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的启示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zf2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心理健康十分重视,将其内涵提升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高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禅宗关于人心本体的认识能够为人类心灵净化提供可靠的理论与实践根据,道家的自然与无为思想能够纠正人的认知方式,蕴含丰富心理学思想的中国文化同样可在现代的心理治疗、教育和咨询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探讨;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现代心理学;启示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取向主要特征在于其哲学基础是以实证主义为主,价值中立和方法中心是其价值观与方法论。虽然现代心理学借助科学主义取向获得了独立发展但也存在诸多弊端,致使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法则和对象出现人文缺失的情况,而心理学应当将自身的研究视野不断拓展,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坚持价值与知识统一才能真正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对促进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本文针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对现在心理学的启示进行探究。
  一、中国古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测验法
  该方法是对个体的心理特征使用标准化量表展开量化的研究方法,如七巧板、九連环、八阵图等属于器械测试法,抓取物品、试射选拔的动作判断法,五视、九征的情绪鉴定法等心理学测验方法。以上测验方法能够测量分析人的性情、神貌和志气的关系,以上是流行于宋代民间的文字与非语言智力测验方法,三国时期更是有人为了对人的情操和心智进行测量,而借助周遭的事物、环境和人物变化对人的变化进行诱导。
  (二)观察法
  该方法是在预先设置好的情境及自然环境中观察记录人的行为后展开分析,从而获取该人心理变化及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例如诸葛亮在《心书》中所说的观人性的七种方法属于间接观察法,孔子所说的“其心正,眸子嘹焉;其心不正,眸子牦焉;人焉瘦哉,人才焉瘦哉”属于直接观察法。
  (三)实验法
  《颜氏家训·风操篇》认为“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王充对太阳错觉的效验,《韩非子》中的“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分心实验等均属于古代的心理实验,种种方法去证明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实验方法的存在。
  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特点
  (一)知行论
  知行论是对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着重说明,战国后期的情况对学习和行均十分重视,他主张结合行动和认识,认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同时指出行动需要有知的帮助,这样才可“知明而行无过矣”由此可见,荀况认为知与行两者是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唐代的柳宗元则认为来源于大自然的人的心理实质包含两方面,也就是说人从自然中获得的意志—刚健气和认知—纯粹气,人将这两方面充分发挥便可以了。宋代直到现代知行理论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宋代的主观唯心论理学家对知先行后片面的主张,而客观唯心论者朱熹虽认同知行于先,但两者需要经常统一在一起,认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通过推进知行学说接触到了知行的辩证关系。明代的主观唯心论者王守仁则以知行合一说而著称,但他的看法将知和行的实质区分抹杀而将行融化于知,稍后与王守仁的王岩相是明显的唯物论思想家,在知行学说方面对行更加重视。清代的王夫之的知行理论与辩证法更接近,在他的观点中对过去所有重知轻行的不正确说法进行了尖锐批判并强调指出两者同样重要。近代的孙中山感觉到革命若想成功一定要有充分的有关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知识理论,而这些理论和知识均来之不易,因此他提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如果要想使革命队伍内的所有人都能够掌握并重视这种必要的知识和理论则更加不易。由孙中山的情况可看出无论是知难还是行难需要根据实际状况确定,对两者笼统而抽象的说明均是不对的。现代的毛泽东同志则对知和行的关系以实践进行为主的观点进行阐明,他认为实践在行与知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发展过程中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最后从实践到认识这样循环往复前进,实践与认识的先后顺序很难讲清。毛泽东同志的知行理论是为了满足革命需求并逐渐在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二)人贵论
  人贵论的观点认为人作为世间万物中最可贵的生物能够发挥最大作用,智慧则是人最可贵的地方。站在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最可贵的地方主要在于能够发展至很高层面的心理活动,心理学也是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实质而存在的一门科学。如果缺乏这种认识便会将人与动物甚至其他生物混作一谈,忽视与模糊了心理学的核心课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均将人和兽类进行了明确区分,宣称的人为万物之灵也一直延续至今。
  (三)形神论
  该学说是指具备了身体便会产生心,《荀子·天论》中便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观点,西方心理学自古以来对该问题却始终没有明确解决,依然沿着二元论的途径彷徨徘徊。列宁则是在早期著作中指出心神文物论统一的这一点由此可看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早已提出该类看法[1]。
  (四)天人论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和天的关系呈现对立的两种看法,一种是唯心论的观点,认为可将天看做和人一样有思想感情、意志,可主宰人与国家生死存亡和吉凶祸福,封建统治阶级极为欢迎和推崇这种思想。唯物论的天人关系论则认为天只是种种自然事物的整体所构成的大自然[2],人一定要处在一个不断与其交往的外在环境中,一旦脱离环境则不会存在什么心理活动,其中这个环境的一半就是指大自然。大自然不存在也就没有人存在,更不会出现人在和大自然交往及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心理活动。中国古代诸多思想家均是唯物论天人论者,他们认为自然界的无穷变化是由于自然界事物是人产生复杂而得到高度发展心理活动的主要原因,更进一步指出天人关系是指整个大自然和社会或群体的人的关系。
  (五)唯物论
  战国后期的荀况认为心与感觉器官也就是思维与感知觉是分工合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心的认知一定要依靠感觉器官才能发挥自身的功能。后汉的王充认为人的认识是限于一定的机体条件的,认为认识事物应当完全采取客观态度,这也是一种尊重客观事物反映论的认识论[3]。   (六)情二端论
  该学说对情的分类具有独特的观点,中国古代有六情论和七情论,通常认为六情论包含了喜、怒、哀、乐、好、恶,《内经》认为七情论中包含了喜、怒、忧、思、悲、恐、惊,《礼记》则认为七情论中包含喜、怒、哀、惧、爱、恶、欲。相较于六情论七情论中多出了一个欲,认为但凡是情均有一种相应的欲,这种欲并非另一种情而是情所共有的共同倾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便说明了这一点。西方心理学对情的数量并没有一致的说法,少则三种多则有十六、七种,中国古代所说的七情或六情较为适中,人的情的表现变化多端,很难对其数量确定。另外一种中国古代思想见解则认为情的根本形式是好与恶两种,又被称为情的两大端。这种很合乎科学的见解说明虽然人的情有多种变化形式但均离不开好与恶这两大端,这是由情实际上在关于对象的态度方面总是消极和积极的两种决定的,而情所含的机体变化也包含了减弱和增强两种相反的变化。
  (七)性习论
  该学说是指一种习形成时一种性也随之形成,据传说“习与性成”是商代早期的伊尹对刚继承王位的太甲告诫的一句话。孔丘也有同样意思的话“少诚如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他也是信奉“习与性成”这句话的。该理论在先秦与两汉时期相当流行,但直至明清时期才又重新得到重视。明代王延相的心理学思想基于该理论,而王夫之又将该理论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明。这种学说将心理学所需的一种基本观点表达出来,很可能将人们在心理方面始终无法解决的环境与遗传问题科学解决。原本是生物学问题的遗传与环境问题如果由心理学者单纯使用生物学的观点理解很难恰当解决,解决该问题需要确认性分为生性和习性两种,其中生性是指人生长而来生成的性,习性则是指出生后的人洗染或学习而来的习成的性。生性在心理方面的数量很少,但习性的数量很大且拥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三、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的启示
  (一)重视为现实中的人们提供服务
  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并非是为了将挖掘作为最终目的,或是单纯为了彰显自尊心而向西方炫耀我國自古已有的心理学思想,而是为了将现代人心理行为中所沉淀的古代心理发挥的作用找出,利用和现代心理学相符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我国文化底蕴的古代心理学思想能够帮助现代人们有效调整心理结构并重塑新型人格,单纯的挖掘和整理该思想的意义并非最终的研究目的,而是将这些思想观念中公认的价值也就是宝贵的心理学知识真正运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使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作用得以真正体现[4]。
  (二)促进心理学本土化与跨文化研究
  当前全球出现心理学本土化的趋势,各国不同的风俗文化、历史人情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思想,当前并非诞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问题已无法通过传统的西方心理学得到有效解决,而古老的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虽然对科学化和精确化的心理学研究不利,但这种将人际关系依次类推到人与物关系的思维方式更加重视向社会科学的心理学思想方面发展,同时这种吸收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精华的思想能够将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不足有效弥补。在漫长的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历史演变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将大部分中国发展变化的时间和中国人的心理特质涵盖其中,来源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哲学传统完全相符,能够将中国人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真实反映,而其中蕴含的诸多观点均是对中国人心理行为深入研究而得出的,中国人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些观点从各个侧面和长度得以反映,稍加提炼便可整理出这些理论从而给现代中国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5],对于启发现在中国人心里思想极为有利。土生土长且自成体系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即使将人类文化的共性通过某些内容真实反映出来,但大部分内容依然区别于西方心理学思想。拥有自身范畴、概念和理论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如果从历史角度入手对现代中国人心理进行研究[6],则能够将中国人心理发展的线索和规律揭示,对中国人心理发展的大体趋势进行预测。对不同历史阶段内当时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具体关系和中国人心理的形成综合观察,可有效促进跨文化与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7]。
  (三)深化与拓展研究主题
  相较于西方二元论的思想文化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传统一直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其衍生的价值观对体悟和直觉的方法、人生与精神的探讨、源流和本末的区分、重义轻利和追求道德与善等十分重视。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领域中的反应则是对心理学的人文主义十分重视。西方心理学思想对知与行、人与物、心与身、遗传和环境等基本理论的认知明显不足并至今依然对将人作为一般动物或机器、身心分离等争论不休,这些问题完全可通过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蕴藏的相应基本理论进行弥补,偏重研究社会科学倾向的心理问题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价值的体现。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注重于应用心理方面的各个学派均将主要精力投入在人们的现实生活、日常人伦关系等方面,而不像西方文化对终极价值等问题进行过多考虑。在教育、文艺、社会、医学、军事等各个方面均有精辟论述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拥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范围,更是在环境、认知等各个方面对人们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发扬和挖掘这些心理健康思想对促进现代人们身心和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加快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进程[J].教育研究,2019,40(10):153-159.
  [2]张积家,马利军.论中国古代的仁寿心理学思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03):603-609.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民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各地传统民居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济南作为文化名城,其独有的泉水资源赋予老城区的滨水民居以独有的韵味,本文通过对济南老城区滨水民居的多次考查,了解其现状,分析现存民居的空间形态及周边的滨水环境,指出了基于文化生态理念保护下,对滨水民居进行改造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老城区;滨水民居;保护  一、济南老城区滨水民居的现状  随着现代
期刊
摘要: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针对劳动关系、劳动经济法展开全面分析,进而总结其规律,在此基础上管控劳动市场,确保运行方向不会发生偏离。对劳动经济学予以分析可知,人力资源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切实将人力资源管理做到位是保证自身竞争力得以提升的基础所在,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可以有效应对。本文主要针对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展开深入探析,以
期刊
摘要:通过利用城市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的特征,干预人类活动。提出芜湖市生态名城建设策略,建设芜湖山水田园城市。同时,针对生态系统格局演变提高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关键词:生态系统;景观格局;芜湖市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全新的路径与模式,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机制逐渐发生了变化,为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不断探寻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企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财务会计的内部管理至关重要,需要领导层的格外重视。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  引言: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落实,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期刊
摘要:金融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而言,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了更多的风险,不仅对金融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产生了影响。基于此,本文就金融经济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金融经济,其次對其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方法措施,旨在能够推动我国金融经济实现稳定发展,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率。  关键词:金融经济;风险;防范措施  现
期刊
摘要: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劳动者——人力资源。他们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也是企业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企业要立足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来参与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力必须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央行业务的发展,固定资产作为人民银行有效履职的重要物质保障。当前,在中央银行不断加快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实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考核的新形势下,大力推行精细化绩效管理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尽管部分基层央行一直在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节约资产采购经费、完善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改进,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受诸多因素制约,固定资
期刊
摘要:绿色经济的出現是基于目前全球环境以及能源危机的前提下所提出的一种经济思想,是为了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更加可持续发展,而要求目前各大企业和相关部门需要落实与绿色经济有关的措施的思考。我国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牺牲环境与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错误思想引导,导致我国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严重,最终使我国目前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并为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投入了更大的成本。因此,我国要想得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极大地进步与发展,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极大地位置。而我国历史悠久且国土面积广阔,存在着大量的旅游景区,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不过,由于不同旅游景区的景观与特点不同,为了保障景区内的人流量,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结合景区自身特点,对其形象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游客审美及观赏等方面的需求,并以此来促进景区自身的进步与发展,进而推动
期刊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对经济发展规律加以把握,对工作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以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作用的有效发挥。本文就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价值进行阐述,进一步探究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可行策略,旨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