
2.全全(化名)的父母长期不和,小时候他就发现,当他出问题的时候,父母就不再理会彼此的矛盾,而是坐到一起来解决他的问题。于是全全就“开发”出了用上网成瘾行为来调节父母关系的“本领”:当父母关系不好时,他上网的“瘾”就要重一些,以掩盖父母的矛盾。这种为调整父母关系作出牺牲的事例在家庭治疗中是很常见的。
3.乐乐(化名)父母离异,与姐姐一起跟随母亲生活。母亲事业有成,但很强势,割断了孩子与丈夫的一切联系。经常不可自控地打骂乐乐,说他像他爸爸一样软弱无能、无情无义。结果乐乐真的变得很“无能”,也很“无情”,学习一塌糊涂,除了上网谁也不理。这是乐乐在妈妈的压力下形成的一种叫做内射的防御机制:把妈妈的责难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妈妈需要有一个可以看得见的爸爸的形象,用来宣泄他在给自己带来创伤的婚姻中产生的委屈和愤怒,而乐乐在潜意识中顺应了她的要求,在妈妈的生活中扮演爸爸的角色,承受着妈妈的负面情绪。
家庭关系中的过度控制、压抑、暴力、冷漠、偏爱、疏离、粘连及其造成的创伤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成瘾行为的动力因素。当我们明白症状背后的“功能”,并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关系”上时,网瘾行为的干预就成功了一半。
二、教育者存在的认识误区
1.孩子缺乏价值感
很多教育者把网瘾归因于价值感缺失、空虚、逃避现实等,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实质,因为这些都只是结果而非原因,我们必须解决上网成瘾者“为什么价值感缺失”的问题,即透过他的“关系”寻找成瘾的动力因素。仅仅以“价值感缺失、空虚、逃避现实”等认识为基础确立的教育方案或治疗方案,是不能直达问题的症结所在的。
2.“这是电脑的错”
许多家长甚至教师诅咒电脑和网络,认为是它们导致了孩子的上网成瘾,所以禁止上网。这种看法和做法谬之远矣,真正的问题出在“关系”上。关系出了问题,即使没有电脑和网络,也会以其他形式呈现问题。例如:上世纪80年代那些整天打桌球、穿喇叭裤、染头发的孩子就是一个明证。当然,关系出了问题,并不必然导致上网成瘾,也可能表现为其他行为问题或者心身疾病。
3.“这是孩子的错”
网瘾发生在孩子身上,很容易被认为是孩子的错。这样,我们的眼睛就被蒙蔽了,看不到导致网瘾的“关系”,结果会让我们远离问题的实质。
4.“严厉管教就行了”
如果家长持这种观点,那他就很有可能是个过度控制的人,而过度控制可能恰恰就是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这种家长喜欢借用外界的力量来加强对孩子的控制,例如:让孩子接受电击治疗或者送他们去严酷的训练营接受训练,于是,电击的医生和训练营的人就成了家长的同谋或“帮凶”。这只能使导致孩子上网成瘾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有意思的是,在我校接受的咨询案例中,许多家长表现出与咨询老师建立“管教同盟”的愿望,这显然是把老师当成增强控制的力量。实践中对这种移情进行分析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5.“只教育孩子就行了”
由于网络成瘾是家庭关系的衍生物,所以不能仅仅把孩子当作干预的对象。家庭治疗对网瘾的干预,必须建立在对整个家庭关系的“扰动”上。
三、解决方案——对关系的扰动
家庭治疗的核心技术是对致患的家庭关系进行“扰动”,以期改善个体和家庭的功能。主要方式是会谈、作业以及一些非语言技术。有的“扰动”在会谈中完成,另一些“扰动”则回归到正常的家庭生活中,以作业的方式完成。
下面分别介绍对上文提到的三个案例的“扰动”技术。当然,这只是整个干预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它们比较有代表性,能反映家庭治疗的技术特点以及干预过程中“关系”的变化。
1.给安安家庭的“角色互换练习”
安安和他哥哥的问题是由于小妹妹的出生导致家庭关系改变造成的。干预的措施:每周一天让安安三兄妹轮流互换角色,安安扮演妹妹,妹妹扮演哥哥,哥哥扮演安安;下一周再调换角色。扮演者在那一天的家庭生活中,必须从心理和行为上尽可能模仿他所扮演的角色,父母也必须像对待被扮演的角色一样对待扮演者。这样,安安在扮演妹妹时,既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又可以感受到一个4岁女孩的弱小,以及被更多关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从而调整对妹妹的态度;在扮演哥哥时,则可以感受到,在同样被忽视的处境下更积极的生活方式。父母亦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对子女的不同态度,并进行内省,最终作出改变。这些关系的调整可以修复家庭功能,使安安不再需要通过上网成瘾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2.给全全家庭的“悖论干预”
悖论干预也称为症状处方,是指“建议”患者采取行动让症状进一步恶化,以增强症状对关系的调节功能。症状处方是在会谈中完成的,但它可以影响到会谈后的家庭生活。全全上网成瘾是用来调节父母关系的,我给全全的症状处方是:
“如果你觉得父母的关系不够好,你就上网,一直上到他们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你的问题为止。”
这有点以毒攻毒的味道。它“点破”了全全上网成瘾的功能,“点破”后他就不会再用这一办法来调整父母关系了,转而思考更积极的方法。而父母则醒悟到孩子上网和自己有关,从而积极修复彼此的关系,使全全不再需要用上网成瘾的方式来迫使他们“和好”。
3.给乐乐家庭的作业
乐乐上网成瘾是因为他在生活中承受了妈妈对爸爸的负面情绪。我给乐乐和他的家庭设计了一个特殊的作业:
(1)只要妈妈在乐乐面前骂爸爸,或者骂乐乐像爸爸一样,乐乐立即大声地对她说:“妈妈,我是你儿子,不是你丈夫!”
(2)妈妈听到后必须马上向乐乐道歉。作为补偿,她必须在一天之内对乐乐做至少两件可以证明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妈妈”的事。
(3)妈妈累计犯上述错误两次,乐乐就可以用水枪射她。
这个作业对家庭关系的扰动是显而易见的。在签订了家庭作业协议、大家都愿意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效果是很理想的。
上述案例反映了家庭治疗的一些技术特点,但实际的干预过程比这复杂得多,需要多次会谈,持续时间较长。学校心理室从2006年开始尝试运用家庭治疗的方法进行网瘾干预,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经验。实践证明,家庭治疗这种从关系出发寻找问题的症结并最终以“扰动”关系来进行治疗的方法非常适合于网瘾干预。
当然,问题也是存在的。例如,不少父母,甚至教师坚持认为网络成瘾只是孩子的问题,拒绝从关系的角度进行考虑,使干预的效果大打折扣;家庭治疗的周期较长,学校心理室难以与整个家庭建立稳定的治疗关系;将家庭成员纳入干预范围,工作量陡然增大;学校资源不足,受过家庭治疗训练的教师少;治疗的一些设置问题
家庭治疗就是以家庭为单位,要求所有家庭成员尽可能参加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是现代最重要的心理治疗流派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对致病的家庭关系进行“扰动”,改善和促进个体以及家庭的功能,消除心理病理现象。
因此,网络成瘾行为是非常适合进行家庭治疗的。我们可以从大量网瘾个案的家庭脉络中清晰地发现致患因素。另外,网络成瘾行为的发生,对于个体及其家庭而言,也是有特定功能的。
一、症状的功能——网络成瘾行为背后的动力因素
症状总是有其功能的。例如,某些学习障碍的形成,是为了应付父母给予的过大的学习压力,其潜台词是“我都病成这样了,别对我有那么多的要求”。对网络成瘾而言,其症状的功能从总体上说是为了平衡和适应“有问题”的家庭关系。
我们通过一些案例来说明。
1.右图是网络成瘾者安安(化名)在学校心理室摆出的家庭关系图。右侧有翅膀的玩偶代表安安,旁边是他哥哥,均为初中生。左侧三个是父母和妹妹(4岁),他们紧靠在一起代表一种亲密关系。而安安和哥哥被边缘化了,看起来不像是这家的。他们显然很不适应这种关系。哥俩被冷落的原因是妹妹出生很晚,父母四十多岁得此一女,宝贝得不得了,不自觉地忽视了两个哥哥。大哥的反应是非同一般地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由此逐渐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但他的问题是无论大小考试,总是过度焦虑(考不好就意味着关系的丧失)。安安没有哥哥一样的好成绩,于是他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学习、反叛、上网成瘾且越陷越深,令父母愤怒和抓狂,天天监视他,不让上网。对他不是苦口婆心地规劝,就是愤怒地斥责和打骂。其实这一切恰恰是安安所需要的,他通过上网成瘾使自己重新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父母的打骂可能很难忍受,但也说明他们是在乎他的,这比被忽视的感觉要好得多。安安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与父母建立了一种很“近”的关系,避免了被边缘化的危险。
可见,安安的上网成瘾与哥哥获得好成绩是有同样功能的,都是为了重新得到父母的关注。这个案例也可以说明网瘾是很适合做家庭治疗的。
2.全全(化名)的父母长期不和,小时候他就发现,当他出问题的时候,父母就不再理会彼此的矛盾,而是坐到一起来解决他的问题。于是全全就“开发”出了用上网成瘾行为来调节父母关系的“本领”:当父母关系不好时,他上网的“瘾”就要重一些,以掩盖父母的矛盾。这种为调整父母关系作出牺牲的事例在家庭治疗中是很常见的。
3.乐乐(化名)父母离异,与姐姐一起跟随母亲生活。母亲事业有成,但很强势,割断了孩子与丈夫的一切联系。经常不可自控地打骂乐乐,说他像他爸爸一样软弱无能、无情无义。结果乐乐真的变得很“无能”,也很“无情”,学习一塌糊涂,除了上网谁也不理。这是乐乐在妈妈的压力下形成的一种叫做内射的防御机制:把妈妈的责难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妈妈需要有一个可以看得见的爸爸的形象,用来宣泄他在给自己带来创伤的婚姻中产生的委屈和愤怒,而乐乐在潜意识中顺应了她的要求,在妈妈的生活中扮演爸爸的角色,承受着妈妈的负面情绪。
家庭关系中的过度控制、压抑、暴力、冷漠、偏爱、疏离、粘连及其造成的创伤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成瘾行为的动力因素。当我们明白症状背后的“功能”,并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关系”上时,网瘾行为的干预就成功了一半。
二、教育者存在的认识误区
1.孩子缺乏价值感
很多教育者把网瘾归因于价值感缺失、空虚、逃避现实等,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实质,因为这些都只是结果而非原因,我们必须解决上网成瘾者“为什么价值感缺失”的问题,即透过他的“关系”寻找成瘾的动力因素。仅仅以“价值感缺失、空虚、逃避现实”等认识为基础确立的教育方案或治疗方案,是不能直达问题的症结所在的。
2.“这是电脑的错”
许多家长甚至教师诅咒电脑和网络,认为是它们导致了孩子的上网成瘾,所以禁止上网。这种看法和做法谬之远矣,真正的问题出在“关系”上。关系出了问题,即使没有电脑和网络,也会以其他形式呈现问题。例如:上世纪80年代那些整天打桌球、穿喇叭裤、染头发的孩子就是一个明证。当然,关系出了问题,并不必然导致上网成瘾,也可能表现为其他行为问题或者心身疾病。
3.“这是孩子的错”
网瘾发生在孩子身上,很容易被认为是孩子的错。这样,我们的眼睛就被蒙蔽了,看不到导致网瘾的“关系”,结果会让我们远离问题的实质。
4.“严厉管教就行了”
如果家长持这种观点,那他就很有可能是个过度控制的人,而过度控制可能恰恰就是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这种家长喜欢借用外界的力量来加强对孩子的控制,例如:让孩子接受电击治疗或者送他们去严酷的训练营接受训练,于是,电击的医生和训练营的人就成了家长的同谋或“帮凶”。这只能使导致孩子上网成瘾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有意思的是,在我校接受的咨询案例中,许多家长表现出与咨询老师建立“管教同盟”的愿望,这显然是把老师当成增强控制的力量。实践中对这种移情进行分析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5.“只教育孩子就行了”
由于网络成瘾是家庭关系的衍生物,所以不能仅仅把孩子当作干预的对象。家庭治疗对网瘾的干预,必须建立在对整个家庭关系的“扰动”上。
三、解决方案——对关系的扰动
家庭治疗的核心技术是对致患的家庭关系进行“扰动”,以期改善个体和家庭的功能。主要方式是会谈、作业以及一些非语言技术。有的“扰动”在会谈中完成,另一些“扰动”则回归到正常的家庭生活中,以作业的方式完成。
下面分别介绍对上文提到的三个案例的“扰动”技术。当然,这只是整个干预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它们比较有代表性,能反映家庭治疗的技术特点以及干预过程中“关系”的变化。
1.给安安家庭的“角色互换练习”
安安和他哥哥的问题是由于小妹妹的出生导致家庭关系改变造成的。干预的措施:每周一天让安安三兄妹轮流互换角色,安安扮演妹妹,妹妹扮演哥哥,哥哥扮演安安;下一周再调换角色。扮演者在那一天的家庭生活中,必须从心理和行为上尽可能模仿他所扮演的角色,父母也必须像对待被扮演的角色一样对待扮演者。这样,安安在扮演妹妹时,既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又可以感受到一个4岁女孩的弱小,以及被更多关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从而调整对妹妹的态度;在扮演哥哥时,则可以感受到,在同样被忽视的处境下更积极的生活方式。父母亦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对子女的不同态度,并进行内省,最终作出改变。这些关系的调整可以修复家庭功能,使安安不再需要通过上网成瘾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2.给全全家庭的“悖论干预”
悖论干预也称为症状处方,是指“建议”患者采取行动让症状进一步恶化,以增强症状对关系的调节功能。症状处方是在会谈中完成的,但它可以影响到会谈后的家庭生活。全全上网成瘾是用来调节父母关系的,我给全全的症状处方是:
“如果你觉得父母的关系不够好,你就上网,一直上到他们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你的问题为止。”
这有点以毒攻毒的味道。它“点破”了全全上网成瘾的功能,“点破”后他就不会再用这一办法来调整父母关系了,转而思考更积极的方法。而父母则醒悟到孩子上网和自己有关,从而积极修复彼此的关系,使全全不再需要用上网成瘾的方式来迫使他们“和好”。
3.给乐乐家庭的作业
乐乐上网成瘾是因为他在生活中承受了妈妈对爸爸的负面情绪。我给乐乐和他的家庭设计了一个特殊的作业:
(1)只要妈妈在乐乐面前骂爸爸,或者骂乐乐像爸爸一样,乐乐立即大声地对她说:“妈妈,我是你儿子,不是你丈夫!”
(2)妈妈听到后必须马上向乐乐道歉。作为补偿,她必须在一天之内对乐乐做至少两件可以证明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妈妈”的事。
(3)妈妈累计犯上述错误两次,乐乐就可以用水枪射她。
这个作业对家庭关系的扰动是显而易见的。在签订了家庭作业协议、大家都愿意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效果是很理想的。
上述案例反映了家庭治疗的一些技术特点,但实际的干预过程比这复杂得多,需要多次会谈,持续时间较长。学校心理室从2006年开始尝试运用家庭治疗的方法进行网瘾干预,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经验。实践证明,家庭治疗这种从关系出发寻找问题的症结并最终以“扰动”关系来进行治疗的方法非常适合于网瘾干预。
当然,问题也是存在的。例如,不少父母,甚至教师坚持认为网络成瘾只是孩子的问题,拒绝从关系的角度进行考虑,使干预的效果大打折扣;家庭治疗的周期较长,学校心理室难以与整个家庭建立稳定的治疗关系;将家庭成员纳入干预范围,工作量陡然增大;学校资源不足,受过家庭治疗训练的教师少;治疗的一些设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