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文章旨在探讨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 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陈宪民(1955- ),男,江苏建湖人,盐城师范学院发展改革办公室主任兼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SJB6305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2-0049-02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往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同样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成才的标准,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教育与实践相脱节,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和针对性,对最基本的孝敬观念、人伦关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千篇一律,这对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以及感恩情怀的培养都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
一是市场经济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激发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非正当经济行为。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着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错误观念,也存在着缺少人生目标、主体价值观不明确、知行背离等现象,这些都对青年人的思想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高校感恩教育内容匮乏。近年来,虽然我国已开展了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但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情感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足够重视,这使得感恩教育的目标与现实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以往对感恩教育普遍不重视,加之课时的限制,就没有设置感恩教育的专门课程,有关感恩教育的专门教材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明确感恩教育这一基本内容,让感恩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此外,目前涉及感恩教育内容的出版物也较少,大学生经常阅读《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等涉及感恩教育刊物的比例较低。
三是感恩教育方式陈旧。大学阶段的感恩教育注重教师的讲解,不太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双向交流。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把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变成了居高临下的教导,授受双方缺乏情感共鸣,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组织学生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例如许多高校都组织学生给家长写一封“感恩信”,教育者在没有说明感恩教育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开展活动,往往成效不佳。在实践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这也势必会影响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四是高校普遍忽视情感生命教育。当前,高校更多的是关注就业率,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感恩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进入高校的视野。从长远来看,这种缺少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的单一培养模式,完全忽视了教育关心人的价值的本质。在这种背景下,青年学生考虑的唯有成绩没有情感,他们的情感生命逐渐钝化,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人性的异化,导致感恩意识的缺失。
二、高校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
1.多元化原则。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公共场所等,因此,感恩教育的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不能仅局限于高校,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主体的共同配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营造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大环境,使个体的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有其成长的土壤。
2.实效性原则。当代大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然而他们往往缺乏生活经验、是非分辨能力差,对现有的德育方式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高校要坚持实效性原则,要及时发现,及时反思,及时改进流于形式、缺乏时效的教育。为了追求教育实效,高校采用多种教育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从大学生的角度进行单向教育,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一方面是要将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同其他方面的教育联系起来,将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环节同学校教育的其他环节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地进行。系统性原则的另一层含义是要将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使感恩教育具有联系性和持久性,否则高校的感恩教育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措施
1.建立感恩教育课程体系。在高校德育中应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或设置相关课程,必须在横向上扩展感恩教育的学科范围,不能只局限于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相关的工作要求,而是要求所有教师都围绕德育这个首要任务来开展教学,从而长期、多方面、多渠道地落实感恩教育,而且要保证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感恩意识。
2.改善感恩教育环境,培育感恩文化。高校的教育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感恩环境是学校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前提。首先,高校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优美的校园、整洁的校舍等,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奋发向上的情怀。其次,高校应增强教师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管理与服从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阻隔不畅的,在这种师生关系之下,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之心当然难以养成。所以,高校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形成一种积极的交流方式。教师应以自身行为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再次,高校应从开展课外活动入手,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课外活动有益于学校德育在生活中找到对接点,有益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高校可以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为目标,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接受考验、得到锻炼。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辩论、角色体验、亲情调查等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帮助孤寡老人、协助交警等,只有通过这些活动,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并将感恩意识转化成感恩行为。这种参与式的生活实践教育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价值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恩”情进行道德判断,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高校应从课堂教学入手,有意识地在思想政治课及其他专业课中,甚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性的感恩教育,例如“在教材里编入一些感恩题材的课文,放映感恩电影《暖春》,组织学生看《长大不容易节目》,教学生做感恩的心手语操,邀请名人开展关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举办感恩题材的作文竞赛等”。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孝子》《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系列影片;教学生传唱《白发亲娘》《母亲》《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等“感恩教育”歌曲;召开以社团为主体的“感恩教育”主题会,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的比赛等。
3.调整感恩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自我完善。感恩教育虽然只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但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感恩教育目标是学校感恩教育的首要问题。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目标不明确,容易引起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一些学校的感恩教育从表面上看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很多乐趣。但问题在于那些看似热闹的感恩教育有一部分是流于形式的,学生并不一定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引导,感恩教育的内容根本无从体现,感恩教育的目标更是难以实现。在综合考虑我国教育的总目标和感恩教育的特征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在推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制定规范、客观、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来为感恩教育提供指导,这样才能使感恩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
道德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确定感恩教育的目标,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这一上位概念,将感恩教育目标融于学校教育目标中,并要综合考虑感恩教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使感恩教育目标既反映教育总目标,又符合大学生心理认知的发展情况。具体说来,大学感恩教育的目标应该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要求,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和感恩习惯,从而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4.建立感恩考核标准体系,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应建立考核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这是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关键。学校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处于失范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要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就必须有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把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养成感恩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素质。高校在建立感恩评价制度时,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5.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感恩教育的综合效应。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复合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行动、密切配合,构建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网络。青年学生感恩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而,父母必须用成人社会的“感恩”行为,不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例如,父母要相互恩爱、相互尊重,关心、体贴长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踏实工作、乐于奉献;在与人交往时,要知恩图报、有情有义,不能忘恩负义,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因此,我们应在社会环境领域增强对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指导与宣传。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使感恩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论与展望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促进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从生活体验出发,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在自主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拥有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谢敬东.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6(8).
[4]王雪梅.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5]于杰,蒋平.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形成探微[J].长沙大学学报,2006(1).
[6]吴道兵,姜敏.浅谈当今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3).
[关键词]高校 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陈宪民(1955- ),男,江苏建湖人,盐城师范学院发展改革办公室主任兼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江苏 盐城 224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SJB6305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2-0049-02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往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同样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成才的标准,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教育与实践相脱节,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和针对性,对最基本的孝敬观念、人伦关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千篇一律,这对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以及感恩情怀的培养都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
一是市场经济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激发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非正当经济行为。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着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错误观念,也存在着缺少人生目标、主体价值观不明确、知行背离等现象,这些都对青年人的思想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高校感恩教育内容匮乏。近年来,虽然我国已开展了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但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情感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足够重视,这使得感恩教育的目标与现实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以往对感恩教育普遍不重视,加之课时的限制,就没有设置感恩教育的专门课程,有关感恩教育的专门教材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明确感恩教育这一基本内容,让感恩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此外,目前涉及感恩教育内容的出版物也较少,大学生经常阅读《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等涉及感恩教育刊物的比例较低。
三是感恩教育方式陈旧。大学阶段的感恩教育注重教师的讲解,不太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双向交流。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把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变成了居高临下的教导,授受双方缺乏情感共鸣,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组织学生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例如许多高校都组织学生给家长写一封“感恩信”,教育者在没有说明感恩教育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开展活动,往往成效不佳。在实践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这也势必会影响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四是高校普遍忽视情感生命教育。当前,高校更多的是关注就业率,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感恩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进入高校的视野。从长远来看,这种缺少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的单一培养模式,完全忽视了教育关心人的价值的本质。在这种背景下,青年学生考虑的唯有成绩没有情感,他们的情感生命逐渐钝化,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人性的异化,导致感恩意识的缺失。
二、高校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
1.多元化原则。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公共场所等,因此,感恩教育的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不能仅局限于高校,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主体的共同配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营造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大环境,使个体的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有其成长的土壤。
2.实效性原则。当代大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然而他们往往缺乏生活经验、是非分辨能力差,对现有的德育方式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高校要坚持实效性原则,要及时发现,及时反思,及时改进流于形式、缺乏时效的教育。为了追求教育实效,高校采用多种教育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从大学生的角度进行单向教育,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一方面是要将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同其他方面的教育联系起来,将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环节同学校教育的其他环节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地进行。系统性原则的另一层含义是要将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使感恩教育具有联系性和持久性,否则高校的感恩教育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措施
1.建立感恩教育课程体系。在高校德育中应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或设置相关课程,必须在横向上扩展感恩教育的学科范围,不能只局限于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相关的工作要求,而是要求所有教师都围绕德育这个首要任务来开展教学,从而长期、多方面、多渠道地落实感恩教育,而且要保证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感恩意识。
2.改善感恩教育环境,培育感恩文化。高校的教育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感恩环境是学校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前提。首先,高校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优美的校园、整洁的校舍等,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奋发向上的情怀。其次,高校应增强教师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管理与服从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阻隔不畅的,在这种师生关系之下,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之心当然难以养成。所以,高校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形成一种积极的交流方式。教师应以自身行为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再次,高校应从开展课外活动入手,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课外活动有益于学校德育在生活中找到对接点,有益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高校可以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为目标,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接受考验、得到锻炼。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辩论、角色体验、亲情调查等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帮助孤寡老人、协助交警等,只有通过这些活动,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并将感恩意识转化成感恩行为。这种参与式的生活实践教育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价值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恩”情进行道德判断,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高校应从课堂教学入手,有意识地在思想政治课及其他专业课中,甚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性的感恩教育,例如“在教材里编入一些感恩题材的课文,放映感恩电影《暖春》,组织学生看《长大不容易节目》,教学生做感恩的心手语操,邀请名人开展关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举办感恩题材的作文竞赛等”。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孝子》《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系列影片;教学生传唱《白发亲娘》《母亲》《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等“感恩教育”歌曲;召开以社团为主体的“感恩教育”主题会,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的比赛等。
3.调整感恩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自我完善。感恩教育虽然只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但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感恩教育目标是学校感恩教育的首要问题。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目标不明确,容易引起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一些学校的感恩教育从表面上看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很多乐趣。但问题在于那些看似热闹的感恩教育有一部分是流于形式的,学生并不一定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引导,感恩教育的内容根本无从体现,感恩教育的目标更是难以实现。在综合考虑我国教育的总目标和感恩教育的特征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在推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制定规范、客观、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来为感恩教育提供指导,这样才能使感恩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
道德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确定感恩教育的目标,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这一上位概念,将感恩教育目标融于学校教育目标中,并要综合考虑感恩教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使感恩教育目标既反映教育总目标,又符合大学生心理认知的发展情况。具体说来,大学感恩教育的目标应该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要求,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和感恩习惯,从而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4.建立感恩考核标准体系,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应建立考核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这是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关键。学校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处于失范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要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就必须有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把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养成感恩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素质。高校在建立感恩评价制度时,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5.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感恩教育的综合效应。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复合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行动、密切配合,构建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网络。青年学生感恩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而,父母必须用成人社会的“感恩”行为,不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例如,父母要相互恩爱、相互尊重,关心、体贴长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踏实工作、乐于奉献;在与人交往时,要知恩图报、有情有义,不能忘恩负义,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因此,我们应在社会环境领域增强对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指导与宣传。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使感恩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论与展望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促进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从生活体验出发,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在自主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拥有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谢敬东.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6(8).
[4]王雪梅.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5]于杰,蒋平.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形成探微[J].长沙大学学报,2006(1).
[6]吴道兵,姜敏.浅谈当今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