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谚语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长期流传的固定语言,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定型化的艺术语句,谚语除了其本身的字面意义外,还具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修辞意义等多重意义。谚语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中国谚语;起源;语用意义
谚语是人民智慧和生产斗争、对敌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是带有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特征的语言结晶。
一、语用意义的研究现状
语用意义包含语用学研究的所有意义,Yule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意义是说话人/作者所传递的意义以及听话人/读者所理解的意义,也就是说话语的生成和理解[1],包括话语的字面意义和话语的言外之意。而言外之意与话语所处的语境及说话人传递的意图有关,且该意图可能明确也可能不明确,这样听话人对该意义的理解可能就离不开语境[2]。在理解话语时,需考虑话语的命题意义和言外之义。
二、中国谚语的渊源及分类
中国谚语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积累下的谚语不计其数,从谚语中人们可以看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一)中国谚语的渊源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中国的谚语源远流长,根据《古谣谚·凡例》记载,“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说明谚语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有了文字之后,才被记录下来。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先秦古籍中都早已经有了谚语的存在,至宋、明、清时期,谚语进一步发展成熟,新中国建立之后,对谚语的研究得到了重视。斯大林曾说:“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谚语在数量上有增加,且在质量上也有飞跃。
(二)中国谚语的分类
中国谚语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集结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内容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1.自然谚语
自然谚语即认识自然和总结自然的谚语。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谚语也异常丰富,有农作物、节气、耕作等方面的谚语。《中国谚语资料》中农谚占了五分之一。如“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等等。
2.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即总结社会生活及社会经验的谚语。揭示社会生活中的处事原则及客观真理,为后来人们处理相关事件提供参照。如“夫妻反目,犹如狼虎”表明夫妻间要和谐相处,才能促成家庭的和睦。“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表明用合作原则来解决遇到的困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表明再也不敢尝试曾经历过的痛苦。
3. 表达情状的谚语
谚语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了一定的情状。其反映人们所处时代生活的现状,反映人们对事件的态度,且表明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状况。如“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表明封建社会,官僚主义对人民大众的剥削。
4. 成语、俗语和歇后语
《辞海》“成语”定义是:“熟语的一种。所指多为特定的转义,有些可从字面解释,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能懂,如“患得患失”出于《论语.阳货》。”《辞海》“俗语”定义是:“也叫‘俗话’、‘俗言’。”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辞海》“谚语”定义是:“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易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
三、中国谚语的语用意义
中国谚语富有丰富的社会意义、情感意义、修辞意义、审美意义和文化传承意义等。
(一)谚语的社会意义
谚语的社会意义大体上包括对社会生产、社会平等、社会认知以及权势地位的揭示。社会生产上,通过谚语,农民能很准确的把握农时,进行收种;社会平等上,主要指古代封建王朝时,一些古谚反映出古代社会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及农民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社会认知上,谚语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和社会认知的产物,是外部客观世界和人类认知思维能力互动的结果。
(二)谚语的情感意义
谚语的情感意义指通过谚语能够反映出人们的情绪,如高兴、兴奋、愤怒等。语境不同,反映的情感态度也不同,而语境与人们的交际密切相关,交际语境不同,反映的情感就不同,由此可见,语境不仅是语用学的核心,也是谚语交际的核心。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表明人多智慧大,是一种赞赏的态度,而“三个和尚没水喝”则反映懒惰和依赖的性情,是一种谴责的态度。因而语境的不同影响交际时谚语的使用,正确能受益,错误则失败。
(三)谚语的修辞意义
谚语的修辞意义指谚语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更好的展示人们需要表达的事物及道理的内涵。谚语中含有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谚语要表达的意义。古代有许多谚语与黄河有关,多数使用其比喻意义,如“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修辞的魅力在于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加入修辞的作用能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
(四)諺语的审美意义
作为一种民间审美文化形态,谚语大多采用民众的口头语言,因而显得生动、活泼、形象、感人。在传承与完善中,不断提炼、加工和浓缩,使其变得更为准确、简明、精炼。而此特点的实现需靠各种修辞技巧,这就使谚语有了极为鲜明的修辞美,而这种修辞美,给我们带来了审美感受。“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有一种简洁美。
(五)谚语的文化传承意义
谚语的文化传承意义主要指谚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在浩瀚的“谚海”里,一条谚语可以折射出一段历史风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指宋朝时期,随着程朱理学思想的宣扬和普及,读书考取功名被认为是当时出人头地的一条绝佳出路。“要想富,先修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落后的交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成了那个时期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普遍共识。不同时期谚语表达了不同的文化社会内涵。
四、结语
中国谚语源远流长,在谚语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谚语的字面意义,还要关注谚语的社会、情感等意义。深入了解其语用意义,有助于人们深刻的了解谚语的内涵、弘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Yule, George. 1996. Pragmat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3]Jean Stilwell Peccei.Pragmatics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罗福腾.民间夫妻谚语中的比喻[J].修辞学习,1997(1).
[5]李滋熹.中华谚语——语言艺术之精粹[J].福建艺术,2013(2).
[6]阮显忠.谚语的语言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2).
[7]吴直雄.语海之中“家族”多,区别“融通”应探索——论典故与成语、俗语、谚语、 歇后语等的区别与“融通”[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6).
关键词:中国谚语;起源;语用意义
谚语是人民智慧和生产斗争、对敌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是带有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特征的语言结晶。
一、语用意义的研究现状
语用意义包含语用学研究的所有意义,Yule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意义是说话人/作者所传递的意义以及听话人/读者所理解的意义,也就是说话语的生成和理解[1],包括话语的字面意义和话语的言外之意。而言外之意与话语所处的语境及说话人传递的意图有关,且该意图可能明确也可能不明确,这样听话人对该意义的理解可能就离不开语境[2]。在理解话语时,需考虑话语的命题意义和言外之义。
二、中国谚语的渊源及分类
中国谚语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积累下的谚语不计其数,从谚语中人们可以看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一)中国谚语的渊源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中国的谚语源远流长,根据《古谣谚·凡例》记载,“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说明谚语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有了文字之后,才被记录下来。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先秦古籍中都早已经有了谚语的存在,至宋、明、清时期,谚语进一步发展成熟,新中国建立之后,对谚语的研究得到了重视。斯大林曾说:“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谚语在数量上有增加,且在质量上也有飞跃。
(二)中国谚语的分类
中国谚语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集结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内容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1.自然谚语
自然谚语即认识自然和总结自然的谚语。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谚语也异常丰富,有农作物、节气、耕作等方面的谚语。《中国谚语资料》中农谚占了五分之一。如“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等等。
2.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即总结社会生活及社会经验的谚语。揭示社会生活中的处事原则及客观真理,为后来人们处理相关事件提供参照。如“夫妻反目,犹如狼虎”表明夫妻间要和谐相处,才能促成家庭的和睦。“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表明用合作原则来解决遇到的困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表明再也不敢尝试曾经历过的痛苦。
3. 表达情状的谚语
谚语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了一定的情状。其反映人们所处时代生活的现状,反映人们对事件的态度,且表明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状况。如“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表明封建社会,官僚主义对人民大众的剥削。
4. 成语、俗语和歇后语
《辞海》“成语”定义是:“熟语的一种。所指多为特定的转义,有些可从字面解释,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能懂,如“患得患失”出于《论语.阳货》。”《辞海》“俗语”定义是:“也叫‘俗话’、‘俗言’。”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辞海》“谚语”定义是:“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易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
三、中国谚语的语用意义
中国谚语富有丰富的社会意义、情感意义、修辞意义、审美意义和文化传承意义等。
(一)谚语的社会意义
谚语的社会意义大体上包括对社会生产、社会平等、社会认知以及权势地位的揭示。社会生产上,通过谚语,农民能很准确的把握农时,进行收种;社会平等上,主要指古代封建王朝时,一些古谚反映出古代社会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及农民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社会认知上,谚语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和社会认知的产物,是外部客观世界和人类认知思维能力互动的结果。
(二)谚语的情感意义
谚语的情感意义指通过谚语能够反映出人们的情绪,如高兴、兴奋、愤怒等。语境不同,反映的情感态度也不同,而语境与人们的交际密切相关,交际语境不同,反映的情感就不同,由此可见,语境不仅是语用学的核心,也是谚语交际的核心。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表明人多智慧大,是一种赞赏的态度,而“三个和尚没水喝”则反映懒惰和依赖的性情,是一种谴责的态度。因而语境的不同影响交际时谚语的使用,正确能受益,错误则失败。
(三)谚语的修辞意义
谚语的修辞意义指谚语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更好的展示人们需要表达的事物及道理的内涵。谚语中含有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谚语要表达的意义。古代有许多谚语与黄河有关,多数使用其比喻意义,如“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修辞的魅力在于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加入修辞的作用能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
(四)諺语的审美意义
作为一种民间审美文化形态,谚语大多采用民众的口头语言,因而显得生动、活泼、形象、感人。在传承与完善中,不断提炼、加工和浓缩,使其变得更为准确、简明、精炼。而此特点的实现需靠各种修辞技巧,这就使谚语有了极为鲜明的修辞美,而这种修辞美,给我们带来了审美感受。“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有一种简洁美。
(五)谚语的文化传承意义
谚语的文化传承意义主要指谚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在浩瀚的“谚海”里,一条谚语可以折射出一段历史风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指宋朝时期,随着程朱理学思想的宣扬和普及,读书考取功名被认为是当时出人头地的一条绝佳出路。“要想富,先修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落后的交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成了那个时期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普遍共识。不同时期谚语表达了不同的文化社会内涵。
四、结语
中国谚语源远流长,在谚语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谚语的字面意义,还要关注谚语的社会、情感等意义。深入了解其语用意义,有助于人们深刻的了解谚语的内涵、弘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Yule, George. 1996. Pragmat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3]Jean Stilwell Peccei.Pragmatics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罗福腾.民间夫妻谚语中的比喻[J].修辞学习,1997(1).
[5]李滋熹.中华谚语——语言艺术之精粹[J].福建艺术,2013(2).
[6]阮显忠.谚语的语言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2).
[7]吴直雄.语海之中“家族”多,区别“融通”应探索——论典故与成语、俗语、谚语、 歇后语等的区别与“融通”[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