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在观赏这部以法国文学家小仲马著名小说为本的戏剧《茶花女》后,备受感动,立即邀请剧作家皮亚韦修改剧本,以短短6周时间谱曲完成,改编为歌剧。剧中多首歌曲,如《饮酒歌》、咏叹调《啊!梦里情人》、《及时行乐》等,已变成许多声乐家必唱曲目,受欢迎的程度可称作歌剧界中的流行曲目,直到今天都被经常演出的经典剧之一。
《茶花女》是威尔第所作的一部三幕歌剧。这部歌剧充满着优美的咏叹调,其出现密度之高,使得和比才的《卡门》一样,成为美歌集,剧情是巴黎名妓薇奥莱塔为青年深厚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了纸醉金迷的社交生活,与阿芒去乡间同居,靠变卖首饰过着纯洁而幸福的生活。阿芒的父亲乔治欧坚决反对儿子和妓女保持这种不光彩的关系,在他的逼迫和请求下,薇奥莱塔为了顾全阿芒的家庭声誉和个人前程,决定牺牲自己的幸福,忍痛与阿芒断绝关系,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芒收到薇奥莱塔的告别信后,以为她变了心,盛怒之下,在巴黎社交场中狂赌,然后将所赢得的金钱向薇奥莱塔掷去,当众羞辱了她。薇奥莱塔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病不起,但为信守诺言,始终没有向阿芒说出真相。乔治欧为薇奥莱塔的人格所感动,向阿芒说明内情。但当阿芒来到薇奥莱塔身边时,她已奄奄一息。阿芒含泪向她忏悔,然而为时已晚,死神终于从阿芒的怀抱中夺走了薇奥莱塔年轻的生命。
在歌剧的开场,就是一个社交场内举办的宴会场景,也就是在这场宴会上,阿芒向薇奥莱塔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向她唱起了“一个幸福的日子”首使薇奥莱塔深深感动的歌。在宴会结束,客人们都走后,薇奥莱塔完全陷入了遐想,她的心在今天第一次为一个英俊青年所打动。“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这首咏叹调就是在这时从薇奥莱塔的内心所流淌出来的。
第一幕前奏曲,小快板、降B大调,3/8拍,维奥莱塔是巴黎城中首屈一指的歌女,众人称她为茶花女。她的客厅常有巴黎那些寻欢取乐者的踪迹。这天晚上特别热闹,维奥莱塔在香闺中款待宾客,富丽堂皇的客厅中,壁炉熊熊发光,长桌上满是美酒佳肴。应邀欢聚的绅士淑女,穿戴华贵,男士都是贵族富豪,女士多为绝世美人。大家饮酒欢乐,谈笑风生,合唱《快乐人生》。第一乐段充满了薇奥莱塔对自己感情的疑惑。共有四个乐句,以降A大调开始,中间,两个乐句分别经过调性转换,最后一个乐句到了f小调上,句句都是自己无法理解,为何阿芒的歌声至今仍回绕在自己的耳际。这一段落,伴奏主要以乐句间补充为主,旋律短而简洁。这是一个充满问号的段落。
第二幕饮酒歌,维奥莱塔和阿尔弗雷多的爱情迅速发展,不久,维奥莱塔实践了她的诺言,迁离繁华的巴黎,到风光明媚的乡间筑起爱巢,过其甜蜜快乐生活。在轻快的前奏引导下,阿尔弗雷多穿著猎装出现在花园中。他因得到维奥莱塔的爱而非常高兴。阿尔弗雷多唱出《我年轻狂热的梦》:“我沸腾的心和年轻的热情,她用温柔的爱与微笑,使它逐渐平静。打从她说过忘掉人世,像天国般共同生活的那一天。薇奥莱塔分析自己内心,也许她得到了自己的答案,正如歌中所唱:“他也许是那喧闹中,我这颗孤独的心灵渴望见到的那个人,他多么可信可亲,他多么细心谦逊,来询问我的病情,燃起我新的热情,唤起了我的爱情……”力度时而弱,时而强,仿佛是薇奥莱塔为阿芒所打动,想起他的举动,连呼吸都急促起来一般。在一个8小节的乐段补充之后,进入了第三部分。
第三幕请接受这肖像,在巴黎古老的公寓维奥莱塔的卧室中。维奥莱塔深受刺激,忧伤不乐,病情加剧,躺在一张软榻上面。在壁炉前的椅子上,通宵看顾病人女仆安妮娜,和衣睡着。不久维奥莱塔醒来,向安妮娜要水喝,并叫她打开窗户,随着冷风,晨光投射进来。薇奥莱塔再不控制自己的感情,她完全沉浸在爱的美好感觉中。在这一乐段,薇奥莱塔不断重复着在宴会时,听阿芒对自己唱的曲调,她越来越激动,并在第74小节出现炫技式的花腔长音。在第78小节,歌曲进入第四个乐段,一个宣叙调式的乐段。长长的20小节,旋律渐渐消失,薇奥莱塔渐渐地冷静下来,她又让自己的眼睛变得现实,在这样灯红酒绿的巴黎,她不相信自己会得到真正的愛情,哪怕是一丝一毫。20个小节的段落,调性从F大调开始,尔后,经历了多次的离调模进(c-降E-降e-F-f)然后到降E大调上。不断的调性爬升,薇奥莱塔终于抛弃了自己的幻想。这样华丽的音乐之中又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安,仿佛预示着全剧的悲剧结局。从133小节开始是尾声,尾声包含12小节和22小节两个部分,调性均在主调降A大调上。整个尾声情绪激动,充满炫技色彩,逐渐推向全曲的高潮。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威尔第在剧中以细微的心里描写,展现了特定时代人们的心理状态。音乐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曲调和舞曲,旋律诚挚优美,明快流畅,在布局上以音乐主题的统一贯穿和场、段之间的强烈色彩对比为特点,体现出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威尔第应用这种对比手法,刻划了垂死的薇奥莱塔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揭示了歌剧深刻的悲剧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参考文献:
[1]《茶花女》歌剧,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
[2]《茶花女》,小仲马著,王振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6年08月
[3]《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美]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4]《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 克劳德;帕利斯卡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年1月第一版
《茶花女》是威尔第所作的一部三幕歌剧。这部歌剧充满着优美的咏叹调,其出现密度之高,使得和比才的《卡门》一样,成为美歌集,剧情是巴黎名妓薇奥莱塔为青年深厚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了纸醉金迷的社交生活,与阿芒去乡间同居,靠变卖首饰过着纯洁而幸福的生活。阿芒的父亲乔治欧坚决反对儿子和妓女保持这种不光彩的关系,在他的逼迫和请求下,薇奥莱塔为了顾全阿芒的家庭声誉和个人前程,决定牺牲自己的幸福,忍痛与阿芒断绝关系,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芒收到薇奥莱塔的告别信后,以为她变了心,盛怒之下,在巴黎社交场中狂赌,然后将所赢得的金钱向薇奥莱塔掷去,当众羞辱了她。薇奥莱塔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病不起,但为信守诺言,始终没有向阿芒说出真相。乔治欧为薇奥莱塔的人格所感动,向阿芒说明内情。但当阿芒来到薇奥莱塔身边时,她已奄奄一息。阿芒含泪向她忏悔,然而为时已晚,死神终于从阿芒的怀抱中夺走了薇奥莱塔年轻的生命。
在歌剧的开场,就是一个社交场内举办的宴会场景,也就是在这场宴会上,阿芒向薇奥莱塔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向她唱起了“一个幸福的日子”首使薇奥莱塔深深感动的歌。在宴会结束,客人们都走后,薇奥莱塔完全陷入了遐想,她的心在今天第一次为一个英俊青年所打动。“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这首咏叹调就是在这时从薇奥莱塔的内心所流淌出来的。
第一幕前奏曲,小快板、降B大调,3/8拍,维奥莱塔是巴黎城中首屈一指的歌女,众人称她为茶花女。她的客厅常有巴黎那些寻欢取乐者的踪迹。这天晚上特别热闹,维奥莱塔在香闺中款待宾客,富丽堂皇的客厅中,壁炉熊熊发光,长桌上满是美酒佳肴。应邀欢聚的绅士淑女,穿戴华贵,男士都是贵族富豪,女士多为绝世美人。大家饮酒欢乐,谈笑风生,合唱《快乐人生》。第一乐段充满了薇奥莱塔对自己感情的疑惑。共有四个乐句,以降A大调开始,中间,两个乐句分别经过调性转换,最后一个乐句到了f小调上,句句都是自己无法理解,为何阿芒的歌声至今仍回绕在自己的耳际。这一段落,伴奏主要以乐句间补充为主,旋律短而简洁。这是一个充满问号的段落。
第二幕饮酒歌,维奥莱塔和阿尔弗雷多的爱情迅速发展,不久,维奥莱塔实践了她的诺言,迁离繁华的巴黎,到风光明媚的乡间筑起爱巢,过其甜蜜快乐生活。在轻快的前奏引导下,阿尔弗雷多穿著猎装出现在花园中。他因得到维奥莱塔的爱而非常高兴。阿尔弗雷多唱出《我年轻狂热的梦》:“我沸腾的心和年轻的热情,她用温柔的爱与微笑,使它逐渐平静。打从她说过忘掉人世,像天国般共同生活的那一天。薇奥莱塔分析自己内心,也许她得到了自己的答案,正如歌中所唱:“他也许是那喧闹中,我这颗孤独的心灵渴望见到的那个人,他多么可信可亲,他多么细心谦逊,来询问我的病情,燃起我新的热情,唤起了我的爱情……”力度时而弱,时而强,仿佛是薇奥莱塔为阿芒所打动,想起他的举动,连呼吸都急促起来一般。在一个8小节的乐段补充之后,进入了第三部分。
第三幕请接受这肖像,在巴黎古老的公寓维奥莱塔的卧室中。维奥莱塔深受刺激,忧伤不乐,病情加剧,躺在一张软榻上面。在壁炉前的椅子上,通宵看顾病人女仆安妮娜,和衣睡着。不久维奥莱塔醒来,向安妮娜要水喝,并叫她打开窗户,随着冷风,晨光投射进来。薇奥莱塔再不控制自己的感情,她完全沉浸在爱的美好感觉中。在这一乐段,薇奥莱塔不断重复着在宴会时,听阿芒对自己唱的曲调,她越来越激动,并在第74小节出现炫技式的花腔长音。在第78小节,歌曲进入第四个乐段,一个宣叙调式的乐段。长长的20小节,旋律渐渐消失,薇奥莱塔渐渐地冷静下来,她又让自己的眼睛变得现实,在这样灯红酒绿的巴黎,她不相信自己会得到真正的愛情,哪怕是一丝一毫。20个小节的段落,调性从F大调开始,尔后,经历了多次的离调模进(c-降E-降e-F-f)然后到降E大调上。不断的调性爬升,薇奥莱塔终于抛弃了自己的幻想。这样华丽的音乐之中又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安,仿佛预示着全剧的悲剧结局。从133小节开始是尾声,尾声包含12小节和22小节两个部分,调性均在主调降A大调上。整个尾声情绪激动,充满炫技色彩,逐渐推向全曲的高潮。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威尔第在剧中以细微的心里描写,展现了特定时代人们的心理状态。音乐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曲调和舞曲,旋律诚挚优美,明快流畅,在布局上以音乐主题的统一贯穿和场、段之间的强烈色彩对比为特点,体现出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威尔第应用这种对比手法,刻划了垂死的薇奥莱塔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揭示了歌剧深刻的悲剧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参考文献:
[1]《茶花女》歌剧,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
[2]《茶花女》,小仲马著,王振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6年08月
[3]《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美]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4]《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 克劳德;帕利斯卡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年1月第一版