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
“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几个义项:1.可以治病的东西:~材|~物|补~|草~|中~|西~|~剂|~膳|~到病除|良~苦口。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炸~|杀虫~。3.用药治疗:不可救~。4.用药毒死:~老鼠。
请结合生活经验,围绕“药”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在1000~1200之间。注意: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将你的题目发送至[email protected],便有机会赢取200元命题奖金哦!)
思路爆破
最后一杯酒是毒药 陈俊峰 廖方舟
秋风瑟瑟,枯叶落尘,风过处激起层层叶浪。平日里素来热闹的将军府,此时却门可罗雀。
他踏过秋黄,坐在别院门口的青石之上,闭眼静享这一刻的宁静。秋风似已神会,便放慢脚步,驻足、萦绕。屋檐下的铃铛亦随风轻舞,清脆作响。
他睁开眼,夕阳映着远山,思绪渐远。
三日前,他从前线被急召回临安府。天子高坐庙堂之上,冀国公及其党羽竭力弹劾。他站在大堂中央,听着满堂的构陷之词,等来了“打入大理寺”的诏书。他怕牵连他人,立马遣散了大部分家眷。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枯叶铺满了前后小径,他摇摇头,起身而立,走向书房。随着推门的动作,老木门发出“吱呀”闷响,悠长而哀怨,好似重重叹了一口气。久未打理的书房已积攒了一层薄灰,他掸了掸书桌上的灰,拿出宣纸笔墨,洋洋洒洒地写下心中之感: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停笔,收纸。他合上书房的门,踏着月色离开。
次日清晨,他迎来了大理寺卿。面对大理寺的拷問,他露出了刺在背上的“精忠报国”,据理力争——他还想回到战场,赶走嚣张傲慢的金兵,收复故土。可当主审官查明冤情,禀报冀国公时,冀国公却不以为然,立即改命主审官,施以酷刑。
秋去冬来,窗外寒风凛冽。牢门外响起窸窸窣窣的动静——有人来了。黑暗中,尖锐而又刻薄的声音响起:“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意料之中的结局。他长舒一口气,挺直了腰背,接过那杯毒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的瞬间,他想到,也许自己的死,能换来天子的灵台清明。
顷刻间,大理寺内又恢复过往的寂静。只有一个人神情安详,而跌落在一旁的毒酒杯就是他思君贤明的证据。
后书有云:宋孝宗赵奋即位,岳飞冤狱终于平反。隗顺之子告以前情,乃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淳熙五年,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
(指导教师:谢建芬)
优点
作者擅长以景写情,通过秋冬的萧条景色,将岳飞被扣上“莫须有”罪名后的心境展现,写出了英雄末路的壮烈之感。写作时,作者既结合史实,又合理想象,使得故事更加丰满。
不足
“毒药”的内涵挖掘不够,“药”的主题显得有些单薄。写作中,还可以将救国之药的暗线再铺垫,让立意更深刻。
妈妈给我开“药” 龚胤丞 阿花
妈妈是医生,从小我便跟着她溜进医院玩。妈妈给病人看病的时候是没有办法陪我的,只能任凭我在医院里闲逛。
刺鼻的消毒水气味,压抑而阴冷的风,可以躲进两个小孩的长长的白大褂,各种瓶瓶罐罐里的药丸,各种冰冷的医疗器械,小孩的哭闹声,病痛者的呻吟声……这就是我对医院的初印象,是妈妈工作的地方,也是一个不太让人愉快的地方。
“哈哈哈哈!”闲逛到一处,居然听到一连串爽朗的笑声,不自觉地,我靠近了那间病房。
“妈妈,你别愁眉苦脸啦,皱起一张脸就像个老太婆……哈哈哈,这药真不苦,打针也不痛,护士姐姐很温柔的!”原来是那个病床上的小女孩正对着她妈妈说说笑笑。说完,她就真的一股脑儿把手边一碗浑浊的中药灌进了嘴巴,好像真的不苦似的。
“中药怎么可能不苦?!打针怎么可能不痛?!难道是我生病听错了吗?!”我把心中的疑惑和那个女孩的故事说给了妈妈听。
结果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傻孩子,你的确是生‘病’了。那个女孩住院很多次了,生了很严重的病,她妈妈看着她经常吃药打针心里一直难受,她不想她妈妈担心才那样说的。她那是贴心懂事,你没有懂,就说明你对人情世故还不够了解。”
“为了让你以后成长得更健康,妈妈真的要给你开‘药’了!”说完,老妈就转身进了办公室,拿出一个大盒子,还嘱咐我要一个人慢慢“品尝”。
在无人的会议室,我打开了那个盒子。后来我回忆起,那个盒子里的“药”是散发着甜美气息的,让人沉醉着迷。它的确展示了不同凡响的治愈魔力,它就是书——从《童年》中,我看见旧俄罗斯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经历;从《简·爱》中,我看见世事变迁里的人间真情;从《人类简史》中,我看见历史的沧桑流转。这些绝妙的药丸,赋予了我纵览古今的信仰和同情同理的情怀。
正是妈妈开的这些“药”,伴随了我的成长。经过时间的陶冶,它们在我自信的演讲声中舞蹈,在我骄傲的成绩单上高歌。它让我享受了令人艳羡的从容,让我体会了无比开阔的视野,更让我坚定了一往无前的脚步。
“药”可以医身体,也可以治心。
优点
开篇点题,从妈妈是医生的角度切入,故意让读者从常规思路思考是吃的药,紧接着通过不太愉快的医院氛围中,小女孩“愉快的笑声”引出妈妈开的“药”,点明比起身体的病痛,对人情世故的不解也是一种“病”,角度新颖。
不足
开篇对医院环境的铺垫过于冗长,关于小女孩的故事可以再多写一点。由于篇幅限制,小女孩的情绪没有很好地传达出来,后面的升华就稍欠火力。
药道 苏布鲁 阿花
祖辈留给他的院子里种满了药草。 黄连泡水喝,久而久之,牙齿就不疼了;受伤出血,拿蒿草敷着,血就止住了;吃多了不消化,嚼几片山楂,自然就舒服通畅了。背着前人留下的药方,他暗自心想,古人诚不欺我。
闲来无聊,他偶尔也用这些草药帮助其他人解决一些小病痛。渐渐地,张家老汉咳嗽了,李家大婶脚崴了,刘家小孩摔伤了,都来找他抓草药。他为人和善,愿意不计报酬地为乡邻效劳。乡邻们来来回回麻烦他,也总会留下些小礼品作为答谢。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他便名声在外。越来越多的人来求他抓中药,一时门庭若市,他也俨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正规大夫。
春风得意马蹄疾。但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一天夜晚,风雨大作,来人急躁地撞开了他的院门,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将他一把揪住,推倒在院子中间。那人背后躺着一位老人,借着光,他看见老人双颊泛青,嘴唇乌青。他跌跌撞撞跑过去探气,老人已经死亡。他双腿一软,跌坐在了地上。他记得,老人是上午来找他抓过草药的,来的时候还提着一篮子洗得白白净净的脆藕,和蔼地对他说:“有劳你了,你可真是个好人呐。”
看熱闹的乡邻越来越多,围在院子里一边对他指指点点,一边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啊?”
“听说是抓错药把人给吃死了。”
“哎呀,真是可怜。以前也没见他出过这种错啊。”
“他又不是什么正经医生,抓药没轻没重不是没可能的。”
……
“下次可不敢再找他抓药了。”
他任凭这些闲言碎语在耳边充斥,也任凭老人家属的辱骂和拳脚相加。他一句话也不说。
“后来呢?”我问。
同桌长叹一口气,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后来,他把这辈子所有的积蓄都赔给了老人家属,然后就搬走了。”
“他后来没再替人看病抓药吗?”
“没有。并且,他也不允许他的子孙后代从事任何与抓药、看病有关的工作。”
“为什么?!”我有些震惊,“他只是无意犯了一次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他说,有些错是不能犯的,尤其是看病用药。就像下棋一样,错一步,满盘皆输。这就是药道。”我点点头,又后知后觉地问:“你好像对他很了解。你认识他吗?”
同桌握紧拳头说:“他是我太爷爷!”
我更吃惊了,“那……你为什么以后还想考医科大学当医生呢?”
闻言,同桌精神起来,说:“因为我觉得太爷爷其实是在逃避。要想解决问题,只有迎难而上。在我看来,药道确实像下棋,但也像我们做人一样,在哪里跌倒就应该从哪里站起来。这才是药道的真谛。”
听着同桌的豪言壮语,我恍然看到了未来名医的诞生。
优点
文章一开头,就以说书人的口吻直接引入故事,娓娓道来,耐人寻味。太爷爷的身世讲得顺畅自然,又由“我”的发问,过渡到如今的讨论,整个文章结构和内容都一气呵成,读完无穷回味。
不足
用祖孙故事的对比来讲述两代人对“药道”的不同理解固然是好思路,但是对太爷爷的“药道”文章并没有详细说出来,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这样的对比,没有形成很强的思辨性,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就没能很好地展现。
心灵之药 吴佳颖 段雪寒
初二在依旧燥热的秋风中拉开了序幕。数不完的模板,背不完的单词,记不完的公式,给我增添了许多无形的压力。但幸好有这些“药”,我才得以排解那些负面情绪。
午时,猛似饿虎的阳光透过窗户恣意包裹着我。我的笔尖在草稿纸上“唰唰”作响,无暇顾及那些正在玩着蹦极的汗珠。久算不出的挫败感与持续的高温都令人心烦意乱。忽而抬头,目光触及天空,天空蓝得彻底。它深邃,让那份蓝流入我的心房;它澄澈,透亮得似乎发出熠熠的光。在这弧形的蓝色穹顶上,一群白色云朵正慵懒地散落着。在太阳的拥抱下,云朵们都镶了一圈金边儿,正翘着尾巴,像在跳一段滑稽的圆圈舞。我望着宁静的画面,深呼吸,烦躁渐渐退去,人也精神不少,于是埋下头继续攻克恼人的数学题。
平日里老师和父母殷切的希望,学习难度的加深,都让我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渐渐地,整个人像身处于“高压锅”里,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不使“高压锅”爆炸,放学后,我常常会去操场上小跑一会儿。穿过林荫小道,树叶在热风中依旧嫩绿,它们轻柔地摇动着自己的叶尖,好像在给旁边的黑蓝色小果子挠痒痒。傍晚的云朵完全被夕阳烧着了,一片片鲜艳的大红色与粉紫色像是火山爆发后四处散落的熔岩。待我跑完步,“熔岩们”就冷却了,成了灰黑色,而太阳那赤金色的脸庞也已落下了山峰。看着这些寻常的景色,只觉肩上的担子顿时轻了不少,身心都十分舒畅。
夜色苍茫,晚上挑灯到十点,对我而言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读书疲倦了,做题乏味了,就抬头向窗外望去。天空是黑漆漆的一片,里面隐隐约约闪烁着点点星光。它们大多数并不亮,需要仔细辨认才能与夜空区分开来。在视野的西南方,有一颗星星比其他的都亮一些,它微微泛着光,还俏皮地眨着眼睛。望着那些在说悄悄话的小精灵们,我的倦意也消失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在普遍感到“压力山大”的群体中,每个人选择应对的方式各有不同。而我选择走进大自然,无论是蓝天白云,还是树木花草,这些寻常又不寻常的景象,都成了我驱除烦躁、缓解压力的药,也是让我心灵得到平静与舒畅的药。
优点
作者巧妙地在自身困扰与大自然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将自然作为驱除烦躁、缓解压力的“良药”。并对中午、傍晚、深夜三个不同时间段看到的景色进行描写,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且作者观察自然的视角独特,看到了常人所不能看到的别样景观,写法富有童趣,遣词造句也可圈可点。
不足
本文花费了较多笔墨在景色的描写上,削弱了自然景观与药之间的联系,与主题“心灵之药”联系不够紧密。且主体的三段景色描写有重复之处,容易让人产生阅读上的审美疲劳。
教你一个万能之法 柳隐
近年来的中考场上常常出现一个字的作文题目,比如“爽”(2018年河北中考作文题),“家”(2018年吉林中考作文题),“恒”(2018年广东中考作文题)等。这类作文命题看起来不好解,话题的中心被死死地捆绑在一个字上,但仔细读题干,你会发现一个破题立意的万能“公式”。
几乎所有此类命题,在题干中都有对该字的解释。有的是直接呈现字典中该字的义项,如本题中的“药”在字典中的义项就有4个。有的是用比喻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这个字进行解读,如“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舱石”。瞧,其实破题的思路早就藏在这些解释里了,我们只需抓住其中触动自己的点展开联想即可。下面就以本次同题擂台为例进行讲解。
如“药”的义项1,可以治病的东西。这个义项是我们拿到题目后最容易想到的。我们不妨由此展开联想:可以讲一个吃药的故事。比如,一家人想尽办法讨好老顽童——爷爷,让他服下那苦口的良药,于是那治好爷爷病的“药”便意味深长。当然,这个“药”不一定是治病的药,也可以是强身健体的补药,于是我们可借补药写写那些有意思的人,比如年纪轻轻却补药不离口的人,写写他们另类的服药动机,将他们的形象幽默化、个眭化。
再如“药”的义项4,用药物治疗。这里的“药”作为动词来讲,有“治疗”之意。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热点新闻,揭露社会上一些普遍存在的“病”,写写“不可救药”之人。比如,借“问题疫苗”事件,批判社会上那些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人,用“无药可救”表达内心的愤懑与唾弃。
用此方法,我们还可以写“毒药”,讲讲那些让你视力下降,哪怕坐在第一排也看不清黑板的恶习;也可以写“火药”,讲讲你见到的仿佛吃了火药、为了小事就拳脚相向的人。
瞧,只要从一个义项入手,结合生活展开联想,便能文思泉涌。
“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几个义项:1.可以治病的东西:~材|~物|补~|草~|中~|西~|~剂|~膳|~到病除|良~苦口。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炸~|杀虫~。3.用药治疗:不可救~。4.用药毒死:~老鼠。
请结合生活经验,围绕“药”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在1000~1200之间。注意: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将你的题目发送至[email protected],便有机会赢取200元命题奖金哦!)
思路爆破
最后一杯酒是毒药 陈俊峰 廖方舟
秋风瑟瑟,枯叶落尘,风过处激起层层叶浪。平日里素来热闹的将军府,此时却门可罗雀。
他踏过秋黄,坐在别院门口的青石之上,闭眼静享这一刻的宁静。秋风似已神会,便放慢脚步,驻足、萦绕。屋檐下的铃铛亦随风轻舞,清脆作响。
他睁开眼,夕阳映着远山,思绪渐远。
三日前,他从前线被急召回临安府。天子高坐庙堂之上,冀国公及其党羽竭力弹劾。他站在大堂中央,听着满堂的构陷之词,等来了“打入大理寺”的诏书。他怕牵连他人,立马遣散了大部分家眷。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枯叶铺满了前后小径,他摇摇头,起身而立,走向书房。随着推门的动作,老木门发出“吱呀”闷响,悠长而哀怨,好似重重叹了一口气。久未打理的书房已积攒了一层薄灰,他掸了掸书桌上的灰,拿出宣纸笔墨,洋洋洒洒地写下心中之感: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停笔,收纸。他合上书房的门,踏着月色离开。
次日清晨,他迎来了大理寺卿。面对大理寺的拷問,他露出了刺在背上的“精忠报国”,据理力争——他还想回到战场,赶走嚣张傲慢的金兵,收复故土。可当主审官查明冤情,禀报冀国公时,冀国公却不以为然,立即改命主审官,施以酷刑。
秋去冬来,窗外寒风凛冽。牢门外响起窸窸窣窣的动静——有人来了。黑暗中,尖锐而又刻薄的声音响起:“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意料之中的结局。他长舒一口气,挺直了腰背,接过那杯毒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的瞬间,他想到,也许自己的死,能换来天子的灵台清明。
顷刻间,大理寺内又恢复过往的寂静。只有一个人神情安详,而跌落在一旁的毒酒杯就是他思君贤明的证据。
后书有云:宋孝宗赵奋即位,岳飞冤狱终于平反。隗顺之子告以前情,乃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淳熙五年,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
(指导教师:谢建芬)
优点
作者擅长以景写情,通过秋冬的萧条景色,将岳飞被扣上“莫须有”罪名后的心境展现,写出了英雄末路的壮烈之感。写作时,作者既结合史实,又合理想象,使得故事更加丰满。
不足
“毒药”的内涵挖掘不够,“药”的主题显得有些单薄。写作中,还可以将救国之药的暗线再铺垫,让立意更深刻。
妈妈给我开“药” 龚胤丞 阿花
妈妈是医生,从小我便跟着她溜进医院玩。妈妈给病人看病的时候是没有办法陪我的,只能任凭我在医院里闲逛。
刺鼻的消毒水气味,压抑而阴冷的风,可以躲进两个小孩的长长的白大褂,各种瓶瓶罐罐里的药丸,各种冰冷的医疗器械,小孩的哭闹声,病痛者的呻吟声……这就是我对医院的初印象,是妈妈工作的地方,也是一个不太让人愉快的地方。
“哈哈哈哈!”闲逛到一处,居然听到一连串爽朗的笑声,不自觉地,我靠近了那间病房。
“妈妈,你别愁眉苦脸啦,皱起一张脸就像个老太婆……哈哈哈,这药真不苦,打针也不痛,护士姐姐很温柔的!”原来是那个病床上的小女孩正对着她妈妈说说笑笑。说完,她就真的一股脑儿把手边一碗浑浊的中药灌进了嘴巴,好像真的不苦似的。
“中药怎么可能不苦?!打针怎么可能不痛?!难道是我生病听错了吗?!”我把心中的疑惑和那个女孩的故事说给了妈妈听。
结果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傻孩子,你的确是生‘病’了。那个女孩住院很多次了,生了很严重的病,她妈妈看着她经常吃药打针心里一直难受,她不想她妈妈担心才那样说的。她那是贴心懂事,你没有懂,就说明你对人情世故还不够了解。”
“为了让你以后成长得更健康,妈妈真的要给你开‘药’了!”说完,老妈就转身进了办公室,拿出一个大盒子,还嘱咐我要一个人慢慢“品尝”。
在无人的会议室,我打开了那个盒子。后来我回忆起,那个盒子里的“药”是散发着甜美气息的,让人沉醉着迷。它的确展示了不同凡响的治愈魔力,它就是书——从《童年》中,我看见旧俄罗斯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经历;从《简·爱》中,我看见世事变迁里的人间真情;从《人类简史》中,我看见历史的沧桑流转。这些绝妙的药丸,赋予了我纵览古今的信仰和同情同理的情怀。
正是妈妈开的这些“药”,伴随了我的成长。经过时间的陶冶,它们在我自信的演讲声中舞蹈,在我骄傲的成绩单上高歌。它让我享受了令人艳羡的从容,让我体会了无比开阔的视野,更让我坚定了一往无前的脚步。
“药”可以医身体,也可以治心。
优点
开篇点题,从妈妈是医生的角度切入,故意让读者从常规思路思考是吃的药,紧接着通过不太愉快的医院氛围中,小女孩“愉快的笑声”引出妈妈开的“药”,点明比起身体的病痛,对人情世故的不解也是一种“病”,角度新颖。
不足
开篇对医院环境的铺垫过于冗长,关于小女孩的故事可以再多写一点。由于篇幅限制,小女孩的情绪没有很好地传达出来,后面的升华就稍欠火力。
药道 苏布鲁 阿花
祖辈留给他的院子里种满了药草。 黄连泡水喝,久而久之,牙齿就不疼了;受伤出血,拿蒿草敷着,血就止住了;吃多了不消化,嚼几片山楂,自然就舒服通畅了。背着前人留下的药方,他暗自心想,古人诚不欺我。
闲来无聊,他偶尔也用这些草药帮助其他人解决一些小病痛。渐渐地,张家老汉咳嗽了,李家大婶脚崴了,刘家小孩摔伤了,都来找他抓草药。他为人和善,愿意不计报酬地为乡邻效劳。乡邻们来来回回麻烦他,也总会留下些小礼品作为答谢。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他便名声在外。越来越多的人来求他抓中药,一时门庭若市,他也俨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正规大夫。
春风得意马蹄疾。但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一天夜晚,风雨大作,来人急躁地撞开了他的院门,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将他一把揪住,推倒在院子中间。那人背后躺着一位老人,借着光,他看见老人双颊泛青,嘴唇乌青。他跌跌撞撞跑过去探气,老人已经死亡。他双腿一软,跌坐在了地上。他记得,老人是上午来找他抓过草药的,来的时候还提着一篮子洗得白白净净的脆藕,和蔼地对他说:“有劳你了,你可真是个好人呐。”
看熱闹的乡邻越来越多,围在院子里一边对他指指点点,一边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啊?”
“听说是抓错药把人给吃死了。”
“哎呀,真是可怜。以前也没见他出过这种错啊。”
“他又不是什么正经医生,抓药没轻没重不是没可能的。”
……
“下次可不敢再找他抓药了。”
他任凭这些闲言碎语在耳边充斥,也任凭老人家属的辱骂和拳脚相加。他一句话也不说。
“后来呢?”我问。
同桌长叹一口气,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后来,他把这辈子所有的积蓄都赔给了老人家属,然后就搬走了。”
“他后来没再替人看病抓药吗?”
“没有。并且,他也不允许他的子孙后代从事任何与抓药、看病有关的工作。”
“为什么?!”我有些震惊,“他只是无意犯了一次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他说,有些错是不能犯的,尤其是看病用药。就像下棋一样,错一步,满盘皆输。这就是药道。”我点点头,又后知后觉地问:“你好像对他很了解。你认识他吗?”
同桌握紧拳头说:“他是我太爷爷!”
我更吃惊了,“那……你为什么以后还想考医科大学当医生呢?”
闻言,同桌精神起来,说:“因为我觉得太爷爷其实是在逃避。要想解决问题,只有迎难而上。在我看来,药道确实像下棋,但也像我们做人一样,在哪里跌倒就应该从哪里站起来。这才是药道的真谛。”
听着同桌的豪言壮语,我恍然看到了未来名医的诞生。
优点
文章一开头,就以说书人的口吻直接引入故事,娓娓道来,耐人寻味。太爷爷的身世讲得顺畅自然,又由“我”的发问,过渡到如今的讨论,整个文章结构和内容都一气呵成,读完无穷回味。
不足
用祖孙故事的对比来讲述两代人对“药道”的不同理解固然是好思路,但是对太爷爷的“药道”文章并没有详细说出来,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这样的对比,没有形成很强的思辨性,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就没能很好地展现。
心灵之药 吴佳颖 段雪寒
初二在依旧燥热的秋风中拉开了序幕。数不完的模板,背不完的单词,记不完的公式,给我增添了许多无形的压力。但幸好有这些“药”,我才得以排解那些负面情绪。
午时,猛似饿虎的阳光透过窗户恣意包裹着我。我的笔尖在草稿纸上“唰唰”作响,无暇顾及那些正在玩着蹦极的汗珠。久算不出的挫败感与持续的高温都令人心烦意乱。忽而抬头,目光触及天空,天空蓝得彻底。它深邃,让那份蓝流入我的心房;它澄澈,透亮得似乎发出熠熠的光。在这弧形的蓝色穹顶上,一群白色云朵正慵懒地散落着。在太阳的拥抱下,云朵们都镶了一圈金边儿,正翘着尾巴,像在跳一段滑稽的圆圈舞。我望着宁静的画面,深呼吸,烦躁渐渐退去,人也精神不少,于是埋下头继续攻克恼人的数学题。
平日里老师和父母殷切的希望,学习难度的加深,都让我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渐渐地,整个人像身处于“高压锅”里,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不使“高压锅”爆炸,放学后,我常常会去操场上小跑一会儿。穿过林荫小道,树叶在热风中依旧嫩绿,它们轻柔地摇动着自己的叶尖,好像在给旁边的黑蓝色小果子挠痒痒。傍晚的云朵完全被夕阳烧着了,一片片鲜艳的大红色与粉紫色像是火山爆发后四处散落的熔岩。待我跑完步,“熔岩们”就冷却了,成了灰黑色,而太阳那赤金色的脸庞也已落下了山峰。看着这些寻常的景色,只觉肩上的担子顿时轻了不少,身心都十分舒畅。
夜色苍茫,晚上挑灯到十点,对我而言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读书疲倦了,做题乏味了,就抬头向窗外望去。天空是黑漆漆的一片,里面隐隐约约闪烁着点点星光。它们大多数并不亮,需要仔细辨认才能与夜空区分开来。在视野的西南方,有一颗星星比其他的都亮一些,它微微泛着光,还俏皮地眨着眼睛。望着那些在说悄悄话的小精灵们,我的倦意也消失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在普遍感到“压力山大”的群体中,每个人选择应对的方式各有不同。而我选择走进大自然,无论是蓝天白云,还是树木花草,这些寻常又不寻常的景象,都成了我驱除烦躁、缓解压力的药,也是让我心灵得到平静与舒畅的药。
优点
作者巧妙地在自身困扰与大自然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将自然作为驱除烦躁、缓解压力的“良药”。并对中午、傍晚、深夜三个不同时间段看到的景色进行描写,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且作者观察自然的视角独特,看到了常人所不能看到的别样景观,写法富有童趣,遣词造句也可圈可点。
不足
本文花费了较多笔墨在景色的描写上,削弱了自然景观与药之间的联系,与主题“心灵之药”联系不够紧密。且主体的三段景色描写有重复之处,容易让人产生阅读上的审美疲劳。
教你一个万能之法 柳隐
近年来的中考场上常常出现一个字的作文题目,比如“爽”(2018年河北中考作文题),“家”(2018年吉林中考作文题),“恒”(2018年广东中考作文题)等。这类作文命题看起来不好解,话题的中心被死死地捆绑在一个字上,但仔细读题干,你会发现一个破题立意的万能“公式”。
几乎所有此类命题,在题干中都有对该字的解释。有的是直接呈现字典中该字的义项,如本题中的“药”在字典中的义项就有4个。有的是用比喻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这个字进行解读,如“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舱石”。瞧,其实破题的思路早就藏在这些解释里了,我们只需抓住其中触动自己的点展开联想即可。下面就以本次同题擂台为例进行讲解。
如“药”的义项1,可以治病的东西。这个义项是我们拿到题目后最容易想到的。我们不妨由此展开联想:可以讲一个吃药的故事。比如,一家人想尽办法讨好老顽童——爷爷,让他服下那苦口的良药,于是那治好爷爷病的“药”便意味深长。当然,这个“药”不一定是治病的药,也可以是强身健体的补药,于是我们可借补药写写那些有意思的人,比如年纪轻轻却补药不离口的人,写写他们另类的服药动机,将他们的形象幽默化、个眭化。
再如“药”的义项4,用药物治疗。这里的“药”作为动词来讲,有“治疗”之意。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热点新闻,揭露社会上一些普遍存在的“病”,写写“不可救药”之人。比如,借“问题疫苗”事件,批判社会上那些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人,用“无药可救”表达内心的愤懑与唾弃。
用此方法,我们还可以写“毒药”,讲讲那些让你视力下降,哪怕坐在第一排也看不清黑板的恶习;也可以写“火药”,讲讲你见到的仿佛吃了火药、为了小事就拳脚相向的人。
瞧,只要从一个义项入手,结合生活展开联想,便能文思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