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阅读经典教育理论发现,很多理论对课堂小结都有深入地研究,但具体到历史课堂小结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采用现代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很有必要。
关键词:教育理论;重要性;方法
日常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积极响应“重温经典、学习经典教育理论”的号召,笔者阅读了很多教育理论专著,并不断的在教学中反思、应用。学习现代的研究成果,发现部分学科采用的课堂小结主要有梳理归纳、联系训练、延伸拓展、深究引路、探究讨论等策略。结合历史课堂小结的实际情况,部分策略可以借鑒应用,但有的策略却需要进一步完善。
历史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进行教育,这就使得很多教师重视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丰富多彩,但到了最后的课堂小结却往往一带而过,学生也只是随便读读,这就使课堂显得虎头蛇尾,课堂小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最后,也就大大削弱了历史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厌倦历史。一节课45分钟,往往最后的3至5分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很有必要重视历史教学中课堂小结研究。
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笔者通过对历史课堂小结的研究,发现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并通过小结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整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也方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一次识记,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构建桥梁,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 初中历史课程讲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的事,有的内容年代久远,学生非常陌生,尤其是世界历史上的人名、地名和事件的名称非常难记,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单靠精彩的导入和教学过程远远不够,必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课堂小结的方式方法,发挥小结的力量。
社会现状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农村人丢下父母和孩子到外地打工。他们大多几天、十几天或者一两个月回家一次,他们的孩子留在了家中,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这些儿童就成了“留守儿童”。据调查,这部分“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抚养,而这些亲人大多数年龄大了又不识字,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只是一味的宠溺。这些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上课经常说话、做小动作;不喜欢学习;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经常逃课上网,惹事生非等。这部分儿童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基本上都靠学校完成。历史学科几乎每节课都可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而这一教育的实现需要靠历史课堂小结去完成。
历史课堂小结的方法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好课堂小结呢?为了实现有效的历史课堂小结,笔者尝试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自主领悟法 学完一课之后不对学生硬性要求,只是要求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调查学生的辨别总结能力,并对这种策略效果进行检验。这一方法,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比较适合。
归纳梳理法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构建知识网络,寻找重点、难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化繁为简。也可以采用顺口溜的形式来梳理知识,笔者在讲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为了记住战国七雄的名称和位置,在课堂小结时,设计了这样的顺口溜“齐楚燕韩赵魏秦,东南西北到中间”,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个难点。
练习训练法 新课结束后,安排一定的训练,不是一般性的达标作业,而是通过此训练实现学生对本课的总结。
探究讨论法 新课结束后,教师安排一些总结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以所学知识为基础进行充分讨论,发展学生思维,得出正确结论。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小结时,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拿破仑是天使,也有人说拿破仑是魔鬼,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学生七嘴八舌,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完成这一部分的小结。
合作升华法 新课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课知识升华总结,以多种方式呈现所学内容,在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实现对本课知识的总结。
拓宽延伸法 教师安排一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设计的一定要有价值,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一策略,既可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小结,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举两得。
前后联系法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说书人总是在最精彩的时候结束,激起了人们强烈的欲望。课堂小结也可以如此,教师可以精心的设计与下一节有关的问题。这样在完成本节课小结的同时,又激起了学生强烈探究下一课的欲望。如讲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一课时,在小结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学生回答之后,继续引导,地主阶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么资产阶级能不能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结束语
笔者坚信:只要教师认真学习经典教育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与享受者,我们的历史课堂一定会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第二十一中学)
关键词:教育理论;重要性;方法
日常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积极响应“重温经典、学习经典教育理论”的号召,笔者阅读了很多教育理论专著,并不断的在教学中反思、应用。学习现代的研究成果,发现部分学科采用的课堂小结主要有梳理归纳、联系训练、延伸拓展、深究引路、探究讨论等策略。结合历史课堂小结的实际情况,部分策略可以借鑒应用,但有的策略却需要进一步完善。
历史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进行教育,这就使得很多教师重视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丰富多彩,但到了最后的课堂小结却往往一带而过,学生也只是随便读读,这就使课堂显得虎头蛇尾,课堂小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最后,也就大大削弱了历史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厌倦历史。一节课45分钟,往往最后的3至5分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很有必要重视历史教学中课堂小结研究。
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笔者通过对历史课堂小结的研究,发现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并通过小结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整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也方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一次识记,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构建桥梁,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 初中历史课程讲述的内容是已经发生的事,有的内容年代久远,学生非常陌生,尤其是世界历史上的人名、地名和事件的名称非常难记,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单靠精彩的导入和教学过程远远不够,必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课堂小结的方式方法,发挥小结的力量。
社会现状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农村人丢下父母和孩子到外地打工。他们大多几天、十几天或者一两个月回家一次,他们的孩子留在了家中,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这些儿童就成了“留守儿童”。据调查,这部分“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抚养,而这些亲人大多数年龄大了又不识字,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只是一味的宠溺。这些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上课经常说话、做小动作;不喜欢学习;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经常逃课上网,惹事生非等。这部分儿童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基本上都靠学校完成。历史学科几乎每节课都可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而这一教育的实现需要靠历史课堂小结去完成。
历史课堂小结的方法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好课堂小结呢?为了实现有效的历史课堂小结,笔者尝试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自主领悟法 学完一课之后不对学生硬性要求,只是要求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调查学生的辨别总结能力,并对这种策略效果进行检验。这一方法,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比较适合。
归纳梳理法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构建知识网络,寻找重点、难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化繁为简。也可以采用顺口溜的形式来梳理知识,笔者在讲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为了记住战国七雄的名称和位置,在课堂小结时,设计了这样的顺口溜“齐楚燕韩赵魏秦,东南西北到中间”,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个难点。
练习训练法 新课结束后,安排一定的训练,不是一般性的达标作业,而是通过此训练实现学生对本课的总结。
探究讨论法 新课结束后,教师安排一些总结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以所学知识为基础进行充分讨论,发展学生思维,得出正确结论。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小结时,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拿破仑是天使,也有人说拿破仑是魔鬼,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学生七嘴八舌,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完成这一部分的小结。
合作升华法 新课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课知识升华总结,以多种方式呈现所学内容,在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实现对本课知识的总结。
拓宽延伸法 教师安排一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设计的一定要有价值,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一策略,既可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小结,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举两得。
前后联系法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说书人总是在最精彩的时候结束,激起了人们强烈的欲望。课堂小结也可以如此,教师可以精心的设计与下一节有关的问题。这样在完成本节课小结的同时,又激起了学生强烈探究下一课的欲望。如讲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一课时,在小结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学生回答之后,继续引导,地主阶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么资产阶级能不能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结束语
笔者坚信:只要教师认真学习经典教育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与享受者,我们的历史课堂一定会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第二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