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10月28日,“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于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如期开展,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为师生们奉献了一堂极具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的示范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李老师将时空定位于辽夏金元的近400年,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相结合,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相始终,尽显历史教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拟从家国情怀培育的视角品读本课,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辽夏金元的统治》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第10课。本课记述时间跨度长,政权交错并立,叙述头绪较多,很难展开教学。那么,如何将看似毫无关系的四个政权进行统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下厘清并立的状况及政权间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将家国情怀落实到历史教学中呢?
一、诗情画意中的家国情怀
课堂伊始,李老师向学生询问了课件中所示图片反映的几个事件——石敬瑭割占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靖康耻犹未雪,北宋灭亡,可谓北宋北面无国防,南宋半壁无中原;陆秀夫负帝蹈海,南宋统治结束。李老师用极富亲和力的语言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回答历史事件相关的信息,顺势抛出了日本学者“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样一个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观点,向学生询问“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问题抛出后,李老师并没有作过多解释,在此埋下了一个伏笔。继而,他引导学生赏析两宋时期王安石的《出塞》和陆游的《示儿》,用充满悲情的语言解读作者的情感;与学生一起赏析了南宋著名画家夏圭的绘画,感受了画家仰望北边、怀念中原的浓浓乡愁,生动地向学生诠释了那个时代充满着清冷、哀婉的家国情怀的诗情画意。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家国情怀的基调中,李老师开始了对本课的讲述。
二、大历史观下的家国情怀
李老师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和竺可桢先生对中国古代历史上四次寒冷期的分析,解读正值第三次寒冷期时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牧马形成政权并立的现象,从历史的长时段回望该时期。寒冷期的到来,游牧民族纷纷南下拓展生存空间,影响了政治格局的变化。李老师借助胡焕庸线(瑷珲—腾冲线)反观历史地图,通过民族政权空间的变化反观中国历史政权的变化。他从中华文明的大视角回看这一时期,超越了大汉族主义历史观的“夷夏之辩”,展现了由“小中国”到“大中国”的大历史观。这条另辟蹊径的讲述路线,似乎有点陌生,但仔细想想又合情合理,他为我们刻画了一段很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李老师将本课分为辽夏金和元两个环节,以耶律家族的潮起潮落为暗线解读辽夏金元统治下中国历史的波峰波谷。他用丰富的史料展现了辽夏金元统治的特点: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南下建立政权,经济格局上呈现农牧合一、内外垦拓的特点,这样既使内地发展延续、推动边疆开发,又促进了长城南北经济的互动整合。政治制度方面,辽夏金元的统治因俗而治,灵活兼容,各得其意。该时期的制度建设是多元国家统治模式的探索创新,也强化了中央对地方和边疆的治理。面临着大、杂、小的难题,蒙元统治者找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平衡点——行省制度,在对地方的治理中既吸收了汉族的制度,又保留了蒙古原有的制度。同时,设置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辖,经略台湾使台湾由无人管的羁縻之地进入有人管的辖属之地,台湾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各族错居、和平渐融的民族关系,拓展了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内涵。这一时期经历了由多元并立到再造一统,多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华丽篇章。
一次次的叩问激荡着掩藏于心的民族情感,在对蒙元统治展开详细的历史叙述后,李老师再次抛出了课堂伊始提到的日本学者的观点,询问学生“你们觉得崖山背后无中国吗?是不是没中国了?”他用独特的带有穿透力的声音总结道:“崖山背后不是没中国,崖山背后是一个‘大中国’,所谓大哉乾元、多元一体。”
课堂的最后,李老师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总结:“课堂伊始,我们含着悲情欣赏了清冷哀婉的诗情画意。结束前,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不用交给老师、不用交给家长而是交给你的心灵、刻在你的基因染色体中的作业:听完这节课以后,再次品读王安石、陆游这些两宋诗人饱含家国情怀的诗篇,我们还有哪些历史的感叹?”这一叩问,引发了学生与历史、与心灵的对话。他自述道:“我想这种历史感叹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认为,他们爱国;有人认为,他们爱的是正统的中国而不是今天的中国。还有人认为,如果回到那个时代,你也会走到这一步,是吗?孩子们,你们品一品。”再一次的叩问引发了学生的“共情”,引发了在座师生的深思,浓浓的家国情怀在课堂中悄然滋长。
三、浸润于课堂的家国情怀
培育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是历史课程承载的使命,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学科核心素养应始终浸润于中学历史教学之中,它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华民族的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拓展和丰富,多民族的互动交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李老师的课堂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他立足于史料实证、聚焦于历史解释,以独到的视角、饱含激情的语言向学生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多彩画卷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事实,用充满温度的讲述融化了时间隔阂、涵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将家国情怀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进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姚大力.读史的智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3]葛兆光,徐文堪,汪榮祖,姚大力.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疆域、民族与认同[M].北京:中华书局,2016.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辽夏金元的统治》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第10课。本课记述时间跨度长,政权交错并立,叙述头绪较多,很难展开教学。那么,如何将看似毫无关系的四个政权进行统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下厘清并立的状况及政权间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将家国情怀落实到历史教学中呢?
一、诗情画意中的家国情怀
课堂伊始,李老师向学生询问了课件中所示图片反映的几个事件——石敬瑭割占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靖康耻犹未雪,北宋灭亡,可谓北宋北面无国防,南宋半壁无中原;陆秀夫负帝蹈海,南宋统治结束。李老师用极富亲和力的语言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回答历史事件相关的信息,顺势抛出了日本学者“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样一个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观点,向学生询问“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问题抛出后,李老师并没有作过多解释,在此埋下了一个伏笔。继而,他引导学生赏析两宋时期王安石的《出塞》和陆游的《示儿》,用充满悲情的语言解读作者的情感;与学生一起赏析了南宋著名画家夏圭的绘画,感受了画家仰望北边、怀念中原的浓浓乡愁,生动地向学生诠释了那个时代充满着清冷、哀婉的家国情怀的诗情画意。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家国情怀的基调中,李老师开始了对本课的讲述。
二、大历史观下的家国情怀
李老师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和竺可桢先生对中国古代历史上四次寒冷期的分析,解读正值第三次寒冷期时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牧马形成政权并立的现象,从历史的长时段回望该时期。寒冷期的到来,游牧民族纷纷南下拓展生存空间,影响了政治格局的变化。李老师借助胡焕庸线(瑷珲—腾冲线)反观历史地图,通过民族政权空间的变化反观中国历史政权的变化。他从中华文明的大视角回看这一时期,超越了大汉族主义历史观的“夷夏之辩”,展现了由“小中国”到“大中国”的大历史观。这条另辟蹊径的讲述路线,似乎有点陌生,但仔细想想又合情合理,他为我们刻画了一段很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李老师将本课分为辽夏金和元两个环节,以耶律家族的潮起潮落为暗线解读辽夏金元统治下中国历史的波峰波谷。他用丰富的史料展现了辽夏金元统治的特点: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南下建立政权,经济格局上呈现农牧合一、内外垦拓的特点,这样既使内地发展延续、推动边疆开发,又促进了长城南北经济的互动整合。政治制度方面,辽夏金元的统治因俗而治,灵活兼容,各得其意。该时期的制度建设是多元国家统治模式的探索创新,也强化了中央对地方和边疆的治理。面临着大、杂、小的难题,蒙元统治者找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平衡点——行省制度,在对地方的治理中既吸收了汉族的制度,又保留了蒙古原有的制度。同时,设置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辖,经略台湾使台湾由无人管的羁縻之地进入有人管的辖属之地,台湾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各族错居、和平渐融的民族关系,拓展了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内涵。这一时期经历了由多元并立到再造一统,多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华丽篇章。
一次次的叩问激荡着掩藏于心的民族情感,在对蒙元统治展开详细的历史叙述后,李老师再次抛出了课堂伊始提到的日本学者的观点,询问学生“你们觉得崖山背后无中国吗?是不是没中国了?”他用独特的带有穿透力的声音总结道:“崖山背后不是没中国,崖山背后是一个‘大中国’,所谓大哉乾元、多元一体。”
课堂的最后,李老师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总结:“课堂伊始,我们含着悲情欣赏了清冷哀婉的诗情画意。结束前,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不用交给老师、不用交给家长而是交给你的心灵、刻在你的基因染色体中的作业:听完这节课以后,再次品读王安石、陆游这些两宋诗人饱含家国情怀的诗篇,我们还有哪些历史的感叹?”这一叩问,引发了学生与历史、与心灵的对话。他自述道:“我想这种历史感叹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认为,他们爱国;有人认为,他们爱的是正统的中国而不是今天的中国。还有人认为,如果回到那个时代,你也会走到这一步,是吗?孩子们,你们品一品。”再一次的叩问引发了学生的“共情”,引发了在座师生的深思,浓浓的家国情怀在课堂中悄然滋长。
三、浸润于课堂的家国情怀
培育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是历史课程承载的使命,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学科核心素养应始终浸润于中学历史教学之中,它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华民族的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拓展和丰富,多民族的互动交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李老师的课堂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他立足于史料实证、聚焦于历史解释,以独到的视角、饱含激情的语言向学生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多彩画卷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事实,用充满温度的讲述融化了时间隔阂、涵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将家国情怀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进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姚大力.读史的智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3]葛兆光,徐文堪,汪榮祖,姚大力.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疆域、民族与认同[M].北京:中华书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