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lipp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科学。现在,数学又作为一种文化被提出来,它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数学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被认为是一堆由符号公式、定理构成的一门抽象乏味的学科,体会不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如何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实际上,数学与其他很多学科一样,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作为数学教师而言,如果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能够把握数学的脉络,有助于增强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懂一点数学史,可以增强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学。
  一、学习数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可是,对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了解的人却不多,还有人误以为我国历来在数学上是落后的。事实上从西汉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数学都走在世界前列,最为著名的是公元一世纪产生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和刘徽、祖冲之等一大批数学家的杰出成果。《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分数的著作,它所总结的分数运算方法和现代所用的方法基本一致。像这样系统的叙述印度迟至公元六世纪才出现,而欧洲十五世纪以后才逐渐形成现代分数的算法。
  南北朝时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在历史上第一个算出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圆周率,并把这项世界记录保持了近千年。到了宋、元时代,我国对代数的研究达到了顶峰,贾宪的“增乘开方法”,秦九韶的“正负开方术”、“大衍总数术”即一次同余式的一般解法,朱世杰的多元高次方程组解法,及其有限项级数求和的“招差法公式”,都早于欧洲几百年。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结合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适当介绍我国古代及近代、现代的数学家之成就,便能激发起广大青年应有的爱国主义的自豪感,能产生深远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二、学习数学史,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学习的兴趣
  概念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核心,那么,在数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概念呢?例如,在讲无理数时,可先介绍一段小史,公元前500多年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毕达哥拉斯学派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但是该学派的希伯索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的。这个发现被人们看成是“荒谬”的和违反常识的事。但是,后人用反证法证明了这一发现是正确的,希伯索斯发现的数是什么数呢?就是我们要学的无理数。
  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来谈论概念数学,应该把概念放到整个数学体系中去考究,这样,我们能把概念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使学生常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
  还有教师在讲解某些数学内容时,可以渗透一些古代数学问题和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以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微积分的产生,是由于十七世纪西方航海高度发达和战争频繁,需要计算非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和曲线长度等,用原有的初等数学知识无法解决,而由英国数学家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立的。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可以介绍公元前三千年古埃及象形文字中记载的一个最早的等差数列问题;又如在学习二项式定理时,可以结合介绍杨辉三角等等。
  三、学习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般来说,数学史不仅可以给出一种确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感到相应知识创造过程。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中那些千锤百炼、天衣无缝同时也相对失去了生气与天然的、己经被标本化了的数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数学史可以引导我们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大卫•希尔伯特(1863-1943),受大学老师拉撤路•富克斯的影响很深。富克斯讲课与众不同,课前他一般不做准备,对要讲的内容在课堂上现想现推。于是常常发生某个问题在黑板上推不下去的情形,这时他就另想一种办法,有时一连要换好几种方法,但他最后总能推出结果来。这种包括多次碰壁终于找到解法的探索过程在教学书上无论如何是看不到的。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看,这样实际上是非常富于启发性的。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会一道题的解法,而且更要学会这个解法是如何找到的。即学会思考,让学生模拟数学家的研究活动,去了解数学知识获得过程,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研究中就更能找准某些问题的切入点,从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四、学习数学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数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充满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各种世界观的激烈斗争,数学史正是一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科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采取恰当串联篇章、补充史事、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专刊等办法,结合教学内容,讲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斗争,讲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史是比较重要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知道数学史的人就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不了解数学为何物的人是不会认真学习数学的,因为他不能真正体会数学的完美和数学的实用价值。通过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可使学生对数学每次发展、创新进行感悟、内化,可在失败中增加信心,成功中得以升华,培养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克服厌学、怕学的毛病。“读史使人明智”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充实数学史知识是很必要的。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促进学生优秀情感的形成,为他们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对拓展学生情感空间的必要性与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空间;拓展;必要性;方法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神交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情感孕育和升华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经历作者的情感,也要关注学生自我情感体验,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中得到升华与发展。本
期刊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从学生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做为教师,我认为应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是教育的主旨和中心。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是整个环节的主体,所以说如何上好阅读课,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期望的。阅读教学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进行文本的感悟、理解、欣赏、评价,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个性品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遵循语文发展性原理、注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又要引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等综合性学习。  一、“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 
期刊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书本知识为重点、以传授或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旧教学模式,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开放性,构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要营造师生和谐氛围,创设舒畅的课堂环境;深入挖掘课文材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新能力。  一、营造师生和谐氛围,创设舒畅的课堂环境  目前,汉语课堂教学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灌输现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也就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经过思考,概括和发现有关数学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来解决生活问题。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抽象,陌生,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里,历史教学工作者共同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获得历史运用能力的主阵地。历史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途径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是以
期刊
摘要: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给学生以音乐美的熏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美;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最终在感悟性朗读中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    一、朗读的定义  所谓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供借鉴,如何开展好课堂教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需要不断去探索,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从六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途径;有效性;发展学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层出不穷的计算机软件、日益通俗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好插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思维和想象等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插图;培养;能力    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图表、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系统,习惯上称之为“插图”。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插图,在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值得探讨。  1观察与识图能力的培养 
期刊
传统的语文课是教师的一统天下,上课叫“讲课”。教师津津乐道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时间花得不少,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了按照既定的教案授课,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学生的思维要往教师事先设定的模式里靠,稍有“出轨”,便被指责为“不专心”甚至是“破坏课堂纪律”。这样的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使语文课和今天飞速发展的时代脱了节。要提高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