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和文化场所。”
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非遗保护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2006年—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名录,在2011年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非遗申报与保护的热潮。
一、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与困境
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东接广州,南邻港澳,是岭南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作为千年古镇,佛山也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明清时期的佛山,已是岭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重镇。发达的工商业和手工业,孕育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佛山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并且积极申报国家、省级与市级非遗产保护。比如佛山剪纸、石湾陶艺、龙舟说唱、木版年画、舞狮、粤剧、龙舟说唱等14项入选国家级非遗产名录。截至2019年,佛山还拥有省级非遗48项,市级非遗项目111项。
尽管如此,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依然刻不容缓。日益加快的城镇化和去农村化的推进,使佛山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佛山非遗”)原本在农村的生存空间得到了极大的破坏,导致佛山不少的传统工艺正在濒临消亡。
冯翼才先生曾呼吁:“民间文化处于最濒危的现状有两种:一直是少数民族文化;另一种是传承人的问题。”[1]“传承人是在有重要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众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的人物。”[2]
保护非遗传承人是实施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重中之重。佛山传统工艺传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庭或族群传承。家庭或族群是指在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族群内部成员之间的传承。比如佛山的石湾陶艺、木板年画等都是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进行传授。二是社会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是通过拜师仪式确认师徒关系。师傅可以与家庭或族群以外成员之间建立师徒关系。徒弟在师傅的带领下,师傅手把手地传授技艺,徒弟通过长期的多听多看、耳濡目染、反复地尝试、摸索、感悟,最终掌握某种技艺。无论是家庭(家族)式传承,还是社会师徒传承,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私密性。“在收徒之前,师傅要先考察徒弟的人品,人品是建立师徒关键的前提条件,品行不端的人一般不会被师傅选中。佛山非遗传承人对选徒、收徒、授艺门槛和程序的要求,凸显了非遗传承的不可速成性和批量性。”[3]
“这种传承模式由于没有标准化的传授技巧和模式化的教授规则,因此,对传承双方的配合、悟性、资质,才能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甚至是仅仅依靠个人的灵感和感悟教授和传承,传承者在其再创造、完善和传承过程中,也需要吸收和积累不同个体或群体的聪明才智、经验、创造力、技巧。”[4]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同一个师傅带出的徒弟,其所掌握的技艺和风格也会不同。一个技艺精湛大师的诞生是经过长年累月千锤百炼的结果。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达的今天,佛山非遗传承依然需要延续师徒传承的模式。
“传承人身体的活着与死亡决定着非遗的存续与灭绝。身体在则非遗在,身不存则艺断绝,身体的在与不在状态,也决定着非遗的生成过程是否精彩,所呈现的形态是否妙绝,所散发的意蕴是否生动,所以从身体实践的角度理解非遗传承至关重要。”[5]活着的传承人正是传统工艺类非遗得以延续的载体。“身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逻辑起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体,以人为主体,以人为载体;以人为活体,是通过向身体哲学的身体遗产。”[6]
美国人类科学家斯科特从希腊神话提炼出“米提斯”概念。他认为“米提斯”能力是指蕴藏在实践和经验之中不易习得的能力。“米提斯在知识层面上屬于默会性个人知识,它依赖个体观察力、直觉和体验并深植于个体的行为过程,无法用符号、文字表述,是附着于人身体上的技艺技能。”[7]
这种“米提斯”能力体现出传承人将生活感悟与身体动作凝合起来的状态,显示着身、心、物联动以及“懂”和“做”互融的实践性,“米提斯”能力到位了,技能附着于身了,传承人方可以制作出“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作品。
“米提斯”这种“高度个性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而难以以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8]
佛山许多非遗项目都属于技艺精细、工序繁难的工艺,要求艺人们经历时间、经验和智慧的综合积累与沉淀,在实践中历经长期的操作、磨炼、感悟,才具备“米提斯”能力,如佛山剪纸、石湾陶艺、佛山香云纱等代表性传承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佛山非遗传承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易学难精”“要能做得住”。
目前,各地都纷纷采用电子影像和数字化三维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和措施。但是数字化存储也只能呈现文字、符号、图像及制作过程,对传承人的“米提斯”能力则无法传承。现在绝大多数的非遗传承人都已步入老年,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传承人的“绝技”“绝活”也将随着“人亡艺绝”而消失,非遗的灭绝也在所难免。
以佛山目前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为例。截至2019年,佛山市非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5位(其中过世的有4位),省级非遗传承人55人,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63人。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例,佛山非遗传承人的平均年龄是75岁。由此可以看出,佛山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现象日趋势突出,新生代接替不足的现状也日趋严重,这就是目前佛山非遗传承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为了保护传承非遗,近年来,无论是佛山市政府,还是社会各界的民间团体都进行了多种探索与尝试。例如,佛山非遗进校园就是一种大胆尝试。2014年佛山铁军小学把佛山醒狮引进校园,给学生开设了醒狮课程。2016 年7月佛山市政府发布《佛山市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明确部署了加快武术进校园建设的任务。2018年,佛山市教育局公布了55所中小学成为武术进校园的特色学校。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无论是醒狮课程(且不说让小学生掌握狮头轧制全套工艺流程和舞狮表演的困难),还是武术课,都没有持续性,最终都因学生的升学需要而中断学习。不少非遗项目进校园,大多是以兴趣小组或社团形式开展,学生对非遗知识的掌握都是零碎的。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选修课“佛山剪纸课”,学生每学期的课堂学习也不足20节课,学生剪纸学习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终止。
佛山非遗无论是走进中小学,还是高职学校,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学生的习得是短时间的,学习过程也不连贯。同时还存在师资、设施设备短缺等诸多问题。佛山非遗进校园顶多是给学生传播和普及了非遗方面的知识,学生掌握的非遗知识也是零碎的,所谓非遗的“米提斯”能力培养也根本达不到。
“米提斯”能力是“师传”“徒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徒弟跟着师傅,经过观察、揣摩、模仿、耳濡目染,再到长期的身体实践和身体与工艺的互动过程中,经过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实践、感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人。
“从广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并不是某个‘个体’,而应该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可划分出不同的层次:核心传承者、重要传承者、一般传承者。”[9]一个理想的非遗产传承梯队应该是有利于培养传承人“米提斯”能力的“金字塔”式梯队。佛山非遗传承的困境在于:缺乏年龄、经验、技能等搭配合理的“带徒传艺”梯队。即从“塔基”到“塔尖”是一个人数递减的状态分布,各梯队成员之间有年齡、经验、技能的差异,应该是一个老中青三代的非遗传承人梯队。
二、将佛山非遗传承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势
鉴于非遗传承的“米提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笔者认为,把佛山非遗传承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策略。
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明确强调了职业教育应该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责任。
把佛山非遗传承人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实现非遗传承与高职人才培养融通,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在非遗传承人培养方面具有稳定性优势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普及,人们更愿意接受在学历教育体系中完成职业准备。而非遗“米提斯”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长期的习得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择业机会越来越多,加之传统工艺类项目的工作比较艰苦,工资待遇不高,能真正坚持下来的人不多。鉴于这种情况,将佛山传统工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是佛山传统工艺持续发展下去的重要出路。同时,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与“米提斯”能力培养比较接近。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是职业院校普遍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另外,职业院校具备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众多教学资源,比如校舍、师资、设施设备,等等。
(二)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构建非遗传承人“金字塔”式梯队
为了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特色。比如,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佛职院”)自2013年开始与佛山10多所中职学校10多个专业对接,实施中高职三二分段贯通人才培养。截至2019年,佛职院的中高职贯通招生达到近千人规模。而且中职生源将是高职院校未来的主要生源。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学制为五年,单独编班,学生先在中职就读三年,再升到高职对应专业学习两年。为什么要把非遗传承人培养选择在中高职贯通的学生呢?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普高生源(高考生源),其在校的学制是三年,学制比较短。而中高职贯通的学生不一样,这些学生在中职阶段有三年,在高职阶段有两年,总共有五年的学习时间。相对三年制高职学生来说,这种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学制时间较长,学习具有连续性。因此,中高职三二分段制有利于构建非遗传承的“金字塔”式梯队。
(三)有利于培养熏陶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自律性比较差,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动手能力比较强,喜欢实操课程。
非遗传承的“米提斯”能力培养正好适合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把中高职贯通的学生作为非遗传承人培养,对每一个中职的学生未来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职业规划。其实,每一个中高职学生无论将来是否能成为非遗传承人,这都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米提斯”能力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岭南文化的核心,是岭南人技艺传承的纽带。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工匠精神一直是佛山坚挺的精神脊梁,佛山的一批手工匠人,依旧坚持用手里的剪刀、画笔、刻刀、泥胚,不断创新、改良,担负起传统文化的传承重任,让佛山的传统手工艺品更加光鲜亮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佛山非遗中的传统工艺制作工序要求精细、规范,其制作过程要求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在习得的过程中,能让学生真切地理解、体会工匠精神的价值与意义,在不断攻克难关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地做事和踏踏实实做人的态度。经历了非遗“米提斯”能力培养的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熏陶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更为重要这也是佛山非遗传承人必须具备的人格和人品。 (四)有利于传统工艺的创新
传统工艺企业在当下正面临适应市场需求,创新不易,企业转型等诸多问题。传统手工艺产品需要随着时代变迁而创新。“将非遗传承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进行传人培养、技艺研究、新品开发,为濒临失传的技艺注入新的生机。”[10]在职业院校创立“师徒传承”培养模式,是因为新生代的青年学子生活在互联网与智能创新时代,他们有活力、有动力,不墨守成规,不走寻常路,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使传统手工艺产品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四、构建“金字塔”式非遗传承人梯队
(一)纵向路径培养
第一阶段:“塔基”阶段——中职教育阶段培养佛山非遗认同群体。
通过职业教育,在中职与高职教育体系上进行纵向贯通,培养非遗认同群体,是佛山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础。
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五年一体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在中职阶段,给学生开设佛山非遗课程,对学生进行佛山非遗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培养学生对佛山非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生在体验感受佛山地域文化内涵与精髓中,对佛山非遗产生兴趣与情感,培养佛山非遗认同群体,为佛山非遗保护与传承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塔身”阶段——高职教育阶段培养佛山非遗准传承人。
高职教育阶段是有针对性地培养佛山非遗准传承人阶段。发挥高职院教学资源,在佛职院依托学校的工业设计、美术和旅游专业创建“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承担佛山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比如开设佛山剪纸、佛山彩灯、石湾陶艺、佛山醒狮、佛山木板年画等专业。现在佛职院已经创建了“佛山剪纸”“石湾陶艺”“佛山醒狮”等多个“大师工作室”。非遗大师进校园,为佛山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加强了师资力量。依托大师工作室,大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非遗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学生跟工艺大师通过观察、学习、模仿、感悟与实践,最终获得非遗的“米提斯”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能够零距离地体验佛山传统工艺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第三阶段:“塔尖”阶段——高職毕业后的“拜师学艺”阶段培养佛山非遗传承人。
经过五年中高职非遗传承人“塔基”“塔身”阶段的培养,毕业后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天赋和大师的选择,启动“拜师学艺”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开始建立正式的“师徒”关系。徒弟跟师傅日复一日、长年累月的操作训练,获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和附着于身的“米提斯”能力。也许经过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学习、磨炼,他们最终将成长为传统工艺大师,也就是佛山非遗传承人。
(二)横向路径培养
保护传承非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职业院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积极探索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广泛合作模式,共建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探索非遗传承人培养新体系。佛山非遗传承的培养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多方共同推进。
1.政府支持
“米提斯”能力的“金字塔”式梯队非遗传承,地方政府的担当与支持义不容辞。政府为中高职非遗传承人融通搭建平台,提供资金支持。佛山市政府鼓励地方民间组织、企业和民间匠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并给予非遗传承人培养专项经费补贴。在高职院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与研究引向产业化发展模式,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旅游服务,以扩大收入来支撑保护与传承工作。
2.行业、企业参与
职业院校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非遗传承培养新机制。大师进课堂,课堂变工场。大师工作室推行“一师一室一艺品”,即每一个工作室由一个大师主持,一个工作室传承一个工艺品,一个品类覆盖一个行业。大师工作室以活态传承,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传统工艺人才培养。
3.职业院校承担
在佛职院创建“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生源主要来自中职的“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的学生,实现非遗传承人中高职分段培养一体化。对非遗教学体系进行层次、模块划分,设计五年一体化的非遗教育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块,即非遗传承人的“塔基、塔身、塔尖”三个阶段进行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层次与模块设计。
“米提斯”能力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拥有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在职业院校建立一支由“教师 大师 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学院选派教师外出参加非遗传承的培训、会议、研讨等活动;发挥学校非遗大师工作室的平台效应,教师跟非遗大师学习成长,并定期去地方非遗示范教育基地现场学习、体验等,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建设一支优秀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培养非遗传承人的重要保障。
总之,地方高职院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传人培养、技艺研究、新品开发,为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注入新的生机,也为高职教育探索新的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文翰.民协将评民间文化传承人[N].新京报,2005-03-23.
[2]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继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121.
[3][5][7]谢中元.走向“后申遗时期”的佛山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8):33-45-46.
[4]鲁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思考与探讨[J].东岳论丛,2013(2):138.
[6]白云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4):63.
[8]赵仕英、洪晓楠,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证关系[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10):20-23.
[9]郑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儿童意识”—从日本民俗活动中得到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9):25.
[10]陈岸瑛.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兴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19(4):307.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4 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1124)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系中共佛山市委组织部2020年竞争性扶持人才项目—佛山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基地(20200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朱守锂
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非遗保护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2006年—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名录,在2011年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非遗申报与保护的热潮。
一、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与困境
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东接广州,南邻港澳,是岭南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作为千年古镇,佛山也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明清时期的佛山,已是岭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重镇。发达的工商业和手工业,孕育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佛山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并且积极申报国家、省级与市级非遗产保护。比如佛山剪纸、石湾陶艺、龙舟说唱、木版年画、舞狮、粤剧、龙舟说唱等14项入选国家级非遗产名录。截至2019年,佛山还拥有省级非遗48项,市级非遗项目111项。
尽管如此,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依然刻不容缓。日益加快的城镇化和去农村化的推进,使佛山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佛山非遗”)原本在农村的生存空间得到了极大的破坏,导致佛山不少的传统工艺正在濒临消亡。
冯翼才先生曾呼吁:“民间文化处于最濒危的现状有两种:一直是少数民族文化;另一种是传承人的问题。”[1]“传承人是在有重要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众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的人物。”[2]
保护非遗传承人是实施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重中之重。佛山传统工艺传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庭或族群传承。家庭或族群是指在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族群内部成员之间的传承。比如佛山的石湾陶艺、木板年画等都是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进行传授。二是社会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是通过拜师仪式确认师徒关系。师傅可以与家庭或族群以外成员之间建立师徒关系。徒弟在师傅的带领下,师傅手把手地传授技艺,徒弟通过长期的多听多看、耳濡目染、反复地尝试、摸索、感悟,最终掌握某种技艺。无论是家庭(家族)式传承,还是社会师徒传承,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私密性。“在收徒之前,师傅要先考察徒弟的人品,人品是建立师徒关键的前提条件,品行不端的人一般不会被师傅选中。佛山非遗传承人对选徒、收徒、授艺门槛和程序的要求,凸显了非遗传承的不可速成性和批量性。”[3]
“这种传承模式由于没有标准化的传授技巧和模式化的教授规则,因此,对传承双方的配合、悟性、资质,才能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甚至是仅仅依靠个人的灵感和感悟教授和传承,传承者在其再创造、完善和传承过程中,也需要吸收和积累不同个体或群体的聪明才智、经验、创造力、技巧。”[4]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同一个师傅带出的徒弟,其所掌握的技艺和风格也会不同。一个技艺精湛大师的诞生是经过长年累月千锤百炼的结果。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达的今天,佛山非遗传承依然需要延续师徒传承的模式。
“传承人身体的活着与死亡决定着非遗的存续与灭绝。身体在则非遗在,身不存则艺断绝,身体的在与不在状态,也决定着非遗的生成过程是否精彩,所呈现的形态是否妙绝,所散发的意蕴是否生动,所以从身体实践的角度理解非遗传承至关重要。”[5]活着的传承人正是传统工艺类非遗得以延续的载体。“身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逻辑起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体,以人为主体,以人为载体;以人为活体,是通过向身体哲学的身体遗产。”[6]
美国人类科学家斯科特从希腊神话提炼出“米提斯”概念。他认为“米提斯”能力是指蕴藏在实践和经验之中不易习得的能力。“米提斯在知识层面上屬于默会性个人知识,它依赖个体观察力、直觉和体验并深植于个体的行为过程,无法用符号、文字表述,是附着于人身体上的技艺技能。”[7]
这种“米提斯”能力体现出传承人将生活感悟与身体动作凝合起来的状态,显示着身、心、物联动以及“懂”和“做”互融的实践性,“米提斯”能力到位了,技能附着于身了,传承人方可以制作出“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作品。
“米提斯”这种“高度个性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而难以以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8]
佛山许多非遗项目都属于技艺精细、工序繁难的工艺,要求艺人们经历时间、经验和智慧的综合积累与沉淀,在实践中历经长期的操作、磨炼、感悟,才具备“米提斯”能力,如佛山剪纸、石湾陶艺、佛山香云纱等代表性传承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佛山非遗传承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易学难精”“要能做得住”。
目前,各地都纷纷采用电子影像和数字化三维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和措施。但是数字化存储也只能呈现文字、符号、图像及制作过程,对传承人的“米提斯”能力则无法传承。现在绝大多数的非遗传承人都已步入老年,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传承人的“绝技”“绝活”也将随着“人亡艺绝”而消失,非遗的灭绝也在所难免。
以佛山目前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为例。截至2019年,佛山市非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5位(其中过世的有4位),省级非遗传承人55人,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63人。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例,佛山非遗传承人的平均年龄是75岁。由此可以看出,佛山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现象日趋势突出,新生代接替不足的现状也日趋严重,这就是目前佛山非遗传承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为了保护传承非遗,近年来,无论是佛山市政府,还是社会各界的民间团体都进行了多种探索与尝试。例如,佛山非遗进校园就是一种大胆尝试。2014年佛山铁军小学把佛山醒狮引进校园,给学生开设了醒狮课程。2016 年7月佛山市政府发布《佛山市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明确部署了加快武术进校园建设的任务。2018年,佛山市教育局公布了55所中小学成为武术进校园的特色学校。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无论是醒狮课程(且不说让小学生掌握狮头轧制全套工艺流程和舞狮表演的困难),还是武术课,都没有持续性,最终都因学生的升学需要而中断学习。不少非遗项目进校园,大多是以兴趣小组或社团形式开展,学生对非遗知识的掌握都是零碎的。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选修课“佛山剪纸课”,学生每学期的课堂学习也不足20节课,学生剪纸学习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终止。
佛山非遗无论是走进中小学,还是高职学校,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学生的习得是短时间的,学习过程也不连贯。同时还存在师资、设施设备短缺等诸多问题。佛山非遗进校园顶多是给学生传播和普及了非遗方面的知识,学生掌握的非遗知识也是零碎的,所谓非遗的“米提斯”能力培养也根本达不到。
“米提斯”能力是“师传”“徒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徒弟跟着师傅,经过观察、揣摩、模仿、耳濡目染,再到长期的身体实践和身体与工艺的互动过程中,经过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实践、感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人。
“从广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并不是某个‘个体’,而应该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可划分出不同的层次:核心传承者、重要传承者、一般传承者。”[9]一个理想的非遗产传承梯队应该是有利于培养传承人“米提斯”能力的“金字塔”式梯队。佛山非遗传承的困境在于:缺乏年龄、经验、技能等搭配合理的“带徒传艺”梯队。即从“塔基”到“塔尖”是一个人数递减的状态分布,各梯队成员之间有年齡、经验、技能的差异,应该是一个老中青三代的非遗传承人梯队。
二、将佛山非遗传承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势
鉴于非遗传承的“米提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笔者认为,把佛山非遗传承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策略。
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明确强调了职业教育应该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责任。
把佛山非遗传承人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实现非遗传承与高职人才培养融通,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在非遗传承人培养方面具有稳定性优势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普及,人们更愿意接受在学历教育体系中完成职业准备。而非遗“米提斯”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长期的习得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择业机会越来越多,加之传统工艺类项目的工作比较艰苦,工资待遇不高,能真正坚持下来的人不多。鉴于这种情况,将佛山传统工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是佛山传统工艺持续发展下去的重要出路。同时,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与“米提斯”能力培养比较接近。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是职业院校普遍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另外,职业院校具备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众多教学资源,比如校舍、师资、设施设备,等等。
(二)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构建非遗传承人“金字塔”式梯队
为了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特色。比如,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佛职院”)自2013年开始与佛山10多所中职学校10多个专业对接,实施中高职三二分段贯通人才培养。截至2019年,佛职院的中高职贯通招生达到近千人规模。而且中职生源将是高职院校未来的主要生源。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学制为五年,单独编班,学生先在中职就读三年,再升到高职对应专业学习两年。为什么要把非遗传承人培养选择在中高职贯通的学生呢?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普高生源(高考生源),其在校的学制是三年,学制比较短。而中高职贯通的学生不一样,这些学生在中职阶段有三年,在高职阶段有两年,总共有五年的学习时间。相对三年制高职学生来说,这种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学制时间较长,学习具有连续性。因此,中高职三二分段制有利于构建非遗传承的“金字塔”式梯队。
(三)有利于培养熏陶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自律性比较差,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动手能力比较强,喜欢实操课程。
非遗传承的“米提斯”能力培养正好适合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把中高职贯通的学生作为非遗传承人培养,对每一个中职的学生未来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职业规划。其实,每一个中高职学生无论将来是否能成为非遗传承人,这都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米提斯”能力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岭南文化的核心,是岭南人技艺传承的纽带。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工匠精神一直是佛山坚挺的精神脊梁,佛山的一批手工匠人,依旧坚持用手里的剪刀、画笔、刻刀、泥胚,不断创新、改良,担负起传统文化的传承重任,让佛山的传统手工艺品更加光鲜亮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佛山非遗中的传统工艺制作工序要求精细、规范,其制作过程要求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在习得的过程中,能让学生真切地理解、体会工匠精神的价值与意义,在不断攻克难关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地做事和踏踏实实做人的态度。经历了非遗“米提斯”能力培养的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熏陶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更为重要这也是佛山非遗传承人必须具备的人格和人品。 (四)有利于传统工艺的创新
传统工艺企业在当下正面临适应市场需求,创新不易,企业转型等诸多问题。传统手工艺产品需要随着时代变迁而创新。“将非遗传承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进行传人培养、技艺研究、新品开发,为濒临失传的技艺注入新的生机。”[10]在职业院校创立“师徒传承”培养模式,是因为新生代的青年学子生活在互联网与智能创新时代,他们有活力、有动力,不墨守成规,不走寻常路,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使传统手工艺产品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四、构建“金字塔”式非遗传承人梯队
(一)纵向路径培养
第一阶段:“塔基”阶段——中职教育阶段培养佛山非遗认同群体。
通过职业教育,在中职与高职教育体系上进行纵向贯通,培养非遗认同群体,是佛山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础。
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五年一体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在中职阶段,给学生开设佛山非遗课程,对学生进行佛山非遗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培养学生对佛山非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生在体验感受佛山地域文化内涵与精髓中,对佛山非遗产生兴趣与情感,培养佛山非遗认同群体,为佛山非遗保护与传承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塔身”阶段——高职教育阶段培养佛山非遗准传承人。
高职教育阶段是有针对性地培养佛山非遗准传承人阶段。发挥高职院教学资源,在佛职院依托学校的工业设计、美术和旅游专业创建“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承担佛山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比如开设佛山剪纸、佛山彩灯、石湾陶艺、佛山醒狮、佛山木板年画等专业。现在佛职院已经创建了“佛山剪纸”“石湾陶艺”“佛山醒狮”等多个“大师工作室”。非遗大师进校园,为佛山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加强了师资力量。依托大师工作室,大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非遗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学生跟工艺大师通过观察、学习、模仿、感悟与实践,最终获得非遗的“米提斯”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能够零距离地体验佛山传统工艺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第三阶段:“塔尖”阶段——高職毕业后的“拜师学艺”阶段培养佛山非遗传承人。
经过五年中高职非遗传承人“塔基”“塔身”阶段的培养,毕业后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天赋和大师的选择,启动“拜师学艺”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开始建立正式的“师徒”关系。徒弟跟师傅日复一日、长年累月的操作训练,获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和附着于身的“米提斯”能力。也许经过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学习、磨炼,他们最终将成长为传统工艺大师,也就是佛山非遗传承人。
(二)横向路径培养
保护传承非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职业院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积极探索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广泛合作模式,共建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探索非遗传承人培养新体系。佛山非遗传承的培养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多方共同推进。
1.政府支持
“米提斯”能力的“金字塔”式梯队非遗传承,地方政府的担当与支持义不容辞。政府为中高职非遗传承人融通搭建平台,提供资金支持。佛山市政府鼓励地方民间组织、企业和民间匠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并给予非遗传承人培养专项经费补贴。在高职院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与研究引向产业化发展模式,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旅游服务,以扩大收入来支撑保护与传承工作。
2.行业、企业参与
职业院校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非遗传承培养新机制。大师进课堂,课堂变工场。大师工作室推行“一师一室一艺品”,即每一个工作室由一个大师主持,一个工作室传承一个工艺品,一个品类覆盖一个行业。大师工作室以活态传承,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传统工艺人才培养。
3.职业院校承担
在佛职院创建“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生源主要来自中职的“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的学生,实现非遗传承人中高职分段培养一体化。对非遗教学体系进行层次、模块划分,设计五年一体化的非遗教育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块,即非遗传承人的“塔基、塔身、塔尖”三个阶段进行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层次与模块设计。
“米提斯”能力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拥有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在职业院校建立一支由“教师 大师 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学院选派教师外出参加非遗传承的培训、会议、研讨等活动;发挥学校非遗大师工作室的平台效应,教师跟非遗大师学习成长,并定期去地方非遗示范教育基地现场学习、体验等,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建设一支优秀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培养非遗传承人的重要保障。
总之,地方高职院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传人培养、技艺研究、新品开发,为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注入新的生机,也为高职教育探索新的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文翰.民协将评民间文化传承人[N].新京报,2005-03-23.
[2]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继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121.
[3][5][7]谢中元.走向“后申遗时期”的佛山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8):33-45-46.
[4]鲁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思考与探讨[J].东岳论丛,2013(2):138.
[6]白云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4):63.
[8]赵仕英、洪晓楠,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证关系[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10):20-23.
[9]郑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儿童意识”—从日本民俗活动中得到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9):25.
[10]陈岸瑛.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兴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19(4):307.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4 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1124)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系中共佛山市委组织部2020年竞争性扶持人才项目—佛山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基地(20200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