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的魅力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整个教学课程中,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学语言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课程中要注意肢体语言,高音低音停顿的结合。这样才能让每堂课生动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语言 魅力 课堂 学生
  
  教师要把一堂课上好,需要做好许多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备课时要下一番苦功夫。许多老师也认为备课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而且努力去做好,可是上课时却没注意到如何把信息迅速准确地传到对方,忽视了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门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教师把一堂课的教案准备好以后,要在课堂上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传授得好不好,此时语言就显得特别重要。一堂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教学要达到的效果,我认为要注意语言的特性,因为在教学中语言的特性各具有不同的作用。
  
  一、提高声音
  高音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管是处于哪个阶段的学生,一堂课中难免不会分心。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你停下正在讲的内容去提醒他,一来耽误时间,二来会影响其他同学。因而当课堂上只要发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就要从刚刚的语言上提高几个分贝,然后再看着分神的同学,这样即没影响教学,又能让他自觉地把思路重新回到课堂中来。比如,我课堂上正在讲《孔乙己》这篇课文,讲到故事的高潮部分时,我突然发现班上有两个同学在偷偷传纸条,而且其他同学却听得正入神,都在关注孔一己悲惨的命运。这时如果停下正在讲的内容去批评他们,那么其他同学的思路就被打断了。而不提醒他们那么这常课讲的内容,他们就没法吸收。这时我就在刚才讲课的语调上突然把声音提高了,然后看着他俩,慢慢从讲台上走下来,这两个同学发现老师的声音一下这么大,便抬头起来看,结果看到老师正在用眼神提醒他们于是两个人便自觉地坐好,又开始认真听课。
  
  二、降低声音
  低声能让学生进行思考。每一堂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开动学生的思维,要引导学生去思考,那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需要学生思考问题,该怎么做才能取得成效呢?这时教师就需要低调一些,语速缓慢一些。教师的语速缓慢就可以给学生留思考的空间。我在课堂上,只要碰到有需要学生思考的地方,我都会把声音降低,语速放慢,学生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思考,遇到较难的问题,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而声音过高,会影响学生的思考。
  
  三、和稍作停顿
  稍作停顿能让学生的思维转换。一堂课涉及的知识面应该是多元化的,这就需要学生思维活跃,能够跟上老师讲解的步伐。而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过渡时,为了能让学生跟上,就有必要做适当的停顿。我在讲《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讲到街灯时我问学生“你们由街灯联想到了什么呢?”我便停顿了几秒钟左右,学生回答“明星”,有学生的回答我便继续问:为什么你们想到的是明星呢?学生便说街灯和明星都在夜晚这的特征。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后,便说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与他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吗?说到这里再停顿几十秒钟,学生说出了很多答案,最后我才说出正确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习兴趣提升,而且印象也很深,比起老师把联想的定义一下说出来,效果更好。而一堂课中,老师只顾传授知识,而没注意到学生的接受情况,那是失败的。
  
  四、具体地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口头语言表现出来的形象。一堂课,老师就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给学生传授知识,那么整堂课就显得太呆滞,没有气氛。还有一些知识光是靠嘴也是不行的,嘴表述得再多,有些形象学生还是不理解,这时候就需要老师配上准确、适当的肢体语言。比如在《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中,毛泽东把白求恩与一些拈轻怕重的人进行对比,这里为了突出白求恩是一个对工作极度负责的人,那我们就要把与他对比的人的形象刻画出来。这时老师就要把“拈”的动作给学生展示出来,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白求恩这一形象。不管在哪一堂课上,配上适当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是与多种因素相联系的,而在多种因素中,我认为语言是起着重要的作用。你的教案备得再好,在一堂课中你不能很好的地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那也可能美中不足吧。你的知识再丰富,可课堂上讲不出来,那也只能是茶壶里煮汤圆,你一堂课讲得很仔细,把该讲的都讲了,可没注到学生的接收情况,那也是不成功的。因而一堂课,老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魅力。
  平常说话,那是大家都会的,但是语言艺术家却不单纯地将要把自己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完了,还需要艺术效果。一堂课不能只是讲解,而是一门艺术的展示。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627150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中学)
其他文献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有以下“四颗心”    第一颗心:爱心  爱心即对学生应有爱心。这里所指的爱心,就是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热爱班级的学生,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与追求,热爱本职工作,把整个身心扑到学生管理工作上,时时处处关爱学生,理解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为管理好一个班级打好基础。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灵魂,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与班主任息息相关。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怎样当好班主任呢?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班主任只有点亮一盏心灯,捧着一颗赤诚之心,用“心”去工作,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喜欢,才能真正搞好班级工作。  责任心。责任心是做好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形式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改探究有关新课程的根本任务、基本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新课改的新首先在于教学理念的新,它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来指引每一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完成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从而建立终身学习的社会机制。  随着新课程
期刊
小学班主任工作非常繁重,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在胜任这项工作的同时,把自己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了解、热爱、信任、鼓励学生    作为班主任,首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和研究学生。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班主任首先要善于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创造能力的工程。传统教育、网络教育两个平台呈现在广大教育者面前。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教学。    一、何为整合?整合有何意义    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
期刊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尤其是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因此,英语课应该是技能课和实践课,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才能大大地促进学习。     一、听是基础    要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听的训练,使其不但听见,而且听懂。我在课上做到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是自己所管班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导师,是他们在知识海洋航行的掌舵者。作为低年级学生的班主任,更应讲究工作方法与艺术。我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威信与孩子一起成长    谁都知道,班主任苦,班主任累,但如果我们每一名班主任都能与孩子们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起成长,我们就会忘记这些苦,忘记这些累,我们班主任的生活就会像孩子们的笑脸,永远灿烂,永远快乐!现在的学生
期刊
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人面对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挑战将势如破竹,反之,则溃不成军。这无疑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敲响了警钟。《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更是提高中职学生素质的一项工程,教师在教学中更值得思考:是授人以鱼,还是教人以渔?  事实上,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信息化社会将会打破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
期刊
摘要:态度的一贯性是品性的表现,品性的外在表现就是一个人的品行,中职学生品性的养成应基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过程。中职学生品性的养成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等不同情境的作用下,通过他人的社会示范、指示或忠告,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态度,并会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迁移和改变。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是影响品性养成的因素。  关键词:中职学生 品性 态度 养成过程    态度的一贯性是品性的表现,品性的外在表现就是
期刊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的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的“意和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