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末年政治混乱,一时群雄并起,割据天下以自适。当时庐江(安徽潜山县)人左慈,字元放,“少明五经,兼通星纬,见汉祚将尽,天下向乱,乃叹曰:‘值此衰运,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当世荣华不足贪矣!’乃学道术,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
当时有特殊本领和名望的道士(时称方士)都被曹操招致座下,以防他们“政教合一,惑乱天下。”据说左慈尤为善长房中“补导之术”,曹操军队中许多官吏都向他拜求。左慈被曹操请到后,对左慈的道术进行了测试,左慈住在一个房间之中,“入关”行“辟谷”术,派武士在室外昼夜看守,每天只供给左慈二升水喝,“期年乃出之,颜色如故。”曹操曾想学习左慈高深的道法,左慈说“学道当得清静无为,非尊贵所宜。”生性猜忌的曹操为左慈所拒,顿生怒意,“屡谋杀之”!其实这真是奉道者的天真了!曹操既是一位有志于推动潮流统一天下的英雄,也是功利心极强肉骨凡胎的人,他已逐渐接近权力顶峰的宝座,怎么会放弃荣华富贵而清苦地去“学道”?他将这些影响很大的“方士”(即道士)招致座下,当然有其真实的目的,《辩道论》数语道破其中深意:“卒所以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接奸宄以欺众,行妖慝以惑民,岂复欲观神仙于瀛洲,求安期于海岛,释金辂而履云舆,弃六骥而美飞龙哉?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成以为调笑,不信之矣!”曹操这种控制人的方式,左慈早就心知肚明了!
左慈于是去见曹操说:“您能否让我有一副完整的骸骨归去啊?”曹操见心思被人点破遂故作茫然地反问:“你是怎么了?”左慈坦率地点破说:“知道您想杀我,请求放我走吧!”曹操赶忙掩饰其事说:“固无此意!公若高尚其志,亦当不久留。”于是为左慈设宴送行,目的还是要找借口谋杀。据说:当时左慈与曹操坐于席间,“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放(左慈)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晾。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钓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操使目前鲐之,周浃会者。操又谓日:‘既已得鱼,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日:‘亦可得也。”’如此种种,与其说是曹操无事生非的刁难,倒不如说曹操对人才的珍惜,他网罗笼络人才,目的就是为己所用,否则要能控制,不然干脆让他在人世间消失!这种心胸不仅是魏国的曹操,吴国的孙策不也是这种德行。
东汉末年道教处在重要的提升和转型期,其前由秦至西汉初年茅濛、黄石公、张良传承隐修方式。在道教史上左慈不仅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这一时期他更是开一代教派宗师级的重要人物。东晋时葛洪曾说:“余从祖仙公(葛玄),又从元放受之。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这些都是道教“丹鼎派”(也可称为“炼养派”)的重要经典,对后世道教养生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时有特殊本领和名望的道士(时称方士)都被曹操招致座下,以防他们“政教合一,惑乱天下。”据说左慈尤为善长房中“补导之术”,曹操军队中许多官吏都向他拜求。左慈被曹操请到后,对左慈的道术进行了测试,左慈住在一个房间之中,“入关”行“辟谷”术,派武士在室外昼夜看守,每天只供给左慈二升水喝,“期年乃出之,颜色如故。”曹操曾想学习左慈高深的道法,左慈说“学道当得清静无为,非尊贵所宜。”生性猜忌的曹操为左慈所拒,顿生怒意,“屡谋杀之”!其实这真是奉道者的天真了!曹操既是一位有志于推动潮流统一天下的英雄,也是功利心极强肉骨凡胎的人,他已逐渐接近权力顶峰的宝座,怎么会放弃荣华富贵而清苦地去“学道”?他将这些影响很大的“方士”(即道士)招致座下,当然有其真实的目的,《辩道论》数语道破其中深意:“卒所以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接奸宄以欺众,行妖慝以惑民,岂复欲观神仙于瀛洲,求安期于海岛,释金辂而履云舆,弃六骥而美飞龙哉?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成以为调笑,不信之矣!”曹操这种控制人的方式,左慈早就心知肚明了!
左慈于是去见曹操说:“您能否让我有一副完整的骸骨归去啊?”曹操见心思被人点破遂故作茫然地反问:“你是怎么了?”左慈坦率地点破说:“知道您想杀我,请求放我走吧!”曹操赶忙掩饰其事说:“固无此意!公若高尚其志,亦当不久留。”于是为左慈设宴送行,目的还是要找借口谋杀。据说:当时左慈与曹操坐于席间,“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放(左慈)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晾。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钓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操使目前鲐之,周浃会者。操又谓日:‘既已得鱼,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日:‘亦可得也。”’如此种种,与其说是曹操无事生非的刁难,倒不如说曹操对人才的珍惜,他网罗笼络人才,目的就是为己所用,否则要能控制,不然干脆让他在人世间消失!这种心胸不仅是魏国的曹操,吴国的孙策不也是这种德行。
东汉末年道教处在重要的提升和转型期,其前由秦至西汉初年茅濛、黄石公、张良传承隐修方式。在道教史上左慈不仅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这一时期他更是开一代教派宗师级的重要人物。东晋时葛洪曾说:“余从祖仙公(葛玄),又从元放受之。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这些都是道教“丹鼎派”(也可称为“炼养派”)的重要经典,对后世道教养生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